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企业管理硕士论文

基于生命周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业融资效率测度的实证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03 共1166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不同周期农副企业融资效率研究
【第2部分】农副食品加工企业融资效率分析绪论
【第3部分】农副企业融资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第4部分】农副食品加工业融资效率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5部分】农副食品加工业融资效率的双维度评价体系研究设计
【第6部分】 基于生命周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业融资效率测度的实证研究
【第7部分】农副企业融资效率研究结论、展望及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生命周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业融资效率测度的实证研究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根据证监会的最新行业分类标准,本文研究样本包括了所有沪深证券交易市场上的37 家农副食品加工业上市公司。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存续时间尽可能长为筛选原则,样本剔除了 2007 年以后上市 7 的公司,最终的研究样本包括 30 家上市公司,样本观察值的财务数据主要来自 CSMAR 数据库系统,并通过 DEAP2.1 软件进行测度分析。

  5.2 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以 2007 年至 2014 年的 8 年企业成立年限和销售收入增长率为判定标准,展开聚类分析,我们得到相应生命周期企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划分统计结果,见表 5-1 所示。不难发现,初创期企业平均年龄最低,平均销售收入增长率颇高(15.75 年、62.94%),符合初创期的阶段特性;成长期农副企业的年龄均值达到 17.13 年,同时其平均增长率较高,但并非四个阶段的最高水平,符合成长期的阶段特性;处于成熟期的农副企业成立年限均值达到 19.14 年,增长率也较高,与该阶段的企业特征相吻合;衰退期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均值为-6.78%,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开始下滑,符合衰退阶段的特征。综合来看,处于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较高,波动性也较明显,而衰退型企业则基本保持同幅度“退步”,两大类别企业集群(前三类集群和第四类集群)的发展势头更显天冠地屦,这与 Kingsley[51(2000)的研究结果也相一致,而在前三类生命周期的情况则与 Bender 和 Keith[53](2009)提出的美国小企业主营业务增长率高位波动的结论相符。

  论文摘要

  5.3 实证结果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作为一个企业集群,已然是经济社会中的一个生命有机体,并沿着一条由初创到成长,由成长到成熟,再到衰退的非线性轨迹不断延续和更替。以生命周期为基本活动规律,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差异化融资效率自然也有其独特的发展态势及形成原因。借助于前文构建的融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从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的融资成本节约和融入资产配置两方面展开测度和分析,力求全面测算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融资效率,并结合成因分析得出优化建议。

  5.3.1 初创期

  由第三章的分析可知,负债率并不算高的初创期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由其高融资成本、高经营风险、低财务风险和低负债率引致的以风险投资为主的融资决策,对企业的融资效率具有一定的“催化效应”。换言之,相对这一时期规模尚小的企业组织特征而言,融资成本、经营风险“双高”和财务风险和负债比率“双低”的融资结构是该阶段企业融资效率的“负催化剂”。在这种“负催化剂”的影响下,企业该阶段的融资效率水平表现为融资成本节约和融入资产配置两个维度上的有效性差异。因此,分别按融资成本节约维度和融入资产配置维度展开测算,表 5-2 给出的是 2008~2013 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初创期企业融资效率的总体情况,而表 5-3 是 2008~2013 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初创期企业融资效率的个体情况。

  (1)初创期企业融资效率的总体分析

  从融资成本的维度出发,融资成本是企业筹措和使用资本所付出的代价,实质是资金使用者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54],该维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初创期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对融资成本的节约情况及其成因。从该阶段企业融资成本节约的总体情况来看,自2008 年至 2013 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可能是由于对市场开发和需求挖掘的过度偏倚而忽视了融资成本的有效节约,导致了 2010 年至今企业融资成本维度的低效率水平(TFP﹤1),在农副食品加工业融资成本节约的 TFP 及相关效率指标中,仅有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现效率优势,即 TEC﹥1 同时 SEC﹥1,其余三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全要素 TFP 表现为“前两年稳增、后四年锐减”的“波浪式”变化特征,年均波动值为0.990,反映初创企业对融资成本控制不善,呈现出每年衰退一个百分点的退步迹象,但初创企业在此维度上的衰退尚不严重。结合初创阶段的特征深入挖掘其成因,不难发现,由该时期高市场需求引致的高市场增长率使得农副食品加工业内的初创企业一味致力于市场份额的占领和用户资源的开发,但由于此时的技术成熟度不够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住了 TFP 效率的增长,尤其是信息监管方面的因素,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纯技术效率 PTEC 在该阶段的均值小于 1,由 PTEC 所表示的管理因素恰好论证了这一点。总之,在初创阶段节约融资成本的主要牵制力 PTEC,也就是管理因素的不济,尤其是信息监管力度不足,应当引起农副食品加工业初创企业的重视。

