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理论论文

自行车骑行的文化演变研究前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07 共806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自行车骑行文化的时代性特征与变迁研究
【第一章】 自行车骑行的文化演变研究前言
【第二章 第三章】骑行文化发展趋势
【第四章】近现代中国历史演进下的自行车骑行
【结论/参考文献】当下自行车骑行文化发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大革命"的阴霾逐渐散去,"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随之退出历史舞台,人们生活的重心转向了经济建设,此时世界的目光重新聚焦中国。关于这一时期的中国,影像资料中最具象征意义且最不可或缺的是长安街上一望无际、熙熙攘攘的自行车车流,那是中国自行车骑行的全盛时代[1].

  进入 90 年代,国务院出台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开始鼓励个人购买汽车。也正是此后的 20 多年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创造的奇迹世所罕有。人们温饱问题解决了,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出行方式也相应地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国家为了适应市场消费结构的急剧变化适时制定了与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汽车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受此影响,"私家车"如雨后春笋成为了马路的主角。与之相对,此时的自行车逐渐从以往主要通行位置上退却下来,自行车的辉煌时代渐行渐远,自行车骑行似乎变得无足轻重了。

  事实不然。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的记者敏锐地观察发现,中国的自行车骑行哪怕在汽车蓬勃发展之时仍然经久不衰。虽然马路上的汽车从星星之火到呈燎原之势,自行车在中国日常生活中的位置不再如从前那么闪耀,但是中国"自行车王国"的桂冠并未因此摘下。国内自行车协会也有与之相似的统计。中国自行车协会公布,2012 年中国自行车全行业累积实现工业总产值 850.2 亿元,产值销售率达到了 98%,产销两旺。自行车年总产量 8159. 8 万辆,产量高涨,同比增长了 7.3%.出口 5816 万辆,同比增长 26. 1%.

  可见,此时中国自行车产销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自行车产业并未凋敝,自行车骑行也没有销声匿迹。

  也就是说,自行车对于中国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如此重要。不过,翻阅相关的自行车骑行研究发现,我国学者对自行车骑行的相关研究少之又少,更难找寻到骑行与文化相结合研究的文章[2].以至于我们几乎不知道自行车骑行在旧时中国怎样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自行车工业是个什么样子,中国骑车人的骑行惯习,自行车对建国初期人们生活的影响,自行车骑行在当下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具体的自行车骑行行为所体现的怎样的骑行寓意等内容。

  本研究解析骑行文化的内涵,通过结合自行车骑行的历史,区分自行车骑行与体育的关系,划分自行车骑行文化的类型,总结现代骑行文化的特征,探究骑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期还原旧时中国自行车的骑行风貌,进而反刍现代中国的自行车骑行,以期对当下骑行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有所裨益。

  1.1.2 研究目的。

  第一、了解中国自行车骑行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了解国外自行车骑行的发展历程,弥补我国对自行车骑行议题研究的不足,改变旧时中国有骑行而没有骑行文化研究的尴尬境况。

  第二、 界定骑行文化的概念,分析骑行文化与体育的关系,研究骑行文化的表现形式,找出近代自行车骑行与当下骑行旅游、骑行竞技等骑行类型的关系。

  第三、了解自行车骑行与时代变迁的关系,探讨自行车骑行再度兴盛的条件。

  第四、形成对自行车骑行的正确认识,加大对现代自行车的了解。

  第五、了解自行车骑行文化的发展动态。

  第六、了解自行车运动的现状。

  1.1.3 研究意义。

  第一、本研究能够从器物、精神、制度和行为四个层面理清骑行文化的内涵,解决《辞海》和《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只有"骑"与"行"的注释,而没有"骑行"这一概念的问题。

  第二、能对末代皇帝溥仪、民间骑行艺人、竞技场的骑师等人的骑行有所了解,能够窥探公车人群的骑行姿态,能够欣赏女性群体的骑行风采。

  第三、通过对近代自行车骑行历史的研究,把握近代骑行文化的特征,能够为当代骑行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第四、呈现建国初期自行车骑行的状态,以求再现历史,让人们对自行车骑行的巅峰状况有所了解。

  第五、探索现在自行车骑行的发展趋势,理清近现代骑行文化的演变方向,对自行车骑行的发展前景进行预判。

  第六、便于伴随骑行成长的一代人回首往昔,反刍与自行车骑行相伴的喜怒哀乐。便于未经历那段历史的人们追忆历史,体味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

