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理论论文

骑行文化发展趋势

时间:2016-11-07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5000字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具体的研究中以自行车骑行为研究对象,包括骑行人群体、自行车造车技术的变化、骑行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学术性会议、专着、丛书、期刊、网上数据库等都是了解和把握自行车骑行文化的途径,但是在众多来源中,学术期刊最能反映现实发展的现状和动态。所以,要对近现代中国自行车骑行文化做一个全面具体的研究,需要参考中国知网上关于自行车骑行方面的学术期刊。查阅中国期刊网,统计出与"自行车"、"骑行"有关的文章,登记论文相关信息,对其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对中国知网上发表的文章引用的文献进行溯源,以求文献的真实可靠,再者就是能够扩大文献量,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自行车骑行。同时,以学术谷歌为平台,查阅与自行车有关的史料、图片信息,尽量地能够从影像中还原近现代中国自行车骑行,使研究更具真实性,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从而才有利于对现代自行车骑行深入的研究。作为一篇硕士论文,写作时间与研究经费有限,本文主要选取中国知网上体育类核心期刊所刊载的文章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选择体育核心期刊上刊登的文章,原因很简单,它们在体育界最具权威性,最有说服力,依上面的文章作为参考依据,能够尽可能准确地呈现中国近现代骑行文化的原貌。

  2.2.2 访谈法。

  访谈提纲:一是确定访谈目标人群:自行车骑行爱好者、自行车骑行俱乐部管理者、卖车人、修车人等;二是访谈内容:对于自行车骑行的认识,选择自行车骑行的原因,改革开放之前自行车骑行的场景,自行车骑行兴衰的认识,各式自行车性能的差异,自行车的用途,除了自行车骑行他们还会选择的通行方式等内容;三是访谈方式:加入骑行俱乐部融入骑行,实地体现骑行。和卖车人、修车人闲聊,了觖自行车及自行车骑行。和骑行的老年人聊一些与自行车有关的事。

  2.3 研究步骤。

  2.3.1 研究设计。

  第一、确定研究问题本研究涉及到的研究问题如下:什么是骑行?骑行与体育有哪些关系?近代中国有哪些人在骑行自行车,这些具体的骑行行为体现出了哪些特定文化内涵?现代自行车骑行文化是否会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前后之间是否能够割舍开来,具体研究?近代自行车骑行文化对现代自行车骑行文化影响有多大,二者之间又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第二、选择信息源本研究的信息源确定中国知网上所刊登的核心文章以及优秀博士论文。不含评论、译文、讲座、书评等。

  第三、构建论文框架本研究确定了三个分析单元,一是首先解决什么是骑行这一概念问题,为自行车骑行研究做好铺垫;二是把近代自行车骑行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还原骑行历史,揭示骑行内涵;三是把现代自行车骑行也单独研究,理清现代自行车骑行文化在当下的变迁。

  第四、进行内容评定。

  先对论文内容进行评判,概括文献反映出的骑行思想。

  2.3.2 研究步骤与技术路线。

  3 骑行文化。

  3.1 骑行文化的内涵。

  自行车骑行是很多人挥之不去的记忆,特别是对我们父辈来说,一辆自行车承载了再多的东西。它可能帮助了一个家庭维持了生计,可能引来了同龄人的羡慕目光,也可能成就了一段姻缘。对于那个时代,所有记录中国的影像资料中,最不可或缺、最具象征意义的画面就是那天安门城楼上高高悬挂的毛泽东主席画像,再者就是天安门前上下班高峰时,长安街上熙熙攘攘、一望无际的自行车车流[1].

  那是我国自行车骑行的全盛时代[2].现在,这样的影像再也见不到了,马路上自行车昔日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已经渐次被各式各样的汽车所替代。与此同时,很多人,尤其是没有自行车稀缺历史经历的人在他们身上已经很难再找到父辈对于自行车骑行的那种依恋感。有过那段骑行经历的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么把从前如影随形的自行车束之高阁,随着社会前进的大潮选择了更加省力的出行方式,要么融入了新的骑行方式,选择了科技含量更高的自行车完成了自行车骑行在新生活中的蜕变。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回避的是自行车骑行在历史长河中有既的特征,过去的自行车骑行不能彡现在的自行车骑行进行理解。鉴于此,对于自行车骑行文化研究就变得非常必要。本节内容通过结合自行车骑行的历史,解析骑行文化的内涵,以期解决"骑行"这一概念问题,为自行车骑行文化的深入研究做好铺垫。

  3.1.1 器物层面:从"工具" 到"玩具".