  从融入资产的配置情况来看,研究期间的农副食品加工业融入资产配置整体处于效率优势。该维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处于初创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的融入资产的配置情况及其成因。由表 5-2 可知,TFP 效率变化均值为 1.106,大于 1,表明融入资产配置合理,呈现进步态势。探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技术效率 TEC 对全要素 TFP 的效率优势起到了正向驱动的“主力军”作用。在构成技术进步指数 TP 的纯技术效率 PTEC、规模效率 SEC 年均衰退 4.3%、0.9%的牵制下,TFP 仍能保持年均近 10.6 个百分点的增长倾向,这表明国内尚处于初创时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在资产配置方面取得的成效明显高于融资成本的节约方面,也证明了对融入资产的合理把握和高效配置主要取决于企业能否树立创新意识以发挥技术创新和管理进步的“主力军”作用。此外,初创企业部分年份资产配置低效的深层次原因源于资产配置维度上初创阶段本身的特殊性:一是由初创时期的技术不成熟和信息不对称所反映的组织信息监管不力(即 PTEC 处于效率劣势);二是由初创时期经营主体对市场份额和组织规模扩张“急于求成”的企业思维以及“两高两低”(高融资成本、高经营风险、低财务风险和低负债率)的“负催化效应”所引发的规模效率低下(即 SEC 处于效率劣势)。因此,信息监管不力和规模扩张“急于求成”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在该阶段资产配置低效的深层次原因。

  论文摘要

  (2)初创期企业融资效率的个体分析

  由融资成本节约维度的个体测度结果可知,除了新希望和广弘控股的 TFP 效率值大于 1 外,其余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效率弱势。分析效率优势企业,不难发现,作为初创时期有效节约融资成本的“效率领跑者”,广弘控股的全要素效率年均 18.7%的增长水平,离不开技术效率(年均增长 5.6%)和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 12.4%)的高贡献度,而技术效率五个以上百分点的提升,是由规模效率指数 5 个百分点和纯技术效率指数 6个百分点的年均增长共同决定的。在效率弱势企业中,高金食品在节约融资成本方面具有明显劣势,尽管其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达到临界效率值 1,但全要素效率水平仍然表现出 17.5%的下降趋势,不难发现,技术效率是低 TFP 值的主要原因。

  此外,处于效率优势梯队的两家企业具有一个明显共性,即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双有效性(对于 TEC﹥1 且 SEC﹥1,以下简称为 TEC?SEC)。对比效率优弱势企业可知,TEC?SEC 命题的成立与否,是区分处于初创阶段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是否有效节约融资成本的显着标志。换言之,技术创新与规模经济的双管齐下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在初创阶段有效管控融资成本的必要条件之一。

  由融入资产配置维度的个体测度结果可知,广弘控股依旧延续着“效率领跑”的“速度优势”,呈现出年均 33.6%的高增长态势。其中,贡献度最大的显然是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达到 20%。而在效率弱势企业中,海大集团和新希望对融入资产的配置都存在不足,但是两者资产配置效率低下的产生机理不尽相同:一方面,处于效率劣势的海大集团,尽管在技术效率上保持着 21.8%的高增长水平,但由于 TP 构成因素中的 PTEC、SEC 年均下降 21.2%、1.4%的牵制,融入资产配置的全要素效率值 TFP 表现出 5.4%的衰退态势;另一方面,处于配置效率“次劣势”的高金食品,其全要素效率的低水平态势主要源于技术效率的不足。换言之,相比技术效率年均下降 1.6%,其余三项效率指标都为临界值 1。对比效率优弱势企业可知,初创阶段的农副食品加工业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双有效性(TEC?PTEC)是该阶段企业实现资产有效配置的显着标志。换言之,在初创阶段,农副食品加工业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 TEC?PTEC 的实现上。

