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自我状态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探究

来源:安庆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作者:宋志英
发布于:2020-03-17 共6675字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第六篇:大学生自我状态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探究
 
  摘要:为了深入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自我状态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我状态量表, 对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408名大学生集体施测。研究表明, 交际交友困扰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中影响最大, 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自我状态的心理能量处于中等水平, 在大学生自我状态的五个维度中, 得分最高的是哺育型父母自我状态, 得分最低的是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和顺从型儿童自我状态与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具有显著正相关, 成人自我状态和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对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具有显著负相关。积极引导大学生了解自我与他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状态, 有助于缓解大学生人际困扰,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关系; 自我状态; 相关;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研究表明,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实践中也发现, 因人际困扰、人际适应不良来咨询的大学生占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总数的40%~50%左右[2]。也有研究表明, 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直接诱因[3]。
 
  自我状态是沟通分析理论 (Transactional Analysis, 以下简称TA) 的核心概念。TA理论的创始人Eric Berne将自我状态界定为一种伴随着一套相应行为模式的思想与感受系统[4]。TA理论认为人有三种自我状态。分别是父母自我状态 (P) 、成人自我状态 (A) 和儿童自我状态 (C) 。所谓父母自我状态是指我们把从父母或重要他人那里获得的信息 (如忠告、规则和规范) 不断内化, 并在思想、言行中不断印证。每个人的原生家庭及早期经验不同, 所以每个人的父母自我状态也不尽相同。父母自我状态从功能上又可分为控制型父母 (CP) 和哺育型父母 (NP) 。成人自我状态是针对目前现实的自主性感受、思想和行为的统一体。其重要功能是检验来自“父母”的信息是否适宜, 体验“儿童”的情绪表现是否恰当。儿童自我状态是指和个体幼儿时期相类似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从其功能上可分为自由型儿童 (FC) 和顺从型儿童 (AC) 。
 
  从TA理论的视角来看, 个体与他人交流、互动的过程就是个体间不同的自我状态相互作用的过程。沟通的效果不仅取决于你对自己自我状态的了解, 还取决于你对对方自我状态的识别及选取的沟通方式。从已有文献来看, 有学者分析了大学生的自我状态的特点[5], 也有学者研究了自我状态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婚姻质量的关系[6,7]。本研究旨在探讨两者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机制, 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新的思路。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以某高校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自然班为对象, 抽取包含文科、理科、艺体在内的8个教学班, 共408人。以教学班为单位统一施测, 回收有效问卷403份, 有效回收率为98.77%。其中女大学生217人, 男大学生186人;独生子女大学生121人, 非独生子女大学生282人。
 
  2. 方法
 
  (1) 自我状态量表
 
  研究选用段琪修订的中文版自我状态问卷。该问卷包含控制型父母 (CP) 、哺育型父母 (NP) 、成人自人状态 (A) 、自由型儿童 (FC) 和顺从型儿童 (AC) 五个维度, 共有50个项目, 每个项目均按0~2的三级评分, 得分越高说明该种自我状态越突出。该量表的总信度为0.73, 符合统计学要求[8]。
 
  (2)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9]
 
  研究选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诊断量表》。该量表共28个项目, 4个因子, 4个因子分别从交谈困扰、交际交友困扰、异性交往困扰和待人接物困扰四个方面来评价人际困扰的来源。评价指标为总分和因子分, 总分越高表明人际困扰越严重。总分在0~8分之间, 说明人际交往能力良好, 人际困扰较少;总分在9~14分之间说明人际交往能力一般, 在交往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总分要15~19分之间, 说明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交往中存在较严重的困扰;20分以上说明存在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 人际交往能力亟须提升。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8。符合统计学要求。
 
