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精益生产管理在机床电装中的应用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09 共381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机床电装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探析
【第一章】精益生产管理在机床电装中的应用研究绪论
【第二章】精益生产方式概述
【第三章】机床电装精益生产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四章】机床电装精益生产改善KSF分析
【第五章】机床电装精益生产持续改善
【第六章】机床电装精益生产改善保障
【结论/参考文献】机床电装精益生产优化方案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近几年,世界资源价格大幅度涨幅,市场需求不断改变,体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和迅速化的特点,而供过于求的矛盾加剧,价格持续走低,使机床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若想长治久安,取得更好的发展,不仅要在技术方面不断改进完善,还要在生产管理方面不断创新,加大改革力度。在对企业的综合绩效与能力进行衡量时,不仅看销售收入、市场所占的份额,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即盈利能力,在此方面,只有进一步将制造产品的成本降低,才能够促使利润空间最大化。

  2007 年,沈阳机床开始学习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并将其应用到企业的生产运作中,开始施行精益改善,以期降低制造成本,缩短交货周期,快速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电装分公司作为沈阳机床实行精益生产的试点单位最先开展起精益改善的相关工作。经历了 8 年的探索、学习、改善,电装分公司精益生产改善工作已经初具成果,但精益改善是一项不断追求完美的工作,我们需要及时总结分析我们现有的工作成果,针对生产运营体系仍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下一步精益改善计划。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精益生产,源自日本敬意生产方式,即丰田生产方式。丰田生产方式是以公司自身的发展为出发点,而精益生产是美国在对日本公司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在同世界不同国家在汽车制造方面采用的方式进行对比,经过详细研究提出的一种全新生产方式,同福特式也有所不同。J·WOMACK,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教授,在其带领下通过《改变世界的机器》[1]当中,对"国际汽车研究计划"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并归纳总结为:日本之所以发展迅速,同其精益生产方式存在很大关系。通过该生产方式具有如下优点:使生产成本最大化降低,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交货期缩短,高质量的产品广泛赢得顾客好评。

  他们提出:精益生产方式,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制造业的发展,并且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那以后,世界各国开始普遍关注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精益生产,着重分析研究精益生产的结构与机理。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开始对精益生产全方位研究和分析,并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此项工作,如"国防制造企业战略"等。不仅是汽车行业,美国其他行业,如惠普和波音等也开始分析和研究精益生产。此种情况下,日本为其提供了几本思路与方法,通过实践进行分析,再次体现出精益生产的重要性。美国专家通过多方认证研究,证明精益思想具有世界普遍性,在生产制造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1996 年,Daniel Jones 与 James Womack 共同出版《精益思想》,自此精益生产从抽象的经验知识变为具体的理论,诞生出新的生产方式[2].2003 年,美国的"生产效率开发团队"发表《现场看板》、《识别现场浪费》和《现场改善》,对拉动生产与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以及消除各种消费进行了论述。JohnDrew 等诸多学者,在 2004 年出版《精益之道》,将结合当前最著名的战略经验同丰田精益理,介绍了精益的三大要素[3].Womach,J.P.&Jones,D.T.发表《精益解决方案》,从具体实践出发,论述了如何实现生产的产品达到更好到使客户消费更加满意[4].童年,石渡淳一对采用工业工程方法,改善生产流程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研究[5].门田安弘于 2005 年,对关于准时生产的 JIT 理论进行了重点论述[6].2008 年,James Womack 提出仅仅在分散的作业中运用精益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个别企业的突破性改进可以与价值链紧密相连,建立一个持续的价值流,并形成一种新的组织模式:精益组织[7].2012 年,门田安弘编著的《新丰田生产方式》对丰田生产方式的具体概念进行了介绍,对具体理论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构筑,并进行了精辟、详尽的论述[8].
  
  1.2.2 国内研究现状。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引入精益生产,并于 2006 年我国高度重视工业精益生产。大部分企业已经逐渐开始精益化生产管理,国内诸多专家以及自己在精益生产方面有具体实践的专家学者,均通过各种方式来介绍此种方式,因此我国在此方面不断前行,取得一定进展。国内关于精益生产方式有大量的书籍以及研究论文,进行归纳总结可知,具体包括:

  ⑴ 关于精益生产的实施条件、影响因素和应用方面的研究。

  刘胜军研究了如何将 IE 与精益生产结合推进生产改善[9].在我国关于机械制造的中小型企业的基础上,束永红对当前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精益生产,方可对此进行综合性提升,增强竞争力[10].周婉婷与黄斌分析研究了汽车制造业生产的具体情况,结合上海通用公司的具体理念,采用的精益生产实践,提出推进精益生产,要根据经精益原则、精益价值流和精益组织等诸多方式方法进行实施,进一步对当前所用各种办法尽心改善,提高效率[11].张达凯基于精益生产的归纳应用和生产理念,通过上海大众汽车发动机厂作为对象,对在传统的大规模流水线环境中,如何更好的实施精益生产,实现静怡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提高竞争力[12].

