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企业管理硕士论文

上海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2-10 共5177字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文化与科技融合,无疑是近年来文化科技领域最受关注的命题。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单独的研究很多,而且各自形成了成熟完整的理论框架,研究视角涵盖了诸多领域。但是,对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研究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研究是在近几年逐渐兴起,因此相对成熟系统的理论研究框架尚未形成,还在缓步推进的过程中。而且,现有文化与科技两大领域某种程度上的相对割裂使得深度研究面临很多阻碍,现阶段衡量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情况的直接指标比较少,这在学界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突破口,采取了与之相关的一些数据指标做定量分析,希望能够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升级传统产业,缔造新兴业态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新的时代格局下,上海未来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需要考虑文化的力量,把科创中心的打造放在文化繁荣的社会背景下,深入推进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努力挖掘上海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发展关于人才集聚、成熟、技术高端、资本充足方面的潜力,深入挖掘上海的城市文化底蕴,推动文化与科技的碰撞,为文化科技人才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作灵感勃发、各要素齐备的大环境,为文化科技企业营造一个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全面推进。本文以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发展现状--现状对比--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要素分析和机制建构”这一条研究脉络。首先选取了一些相关的评价指标初步得出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与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作深入的比较,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各个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最后提出了推动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1)文化与科技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融合有利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造出兼具内涵与高科技含量的产品。
  
  (2)基于文章现有的数据指标进行分析,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发展总体情况良好,但与北京相比还是存在差距,而且某些指标还落后于深圳和杭州。
  
  (3)通过对影响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指标要素的分析,得出了各个指标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影响力的大小,通过排序比较发现,利益的驱动力,即消费者的消费,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影响力最显着。同时也得出融合创新的外部环境是制约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瓶颈。
  
  8.2 不足与展望
  
  本文虽然在考虑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特性后,选择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突破口,选取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但是,文化创意产业只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形成的某一类典型代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边界尚不清晰,还有其他相关的产业没有涵盖在内,因此在数据指标的选取上还不够全面,违背了完整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而且,由于某些直接相关的数据很难获取,本文采用了一些间接相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合理性有待进一步考察。其次,由于作者学术水平有限,加之数据获取困难,基于有限数据基础上对文章所做的分析也有一定的狭隘性,所以作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可能比较片面。最后,由于论文的写作周期较长,因此,文章中使用的数据资料可能相对老旧,没有及时更新,文章有不妥之处也在所难免。
  
  因此,基于上文指出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需要不断完善文化科技融合的数据指标。所以,对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程度的定量测度更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未来,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理论还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针对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进行更加明确的细分,以便进行数据采集。对新兴的文化、科技相关产业能够有及时的数据更新,以便解决研究该领域时面临数据选取困难的窘境,使得研究不断深入,丰富完善相关领域的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 秦月。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05-20:55.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11-18.
  
  [3] 刘学华,周海蓉,陈恭。上海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研究[J].科学发展,2013(09):49-59.
  
  [4] 程强,顾新,周全。国外文化科技创新研究评述与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2013(03):39.
  
  [5] 雷舜东,熊源,袁神。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08):15-26.
  
  [6]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
  
  [7] 向勇。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历史演进、关键问题和人才要求[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1):55-57.
  
  [8] C.P.斯诺。 两种文化[M].陈克艰,秦小虎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9.
  
  [9] Kent Tobioka.Japan's Matrix of Nature, Culture, and Technology[J].Management Review,Vol.74, No.5,1985, pp.42-47.
  
  [10] M.Sandelowski.Culture, Conceptional Technology,and Nurs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Nursing Studies,Vol.36, No.1, 1999, pp.13-20.
  
  [11] Mircea Malitza. Cultural Impact on Science Policy, Technology Choices and Innovation, inAlejandra T.Balabanetal.( eds ) [J].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Amsterdam: IOS Press,1998, pp.12-22.
  
  [12] Richard H.Day.The Technology Evolving Culture: Character and Consequence[J].Journal ofEvolutionary Economics, Vol.18, No.3, 2008, pp.313-322.
  
  [13] 雷舜东,熊源,袁神。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08):15-26.
  
  [14] 刘玮。论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增长周期规律[J].科技创业月刊,2008,21(01):8-9.
  
  [15] 陈振旺。文化科技融合时代的产品形态及融合方式[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7):1-6.
  
  [16] 彭英柯。文化科技融合理论研究--基于产业融合机制角度的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3(08):7 6-77.
  
  [17] 贺和平,刘雁妮。体验视角下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文化产品创新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5):154-159.
  
  [18] 黄武龙。基于产业化视角下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模式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10):36-39.
  
  [19] 苏卉。产业融合背景下文化与科技的协同创新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01):81.
  
  [20] 张明秋。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12-01:39.
  
  [21] 钟荣丙。文化科技一体化发展的实现途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9):11-14.
  
  [22] 钟荣丙。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发展的演进形态和着力点[J].广西社会科学,2013(11):169-173.
  
  [23] 于平,李凤亮,周志民。文化与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4] 姜念云。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意义与目标[N].中国文化报,2012-02-14(03)。
  
  [25] 崔木花。文化与科技融合:内涵、机理、模式及路径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15(02):36-39.
  
  [26] 胡莎丽。报业集团区域扩张的机制创新研究--以《羊城晚报》佛山版的公司化实践为例[D].暨南大学,2012-09-30:4.
  
