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动因与应对措施(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1-21 共13011字
  (一)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人在注意的时候,总是在感知着、记忆着、思考着、想象着或体验着与指向对象相关的东西。由于人的感觉器官能在同一时间接触到很多对象,而认知加工系统能力相对有限,因而只能注意到感知环境中的少数对象。当然,人的这种注意并不是随机的、漫无目的的,而是有选择的、有原则的。一般而言,“大脑总是倾向于选择重要性程度高的、具有新奇性的事物加以注意。 ”(12)网络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浩如烟海般的信息。在数量众多的原始议题中,只有少数具有重要性、新奇性的议题能够有幸吸引到较多数量网民的注意。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社会成员也逐步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导致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出现,不同社会阶层必然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些诉求之间蕴藏着大量的抗争和冲突。当蕴藏着阶层对立的冲突性事件在网络出现时,就容易吸引较多数量网民的注意,因为事件的演变发展结果如何对他们而言有着类型化的重要意义,可以为自己解决类似问题提供范例和帮助。正如张修智所言:“在由现象、意见的碎片构成的网络海洋中,某一事件得以扩散传播,其概率并不亚于中彩票。只有那些最大程度击中了公众神经的事件,才能上升为网络群体性事件。这些事件,无一例外承载了丰富的情感、价值信息,它们与公众心目中固有的情感与价值产生共鸣,引发爆炸性的公民传播。 ”(13)
  
  卡普费雷特说过:“能够吸引公众的信息必须是在人们等待之中,同时这个信息对群体来说又必须是出乎意料之外的。 ”(14)新奇性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含有新颖、奇异和引人注目的元素,有与传统模式不一致的思想、观念或行为,能够对公众产生冲击力,吸引他们的阅读欲望和注意力。2011年,吉林省某市环保局局长语出惊人:“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2012年,河南省某局长质问记者:“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百姓说话”;2015年,央视某着名主持人在视频中辱骂开国领袖。由于这些事件都含有违反常理的新奇要素,一经出现就刺痛了众多网民的神经,引发了广泛的注意。
  
  (二)认同
  
  弗洛伊德把认同看作“个人朝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行为模式的过程,是个人与他人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 ”(15)也就是说,认同指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为他人的感情、经验所同化或者自己的感情、经验同化了他人,彼此间产生了共同的想法或内在的默契。当人们认同一个群体时,会觉得自己属于那个群体,群体中的成员越多,便觉得同道的人越多,自信心、归属感和受支持度越强。认同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自身的行为、语言与社会情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在共同境遇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趋向。这个境遇可以是共同的社会地位,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政治诉求,共同的经济利益,还可以是共同的价值爱好。
  
  一般而言,社会成员的阶层地位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就越多,自身的安全感、公平感和社会支持感也就越高。社会成员的阶层地位越低,成员获得的社会支持就越低,自身的受剥夺感、不安全感、不公平感也就越明显。弱势群体为了摆脱上述状况,往往会自发地形成认同。弱势认同对于民众具有巨大的本原性的动员力量,可以使偶发事件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演变为社会冲突,对社会秩序及行政机构带来较大冲击。网络事件中的参与者主要是来自利益相对受损的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其中的个体往往拥有共同的身心体验,容易产生共同的集体行动。所以,当网络上出现“邓玉娇”“许霆”“王帅”等刺激性事件时,许多民众与事件本身并不相干,也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但是,在他们内心却会出现强烈的不公平感和感同身受的危机感,会被当时的事件或故事所震撼,被大家共同的同情心、愤怒感和复仇欲望等群体情感所吸引,主动参与互联网上的批判和斗争。
  
  (三)互动
  
  互动是由于接近而发生的相互作用,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互动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互动的基础是行为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互动;第二,互动的特征是发生相互依赖性的行为。也就是说,一方的行为是由于另一方引发的,并且产生了后续的相互影响;第三,互动的目的是互惠。 “当人们聚集在一起,并且共同的规范或目标或者角色期望尚未具体化之前,从结成交换关系中获得的利益为社会互动提供了诱因,交换过程也就成了调节社会互动以及促使 社 会 关 系 网 和 一 个 雏 形 群 体 结 构 的 形 成 机制。 ”(16)网络事件中的绝大多数参与者尽管和事件本身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但可以通过对当事人的支持维护整个阶层的利益,从而间接保护自己权益。而且在互动过程中,能够宣泄受压抑的心理能量,获得心理满足;第四,互动的结果是情绪交互感染,使得网络舆情空间不断扩展。网络群体性事件最初产生于某个单一的载体,如新闻网站、论坛等。但随着关注度的提升,网络舆情的空间会扩展,不仅出现在新闻网站、博客、公共论坛等的大众网络媒介,而且也会出现在博客、微博、QQ群、校友录、兴趣网站、地方论坛等小众网络媒介,使得网络舆论形成“爆发式”传播。此时,一个人的情绪感染了另一个人,另一个人的情绪又感染了第三个人,如此接二连三地进行下去,群体中的许多人都因受到感染而激动起来。导致信息雪球越滚越大,出现“龙卷风”现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情绪感染表现为正面时,群体成员通常会展现出更好的合作精神,体现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若群内成员不断感受负面情绪,群体成员的心理体验和行为反应就会呈现消极、不良的状态。 ”(17)
  