  论文摘要

  5.3.2 成长期

  成长期是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的“黄金阶段”,企业凭借初创时期的市场“探索”和产品“试水”,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空间。负债率依然偏低的成长期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由其低财务风险、高经营风险和低负债率引致的以权益投资为主的融资决策,对融资效率有显着的“累积效应”。然而,在成长阶段的“累积性调节”作用下,农副食品加工业在融资成本节约和资产配置两维度上却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了低效和弱势。因此,本研究把行业总体分析和企业个体研究结合起来,探究“黄金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业融资效率“不发光”的症结所在。

  (1)成长期企业融资效率的总体分析

  由表 5-4 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成长期企业融资效率的总体情况可知,维度一反映的是处于成长时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业上市公司节约融资成本的效率水平,因而该维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成长期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对融资成本的节约情况及其成因。从 2008 至2013 年,处于成长阶段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连续六年成本管控效果不甚理想,全要素TFP 表现为“六年持续低迷”的“低沉式”变化特征,年均下降 4 个百分点。剖析 TFP效率的构成要素可知,抑制融资成本节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技术进步指数 TP,进一步剖析 TP 可以发现,纯技术效率 PTEC 是阻碍有效节约融资成本的核心制动因子。

  再结合生命周期中成长期的阶段性特征,不难发现,经营实体在成长阶段往往会延续着初创期“急于求成”的企业思维,深陷于规模扩张和市场占领的泥潭,甚至沉迷于不断膨胀的优越感,尽管在人才引进和管理制度方面较初期有所改善,整体运营也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但该阶段决策和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失误,则是引致高经营风险进而推高融资成本的最主要原因,即管理失误是融资成本节约低效的桎梏所在,这也得到了表 5-4中第一维度核心命题的有力验证(即 — PTECL S ECLTEC?—TFP)。

  第二个维度从融入资产配置的视角,反映了处于成长时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业上市公司配置资产的效果,该维度主要分析成长期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的资产配置情况及其成因。六年连续低效率的行业现状与成本节约维度的“低沉式”变化特征不谋而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食品加工业内成长企业在数量庞大的背景下,要实现“成长”之后的“蜕变”还有待商榷。尽管 TP 保持了年均 6%的增长,但是由技术效率主导的强势衰退(年均降低 13.7%),决定了全要素效率的一度“低沉”。把资产配置维度的测算效果和成长期的阶段性特征结合起来可知,企业在这个阶段的产品销量快速攀升,在市场价格逐渐回落的同时,企业营销费用与销售额之比不断下降,企业利润和现金流都实现了快速增长。然而,为了保持企业自身的发展趋势和成长速度,农副食品加工企业会选择进一步扩充和壮大规模,但要能实现“成长”后的“蜕变”,仅仅依靠企业内源融资和现有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换言之,积极寻找外部资源,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以缓解资源配置的低效局面,进而降低成长期企业的高经营风险和高融资成本,有效发挥成长阶段其“累积作用”上的调节优势。

  论文摘要

  (2)成长期企业融资效率的个体分析

  表 5-5 是 2008~2013 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成长期企业融资效率的个体情况。由融资成本节约维度的个体测度结果可知,在 16 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中,仅有 6 家企业具有效率优势,过半数的企业都处在效率弱势队伍。在效率优势梯队中,节约融资成本这一维度内的 TFP 值年均增长速度并不高,该梯队中 TFP 年均增长率的最小值是“大北农”的 0.5%,最大值不过是“得利斯”的 9.6%,全距为 0.091。此外,优势梯队的突出共性与初创阶段一致,表现为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双有效性(TEC?SEC)。相比效率弱势梯队而言,TEC?SEC 命题的成立与否,也正是区分该阶段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是否有效节约融资成本的主要标志。

