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管理与相关方法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18 共557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探究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绪论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与相关方法理论基础
  【第三章】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分析
  【4.1  4.2】S污水处理厂现场管理相关方法的应用
  【4.3】安全事故预防的人机工程设计与应用
  【5.1  5.2】S污水处理厂安全管理优化
  【5.3】S污水处理厂安全事故预防措施优化
  【参考文献】污水厂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优化研究参考文献

  第 2 章 安全生产管理与相关方法理论基础

  2.1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2.1.1 安全生产

  所谓"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旨在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后者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企业生产的一项方针、原则和要求,前者则解释为企业生产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根据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概括地说,安全生产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无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发生,从而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使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状态。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2.1.2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一般包括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指标(事故负伤率及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目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

  安全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

  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因此,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必须看做是动态的安全管理的重点。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的交叉。从事故发生的原理,也说明了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应该当做安全管理重点,而不能把约束当做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因为约束缺乏带有强制性的手段。

  既然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其管理就意味着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然而,更为需要的是不间断的摸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使安全管理不断的上升到新的高度。

  2.1.3 海因里希法则

  海音里希法则是 1931 年美国的海因里西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 55 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 1666 件,轻伤 48334 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 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 330 起意外事件,有 300 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 件造成人员轻伤,1 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海因里希的研究说明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即使一些工业伤害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则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产生也是由于工人的缺点、错误造成的。因而,海因里希理论把工业事故的责任归因于工人。从这种认识出发,海因里希进一步追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认为人的缺点来源于遗传因素和人员成长的社会环境。

  2.2 企业实施安全生产管理的常用方法

  2.2.1 5M1E 分析法

  现场是企业为制造产品提供服务的地方,是整个生产制造的中心,是可以不断改善的园地,现场是由人、机、物、环境、信息、制度等各生产要素和质量 Q(Quality)、成本 C(Cost)、交货期 D(Delivery)、效率 P(Production)、安全 S(Safety)、员工士气 M(Morale)六个重要的管理目标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现场管理的六个要素即:人、机、料、法、环、测,也称为 5M1E 分析法。

  1.人(Man):工作执行者的身体或心理的情况;2.机器(Machine):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和变化趋势;3.材料(Material):材料能否达到要求的性能等;4.方法(Method):生产工艺、设备选择、操作规程等;5.测量(Measurement):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6.环境(Environment):工作现场的技术要求和清洁条件等。

  现场管理是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现场管理水平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员工素质,保证安全生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场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现场中的生产要素和管理目标要素进行设计和综合治理,达到全方位的配置优化,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2.2.2 鱼骨图因果分析法

  鱼刺图因果分析法是通过因果图表现出来,它是 1953 年在日本川琦制铁公司,由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最早使用的,它是将所有导致问题出现的所有原因按照种类分析反应在同一张图上,寻找影响问题出现的决定性因素,用此图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便于集思广益。因为这种图反映的因果关系直观、醒目、条例分明,用起来比较方便,效果好,所以得到了许多企业的重视。

  2.2.3 5W2H 法和 ESCRI 法

  5W2H 分析法的发明者用五个以 W 开头的英语单词和两个以 H 开头的英语单词进行设问,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寻找发明思路,进行设计构思,从而搞出新的发明项目,因此叫做 5W2H 法。此种方法应用于工作的决策和分析,有助于对工作的漏洞进行弥补。

  "5W"是五个英文字母的词头,即"WHAT,WHO,WHEN,WHERE,WHY",汉语就是"何事,何人,何时,何地,何因",这原本是新闻写作的五大要素,现在很多外企也用于企业管理,并在"5W"的基础上再加上"2H",是"HOW DO、HOWMUCH"的词头,汉语就是"怎样做?花费多少".

  5W2H 法可以准确界定、清晰表述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掌控事件的本质,完全地抓住了事件的主骨架,把事件打回原形思考。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有助于思路的条理化,杜绝盲目性,有助于全面思考问题,从而避免在流程设计中遗漏项目。

  ESCRI 法是实现改造与优化流程的基本工具,可用于对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这种方法具体是取消(Eliminate)、简化(Simplify)、合并(Combine)、重排(Rearrange)、新增(Increase)5 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具体如下:

  1."取消",取消是指考虑作业过程的操作、人、物、设施、工装、材料有没有取消的可能性,如果取消了某个环节不会影响工作,反而可以消除某方面的浪费,那么就应该立即取消,如果一些不必要、不合理、多余的环节取消,会减少作业现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安全生产成本。

  2."合并"必要的工作。如果不能取消,可进而研究能否合并。合并是指将某些操作、工装、器具、生产线等合并,减少相关内容。合并后工艺及生产流程顺畅,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产品合理率。

  3."重排"是指改变了各个环节的顺序,使各个环节重新组合,从而达到简化流程的目的,企业人员可以通过"何人、何处、何时"等问题,来鉴定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顺序是否使流程最简化。

  4."简化"是指检查某些作业的内容和步骤是否有简化的可能,化繁为简,简化包括方法的简化、工具的简化等。

  5."新增"所欠缺的环节,完备工艺流程,完善工艺系统。

  2.2.4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畅谈会议法和智力激励法,它由美国着名工程学家奥斯本1939 年首创,在会议上,成员可以无拘无束、自由奔放地思考问题,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而无需有任何顾虑。