  (四)极化
  
  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天性中就存在被群体抛弃或受到群体冷遇的恐惧感。而人一旦在进入群体后,就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体压力的制约,依附人格开始滋生,独立人格逐步消失,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而趋向同质化。德国社会学家冯·诺依曼群体压力理论提出了“沉默的螺旋”观点,以此描述意见传播过程中的极化现象:“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所以,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使得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如果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18)
  
  在传统模式下,信息传播活动以传播者制作、传输信息内容而开始,以受众接触、接受信息并做出反应而结束。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称为“守门人”,受众则被称为“信宿”“目的地”,信息传递具有鲜明的单向性。而在新媒体时代,个人不再扮演传者、受者等相对明确而单一的角色,而是传者与受者角色混合地并且动态地、非线性地、能动地参与网络传播。这也使得群体意见的表达能够更加充分,群体压力能够更加广泛的存在。在“邓玉娇”事件初期,网民并不是一边倒地支持邓玉娇杀人无罪,不负刑事责任,尚有许多不同声音。但是在随之而来的汹涌的网络民意面前,这些观点遭到了痛斥、谩骂乃至卑劣的人身攻击,使得大部分人选择了沉默,网络舆论呈现出鲜明的极化特征。刘海龙从纽曼的基本假设出发,检验了在网络空间中孤立恐惧动机、群体压力、公开表达等概念的适用性,得出如下结论:“在网络空间中,沉默螺旋现象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其表现形式有所变化而已。 ”(19)
  
  三、社会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下主体产生特定心理进而引发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具有较高的规律性。在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过程中,常见的心理效应有刻板效应、同情弱者效应、匿名效应和逆反效应。
  
  (一)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指“个体对他人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认为这类人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 ”(20)如英国人是保守的,美国人是热情的;农民是朴实的,商人是精明的等。刻板效应有利有弊,优点是能够快速了解一个陌生的人或群体的特征,不足在于夸大了群体内成员的相似性,容易产生偏见或歧视。当前,网民心理普遍存在着对富人“为富不仁”和官员“贪官污吏”的刻板效应,成为生成网络事件的重要助推因素。
  
  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是各种关系的重大调整,既带来了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利益的分化和重新组合,带来了社会角色和地位的剧烈变化,必然生成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所说:“持续性高速经济增长同时也是一个连续性破坏性过程,因为它使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产生不平衡。一旦这种不平衡超出了社会成员可以接受的限度,就会导致部门之间或者社会成员之间的冲突。 ”(21)转型过程中,一些社会成员通过侵占国有资产、偷税漏税等不正当手段而致富,有些人致富后在社会生活中存在仗势欺人、骄奢淫逸等不检点行为。就官员阶层而言,他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和认可,职责仅仅是执行公意。然而,徇私舞弊、逢迎拍马、贪污受贿等行为却在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存在着。富人和官员的这些不良行径给公众造成了很大伤害,使得公众基于日常经验而形成了刻板印象,产生了“为富不仁”“贪官污吏”的心理定势,呈现出怀疑、迁怒、嫉妒、蔑视、不屑、愤懑、仇恨等复杂的心理状态。
  
  基于“为富不仁”“贪官污吏”的刻板心理,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当事人倘若是富豪或者官员,便会引起舆论的哗然并成为众矢之的,有时候甚至形成举国讨之的局面,如林嘉祥、郭美美、李刚、邓贵大等。 2013年,北京的一对富豪夫妻及一条狗在家里被杀害,网络上的评论却说:“人死的不可惜,只是可惜了那条狗。 ”方付建、王国华以辽宁兴城市城建局副局长和黑龙江同江市公安局副局长被杀这两个事件为个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新闻跟贴中网民态度倾向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网民态度明显一边倒,仇官情绪在两起事件均得到明显呈现,并且情绪不因事件和载体变化而变化。 ”(2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