  由融入资产配置维度的个体测度结果可知,仅有 5 家企业的资产配置表现为效率有效,分别是通威股份、冠农股份、哈高科、大北农和双汇发展。与维度一不同的是,资产配置效率优势梯队中的企业间差异也较为明显,其中最高值为 1.172,最低值为 1.001,全距达到 0.171。由表 5-5 不难发现,此阶段的效率优势梯队相较于弱势梯队的明显的标志为 TP?PTEC(TP﹥1 且 PIEC﹥1)。

  论文摘要

  5.3.3 成熟期

  处于成熟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其稳定的融资成本,适中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以及日趋合理的融资结构是实现农副食品加工业融资效率实现“溢出效应”的重要推进力。换言之,在成熟阶段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如果能把融资成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和资产负债率维持在一个中等水平,那么该阶段的调节作用还会对融资效率以外的组织因素产生积极效应。而表 5-6 和 5-7 所反映的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在成熟期的融资效率及其分解情况显示,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在该阶段非但未有“溢出”,甚至出现了“衰退”的征兆,以下具体从融资成本节约和资产配置两个维度展开分析。

  (1)成熟期企业融资效率的总体分析

  如表 5-6 所示,第一个维度主要分析成熟期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对融资成本的节约情况及其成因。由该表可知,企业融资成本节约的 TFP 全要素效率波动呈现出“2011 年前跌宕,2011 年后持续走低”的“退潮式”变化特征。其中,TEC 和 TP 两方面的牵制是导致 TFP 年均下降 4.3%的直接原因,而 TP 年均 3.4%的衰退又源于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不济。正如第三章的理论分析所述,成熟阶段的不少企业在成长期经历了规模扩张和市场占领的“泥潭深陷”后,往往会由于后期管理和决策失误而致使 PTEC 低效,但由于此时更多的固定成本被愈加膨胀的销售量所分摊,企业在现金流量不断上升的同时会因为竞争对手的出现而需要愈加泛滥的投入营销费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企业在成熟阶段这一“鼎盛时期”对融资成本的节约依旧呈现低效态势。进一步深入挖掘该阶段的特殊性还能发现,处于成熟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对技术创新的动力明显不足,后劲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农副食品加工业研发投入强度在成熟阶段的锐减,据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2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可知,在整个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上,主要代表涉农行业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研发投入强度仅0.26,是制造业全行业投入强度最低的行业分支。而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内大量小微企业的存在,“小型化、私营化、家族化”的非传统性挑战共同导致了农副食品加工业内的企业管理规范性缺失,进而限制经营者的管理理念,致使管理制度僵化和财务统计工作体制不健全,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总之,在成熟阶段牵制融资成本有效节约的阻力来源于技术创新和管理规范缺失的综合施压。

  对于融入资产的配置情况及其成因分析是第二个维度的研究重点。自 2008 年至2013 年,趋于成熟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可能出于维持主营业务的需要,企业思维趋于保守,对于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的资金投入较成长期有所减少,技术效率在 2010 年达到峰值后骤降至低效率水平,是使得全要素效率 TFP 无效的主要原因。较技术效率而言,反映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技术进步指数 TP 对 TFP 的驱动力式微。由表可知,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在进入成熟阶段后,源于银行债务融资约束逐渐减弱,企业因而可以通过调整负债率来优化融资结构。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外界并不能够顺利实现对企业活动的有效监管,加之业内较低的研发投资强度,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在技术效率上跛脚。因此,“溢出作用”的有效发挥,要求企业应加大对 PTEC 和 TEC 的改善力度,实现融资成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和资产负债率的“适度”。

  论文摘要

  (2)成熟期企业融资效率的个体分析

  由表 5-7 所反映的融资成本节约情况可知,7 家成熟期企业对于融资成本的管控能力“参差”,仅金健米业和正虹科技表现出一定的效率优势,其余都为效率弱势企业。

  其中,处于优势梯队的金健米业 TFP 年均 3.9%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效率 8.1%的年均驱动力,该优势企业的其他方面并不存在效率优势,而另一优势企业正虹科技则表现为TEC?PTEC 的特征。在弱势企业中,西王食品、囊宁糖业和康达尔的年均衰退水平都被控制在 5.5%以下,其余企业的“下坡”速度则略高,都在 10%以上。对比优劣势企业,由表 5-6 可知,成熟时期尚不存在区分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是否有效节约融资成本的显着标志。

