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动因与应对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1-21 共13011字
  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爆发速度快、参与人数多、影响范围广、社会控制难等特征,它的频繁出现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态。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动因与应对措施”的社会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动因与应对措施

  原标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对策---基于社会心理的分析视角
  
  摘要: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爆发速度快、参与人数多、影响范围广、社会控制难等特征,它的频繁出现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态。要想准确分析把握网络事件,必须探究事件背后隐藏着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心理机制,寻求有效的对策。对归属、尊重和公正的追求是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动力,注意、认同、互动、极化构成了其逐步深入的心理过程,刻板、匿名、同情弱者、逆反等心理效应在事件演化、扩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需要通过调节收入差距、促进政治参与、加强法治建设等措施加以应对。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动因;社会心理过程;应对措施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数量较多的网民为了特定目的围绕热点问题,在网络公共领域大规模发表、汇聚批判性意见进而影响现实生活的事件。 ”①具有爆发速度快、参与人数多、影响范围广、社会控制难等特征。作为社会现实的虚拟写照,它的频繁出现不仅影响了各级政府的行政方式,而且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态,需要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社会心理产生于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普遍感受和理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不系统、未定型、自发形成的认知、情感、态度。作为对社会存在的自发反映,社会心理反映一定的社会风貌,表现一定的人心向背,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所谓“影响了社会心理,也就影响了历史事变。 ”②社会心理与人的社会行为密切相关,社会心理影响、支配和调控着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现实表现。勒庞说过:“某些观念的爆发并被付诸行动,有时看起来显得十分突然。然而这只是一种表面结果,在它背后肯定能够找到一种延续良久的准备性力量。 ”③因此,要想准确分析把握网络事件,就必须探究事件背后隐藏着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心理机制,剖析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和心理效应,形成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社会心理动力
  
  心理动力是指引起并推动人们活动的内在驱力,来源于人类的需要。马克思说过:“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 ”④社会中的个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从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得到某种支持、获取相应的资源。如果其意愿没有实现,就会引起内心的紧张,形成一种不满足、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在人脑中的反应就是需要。需要是人的行为积极性的源泉,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需要越强烈、越迫切,产生的心理动力也就越大,对行为的支配力量也就越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对需要问题作出了系统的考查和研究。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随生物谱系上升而逐渐减弱的本能,属于缺失性需要;另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属于成长性需要。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可以从低到高分为五层,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由需要满足带来的人的心理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当低层次的需要被满足之后,就会出现较高层次的需要,由此也会不断产生新的内驱力,带来新的丰富的社会行为。因为“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当这个被满足了,又会有另一个站到突出位置上来。 ”⑤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都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寂感。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成员归属于单位,每个人都清楚知道自己所属群体以及自身所扮演角色,无须为“我是谁”“我属于谁”这样的问题而困惑。伴随着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社会阶层剧烈分化,职业变迁处于不断流动之中,社会成员接触的环境、人群不断扩大。与之相适应,人的社会归属感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单位归属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人需要找寻更为宽泛的群体归属才可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只有这样才“可以抵消广泛存在的疏离感、陌生感、孤独感等,这些感受由于社会流动性增强、传统社群的瓦解、家庭活动的分散化、代沟和持续的城市化而变得更加恶劣”.⑥数字媒体有巨大的容纳性,网络提供了汇聚海量信息的平台。网民通过参与网络事件可以寻找某种作为联系的心理纽带,形成相同或相似的价值理念、群体意识乃至共享的群体规范,在持续的交往互动中获得情感愉悦和归属满足。当然,网民参与网络事件、寻求群体归属的方式是多样的:有的率先发帖,号召网民关注,担当了发起者;有的分析既有材料,扮演了诠释者;有的补充相关证据,充任了扩展者;有的嘲讽戏谑,扮演了讽刺者;有的破口大骂,扮演了泄愤者;有的提醒人们谨慎行为,成为理性者。
  
  尊重的需要在个体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了少数病态的人以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获得对自己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是较高的评价的需要,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欲望。现实生活中个体尊重的需要如果能够满足,就会产生一种自信的情感,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倘若不能满足,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不满的感觉,使人丧失基本的信心,产生要求补偿的行动或神经症倾向。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原来处于社会阶层上部的工人和农民阶级逐步分化,相当一部分人滑落到社会的底层,处于无权、无财、无势的境地,在维护和追求自己的权益方面基本上没有话语权,更遑论“当家做主人”、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了,普遍存在着尊重缺失感。心理学家伯格认为:“个体如果在常态社会中缺少尊重和爱的需要,那么他的发展就会产生歧性”⑦。在此情形下,一部分社会成员便会将目光转向自由和开放的互联网。因为在网络中,一个日常生活的木讷之辈,可能因为口才卓越而获得虚拟世界的认可和崇拜;一个现实社会中的平凡之人,可能由于观点新奇、经常爆料而拥有众人景仰的地位。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强调:“人们的行为不仅取决于刺激的感知,而且也决定于行为的结果。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人时,该行为就会受到维持和加强,使得将来在类似情境中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增加。 ”⑧在网络空间,以文字、图片、视频呈现的话语内容成为网民印证自我价值的重要元素,话语越多能量就越大,话语越新奇影响力就越大,网民被感知或受重视的概率也越大,受尊重感和成就感也越强。在强化激励的交互作用下,网民的话语表达冲动会越发强烈。有些网民为了追求虚幻的尊重感,甚至不惜制造挑拨事端的谎言,扩大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事态。比如“钱云会是被人摁在地上让工程车压死的”,“郭美美的父亲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被公安机关拘押的胡斌是个替身”等等。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人类一直追求的道德理想,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以互利为原则的平等要求。 “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公正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 ”⑨作为政治系统的重要道德品质,公正是政府具有公信力和凝聚力的基础所在,也是社会成员获得尊重感、进行自我实现的根本保证。 《人民论坛》杂志的调查结果显示:71.2%的人认为,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社会公平程度下降了;68.4%的人认为,自己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96.11%的人表示,由权力造成的不公平是当前所有不公平中最突出的。⑩如果社会上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分配不公、司法不公、教育不公、城乡不公、行业不公,民众则必然产生强烈的社会不公感,然后生成各种各样的反抗行为。在传统的表达机制中,组织、经济和文化资源丰富的社会上层话语权较高,社会下层很少有机会发出声音。而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 ”(11)信息传播不再是某些权威人物的独有专利,一直以来被边缘化的普通大众也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社会成员可以通过网络将具有某种共同利益或者价值观念的人聚集起来,制造社会舆论,形成社会热点,通过群体压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其共同利益和价值。在“我爸是李刚”“欺实马”“微笑局长杨达才”等网络群体性事件发展、解决的过程中,社会正义得以伸张,民众的尊重感和自我实现感也得以满足。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会因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遭受挫折,受挫后都会产生消极情绪,都会在心理上积蓄侵犯性的能量。这种能量往往成为内心深处的暗流,可以通过内侵犯,破坏人体机能平衡,出现自我埋怨、自我谴责、自我痛恨、自我惩罚,甚至自伤自杀的倾向和行为;也可以通过外侵犯,产生攻击性行为,表现为战争、殴斗、争吵、竞争、嫉妒、对权威的反抗等。在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事件是网民较高层次社会需要未能实现的产物,是攻击性能量的网络呈现。
  
  二、社会心理过程
  
  依据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深度,其心理过程可以分为注意、认同、互动、极化四个依次递进的环节。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