  (3) 数据分析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
 
  调研数据表明, 有人际关系困扰的大学生占调研总量的52.6% (212/403) , 其中有轻度人际关系困扰的大学生占调研总量的38.0% (153/403) ;有较严重人际关系困扰的大学生占调研总量的12.4% (50/403) ;有很严重人际关系困扰的大学生占调研总量的2.20% (9/403) 。大学生人际关系量表四个因子的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交际交友、交谈、异性交往和待人接物, 交际交友困扰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中影响最大。
 
  (2) 不同性别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情况的比较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人际困扰情况特点 (?±s)     
 
  注:*:P﹤0.05;**:P﹤0.01;***:P﹤0.001 (以下同)
 
  由表1可知, 男女大学生在交谈困扰、人际关系困扰的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P﹤0.05) 。男女大学生在异性交往困扰上存在特别显著的差异 (P﹤0.001) 。
 
  (3) 独生与非独生大学生人际困扰情况比较
 
  表2 独生与非独生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情况比较 (?±s)     
  
 
  由表2可知, 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待人接物困扰、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P﹤0.05) 。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交谈困扰、交际交友困扰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P﹤0.01) 。
 
  2. 大学生自我状态现状
 
  (1) 大学生自我状态的总体情况
 
  表3 大学生自我状态总体情况     
 
  由表3可知, 在大学生自我状态的五个维度中, 按照得分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哺育型父母多 (NP) 、成人自我状态 (A) 、自由型儿童 (FC) 、顺从型儿童 (AC) 、控制型父母 (CP) 。大学生自我状态的总均分为57.91 (最高分为100) , 这表明大学生的心理能量处于中等水平。
 
  从表3还可以看出, 不同个体间自我状态的总量差异较大, 最高有87分, 最低的只有31分, 相差56分。同时, 在A、FC和AC三个维度上都有0分的情况存在, 这说明大学生的自我状态存在缺位的现象。
 
  (2) 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我状态分析
 
  表4 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我状态 (?±s)     
 
  由表4可知, 男女大学生在控制型父母 (CP) 、自由型儿童 (FC) 、顺从型儿童 (AC) 和自我状态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P﹤0.05) ;男女大学生在成人自我状态 (A) 上存在特别显著的差异 (P﹤0.001) 。
 
  (3)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状态分析
 
  表5 独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状态 (?±s)     
  
 
  由表5可知, 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哺育型父母 (NP) 、成人自我状态 (A) 、自由型儿童 (FC) 和自我状态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P﹤0.05) ;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顺从型儿童 (AC) 上存在特别显著的差异 (P﹤0.001) 。
 
  3.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状态的关系分析
 
  表6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状态的相关     
 
 
  通过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表明, 大学生人际困扰总分与大学生自我状态总分及五个维度均呈显著相关。其中大学生人际困扰总分与CP、AC呈非常显著正相关 (P﹤0.01) , 与自我状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 , 与A、FC呈非常显著负相关 (P﹤0.01) , 与NP呈显著负相关 (P﹤0.05) 。
 
  4. 大学生自我状态对人际关系困扰的预测作用
 
  以大学生自我状态总分和5种功能性自我状态得分为自变量, 以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为因变量, 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7。
 
  表7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表7的结果表明, 大学生自我状态总分和三种功能性自我状态进入了回归模型, 多元相关系数为0.514, 总分和三个功能性自我状态的联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总分的解释量为0.265, 也就是说自我状态总分和三种自我状态能联合预测大学生人际困扰26.5%的变异量。其中顺应性儿童 (AC) 和控制型父母 (CP) 对人际关系困扰总分有特别显著的正相关 (β为正值, P﹤0.001) ;成人自我状态 (A) 和自我状态总分对人际关系困扰总分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β为负值, P﹤0.01) 其中顺应性儿童 (AC) 的预测作用较大。标准化回归方程为:Y (人际关系困扰总分) =7.826+0.444 (AC) -0.163 (AA) +0.452 (CP) -0.90 (自我状态总分) 。
 