  头脑风暴法的主要特点如下:

  1.自由奔放。每个人都不受任何约束地提出解决方案,甚至要求所有参与的人尽可能的"胡思乱想",不管这个方案听起来多么可笑,只要无拘无束地思考问题并畅所欲言,或多么不切实际,不必顾虑自己的想法或说法是否可行。自由奔放地思考是横向思维的一个前提之一,若在发散组合一下,极有可能得到另一个平时你不敢想、也想不到的绝佳方案,同时任何人都不要对任何方案进行评判。

  当在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要欢迎任何观念,至于对设想的评判,留在会后进行。

  2.集中思想。参与者排出一切干扰,集中力量思考和注意力关注在所需要讨论的问题上。

  3.借题发挥。之前的各种方案五花八门,这时可以借题发挥,根据别人的构思联想另一个构思,对每一个粗方案进行仔细的评量、优选、再加工,即利用一个灵感引发另外一个灵感,或者鼓励盗用别人的构思,把别人的构思加以修改,以得出具有操作价值的可行性方案,供最终决策参考。

  4.以量求质。鼓励与会者尽可能多地提出设想,"头脑风暴"活动永远先追求解决方案的数量,以大量的设想来保证质量较高的设想的存在,设想多多益善,然后才是质量,不必顾虑构思内容的好坏。

  通过以上提问技术找原因,因果图表归重点、头脑风暴寻对策,可以理清程序分析的实施步骤如:

  在实施改善过程中,从现场管理的六个方面,通过 5W2H 法、ESCRI 改善法和不断的执行与贯彻,可以实现现场管理整体优化,如下图所示。

  2.2.5 人机工程方法

  所谓人机工程学,是指应用生理学、人体力学、人体测量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重量、尺寸重心、体表面积、比重等人体合适的结构特征参数等相关设计。人机工程的设计应尽可能简化结构,极可能使用标准化的及巩固和方式,合理确定人与机器的功能分配,从而设计出经济可靠的人机系统。一般情况下,机器的可靠性高于人的可靠性,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制动化,就可以将人从机器的危险点和危险环境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实现人机系统的可靠性。

  人机工程是以提高生产(包括日常生活中人的活动)的效率、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人机工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应用人体科学技术,它专门研究人和机器的配合,考虑到人的功能能力,如何设计机器,求得人在使用机器时整个人和机器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机器系统中直接由人使用或操作的部件,应如何设计才能适于人的使用操作。从保证人的安全、健康、舒适和高效出发提出环境控制和生命保证系统的设计要求,使其最优化,人机工程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适合于人的角度出发,向设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参数和要求。产品是为顾客服务的,设计时应始终把用户放在首位,并考虑生产者和相关者,必须意识到个体在能力和限制上的差异,并且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对各种设计可能造成的影响,强调设计过程中经验数据和评价的重要性。依靠科学方法和使用客观数据去检验假设,推出人类行为方式的基础数据。用系统观点考虑问题,意识到事物、过程、环境和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人机工程学不只是基于表格数据和一些指标来进行设计。人机工程学不是设计产品的模型,必须通过研究个体差异,从而在为用户设计产品时考虑到不同的特征。人机工程学不同于常识,从某种程度上说,应用常识也能够改进设计,而人机工程学远不止这些。

  我国工业界和学术界所开展的人机工程学研究,主要是在"工程心理学"、"人类工效学"的麾下进行的,近年才开始以"人机工程"的名称来表述,人机工程还在产品设计中发挥着作用,使产品设计越来越适应或是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与特点。就汽车工业来说,人机工程对他们的重要性不只是在生产线,还包括了对驾驶、乘客、维修人员所做的考虑。现在的标准程序里都包括了不断对产品做人机工程的测定,如在汽车工业中就包含了对行车、坐椅舒适度、操控性、噪音、振动程度、操作的简易性、视野大小等各项因素的考虑。

  20 世纪 70 年代,国外人机工程学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诸如工作环境、消费品的设计、医疗、保险,娱乐,以及生产过程、品质监管都列入研究范围,逐渐呈现繁荣态势。而且,这一时期的研究比以往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因素,综合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工作舒适度、安全度,以此为前提来提高生产力,正是人机工程学应有之方向。

  从管理方面而言,人机工程学至少可提供三项服务:工作品质的改良,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管理阶层讲求的是投资成本、生产成本,却往往忽略在这些背后还有一位看不见的刽子手--非生产成本的浪费,如工人的怠工、旷职、流动性大、工作伤害,管理决策者往往将这些现象归罪于工人教育的失败,对工作的热心不足,以及工人本身的疏忽。

  因此,要建立人类体型测量研究,目前人们对终端机的研究,注意焦点集中在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事实上,尚有许多重要因素被忽略,而这些因素往往影响办公效率甚钜,如键盘、荧幕大小、角度、坐椅工作台的高度,以及舒适的程度、荧幕颜色、光度和字体大小、分辨率等劳动人力订有选择标准。最终目标使工作适合人,虽然人类可以忍受不良环境及压力一段时间,而且懂得用各项奖励和处罚方法来增加生产力,但长期处在这种工作条件下,所引起的后遗症却是相当严重。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