  由融入资产配置维度的个体测度结果可知,金健米业和正虹科技保持了维度一的效率优势,在维度二上依旧表现突出,而康达尔在该维度也表现出明显的高效率态势。其中,正虹科技对融入资产的配置效率表现不俗,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18 个百分点,其技术进步指数、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皆不同程度的呈现出进步态势,如此“成熟而进步”的企业也是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内所急需“中坚力量”。在效率劣势企业中,金字火腿对融入资产的配置效果不甚理想,年均递减 33.2%,不难发现技术效率的低下是“成熟而趋于衰退”企业的关键性因素。与维度一的结论不期而遇,由表 5-7可知,成熟时期也不存在区分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是否有效配置资产的显着标志。

 论文摘要

  5.3.4 衰退期

  由成熟期的转型失败进入衰退期,负债比率不断升高,企业由其高融资成本、高财务风险、低经营风险和高负债率融资结构引致的以债务为主的融资决策,对融资效率存在显着的“牵制效应”。表 5-8 和 5-9 综合反映了该阶段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的融资效率水平。

  (1)衰退期企业融资效率的总体分析

  表 5-8 是 2008~2013 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初创期企业融资效率的总体情况。在衰退期,对维度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 2008~2013 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在该阶段对融资成本的节约状况及其成因。表 5-8 中维度一的结果反映了一个发人深省的事实: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的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处于衰退阶段,但是其对成本的管控和资金营运较成熟阶段却都有显着改善。其中,技术效率重新扮演起初创阶段的“主力军”角色,对 TFP 有效的主导作用不言而喻。对衰退期企业“效率崛起”现象的研究,将这些企业的自身特性融入所处阶段来分析可知,政府对食品加工业尤其是衰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容小觑。此外,处于衰退期的农副企业也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向金融机构和民间团体的融资诉求上,并尽可能的运用到技术研发中去以压低成本,从此时 TEC﹥1 即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速上也可以得到验证。

  维度二则主要分析 2008~2013 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在该阶段的资产配置状况及其成因。年均增长 9.1%的 TFP 同样也反映出国家支持和政策引导对我国基础性食品工业部门的强势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技术改进和更新方面的支持力度上可见一斑(TEC年均增长近两成)。由此可见,积极寻求多方力量的支持,尤其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财政支援,是“转衰为胜”的有力支撑。

 论文摘要

  (2)衰退期企业融资效率的个体分析

  表 5-9 是 2008~2013 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衰退期企业融资效率的个体情况。由融资成本节约维度的个体测度结果可知,3 家衰退期企业中仅有一家表现为效率弱势。其中,大江股份在节约融资成本方面的 TFP 全要素效率表现为年均 6.4%的增长率,增长率最高的华资实业则为 9.4%,而效率弱势企业新中基则表现出 TFP 年均 0.4%的低衰退速率,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弱势(以下简称为—PTEC?—SEC)引致的技术进步指数低下,是该企业在融资成本上处于低效态势的主要原因。对比优弱势企业可以发现,衰退阶段的效率优势企业与弱势企业的显着区别与初创阶段、成长阶段均达成一致,即在于 TEC?SEC 的命题是否成立。

  由融入资产配置维度的个体测度结果可知,大江股份和新中基在资产配置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效率优势,而华资实业则略显不足。其中,大江股份在融资成本的节约和融入资产的配置方面都呈现出进步态势,在第二维度上的 TFP 全要素效率更是具有年均增长21%的领先水平。而新中基在继融资成本的 TFP 效率弱势之后,以 10%的增长率在资产配置方面弥补成本上的非有效性。相比之下,衰退时期并不存在区分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是否有效配置资产的显着标志。