  1.2 文献综述。

  1.2.1 骑行的界定。

  口语中,骑马、骑自行车等概念经常出现,都可以延伸出"行"的意味,但是"骑行"这一概念哪怕是翻阅文献也鲜有记载,《辞海》中没有收录,《现代汉语大词典》也未对此着墨。不过,两部权威的辞典都对"骑"与"行"有着详尽的解释。两部辞典结合起来通俗地讲,"骑"指兼跨两边,"行"指代走。在此基础上,"骑行"通常理解为兼跨在特定物体两边上实现与之相应的位移变化。

  从学理层面分析上看,骑行包括三个必须的构成要件。一个是骑行者,一个是所骑之物,本文特指自行车[3]

  ;还有一个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即骑行状态。单凭生活经验,与骑行主体最直接产生关系的是"人",此外能够表演骑车之类杂技的动物,如果用"骑行"的概念进行套用也适用于骑行,为了研究有的放矢,本文涉及到的骑行主体特指骑行自行车的人。对于所骑之物,符合人们对于"骑"这一概念的理念,便可视为可骑。而骑行状态是联系"骑"与"行"的纽带,它有"骑"的意向,更要兼备"行"的特征。只是有一种特例,也是人们的习惯使然,就是"人们骑自行车时,并不是跨座在车座上",比如仅一只脚踏在脚扎上,整个身体在自行车的一侧,这种运动姿态也是骑行。

  既然如此,对于骑行的理解应该基于人们的日常习惯,而不能想当然地把"骑"与"行"两者的意思进行简单地叠加。本文对于"骑行"的定义应为所骑之物在骑行主体的主观操作下二者共同实现位移变化的一种运动形式,"行"是"骑"的操纵结果,"骑"也可以成为一种"行"的姿态。至于自行车骑行,当下更倾向于理解为健康自然的运动方式,可以是用于旅行,也可以是为了日常通行,但是它们的实质指向是一致的,即骑行者踏着单车,不管道路是颠簸,还是平坦,都能够在骑行过程中不断地挑战自我,都能够在遥远的他乡尽享异乡风情的惬意,都能够在不同的旅途终点上品味成功的快乐,都能够充分享受骑行旅途过程之中的美好。

  1.2.2 形成骑行文化的相关概念链接。

  1.2.2.1 文化与骑行。

  不同的人对于文化有着不同的定义,互联网时代更是给人一种这样的假象"人人都可以向全世界宣扬自己的高见,都可以参与当代文化的构建",那么到底何为文化?

  文化(cultura)一词源于拉丁文。目前,国内外关于它的界定有200多种。尽管关于它的定义众多,但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化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49].在骑行视域下,文化的是由骑行人创造的,是由所骑之物作为纽带联系起来一种社会关系下的产物或者说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可以说,骑行群体主观能动的作用推动了骑行文化的产生,进一步巩固了这一社会关系[4].

  说到文化层面上的骑行,从前以传统农业为支撑的中国自然随处可见。"牧童遥指杏花村"骑在牛背上场景我们并不陌生,"铁马冰河入梦来"壮志未酬的骑行印像也是耳熟能详,"驼铃阵阵"楼兰旧址边的骑行更是能撩起我们对于骑行的万千幻想[50].尽管这些骑行记忆已经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在人们心中它似乎并没有走远,以至于自行车骑行这一在近代以来西物东渐作用下才出现的崭新的骑行姿态满足了人们延续旧时骑行情感的意愿。所以,骑行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依然割舍不去,只是与渐行渐远的传统骑行相比,自行车骑行更富有时代特性,或者说是一段难忘历史的见证。

  1.2.2.2 体育文化与骑行文化。

  如果把文化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体育文化就是这棵大树上一根粗壮的枝条,由文化这一"树干"萌生出来。体育文化,对它进行过定义的人很多,卢元镇老师就是其中之一,他把体育文化视为人类关于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5],他的这一定义极具代表性,为众多体育学者所接受,不过,体育文化这一概念想要更加详尽地进行界定,还需要结合体育自身的特点,加上行为层面的内容,即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一定物质基础上受特定体育规则限定下进行体能锻炼时的产物,它可以是精神层面的感受,也可以在物质层面上推动经济的发展[51].