  三、讨论
 
  1.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
 
  研究结果表明, 有52.6%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 说明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一结果与朱君、赵雯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1]。从人际关系量表四个因子排序的情况看, 交际交友困扰排在第一位, 说明这一因子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影响最大, 也应是大学生人际关系辅导中的侧重点, 应注重引导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 采用成熟的人际沟通模式。
 
  男大学生在交谈困扰和人际关系困扰总分方面明显高于女大学生 (P﹤0.05) , 这与赵洁、林艳艳等人的研究结论相一致[10]。这可能和女生在语言的组织、表达等方面优于男生, 而且女性更感性, 更倾向于倾诉有关;在异性交往困扰方面, 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P﹤0.001) , 这与谭余芬[11]、冯宗侠[12]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这可能和当代社会对男性的要求较高, 如要求男性要有绅士风度、主动、热情、勇敢、有能力等, 这无形中让男大学生在异性交往中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 更易产生心理困扰。
 
  另外, 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与独生子女大学生相比, 在交谈困扰和交际交友困扰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P﹤0.01) , 在待人接物困扰和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P﹤0.05) 。这与杜蕾的研究结论一致[13]。可能的原因是, 相对于非独生子大学生,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更为优越, 也由此形成了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乐观、更自信、更大方、更敢于表达个人的想法, 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到的困扰更少。
 
  2. 大学生自我状态的差异表现
 
  研究结果显示, 在大学生自我状态的五个维度中, 分数最高的是哺育型父母 (NP) (Mean=16.13) , 且与其他四个维度分相差5分之多, 这说明在大学生自我状态结构中哺育型父母处于主导地位。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 避免孤独感。哺育型父母自我状态处于主导地位正是大学生完成这一阶段发展任务所需要的。排在第二位的是成人自我状态 (A) , 这和大学阶段是个体智力发展高峰期, 具有很好的判断力、思维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吻合。排在后两位的是顺从型儿童 (AC) 和控制型父母 (CP) , 这说明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 自主意识很强, 遇事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不会轻易妥协;但有时也会不遵守规则, 甚至表现出理想目标不明确, 缺乏责任感。
 
  根据能量恒定假说, 自我状态总分体现的是个体心理能量的多寡。个体自我状态的得分越高, 心理能量越高。从研究结果还可以看出, 大学生个体间自我状态总分 (31~87) 差距较大, 自我心理能量低的个体遇事容易退缩、自我否定, 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易产生生命无意义感。同时, 在成人自我状态 (A) 、自由型儿童 (FC) 和顺从型儿童 (AC) 这三个维度中都存在缺位现象,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正常发展。在个体自我状态中, 成人自我状态 (A) 缺位的个体常常不会从此时此地的角度考虑问题, 内心存在激烈的父母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的斗争, 在生活中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时常处于纠结中。
 
  从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我状态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 男女大学生在自我状态的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 (P﹤0.05) 。但男大学生在控制型父母 (CP) 和成人自我状态 (A) 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P﹤0.05, P﹤0.01) 。这可能和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要求不同有关。社会文化会要求男性更能担当, 更能掌握大局, 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男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更成熟、更客观、更理性, 同时也会表现出对他人批评、责备、固执等特点。而女大学生在自由型儿童 (FC) 和顺从型儿童 (AC) 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 (P﹤0.05) 。这既说明当代女大学生同男大学生相比, 更活泼、开朗、热情、服从领导、遵守纪律, 也更任性、情绪化和自我中心。
 