  论文摘要

  5.4 政策建议

  从不同生命周期农副食品加工企业融资效率的总体和个体分析,结合实证测度结果和研究结论,可以看到,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融资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不同的生命周期出发,针对性的改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对融入资产的配置效果,引导其合理甄别不同时期的优化重点,是提高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整体融资效率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策略模式展开综合分析。

  5.4.1 初创期

  由上述分析可知,初创期企业融资活动的低效率侧重表现在第一个维度,即对融资成本的节约上,而该维度的低效率主要归因于“负催化效应”、规模扩张的盲目性、信息不对称性以及管理和技术(如技术成熟度低、监管不力)等因素的负面影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融入资产配置的高效性,处于初创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在总体上表现出较高的创性意识和创新潜力,且大部分初创期企业在对融入资产的监管上则颇为重视。通过两个维度的比较可知,初创时期有效节约融资成本的重要性要大于资产配置,而管理和技术因素又是节约融资成本的关键,因此,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成本节约和自身信用建设的关系问题,通过提高企业相关信息的透明化程度,积极参与并尽快纳入社会信用系统,来提升外部资金的获取能力,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强化内源性融资,节约内部资金利用率来提升融入资产的配置效果。

 论文摘要

  (1)积极参与信用评估,纳入社会信用系统

  根据企业融资的信息传递理论,信用差的企业获得从外部获取资金的能力明显弱于信用好的企业。因此,对于处于初创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融资成本节约和自身信用建设间的因果关系问题。由此,农副企业应当树立诚信经营意识,不断提高企业相关信息的透明化程度,并积极参与信用评估,尽快纳入社会信用系统,增强企业自身获取外部资金的能力,降低经营风险,得以控制融资成本,进而有效提升企业融资活动的整体效率。

  (2)强化内源性融资,节约内部资金利用率

  由于初创期的阶段特殊性,内源融资是企业满足融资需求时最先考虑的融资方式之一。加强内源融资,节约企业内部资金利用率,从而可以对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融资效率问题起到缓解作用。内源融资是由股本、基金及股本权益的资本化构成,相对于企业进行外源融资优点更多。由于不发生对外融资的相关成本与费用,以及不存在支付危机,其融资成本较低,因此也特别适合融资成本节约低效的初创期企业。

  5.4.2 成长期

  成长期农副食品加工企业融资活动总体上呈现出低效率水平,是由成本节约和资产配置的双低效共同决定的。节约融资成本的效率不足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盲目扩张、“急于求成”的企业思维,二是成长期高度的自身优越感与经营管理失误增多间的因果性,三是高经营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该时期独有的“累积效应”。而融入资产配置的低效性则源于滞后于规模扩张速度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逐渐弱化的资产管理意识。综合来看,处于成长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表现出较低的资产管理意识、技术创新实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因此,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应该认清自身的不足,克服自身“优越感”,“重内控、重研发、重风险防范”三拳出击,打压融资成本;并引进新型融资方式,分散融资风险,在健全公司治理和资产管理制度,增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夯实力度以改善资产配置效果。

  论文摘要

  (1)克服自身优越感,“重内控、重研发、重风险防范”三拳出击

  处于“热销”阶段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应该克服优越感,认清自身不足,在完善企业治理、融资成本控制、资产管理制度以及增强技术创新实力和产品研发能力等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以防止管理层完全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现象,进而有效降低融资风险。二是,重视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树立品牌意识以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避免盲目扩张和“急于求成”思维,形成合理化的市场占有率,从而更容易获得信贷资金。三是树立经营和财务上的风险意识,加强对信贷资金等融入资产的监管和配置,并通过构造不同来源、不同期限资金的组合,降低财务风险,节省融资成本,增强企业还本付息的能力,结合自身能力和实际制定可持续的融资战略,切实把好每个资金关卡,努力提升每笔资金的利用率。

  (2)引进新型融资方式,分散融资风险

  利用多元化融资手段,对资产更合理支配,使得融资风险得到分散,可以减弱企业过于依赖单独一种融资方式。当今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和经济环境,单一的融资形式很难经受住成长期市场条件的各种变化所带来的融资风险,也会使企业面临经营中资金过于集中无法及时调节的危险。通过鼓励农副食品加工企业选择多种融资方式,可以较好的规避行业风险及相关的政策性风险,如融资租赁、短期融资等方式,用以规避市场风险和政策性影响。