  至于骑行,也少不了身体的活动。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骑行,隶属于体育,那么与之相关联的骑行文化自然也属于体育文化。骑行文化又作为体育文化的一个下位概念,对于体育文化的界定必然也适用于骑行文化,因此骑行文化在界定时也应该包括器物、精神、制度和行为四个层面的内容,只不过在文化体系中,骑行文化与体育文化有所交叉,却不能完全被体育文化所涵盖,毕竟非体育范畴中骑行行为也确实存在。

  深入探究的话,骑行文化可以延伸到人们骑行的方方面面,而体育文化根据张洪潭老师对体育的定义必然围绕"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非生产性活动,除此之后也有骑行文化,但是与体育文化没有半点关联。

  1.2.2.3 自行车骑行与体育。

  闫杰等人在《骑行文化研究》一文就对自行车骑行与体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们首先对骑行与体育两个概念做出了简要的区分,指出"体育是人在增强体质为目的的非生产性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骑行却不然".依据这种观点,体育一定存在于非生产性领域,目的只为强化体质。而骑行可以存在于生产性领域,也可以存在于非生产性领域,强身并非唯一目的。因此,骑行只是丰富了体育的内涵,却没有被体育完全涵盖。文中还指出:"自行车多为迎接挑战、品味成功、体验他乡风情、享受旅途之美之用,目前骑行通常理解为健康自然的运动旅游方式。"不过,要研究体育视角下的现代自行车骑行,这些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在自行车骑行与体育两个概念上加以区分,并对自行车骑行结合骑行功用进行深入理解。

  在概念上,自行车骑行是骑行的下位概念,是以自行车为骑行客体的骑行方式,表现为人们对自行车这一器物的驾驭能力。速降骑行飞驰而下的荒山野岭,事先没有行人走出的路径,但是有适于速降自行车碾压的道路,也完全符合自行车骑行的要求,所以对于自行车骑行不管有没有人走过的路,只要适合自行车骑行车轮碾压便有了道路。体育范畴中的自行车骑行主要表现为两点,即休闲娱乐与运动竞技。这两种骑行必然也有显性与隐性之分。工作之余骑行小憩,未必就能完全排除体育的成分,体育隐忍的一面就表现了出来。

  现代中国自行车骑行隐性体育的成分居多,完全运动竞技的内容较少,区分的细节便成了特定的时间骑行者拿自行车做何之用,是何心态。此外,借助骑行欲表达某一特殊情感,也不能说与体育毫不沾边,毕竟体育本身就具备工具属性,可以成为感情的载体,并且骑行少不了身体的活动,是以身体的运动完成了情感的表达,所以别具意味的骑行也应该隶属于体育的行列。

  1.2.3 国内外自行车骑行文化研究的现状。

  利用中国期刊网以"自行车"、"骑行"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集到自行车骑行及其相关方面研究的论文达 1056 篇, 论文发表的时间跨度为:1960-2014.其中 20 世纪 90 年代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 35 篇,近十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共 263 篇,其中 13 本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就有 42 篇。可见,新世纪以后我国对自行车骑行研究领域的重视。

  本文所涉及到的关于自行车骑行文化的研究,主要以 2003-2012 近十年我国 13 本体育类的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为参考。

