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合理情绪疗法在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中的运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7-01-16 共6793字
  摘要

        一、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简称ABC理论或ABC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治疗方法。根据阿尔伯特·艾利斯的观点。人们的情绪、行为和认知三者之间有密切的因果关系,认知在其中发挥巨大作用。艾利斯认为,人的负面情绪是由于人的不合理认知和非理性信念造成的,而非事件本身。她强调,祛除不合理认知和非理性信念,以正确的信念取代谬误的信念,是改变沮丧情绪的前提和核心。通过祛除人们不合理认知和非理性的、不合理信念,可以促使人们以更积极、更负责任的行为来达到改变负面情绪的目的。人们难过和痛苦根源在于,人们自己对事件做出了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这种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即错误的认知和非理性信念,往往使人陷入情绪困扰之中不能自拔。
  
  根据这种理论,人们通常会有恰当和不恰当的情绪。如果持有合理认知或正确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就会产生恰当的情绪;反之,如果持有不合理认知或不正确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就会产生不恰当的情绪。合理情绪疗法聚焦于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方式,达到改变人们的不良情绪,摆脱原有的不恰当或者自我贬损的情绪困扰,产生恰当、积极的情绪反应。一个人的行为,不管是恰当的或不恰当的,也不管是适应性行为还是非适应性行为,都是习得的。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
  
  通常说来,持有不合理信念的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呈现三种倾向。第一,凡事都绝对化。人们总是不顾事实的多种可能性,只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判断事物,认定某事必定发生或必定不发生。他们习惯于或局限于用“一定”、“应该”等绝对化的模式来设定自己或别人的行为并依据此标准来行事。往往导致不良的情绪产生,因为事物发展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可能的情况都会发生。当出现事与愿违的局面,事物发展与他们的要求不符甚至是完全相悖的时候,情绪困扰就必然发生。要减少人们情绪困扰的可能性,必须改变人们这种绝对化的思维方式,以恰当、合理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第二,以偏概全,过分概括。对任何事物或者人,人们总会以偏概全地去思考,不合理地评价自己或者他人。常常用一件错事或失误,对自己或别人进行全盘否定,一味责备。这样就产生自责、自卑、焦虑甚至抑郁情绪,极其可能对他人产生敌意和愤怒情绪。如果以一件事情来评判一个人的全部,那就犯了艾利斯所说的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错误。艾利斯认为,无论是谁,都要接受自己乃至他人的不完美,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误,要能包容错误。世界本来是不完美的。第三,灾难化想象。一旦发生不好的事情,人们往往把它想象成非常可怕、甚至是灭顶之灾。灾难化想象会使人产生耻辱、自责、焦虑、极度恐惧、抑郁等极端的负面情绪,甚至陷入恶性循环,难以自拔。但凡事皆有可能,任何负面事情的发展,都有可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转变。世界上没有绝对糟糕透顶的事情。如果固守糟糕至极的念头和灾难化想象,极易陷入极端负面的不良情绪体验之中。
  
  上述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各种情绪困扰和不良情绪体验,并非因为生活出现的各种事件,而是由自己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和态度甚至偏见造成的,与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并无必然联系。是人们在思考问题时犯了绝对化、以偏概全、过分概括和灾难化想象造成的。实则是自己使自己陷入负面情绪中不能自拔。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干预初期分析
  
  (一)案主的基本情况介绍和分析
  
  1.案主的基本情况
  
  女案主 Z,汉族,20 岁,目前在江西南昌J 大学某学院国贸专业就读。她出生江西农村,一共有四兄弟姐妹,在家中排行老三,一个哥哥、姐姐、一个弟弟。父母都是性格朴实的农民,经济条件一般。父母在案主两岁时南下深圳打工,一年或者两年回来一次。案主一直与奶奶一起生活,八岁开始上学,学习努力刻苦,成绩优异。经过努力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到省城 J大学学习。案主 Z为自己的优秀表现感到很自豪,其父母兄弟姐妹都为她感到骄傲。
  
  由于从小在农村与奶奶一起生活,加上无论是农村小学还是高中都没有推广普通话教学,Z 普通话说得不流利,夹杂方言。据 Z 自己说,进入 J 大学后,刚开始她还会因为自己考试成绩全校第一而信心满满,但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进入 J 大学的学生都很优秀。当发现自己的普通话不如别人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农村来的,又比同龄人上学晚,开始觉得自己比别人差。特别是案主有几次发现自己讲方言的时候同学在笑,她开始慢慢地封闭自己。尤其第到了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她一说话就紧张、脸红,不能与人有目光交流,几乎不与同学来往,不参加集体活动,也找不到以前那种被关注感和成就感。
  
  2.案主的身心状况评估
  
  (1)案主Z 的心理与精神状态。案主意识清楚,感知觉都正常,思维清晰,无幻觉、妄想,记忆力很好,有显性自卑、紧张、焦虑,求助要求明确。
  
  (2)案主Z 的身体状态和社会功能。案主身体健康,无重大慢性疾病;家族成员无任何慢性疾病或家族精神病史。学习正常,能按时作息,学习刻苦努力,几乎不与同学往来,也无集体活动。
  
  (3)SCL-90 自评量表前测验结果。①躯体化因子为 1.2,强迫症状是1.4,人际关系敏感是2.5,抑郁因子为 1.6,焦虑因子为2.6,敌对因子为1.0,恐怖因子为 2.8,偏执因子是1.0,精神病性是1.2,其他为1.0;②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得分是70 分;③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得分为45 分。
  
  3.  观察和他人反映
  
  (1)心理咨询师(笔者)观察的结果。案主第一咨询走进笔者办公室的时候显得非常拘谨,衣着整洁,瓜子脸,五官端正,体型偏瘦,思维清晰,交流沟通比较流畅,表现出紧张,害羞和焦虑情绪。
  
  (2)辅导员评价。该生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异,遵从老师的意见,做事细致认真,但是不够大胆,有点自卑;和同学比较疏离,害怕和同学交交往,最近开始连集体活动都不愿意参加,一有集体活动就显得特别紧张。
  
  (二)预估与诊断
  
  1.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
  
  (1)预估诊断。一般性的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障碍。
  
  (2)鉴别诊断。认知力完整,自诉症状与笔者和辅导员叙述情况基本一致。
  
  ①无器质性病变
  
  ②根据心理正常与非正常区分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并且个性相对稳定,案主主动咨询自知力完整,排除精神病。
  
  ③问题是由现实事件引起的,没有变性冲突故排除神经症。
  
  ④问题是由现实事件引起的,出现了不良情绪,也没有泛化。只是一般性的心理问题。
  
  ⑤与抑郁症和焦虑症相鉴别。案主在焦虑、恐怖因子和人际关系方面有点超出常模分值,焦虑分值稍微偏高,具有紧张、焦虑等症状,社会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病程持续时间不长,程度不严重,且该案主没有自杀倾向,内容也没有泛化,逻辑思维正常,属于中度焦虑症。所有症状是笔者于 2015 年3 月初大一第二学期找学生谈话中发现的,笔者主动进行介入。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