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机制与路径

来源:公关世界 作者:杨玉冰
发布于:2023-02-04 共5547字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政府要想提升社会群众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倡良好的生活方法,就要通过拟定全阶段、全过程的健康发展方案,以更好地改变社会群众的精神面貌,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得到满足。鉴于此,政府非常有必要加强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阐述了良好社会心态的内涵,其次叙述了良好社会心态培养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心态;机制;良好;

  社会心态指的是人们对社会和自身呈现出的一种心理情绪,如:情绪情感体验、社会态度及意向等。目前,我国社会群众的社会心态从整体方面来看是非常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进入人心,社会心态主要呈现出开放性、包容性、奋发进取等特点。同时,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再加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促使中西方文化的结合,让社会群众的利益要求与价值取向更加多样化,促使社会矛盾和利益重复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从社会心态方面来看,抑郁症、焦虑症、娱乐至死症及浮躁症等部分消极、不理性的社会心态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府需要围绕社会群众,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当作奋斗的目标,所以,需要对社会心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重视程度,采用合理手段进行指导与疏通,逐步强化社会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及幸福感。[1]

  一、良好社会心态的内涵

  1. 心理认知层

  从心理认知层方面来看,其主要指的是坚定内心中的执着,不能过于自卑,同样也不能狂妄自大,针对西方价值观念对社会风气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升级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交融,可以精准地进行自我评估,不放弃,不抱怨;坚信党的领导,认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坚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处理好现存的问题。这种自信主要呈现在“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及“理论自信”方面,更加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提高人民自信心的核心要求。

  2. 情感调节层

  情感调解层指的是要求头脑一直保持清醒、心态保持平和的状态,使用理性思维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按照客观规律做事。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呈现出很多利益矛盾冲突,引发出很多突发事件。怎样更好地面对,要求政府部门要端正心态,保持沉着冷静。当面对问题时,需要合理分析、理性思考,寻找引起矛盾的深层原因,有条理地表达利益诉求,不可以采取极端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不能做出违背法律道德的事情。在社会矛盾不断集聚阶段,国内外很多有意图的人或者是势力会在这个时期散布谣言,身为政府,必然不能让群众被别有用心的人或者是势力所利用,做出对国家与人民利益不利的事情。应该避免焦躁,使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问题,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非常正确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需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2]

  3. 生活态度层

  这个层面指的是在生活方面奋勇进取、积极向上,尽力跟随新时代发展的脚步,处理新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经济发展水平显着提高,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美满。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周边的国际环境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所以,人民政府只有做到有备无患,一直保持忧患认知,主动做好建设,一心追求发展,才能更好带领人民为全面构建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4. 品性修炼层

  该层面指的是一种和谐共处,发现共同点,保留不同点的品质观念。对外,针对目前国际社会的千变万化、各种新鲜事物的出现,要保持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对待与应对各种状况。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在繁杂的国际关系中共同发展,为推动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内,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矛盾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方关系纵横交错,只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尽量对差异提高尊重,才可以使社会的和谐稳定得到有效保障,合理解决各种社会利益关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创建良好的环境。

良好社会心态

  二、良好社会心态培养的必要性

  1. 有利于推动个人的幸福和综合发展

  从某个方面来看,一个人的心态是否健康,关系着其是否具备优良的精神状态,再加上主动为人处世的态度。一个人只有保持健康的心态,才可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合理解决和他人之间存在的关系,正确地认识自我,理性看待得失,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抱有这种积极心态的人,其幸福指数非常高,相反极易迷失自我,面对挫折就会非常失望,从而对自身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在社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转型、思想观念改变等阶段,通过培养公民良好的社会心态,能够促进个人的良性发展,进而提升大众的幸福指数。

  2. 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心态是否健康在人民平时生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社会意识的形态进行呈现,并且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直接影响,还能够构成相应的社会风气或相应的社会意识状态。良好的社会心态同样能够积累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对一个社会的良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良好的社会心态会让人民保持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在祖国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换言之,一个国家的国民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呈现出社会群众的素养和文明程度。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能够提升社会群众的心理素养,构建优良的社会风气,进而推动社会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3. 有利于营造团结安定的局面,创设良好的外部氛围

  安定团结能够直接体现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状,社会当中的不同群体可以和平共处、各尽所能,创建一个团结友爱的社会。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核心稳定的社会,维护安定团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主动引导社会中的消极社会心态,指导群众保持平静、稳定的心态,这样才可以使社会群众更加团结友爱,为小康社会的构建而奋勇前进。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命运与世界组成一个整体,中国在世界快速发展中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和全球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频繁,在相互交流期间,每个国民都可以彰显出中国的形象,代表着我们国家群众的素养与形象。社会群众的言行举止都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出现,从而提高到国家层面。然而社会群众的言行举止在许多状况下会受到其社会心态的影响,言行是否妥当,主要是由其心态是否良好所决定。所以,唯有培养积极良好的国民社会心态,才可以确保在国际方面形成良好的国民形象,进而使我国在国际社会上赢得更多尊重,为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营造健康的外部环境。

  三、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

  1.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的作用

  (1)构建健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制度体系

  当前事业单位、行政单位主要负责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体制以外的人群因为缺少恰当的机会不能在主导价值观研究方面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好带头引导作用,构建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理论研究制度体系,让全社会具有远见卓识的人都可以在这个一致的体系下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政府在设计部分研究项目过程中,打开研究者的身份约束,全面释放整个社会的研究力量。