  1.2.3.1 国内自行车骑行文化研究的现状。

  这些研究中,徐涛的《自行车普及与近代上海》通过自行车这一物件的相关历史演变再现了近代上海的社会风貌;秦海权的《论我国高校自行车协会会员的骑行现象》针对学生骑行群体,对高校骑行社团进行了研究;余勇在《骑乘者休闲涉入、休闲效益与幸福感结构关系研究--以肇庆星湖自行车绿道为例》对绿道休闲骑行中骑行者的幸福感结构进行了解读;杨磊、张成等人的《自行车骑行行为研究》站在自行车道路通行的视角对自行车骑行进行了分析;江国强、石学良等人的《自行车发展简史》在器物的层面上再现了中国自行车的整个发展历史;江亮在《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品牌开发研究》的博士论文中对我国自行车骑行赛事运作进行了探讨;王祥的《我国自行车旅游发展研究》、《中英自行车出行发展比较》和万亚军的《自行车旅游起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对自行车旅游的缘起、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析;张百鸣、沈金康、朱柏强等人的《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在不同场地的骑行功率、阻力、速度和场地条件关系的探讨》研究了自行车运动员,在不同场地的骑行功率、阻力、速度以及领骑尾随状态下与场地条件之间的关系;吴建逊、罗炯等人的《次最大强度下改变坐角对自行车骑行影响的动力学特征分析》提出了骑行时改变坐角能够显着影响骑行者脚蹬切向力的大小、有效力的大小以及作用效率的大小;李昕、杨秉龙的《第二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外运动员骑行速度分析》一文对第二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外运动员的比赛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钟玲玲的《东西方骑自行车环境的差异》对自行车骑行环境进行了探讨;蔡睿、陈亮、何申杰、江崇民、李然、刘智等人的《公路自行车的动力学分析及仿真研究》探讨了自行车骑行与重力、空气阻力、地面支撑力、地面摩擦力等多种力之间的综合作用的关系;张罗克的《户外自行车运动与骑行文化》探讨了自行车户外骑行的文化内涵;江亮的博士论文《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品牌开发研究》环中国自行车骑行品牌开发进行深入了研究;余世光的《全力推动自行车骑行文化发展》探讨了影响自行车骑行文化的因素;徐涛的《上海民族自行车产业研究(1897-1949)》以史为料勾勒出了近代上海民族自行车产业从外商垄断的市场中破土萌芽、从无到有,历经磨难,顽强应对日本自行车业倾轧挤压,同业连心共同抵制日货,最终由弱到强的艰难成长的画面;韩雪的《沈阳市"穿越城市"自行车运动群体行为研究》对自行车骑行群体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赵前飞《谈自行车经营者对骑行文化的认识和推动》研究了骑行文化在当前中国的特点以及品牌经营的困难;刘正刚、曾繁花的《晚清自行车推广中的传媒导向》分析了传媒在晚清自行车推广中的作用;江亮《我国赛事品牌开发理论与实证探索--以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例》,探讨了当前"环中国自行车赛"赛事与品牌赛事之间的差距,并研究了提升空间;闵杰的《中国自行车的早期历史》介绍了自行车的传入历史与销售情况;廖春海、梁浩波的《中国自行车骑行文化的兴衰流变》一文对中国自行车骑行文化进行了历史分期;刘福君的《自行车骑行距离折合成象征性长跑距离的探讨》探讨了自行车骑行与长跑距离的关系;徐洁、张东俊、舒同林等人的《自行车骑行强度研究》对自行车骑行强度问题进行了论述,为自行车性能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徐道行的《自行车运动和自行车发展》一文论述了竞技用自行车发展的特点,以及竞技用自行车技术普及的动力;徐涛的博士论文《自行车与近代中国(1868-1949年)》对自行车是为何物、自行车进口状况、中国自行车行业的发展以及自行车骑行人的日常生活进行了阐述;闫杰和彭国强的《骑行文化研究》和《近代中国自行车骑行的特征研究》对自行车骑行进行了界定,区分了骑行与体育的关系,还原了近代中国自行车骑行群体的特征,探讨了自行车骑行文化的发展趋势。综起来看,这些着作都有利于人们认识中国近现代的自行车骑行,但是关于自行车骑行文化的研究涉及不多,深入也很有限。

  国内,对于自行车骑行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们几个方面:一是近现代中国自行车骑行的历史研究,其中涉及到造车技术的变化、自行车行业的兴衰、卖车人的生意经、骑行人的骑行感受;二是东西方骑行文化的差异与骑行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三是自行车旅游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包括休闲骑行与户外运动等内容;四是自行车骑行竞技与取胜的相关因素分析。这些研究整体上呈现了近现代自行车骑行的全貌,但是研究的还不够深入。

  比如:改革开放前后,自行车骑行前后的变化在上述文章中没有提及;中国自行车何时能够再度兴盛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中国近现代自行车骑行整体的演变历程在上述文章中并没有能够整体呈现。这些内容都需要进行进一步解析。