  从是否是独生子女的角度看, 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哺育型父母 (NP) 、自由型儿童 (FC) 和自我状态总分上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独生子女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成长环境更为宽松、自由, 所以形成的个性也更为鲜明, 遇事更可能会遵从自己的内心, 甚至会感情用事;同时, 独生子女也感受了更多来自父母和亲人的受抚, 也更富有爱心和自我牺牲精神, 更能为他人提供养育和支持。因此独生子女大学生相对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有更多的心理能量。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成人自我状态 (A) 和顺应型儿童 (AC) 两个维度上, 明显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这可能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有关。非独生子女因为有兄弟姐妹, 遇事总是会受到一些约束, 要更多考虑家庭中的等级、顺序观念, 长此以往, 他们分析、思考问题更客观、周全, 更能遵循客观事实, 成人自我状态更强;同时也会因此受到束缚, 表现得更顺从、更遵守规则, 体现出顺从型儿童得分更高。
 
  3.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状态的相关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与自我状态总分及五个维度均有显著相关 (P﹤0.05或P﹤0.01)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提示了大学生自我状态总分、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顺从型儿童自我状态与人际关系困扰总分的函数关系。其中控制型父母 (CP) 、顺从型儿童 (AC) 对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具有正向解释作用;而成人自我状态 (A) 和自由型儿童 (FC) 对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具有负向解释作用。
 
  控制型父母 (CP) 得分过高的个体, 在人际交往中会为他人提供更多的规则和限制性, 有过度控制和批评、对人苛刻、攻击排挤他人的一面。顺从型儿童自我状态 (AC) 得分过高的个体, 可能会表现出胆小、退缩、不合群, 自信心降低等特点。这两者会不同程度地导致人际关系困扰。而成人自我状态 (A) 得分高的个体, 可能会更多地表现出实事求是、客观冷静、做事有条理、考虑问题周全等特点;自由型儿童 (FC) 得分高的个体, 可能会更多表现开朗、活泼、爽快、幽默、热情、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思路开阔等特点, 虽有时也会自我中心, 但其能遵循自我的内心, 不压抑, 更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四、启示
 
  1. 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从人际关系量表四个因子排序的情况看, 交际交友困扰排在第一位, 对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影响最大;同时, 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 大学生交际交友辅导应是大学生人际关系辅导中的重点;大学生交际交友辅导还应考虑到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 提高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大学生自我状态所显示的心理能量处于中等水平。
 
  在大学生自我状态的五个维度中, 分数由高到低依次是哺育型父母 (NP) 、成人自我状态 (A) 、自由型儿童 (FC) 、顺从型儿童 (AC) 和控制型父母 (CP) ;从大学生自我状态的总分来看, 大学生个体间自我状态总分 (31~87) 差距较大, 并在成人自我状态 (A) 、自由型儿童 (FC) 和顺从型儿童 (AC) 这三个维度中都存在缺位现象,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正常发展。
 
  3.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与自我状态总分维均有显著相关。
 
  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自我状态, 分析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他人的自我状态, 选择合适的沟通模式, 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这是缓解和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朱君, 赵雯, 刘增迅.大学生人际关系情形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 2013, 26 (4) :265-268.
  [2]雪晴.应重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3, 16 (6) :30-31.
  [3]成器, 马莉.创和谐宿舍人际关系, 促大学生心理健康[J].赤峰学院学报, 2015, 31 (2) :122-125.
  [4]HARRIS THOMAS.沟通分析的理论与实务[M].林丹华, 周司丽,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18.
  [5]徐辉, 彭秀芳, 梁凌寒.90后大学生自我状态的特点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11 (5) :91-94.
  [6]刘文静.中学生自我状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22 (3) :444-447.
  [7]赵立芳.自我状态、心理地位、沟通模式与婚姻质量的关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8.
  [8] 段琪.交互分析理念视角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因素及提升策略[D].天津: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2011.
  [9]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339-345.
  [10]赵洁, 林艳艳, 罗家英.大学生人际关系、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 19 (08) :746-758.
  [11]谭余芬, 程莹.大学生积极情绪与人际困扰的关系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 2013 (11) :88-91.
  [12]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34-37.
  [13]杜蕾.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特点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 2012, 34 (6) :140-143.
点击查看>>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热门推荐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原文出处:宋志英.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状态的关系研究[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05):122-12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