  5.4.3 成熟期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大都是经营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且经营实力兼备的稳定性企业,但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却表现出了融资活动低效率态势。成熟期企业融资成本的低效主要归因于盲目扩张后的管理失范,固定成本被销售量分摊,大量现金流投入营销费用,对技术创新的动力明显不足以及“小型化、私营化、家族化”的非传统性挑战等方面;企业资产配置的低效则在于成熟、保守的企业思维所致使的技术革新缓慢和产品更新换代缓慢以及对融入资产的监管不力等方面。因此,不同地区的成熟期农副企业应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建立”成熟“战略联盟实现积极合作、优势互补,摆脱“小、私、家”非传统挑战,以此来降低融资成本,并树立以技术创新夯实企业“成熟后劲”新思路提高融入资源的利用效率,带动其他企业再造升级。

  论文摘要

  (1)建立“成熟”战略联盟和产业经济区等合作经营模式

  处于成熟期的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应该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战略联盟合作,提高成熟企业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一是构建成熟期企业的战略联盟和产业经济区等其他合作经营模式,降低融资成本,实现规模报酬。这种方式使企业无论在内部资源整合亦或是外部资源获取上都更具效率,对融资成本的节约和融入资产的配置具有显着的完善作用。如成熟期 A 企业在融资渠道上占优势,而成熟期 B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占有优势,合作经营模式正是借助于为两者之间“搭桥”的方式,来提高合作范围内各子企业的融资能力,促进并带动弱势企业再造升级。

  (2)树立以技术创新夯实企业“成熟后劲”新思路

  在我国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技术进步和创新已经成为大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成熟企业在行业内“屹立不倒”的生存法则。成熟期农副企业技术创新作为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高企业个体的技术水平,降低生产耗能,努力推进企业走质量内涵集约型发展道路,而且对促进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整体资本结构调整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成熟企业必须转变思想、树立技术创新新思路,积极开展各项技术创新活动,加大对设备、技术和专业人才的投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知识发展规律的新型科研机制,不断为成熟期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5.4.4 衰退期

  处于衰退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融资活动总体上呈现出高效率水平,由成本节约高效和资产配置高效共同决定。节约融资成本的效率优势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金融机构及民间组织对衰退期农副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投入,二是衰退企业自身的技术革命和产品更新提速。而融入资产配置的高效性则主要源于企业自身对政府及社会资金投入的高效利用以及生产要素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同步改善。因此,处于衰退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由其特殊性表现出的好转迹象提示我们,政府可以进一步设立农副食品加工企业专项基金,特别解决衰退期农副企业的融资问题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和民间融资等社会资金投入来扶持农副企业度过危险期;积极推进衰退企业并购重组促进企业合理配置融入资产,实现农副食品加工业融资效率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

  (1)设立农副食品加工业专项基金

  建立专项基金账户已成为支持企业发展的一种常见的做法,用以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站在政府的立场上,为衰退期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专款专用”的特别基金,设立开展基金业务的专业机构,能极大程度的支持农副食品加工企业恢复生产并实现长足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对衰退期农副企业提供特殊补贴,并按照本区域和产业政策的总体发展水平提供多种优惠信贷支持政策。通过以国家信用为保障的专项补助措施,处于衰退期的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可以有效地降低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而解决企业开展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速活动的后顾之忧。

  (2)积极推进衰退企业并购重组
  
  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方式的一种,可以增加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企业价值。通过企业的债务及资金重组,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同时,在农副食品加工业内实施的兼并收购,对企业在短期内增加整体经济规模,快速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从而扩张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将企业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与此同时根据有关政策推进农副企业跨地区、跨省市及不同所有制企业联合重组,进而构建大型农副企业,提高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加强企业内部资产、固定资产、现金流、人员、科技等全面组合,重组中落后低产企业将被优胜劣汰,从而得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