  [27] 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02):165-174.
  
  [28] 赫尔曼?哈肯 着,凌复华 译。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9.
  
  [29] 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04):51-55.
  
  [30] 陈劲 编着。协同创新[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37.
  
  [31] 陈劲 编着。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0-25.
  
  [32] 孔少华。新媒体环境下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研究[J].上海文化,2014(10):4-8.
  
  [33] 欧阳世芳。19 世纪下 7 半叶至 20 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历史分析及启示[D].湘潭大学2008-05-19:8.
  
  [34] 解学芳。基于科技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脉络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1):88-90.
  
  [35] 方菲,吴昊明,吕成果等。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及其政策特征[J].中州大学学报,2010(06):60-63.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Z].2012-06-27.
  
  [37] 王丰。中国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J].演艺科技,2013(06):21-23.
  
  [38] 赵倩倩。世界城市的文化科技融合研究及对北京的启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03-26:40-44.
  
  [38] 倪芝青,娄菁华。基于指数研究的城市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评价--以杭州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06):69-73.
  
  [39] 张骏。“组合拳”: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人才支撑[N].解放日报,2015-07-06.
  
  [40] 汪怿,徐炳胜,杜娟等。创业型创新人才配套政策研究[J].科学发展,2012(05):48-62.
  
  [41] 张惠屏,崔霞。高层次人才来深“无障碍引进”[N].深圳商报,2008-09-24.
  
  [42] 郑志刚。打造全国人才生态最优区域[N].杭州(周刊),2015-06-15.
  
  [43] 钱玲飞,杨建林,张莉。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学科创新力影响因素权重分析--以情报学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1(08): 37-41.
  
  [44] 孙芳芳。浅议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科技信息,2010(17):80-82.
  
  [45] 陈关胜。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电子商务网站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06-01:29.
  
  [46] 祝碧衡,蒋慧,沙青青。上海加快文化科技创新融合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04):228-232.
  
  [47] 李丹。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建构与运行机制探析[J].2014(06):21-25.
  
  [48] 周一真。创新机制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J].浙江经济,2013(22):42-43.
  
  [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Z].2012-09-12.
  
  [50] 李晓晴。文化产业发展中科技文化价值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03-01:32.
  
  [51] 谭希培,蒋作华。文化发展新动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J].社科纵横,2013(07):104-108.


  致 谢
  
  时间毫不留情地从指尖悄悄滑过,两年半,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即将在这一刻行止到终点。在这美丽迷人的母校渡过了最后的学生生涯,面临告别,心中难免情绪复杂。回忆过去,校园生活让我品尝了各种不同的人生滋味,内心深处有过彷徨,也有过坚定;有过辛劳,也有过欢笑。毕业意味着别离,但是别离却不意味着精彩人生的结束,而是意味着另一段崭新人生的开始,去追求生命的梦想,放飞生命的色彩,扬起理想的风帆。此时此刻,我心中充满了万分的感激,老师、同学、家人和朋友在我的写作之路上无私地给予我各种提点和帮助,一声诚挚的“感谢”难以道尽我内心的感恩之心,我只能尽力感谢,由衷地祝福每一位帮助过我的人。
  
  本论文是在导师陈群民处长的悉心、耐心加倾心的指导下完成的。陈老师举手投足间正气凛然、工作研究中精益求精的精神无不令我影响深刻。陈老师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面,还给我提供难得的实习机会,时常带我参与各项基层调研工作,聆听各种专家座谈会,开拓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综合能力,使我获益良多。陈老师对我的悉心栽培使我铭感五内。本论文从最初选题到最终完稿,反复征求了陈老师的意见,给与我很多金玉良言。可以说本论文倾注了导师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我眼睁睁地看着导师的白发越来越多。
  
  当然,本论文的完成还要感谢社科学院尊敬的张健明教授。一直以来,张老师都在论文的写作上给我很多帮助,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学习间隙,张老师也提供了许多机会让我参与科研项目,提高了我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写作水平,为论文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张老师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高深的学术造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令我深深敬佩,也深刻感染了我,使我能够认定目标,激发动力,认真投入到论文的创作中。
  
  感谢我的同门刘瑾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给我许多陪伴、鼓励和帮助。在科研项目中我们搭档配合,精诚合作;在实习工作中我们相互扶持,排忧解难;在论文写作中我们相互鼓励,互帮互助。感谢上海市发展研究中心社会文化处的各位师兄,在我一年的实习生涯中教会了我很多技能,磨砺了我的意志。感谢我的室友、同学和朋友,在我论文的构思、撰写和排版等过程中多次提供热情的帮助。感谢研究这一领域的各位学者,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的研究捋顺了思路,给我很多启迪。可以说,如果没有前人栽树,我这位后辈将无法享受树下的阴凉,难以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最后还要深深地感谢我的亲人,我永远的坚强后盾--我的爸爸妈妈和伯父伯母,在我人生本应该踏入社会工作的阶段,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无私地给我关心照顾,给予我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励,使我能够摒除私心杂念,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深造的过程中。以后,我会更加孝顺你们!
  
  现在,细细回想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正印证了那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经历了纠结、困难之后,能够更清楚地思考,获得深刻的启迪,也更加深切地体会了这段经历弥足珍贵。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论文写作中难免有狭隘之处和有失偏颇之处,烦请各位专家们批评和点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