  1.2.3.2 国外自行车骑行文化研究的现状。

  国外自行车骑行的有关研究,社会科学专家往往以社会史、文化史的视角切入"技术与社会变迁的互动".从技术的角度看,Bicycle: The Life Story of a Technology (《自行车:一项技术的一生传奇》)很有代表性,是一部描写自行车造车技术的发展史,从技术的角度再现了自行车的前世今生[24];从历史的角度分析,Bicycle: The History(《自行车的历史》)是典型的着作,讲述了自行车的起源及演进[25];从社会文化与造车技术变革的角度分析,Fram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Culture,and Change in the BritishBicycle Industry (成功的产品:英国自行车工业的技术、文化与变革》)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作为一项成功的产品,自行车造车工艺不断的创新推动了社会急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兴盛[26];站在现代的角度看自行车骑行, Ride to Modernity: The Bicycle in它鼓励自行车出行的各种规划设计;刘静的《欧洲的自行车热》解答了自行车骑行在欧美国家受到欢迎的原因;意大利的里亚斯特大学的斯蒂芬谨的《意大利自行车运动与政治关系》揭示了民族主义与自行车运动二者之间的关系。

  这些着作都是基于社会史、文化史的视角,重点研究了技术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并没有对骑行文化过多地着墨。所以,他们的研究从一个侧面涉及到自行车骑行文化,并不能呈现自行车骑行文化的全貌。除此之外,研究自行车骑行问题的人多是社会科学专家,并没有出现体育学科专家的身影,所以在体育视角下的研究上势必不足。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些文章主要出自西方学者之手,很少有东方学者对西方骑行进行深入研究,偶有个别骑行文化研究者,也没能探寻出西方自行车骑行文化兴盛的根本原因,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

  1.2.3.3 西方语境下的中国自行车骑行文化的研究。

  柏林的学者Amir Moghaddass Esfehani的The Bicycle's Long Way to China:TheAppropriation of Cycling as a Foreign Cultural Technique(《远途践涉至中国:作为舶来文化技术自行车的挪用》)通过"自行车的中国遭遇"这一个案进行研究,基本厘清了近代中国百年自行车传播史的历史脉络,对解释及理解近代中国对于西方科技产品的文化"挪用"现象很有帮助[34].

  香港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的冯客(Frank DikStter)的Exotic Commodities:ModernObjects and Everyday Life in China (《洋货:现代物件和中国的日常生活》)也对近代中国自行车骑行文化进行了表述[35].此外,美国原德克萨斯大学历史系教授路康乐的Cycles of Cathay: A History of the Bicycle in China (《中国的自行车:一部自行车在中国的历史》)对骑行文化也有涉及。

  通史类的社会文化、风俗史学的着作对自行车骑行文化也提及,对我们了解中国自行车文化也有一定的帮助。如刘善龄的《西洋风:西洋发明在中国》;杨志高的《自行车史话》;余之的《摩登上海》;王瑞芳的《近代中国的新式交通》等都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着作。

  这些着作基本厘清了近代中国百年自行车传播史的历史脉络,并通过自行车的中国遭遇这一个案例研究,形象地解释近代了中国人对于西方科技产品的文化"挪用"现象。但是,这些不是骑行文化的全部内容,仅可以看作是骑行文化的冰山一角。并且,这些议题的研究,其原始的文献资料研究者并不能全面、深入的进行解读和掌握,所以得出的结论势必会存在纰漏。

  1.2.4 文献总结。

  从对国内自行车骑行研究的综述可以看出,新世纪以后我国对自行车骑行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从我国自行车骑行研究的主体来看,自行车与道路通行方面的内容远远多于其他方面;从自行车骑行研究的时间跨度上来看,当下对骑行的研究远远多于近代自行车骑行的研究;从研究方式上看,我国的自行车骑行研究的方法运用还比较单一,最常用的研究方法还是文献资料法;从主要研究主题看,近年基本呈现出基础理论研究较多,应用、开发性研究较少,重复性、低水平的基础理论探讨较多;从协作研究的情况看,我国关于骑行文化的研究多局限于个人,学者之间合作研究的情况很少见;从学科角度上讲,社会学研究远比体育休闲、竞技的研究多,日常道路通行远比户外游憩的研究多。

  所以,境外对我国自行车骑行文化的探讨也够充分,研究方式基本也基本是在文献的基础上定性为主,具体研究方法集中在了文献资料分析和比较分析上;研究内容上多是围绕自行车发展历史、现状、问题等的进行简单的描述,至于我国自行车骑行文化的整个状态并没有一个全面、系统概括。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