  ⑵ 精益生产体系分析方面的研究。

  齐二石与丁伯慧提出丰田生产方式是一个较完整的生产管理技术与方法体系,但目前关于整个体系的深入研究尚不足。文章从过程技术的角度,给出了制造过程设计的概念,并且提出丰田生产方式"4P"模型的"流程"层面就是制造过程设计的观点。最后,详细阐述了"流程"的各个实施阶段,为下一步制造过程的建模工作打下基础[13].丁琳,龚琼通过案例与理论相结合,对 JIT 的基本思想以及应用原理等诸多层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引入 JIT 生产方式,帮助各个企业解决主要问题,尤其是浪费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实现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14].周勇和蒋君侠等人,分析研究了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管理模式,对比研究之后,对在混合或者集成供应链中的运用模式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观点[15].

  ⑶ 精益生产相关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在精益生产和改善过程中,会运用到众多技术与方法,包括: 单元设计、生产物流等各种方面,因此,人们开始深刻地探索与研究这类技术与方法。潘强通过对"6S"进行解析,以宝钢发展有限公司的实践案例,对"6S"的管理方式、实施流程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叙述[16].唐庆辉认为精益物流是精益供应链的组成部分之一,阐述了企业怎样才能够通过物流为其带来利润,并描述了精益物流的达成条件,并为实现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物流管理提出了几条措施[17].在装配作业时,杨月新和杜月普结合分级位置权法与最大候选原则,从而使装配线上的人工达到平衡,并对比了这两种分配方式下取得的工作效率,最后通过具体实践加以检验[18].

  ⑷ 精益生产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

  结合精益生产的系统结构,程文明与齐二石初步提出评价体系 TPS,并为该体系制定了评价的九个指标,通过 TPS 对企业采取了具体的评价与分析,并针对企业执行 TPS 水平提出了对应的升级策略[19].刘广宇和吉绚结合精益管理思想,针对精益管理,提出评价体系结构,并构建了下列几个评价系统:供应商与采购管理;经营结果评价;制造过程与现场管理;战略-市场-用户;领导、组织、员工;信息管理;产品开发与质保能力。从而为精益管理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指标系统,利用现实过程中应用与分析,检验了有效性与适用性[20].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生产方式已经由二十世纪的大批量时代转向小批量、多品种的时代。如今,产品的种类日渐增加,性能与个性化要求也不断增高,而产品的交货期与生命周期也逐渐缩短,使得成本压力与价格不断加大,以上种种都使传统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如今多变的供需市场新特性。沈阳机床集团是国有企业中的重量级制造企业,它为了能够满足当前个性化与多样化市场需求,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浪费,于 2007 年开始引入精益生产管理理念。

  沈阳机床电装分公司作为集团精益生产改善的试点单位,经过了八年的学习与实践,其精益生产改善工作已经初具成果,但在精益改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论文旨在通过对现阶段主要工作成果的总结及精益生产改善工作推行过程中仍存在问题的分析,应用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分析出在接下来的精益生产改善工作中的关键成功因素,针对这些关键成功因素设计下一阶段的精益生产改善方案,使企业的精益生产改善工作持续高效的推行下去,最终实现精益企业的目标。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⑴研究内容。

  论文一共由七章构成,各章布局和每章的具体内容如下:

  ①首先分析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精益生产的起源和发展及国际对于精益生产的运用情况。

  ②阐述了与精益生产管理有关的理论知识③结合理论,总结了沈阳机床电装分公司这两年对精益生产的推广效果,并认真分析了在精益生产改善工作的推行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

  ④应用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分析出在接下来的精益生产改善工作中,生产现场管理、库存管理、采购及供应商管理为影响精益生产改善成功与否的关键成功因素。

  ⑤针对第四章分析出的三个方面关键成功因素进行下一阶段精益生产的改善方案。

  ⑥提出"6S"管理、目视化管理、全员参与的精益生产改善、形成企业精益文化等方法能够有效保障企业精益生产改善成果,企业应该在这些方面持续不断的改善,真正实现精益企业的目标。

  ⑦结论。

  ⑵技术路线图。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