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突发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社会心理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1-21 共9715字
  本文从社会心理因素对网络舆情分析,认识和把握网络舆情背后的心理诱因,制定相应的预警、干预和心理疏导机制,有利于提高网络舆情应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突发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社会心理分析”的社会心理学论文。
  
突发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社会心理分析

  原标题:突发网络舆情的社会心理诱因及其治理
  
  摘要: 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中,网民对某一问题发表的不同看法而形成的网络舆论。在当前网络迅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网络舆情呈现出独特的特征。网络舆情的产生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从社会心理因素对网络舆情分析,认识和把握网络舆情背后的心理诱因,制定相应的预警、干预和心理疏导机制,有利于提高网络舆情应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网络舆情;社会心理;诱因;治理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开始进入广大中国人民的视野,发展至今,成果斐然。特别是以微博、微信等作为新一代传播媒介的代表,开启了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时代。网民可以更加方便地通过互联网实现查阅各种资料,无需面对面交流信息、传递情感,可以更大范围地听取各地人民的意见心声。可以说,“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1]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 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 8%,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894万人;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 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8. 9%[2].在互联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其鲜明的方便快捷特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催生了网络信息、情感交流工具和平台的发展,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也会折射到网络信息平台之上而广泛传播,并引起网民们的热烈讨论,从而形成一些网络舆情,比较激烈的网络舆情又会反过来影响现实突发事件。网络的便捷性、虚拟性和自由性以及信息的易得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发生的不可预知性、突发性和难以控制性; 且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如若处理不当,所造成的危机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最后会给社会或个人造成很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3].它既是网络外社会事项刺激产生的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网络呈现,也受网络上传播的中介性社会事项信息刺激的即时影响[4].同时,网络舆情与民意有着较为相似的内涵,是指公众通过信息网络,针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现象发表的意见[5].除了表达社会政治态度之外,网络舆情作为大规模网民情绪、情感的表达,是网民关于某一热点或问题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态度的反映,承载着大量网民心理的诉求,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段时期内的社会心态。它是网民通过互联网针对现实各种社会性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方面在网络上的投射,是一段时期内民众社会心理的集中反映。
  
  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虽有所涉及,但角度广泛,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在为数不多的心理学方面对于社会舆情的研究中,关于网民个体网络参与心理特点和心理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群体社会心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者也主要是从事高校管理或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缺乏一定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国内最早涉及对网络舆情研究的是发表于2003年《探索》杂志上由邓新民所写的《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引导》一文,其主要研究的内容集中在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方面。刘毅主编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从理论与实际紧密相结合的角度,对网络舆情进行了开拓性的深入探讨,是国内首部全面研究网络舆情的专业着作。关于网络舆情研究,孙静认为网民参与者一般具有看客、盲从、专横暴虐的心理[6].黄蜺和郝亚芬指出网民参与者之中也存在利他行为、从众和去个性化等现象[7].在虚拟社会里,团体的虚拟互动使个体责任感消失,匿名化效应使得人们对自己的道德行为缺乏一定的约束,降低了道德自律[8].关于网络舆情的社会心理效应,谢金林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社会心理的失衡有关,转型时期结构化的贫富差距和断裂化的社会分层结构导致阶层化的剥夺感、普遍的仇官仇富情结、对立化的不信任情绪,现实社会心态失衡使得道德化政治抗争、网络舆论审判、网络侠客情结、网络恶搞愈演愈烈[9].张玉亮认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的心理状况,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有着重要影响和复杂的社会心理效应[10].刘启刚和乔明明将网络群体性事件深刻的社会心理根源细化,指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效应主要包括不满心理、不信任心理、无助心理、宣泄心理、责任分散心理、盲从心理、道德权威心理和仇视心理[11].
  
  在西方国家,卢梭于18世纪提出了“public o-pinion”一词,并被引入公共管理领域用以表达“公众意见”这一概念。该词后被译为公共舆论、舆情、民意,出现在多个学科领域。国外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分为网络传播研究及政府对网络的监管研究。首先,国外网络传播研究基本上从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三个视角出发。一是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网络社会中网民借由网络而进行的交往与沟通行为,侧重于网络社会关系; 二是从政治学的视角,探讨网络传播对现实社会带来的影响; 三是从传播学的角度,从与传统媒体相关联的角度,分析网络传播对传统信息传播活动、行业带来的变化及其影响。以上关于网络传播的三个视角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他们研究是彼此掺杂、相互联系的。其次,对网络舆情管理的研究。当今各国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基本上还是沿袭了传统媒体舆情的管理方式,对网络舆情进行依法管理,同时运用科学技术、经济手段等方式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总的来说,在实际的舆情管理中各国政府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本地区网络舆情进行管理。
  
  关于网络舆情和社会心理方面,西方学者并没有将其独立开来,而是将网络舆情与社会心理学结合起来研究,提出了很多有关心理学的理论,比如沉默的螺旋理论、满足与需求理论、群体压力等。他们舆情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 舆情主体研究、舆情客体研究、舆情媒体和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舆情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民意调查及分析、文献分析、地区研究等。在国外舆情研究方式中,民意调查一直是热点,无论是理论层次还是实践操作上,都是国外舆情研究的重要部分。英国学者亚当·乔伊森在《网络行为心理学》书中,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着重阐述了人这一行为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此书是世界上最早的网络行为心理学研究的鼎力之作,有效地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网络社会中人的行为,更充分地利用网络并认识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
  
  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与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心理有着密切关系,重大网络舆情集中反应了民众情感的表达与心理诉求,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网络舆情是社会心理状态的晴雨表。研究网络舆情对于全面把握社会成员心理、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突发网络舆情的特点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生活剧烈变革的特殊社会转型期,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社会阶层的更迭、利益群体的调整、社会竞争的加剧等社会问题突出。这样的社会现实问题投射到网络上,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中国网络舆情,把握我国当前网络舆情的特点,有利于深化网络舆情认识,进一步解决网络舆情所引发的相关问题。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