  (2)发挥政府正确引导舆论的导向作用,构建高效的宣传体系

  近年来,基于科学技术快速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通信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宣传,大众传播载体呈现出社会化与大众化的特点,社会群众心态很容易受到大众传播构成的社会舆论所产生的影响,舆论导向是否正确关系着社会心理的情况。鉴于这种状况,需要将各级宣传部门作为核心建立健全的舆论监控管理机制,然后整顿部分相对消极的报道视角媒体,创建整体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还需要树立很多榜样人物,构成主动的示范效应。从榜样人物方面来看,需要建立完善的榜样人物体系,在社区等场所公开显示榜样人物,同时标记他们的事迹,并且在每个社区争取设置一个光荣栏,这样可以宣传在本社区做好人好事的人,以便于创设乐于助人的良好氛围,同时也可以让榜样人物和普通居民之间构建良好的关系,提升榜样人物的影响力。

  (3)构建健全的利益分配制度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当前,利益分配问题成为影响良好社会心态培养工作的重要因素。公正地解决物质利益之间的分配,能够更好地调整人民的社会心态。社会利益分配公平公正,就可以保证社会的稳定;相反,社会就会不和谐。尽管社会的快速进步推动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样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因为分配体制存在的部分问题,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公平现象,导致少数群众不满意当前的社会现状。所以,这就需要政府营造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构建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一个“公平、公开及公正”的社会,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为良好心态社会培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 构建健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精神引导

  根据相关实践表明,建立具备较强号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们精神引导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关系着国家治安的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集中呈现出当代中国精神,聚集着所有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通过快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导向作用进行全面发挥,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思潮,聚集社会共识。我们需要培养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中国精神,铸造中国力量与中国价值,为人民提供正确的精神引导。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社会群众全面贯彻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为凝聚社会正能量,指导与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因此,需要着手于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者,增强实践形成、教育指导及制度保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文明创建、国民教育及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作用进行全面发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渗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社会心态。

  3. 改变政府工作理念,强化社会心态培育工作的实效性

  从本质上改变政府工作观念,由原来的“等待上门咨询”“出了问题再干预”不断转向“主动做工作”“掌握社会群众心态,重视危机预防”。政府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将社区作为基本单位,对社区群众的思想动态进行全面了解,重点解决社区居民经常见到的问题,并给予重点人群高度重视和关切。政府还应关注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创建,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手机软件服务、公众号服务,为社区群众的社会心态培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条件比较好的社区可以摸索24小时动态关注工作方式,每天为社区群众发布知识消息,社区群众每天可以登录平台发布自己的思想动态与对心理服务的要求,便于政府部门结合群众思想动态和心理服务需求调整社会心态培育工作开展策略。

  4. 提升保障民生水平,提高人们的获得感

  在社会心态培育工作中,提升政府保障民生的水平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状态与质量,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并影响着人民的社会心态。想要推动社会发展,需要政府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使改革发展成果可以为所有群众提供服务。保障与改变民生需要将人们最关注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作为核心,确保所有群众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强化获得感。在加快民生构建期间,需要熟练掌握社会各个方面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主动解决社会群众之间存在的各种利益矛盾;指导群众正确解决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之间存在的联系;采取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需求;尤其需要注重处理群众反映非常严重的问题,确保群众社会保障、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权益。

  5. 加快民主建设,提升民众政治参与水平,强化人们的主人翁意识

  正确看待社会群众从政治权利方面的要求,扩展政治加入路径,提升政治参与水平,减轻不良社会心态;提升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社会群众可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民主协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等。因此,这就需要强化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坚持与优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使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之间构建良好的关系,确保人大代表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履行反映群众诉求的权利,使群众的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要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加快构建完善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不断构成完善的制度流程与加入实践,确保人们在平时政治生活中拥有全面不断加入的权利;优化底层民主机制,使群众的监督权、知情权、表达权等得到进一步健全;优化底层参与方法,主动拓宽新的加入路径,让很多群众可以经过基层自治、基层选举等过程,采取评议、监督等方法,积极加入到社区管理与政府决策的民主政治生活中。

  6. 增强舆论指导,加快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按照正确舆论的引导方向,对传播方式的构建与优化提高重视程度,提升新闻舆论的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等。丰富互联网内容,构建完善的网络综合治理机制,创设清晰的网络空间。因此,这就需要将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进行全面发挥,严格把控敏感问题、重大问题及热点问题等。各种新闻媒体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有效开展舆论监督、典型宣传及热点指导等工作,全面呈现出主流思想舆论的价值。加快构建与管理网络阵地,大力宣传良好舆论,推动网络舆论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需要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制度体系,为政府和群众的交流与沟通建立相应的互动平台,掌握网络舆情指导的主动权;加快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培养理性平和、自尊自信及乐观向上的社会心态;经过良好的心理指导,逐步强化人们心理调适能力;增强人文关怀与心理引导,经过设置心理咨询网站,创办心理辅导讲座,加大心理行为的训练力度,促使人们保持良好的心理,最终使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迎华,孙园,尚子秋.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路径探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2)-:4.

  [2]李桂茹.基于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梧州学院学报,2022,32(2):5.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电子政务中心)
原文出处:杨玉冰.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机制与路径[J].公关世界,2022,No.537(22):10-1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