  旧时中国,自行车这一器物稀缺,每一个想拥有它的人或者已经拥有了它的人总是对骑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哪怕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十年间,这种情感也在延续着[52]."大人们骑着它上下班、买菜、灌煤气,恋人们结伴出游时也总是骑着它,孩子们在大人允许或不允许下都会拿它进行玩耍??"这是深深地烙在很多人内心无法遗忘的骑行记忆。但是,与这种美好记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行车骑行历史沉重的一面,我们同样无法回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相应地急剧增加,汽车逐渐成为了马路的主角。随之,很多人开始为开车的舒适、快捷而欣喜,等到汽车慢慢地进入千家万户之后,道路的通畅便成为了难题。有时在城市中短途的通行开车竞不如骑车省事省心,人们便又开始追忆起曾经骑行的美好。五花八门的自行车适时出行在城郊的小路上,出现在阳光明媚的清晨,出现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两边。此时通勤仍旧是自行车最基本的功能,不过它的把玩性较以往更强。尽管如此,它是"工具"属性并没有因此改变,只是有时呈现出的"玩具"意味较以往更浓重罢了[53].

  3.1.2 精神层面:从"舶来"到"挪用".

  对于骑行,如果仅在器物层面上就物论物,容易见小不见大,见器不见理,并不能充分体现它的学术价值[6].想要对骑行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就需要上升到骑行的文化层面。

  在熊月之《西物东渐与社会变迁》的文章中提到自行车是"舶来之物",哪怕对于自行车的认同也掺杂了西方文化的色彩。自行车刚入中国之时被视为"奇技淫巧",后来也转变成了"文明奇器".

  尽管人们的心理慢慢的发生了转变,但是自行车在封建的中国一开场就是富贵之人的玩具,穷苦之人别说想得到它,就想见它也难得一见。这种窘况民国时期未能改变,建国之后才慢慢地有了改观。等到了中国完全掌握了技术,自行车生产实现了自给自足之后,它才逐渐进入到千家万户,骑行在精神层面上的"舶来"意味此时才开始慢慢消融。只是中国自行车在建国后经历了一段全盛历史后便黯然失色了。现在马路上飞驰而过的自行车,能够吸引路人眼球的多为国外知名品牌的自行车,国产自行车一直徘徊在自行车市场的中低端,致使建立在"舶来"器物上的自行车骑行文化,本土化气息不浓,尚难以规避"挪用"之嫌[54].

  3.1.3 制度层面:从等级森严的礼教原则到公权力下的新秩序。

  传统的中国等级制度森严,哪怕是在道路上行走,也能分出个长幼尊卑来。在今天马路通常被人们视为公共空间,平等地使用道路是人们的公权力,但是在旧时中国为了体现一个人身份的高贵与卑微,象《唐律·仪制令》"贱避贵,少避长"这样的条文屡见不鲜。

  随着时代的发展,"轻避重,去避来"行路制度保留了下来。毕竟在传统的道路街巷之中"轻避重,去避来"是为了道路通畅,至少"贱避贵,少避长"是与这个倡导平等的时代相孛的,所以它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黯淡了下来。

  当前,城市交通管理中道路公权力较以往更为重视。2012 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意见》意在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就是尊重自行车骑行的具体表现,也是围绕道路通行公平的一大创举。2013 年海沧消息报也有类似报道称海沧将打造公共自行车系统,可见,自行车作为马路上重要的一员其行驶空间并没有完全被汽车所挤占,强调道路公权力仍是人们通行的共识。

  3.1.4 行为层面:从"个人骑行"到"国族荣耀".

  通常,一个人的骑行仅是个体行为,并不能联系到国族荣耀或者民族尊严,但是一种具体的行为受到特定历史的限制,其韵味可能就要发生变化。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借助自行车完成环球冒险旅程的人是潘德明。他从小怀揣报国之心,时刻想着通过自己的具体行动来激励国人,于是他用了七年的时间,游历了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此证明西方骑行者能做到的事情中国人也能做到。还有一个人与潘德明的骑行经历不同,但是骑行的精神层面是一样的。何浩华,荷兰侨生,曾两次代表中国参加奥运骑行比赛。虽然两次比赛,结果未能得偿所愿,但是也在为国争光的行动中不断努力。

  现在,热爱骑行的人无不顶礼膜拜潘德明,视他为骑行人的骄傲。尽管何浩华的奥运骑行较潘德明的骑行方式可复制性小,但是他的事迹也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心中。从此二人的骑行之中,我们不难看出,自行车骑行也是一种身体语言,在特定的时间、场合,完成了一种公认的骑行方式也就代表着牢牢地把握住了话语权,也就能够为国争光[8].

