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在网络人际交往中的“失落”与发展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7-01-16 共4550字
  摘要

        马克思表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是具体的、生活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活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并与其他人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正常的人际交往是每个人生活的必然需要。网络时代的人际交往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形式,以互联网为纽带,以网络用户为主体,以共同活动的需要为目的,以自媒体为平台建立起来的一种复杂多方面的人际互动方式。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能力是他们生活、学习以及就业必备的一项技能,更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因此,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沉思的问题。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变化
  
  (一)交往对象和双方角色的变化分析
  
  前网络时代人际交往主要以相同地域、时间、职业、血缘为基础建立的熟人交往,交往对象范围比较窄,其中一方是主动方,另一方是被动方,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没有选择的主动权,处境较为尴尬。
  
  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大学生人际交往对象跳出了熟人小圈子,扩展到了整个人群。交往对象跳出了时空、业缘、血缘的控制,由看得见碰得着的交往对象发展到了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对象。网络人际交往最特别、显着的特性就是虚拟性。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没有真实物理空间的存在,只有数字化语言符号构成的一个虚拟空间。网络时代的到来打破了熟人面对面交往的束缚,只需要一台计算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在有网络的基础上就可以实现无阻碍交流,通过网络、编辑、点击发送就可以将内容传达给对方。
  
  同时,网络交往双方是平等自由的。任何一方都是交往活动的发起者或主导者,此时的人际交往已经由单向变成了交互性的交往。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使得话语权更加草根化,人们不再依附“主流媒体”,而是独立的解放出来,由点对点延伸到点对面的交往。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微博、博客等平台第一时间推送到网上,让信息实现由上至下到双向传播的转变。网络时代的人际交往,低门槛,易操作,让个体声音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二)交往方式的变化分析
  
  前网络时代人际交往方式主要以书信、电话、面谈为主来传达信息和数据。例如书信,交往双方传播信息的速度相当缓慢,效率低下,并且严重受到地域的限制。电话固然传播速率较快,但成本高,传播信息单一。总而言之,传统人际交往方式单一;信息传播速度缓慢且保密性差;交往成本高。
  
  网络的爆炸发展,自媒体平台的广泛运用,使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交往方式更加私人化、自主化,平民化、多元化、智能化。大学生不光可以选择传统方式,还可以选择多元的网络交往方式。例如自媒体平台:博客、微博、微信、QQ等。这些软件因其自身的便捷性、灵敏、功能齐全、成本低等优势在大学生群体中广受欢迎,并成为交往的主要方式。人们见面留联系方式不再是互相询问电话号码而是通过微信、QQ扫一扫,微博互粉等方式保持联系。QQ、微信还可以通过视频、语音等方式实现无障碍交流,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打破了传统一对一的交谈方式,可以多个对话框同时进行一对多的交谈。同时,交流信息更加多元化,文字、视频,音频,自定义表情,图片,文件等信息都可以随时随地的与交流对象进行分享。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形式更智能,功能更齐全,成本更低廉,时效性更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网民中使用即时通信的用户已经达到了6.24亿。[2]
  
  (三)交往工具的变化分析
  
  前网络时代人际交往工具主要有固定电话、BB机(寻呼机)等,对于经济能力有限的大学生而言,前网络时代的交流工具更加单一,匮乏,交往活动存在着经济上的拮据性,时间上的滞后性,空间上的限制性等问题。
  
  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工具明显多样、便捷、普泛。除了书信、固定电话外,还可以选择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通讯工具。特别是手机、平板电脑既快捷又方便携带,大学生可以进行无阻碍交流。根据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12月,中国网民通过台式电脑 和 笔 记 本 电 脑 介 入 互 联 网 的 比 例 分 别 为67.6%和38.7%;手机的使用上网率则达到了90.1%,平板电脑为31.5%.CNNIC发布的数据表明当前已进入了一个全民网络、全民手机的时代。大学生作为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强的群体,更是先进智能手机、平板的广大使用群体。在地铁、教室、超市等任何地方,很多年轻人低头玩着手机或者平板,时不时就能听到微信、QQ、微博信息的提示音;习惯随时刷朋友圈,将自己的生活、学习、情感上的一些感慨借助移动设备第一时间分享到微信朋友圈、QQ空间,通过点赞,评论、转发实现互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是我们人际交往的重要载体,深深的融入了我们日常生活之中。
  
  (四)交往能力的变化分析
  
  网络时代的到来,孕育了一批“网生代”,他们在数字化中成长起来,交往意愿、能力,掌握运用各种交往软件、工具的能力更加高超、灵活。
  
  首先,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独立获取、筛选信息的时效性显着提高。网络不受时空限制的特征,使大学生人际交往领域愈加广阔,大学生自然也拥有了更高的人际交往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信息的容纳量和数据处理速率显着增强,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选择,正如现在所说“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网络技术的功能性越来越强,我们不需要四处奔波获取信息,通过网络时代的人际交往,我们了解最新的时尚资讯、娱乐八卦、时事新闻,让我们成为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的百事通。
  
  其次,网络时代大学生驾驭工具能力更加高超、灵活。[3]“网生代”对网络以及数字有着独特的敏感性,能够自如切换传统工具以及现代移动设备,灵活玩转自媒体平台。流行网络词汇“屏幕脸”、“触屏指”都是随着“网生代”玩转移动设备出现的词汇,他们是各种新电子产品的忠实追随者,而功能越来越强大的电子产品也在不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网络持续发展必然带来人际交往的进步,大学生驾驭工具的能力也将越来越强大。
  
  最后,网络时代大学生表达能力以及个性发展显着丰富。社会学家霍曼斯认为“社会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换,这不仅是物质商品的交换,而且是赞许或声望符号之类的非物质商品的交换。”[4]健康的人际交往是令双方愉悦的,可以得到信息、物质或情感支持。网络时代人际交往让话语权更加平民化,使得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深入、广泛。网络自身的虚拟性,使得网络人际交往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参与者拥有平等的发言地位,没有至高权利的拥有者和制裁者,借助平等公开的交流方式,大学生更能够酣畅淋漓的表达自己,张扬个性。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