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微观经济学论文

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22 共209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吉林省乡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成因研究 
【引言  第一章】收入分配文献综述 
【第二章】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吉林省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关联因素分析 
【第四章】农村收入分配政策即期效应的微观模拟 
【结论/参考文献】农村居民收入中公共政策的作用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吉林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依据吉林省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本章应用收入函数度量吉林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因素。

  2.1 吉林省农村居民收入数据统计描述

  吉林省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一半左右,而且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本章的研究中,使用的是吉林省统计局 2005 年和 2007 年农村人口(以家庭户为单位)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调查对象覆盖吉林省各个地区的农村家庭户,内容涉及家庭成员的人口信息,如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等,同时包含了一些经济统计信息,如农户家庭年收入、每户家庭中拥有的外出劳动力数目和非外出劳动力数目以及外出打工家庭户汇款情况等1.

  表 2.1 给出了有关样本数据的统计信息。在本文中,2005 年和 2007 年从微观数据总样本中抽出的样本数分别为 1007 和 1177.从表中可以看出, 2005 年和 2007 年农户平均年收入分别为 11489.02 元和 12050.64 元,但是 2007 年的标准差相对于 2005 年来说有点大,说明 2007 年所采用的数据收入相对有些分散;2007 年农户的平均耕地面积为 7.027409 亩,比 2006 年有所下降;两年的家庭户平均劳动力数量分别为 3.464747 和 1.929482;2007 年户主受教育年限比 2005年有所增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村教育体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值得注意的是 2005 年和 2007 年工资性收入者比例、工资性收入比例以及 2005年户主年龄的标准差比较大,数据效果偏差比较大,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所抽取的微观数据造成的。

  2.2 吉林省农村居民收入方程

  依据万广华(2005)的观点,在进行农村居民收入方程确定时,必须把人力资本理论和生产经济学理论同时加以考虑和分析。众所周知,农民除了通过劳动获得收入以外,实物资本和土地等资源也是维系收入来源的重要因素。从生产理论层面上分析,农户的收入方程应当包含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这些因素。

  从人力资本理论层面上分析,农民受教育年限、培训程度及经验水平等自身的技术能力也会影响到收入水平。本文应用户主的受教育水平和年龄作为替代,因为一个家庭户主的人力资本信息一般能代表整个家庭的情况。除此之外,农户家庭中也存在领取工资的劳动力,他们的数量反映了城镇化程度,换句话说城镇化水平也会影响农户的收入情况,采用工资收入者的数量及工资性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比例来反映城镇化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同时,地理位置因素对农户的收入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因为它与气候条件、基础设施、地域文化等密切相关。本文建模的基础是Mincer函数,因而收入方程可表示为:

  动力数量、工资收入者比例、工资性收入比例、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年龄和年龄平方、户主性别(当户主性别为男性时标记1,户主性别为女性时标记0),ε 表示随机扰动项。

  2.3 吉林省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本文分别利用2005年和2007年吉林省农村抽样调查数据对收入方程(2.1)进行估计(回归结果如表2.2所示)。从农户收入方程的回归结果来看,整体方程通过显着性检验,而且绝大多数解释变量都在1%的水平上显着,调整R2分别为0.39和0.56,对于微观数据来说,这具有相对较好的拟合效果。

  从表中明显可以看到,在2005年和2007年这两年中,劳动力数量、工资收入者比例、工资性收入比例、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年龄及年龄平方均在1%置信水平下显着。其中,劳动力数量、工资收入者比例、工资性收入比例和户主受教育年限对农户收入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这与经济现实是一致的。2005年的收入方程中,耕地面积的回归系数在我们所常用的置信水平下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而2007年却恰好弥补了2005年的不足,这可能是由我们所选取的抽样数据造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定的误差。两年中户主性别作为一个解释变量都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男女性别歧视的问题已经有所改善,性别差异在本节对收入方程的分析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表2.2中所得到的户主年龄变量系数符号是负的,这与人力资本理论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抽样调查数据的特殊性所造成的。

  同时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理因素对于农户居民收入的影响还是很显着的,是决定收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地理数据的不可得性,我们在这里采用地区虚拟变量。这个估计也是和现实比较接近的,因为地理状况是决定农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而作物收入又是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当然还可能存在其它原因,比如说地理位置处于交通要地或是旅游胜地等。

  从收入方程估计来看,2005年和2007年收入方程的常数项相差不大,但是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的估计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与所选取的抽样数据是相关联的,但一定要注意,这并不与本章要研究的问题相悖,我们只是研究影响农户居民收入水平的相关因素,而不是确切的收入方程。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