  3.2 骑行文化的发展趋势。

  3.2.1 骑行文化的类型日益细化。

  在骑行的世界里,文化从来就不是单一、单调的。同一款车,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骑行,骑行姿态就风格迥异。以速降骑行以例,它征服的是大山,挑战的是道路,时速一般在 50-80 公里之间,骑行时在多变的山路上快速滑降、跳跃和腾飞,惊险、刺激的体验是其他骑行方式所无法提供的。同时它还要求借助压车过弯技术提高滑降速度,所以对骑行技术和胆量有很高的要求;对于旅行骑行,骑行者在意的是沿途的风景,只要规划好旅行路线,合理地分配体力,控制好骑行速度就能顺利地到达目的地;而攀爬骑行和平地花式骑行等特技骑行,表演的成分居多。攀爬骑行时要克服的是各种障碍物,骑行者要凭借平衡、跳高和跳远等技术在不同车速下时刻准备通过障碍。至于平地花式只要运用擦轮、定车、飘、过桥等骑行技术展示骑行的美就好了。因此,骑行因车而异,因人而异,骑行文化也和而不同[9].

  3.2.2 骑行文化的载体日趋多元。

  只求风驰电掣的速度未必会去山路冒险,迷恋速降的人们势必受不了公路的平坦,这就是骑行人在骑行文化的区别。对于骑行品味,则完全体现在个人的骑行装备上,通过消费表现出来,这一点与企业对于骑行产品的理解是一致的。而骑行路线,是骑行者开辟出来的道路,从无到有,汇集了无数车轮碾压的痕迹,它也是骑行文化一个重要的载体。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不停地向周边延伸,这对于骑行有积极的一面,也容易使骑行文化变得单一。城市自行车大量出现,体现出了方便、快捷,而热控山地自行车的人只能委曲求全,在城市中难有用武之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业的自行车骑行场地便适时出现。2012 年中国首家专业山地车主题公园大连林海麟道建成并投入使用,它的出现预示着一种新的骑行模式的诞生。所以,在骑行群体日益扩大的中国,这种别具一格的骑行未必不是骑行文化的又一个发展方向[57].

  3.2.3 骑行文化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

  百余间,洋为中有的自行车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大家对它习以为常,根本没有多少人会在意中西方骑行的差异。维多利亚时代自行车在促进女性争取平等的运动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55].而与此同时,中国女子在城市街道上骑行得到的常常是掌声和赞赏。这是旧时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两种骑行文化的区域性差异。

  当前,中国正在向汽车大国迈进,而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这一历程。现在很多国人试图把自己塞进轿车,而象荷兰这样国家的民众已经不再需要用汽车来彰显身份,骑行较开车则更受人们欢迎。东西方从这个层面讲,现在的骑行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不过,随着中国骑行队伍的壮大,骑行文化的区域差异自然会越来越小[10].

  3.2.4 骑行文化的时令变幻渐成节奏。

  骑行在通俗意义上讲还是一种出行方式。风和日丽的天气,大街上骑行的人自然较阴雨连绵时要多,这时自行车骑行就会和天气时令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当然,至于骑行发烧友会在雨中骑行那令当别论,他们可能为的是获得别样的骑行体验,或者就是骑行已经融入了骨子里,以骑为乐。因此,在铁杆骑行有限的中国,多数人会依据天气好坏决定是否骑行,所以春秋时节的骑行会不可避免地多于夏冬两季[11].

  此外,骑行旅行时,不同的路线在每年都有一个最佳的骑行时间。象兰州到敦煌的丝路之旅则适合 9 月到 10 月中旬,环青海湖骑行首选 7 月到 8 月中旬,一旦错过,不仅骑行过程中骑行人可能会成倍地消耗体力,沿途的风光也不等人。所以,随着时令的变化,骑行年复一年周而复始,骑行文化也相应地跟着节律性地变换。

  3.3 小结。

  每一个中国人对心爱的自行车都有讲不完的故事、道不清的情结。当今的中国不缺骑行,却缺少关于骑行文化的研究,哪怕对于什么是"骑行"这种概念性的问题也没有多少人提及。本章节在于提出"骑行"这一概念,对其内涵进行解析,并对归纳出四条显着的特征,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近代自行车骑行文化做好铺垫。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