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社会心理特点变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1-21 共10026字
  本文将社会转型作为宏观社会背景,从社会心理学理论出发,借鉴社会学及传播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和梳理了当前中国社会心理特征在八个方面的特点。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社会心理特点变迁”的社会心理学论文。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社会心理特点变迁

  原标题:社会转型: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特征嬗变及其走向
  
  摘要:本文将社会转型作为宏观社会背景,从社会心理学理论出发,借鉴社会学及传播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和梳理了当前中国社会心理特征在八个方面的特点: 价值观从多元向国家核心价值观过渡; 自我观从自我中心化向自我实现和协调发展转化; 幸福观从幸福本位化向国家幸福和共同幸福演变; 道德观从道德实用性向道德自律和社会公德转变;人际观从人际世俗化向人际信任和人际和谐发展; 亲社会观从亲社会行为的口号化向自愿志愿者行为转型; 群体观从群体无序化向群体秩序和社会公平迁移; 网络观从网络碎片化向网络规范化和集约化转轨。笔者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发展变化,是影响中国社会心理特征变迁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心理;社会变迁;文化变迁
  
  社会心理,是民众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情感和期望的一种表达,其本质是人们对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形成的共识,以及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现状的直接反映。它既包括个体心理现象( 如归因、态度、价值观等) ,也包括群体心理现象( 如群体凝聚力、群际关系、社会舆论等)。社会心理特征则是研究者对社会心理现象特征的梳理、概括和总结,集中反映了社会大众对当前及未来社会生活的所思、所感和所盼。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社会现实的“晴雨表”,更是勾勒时代“精神气质”的“素描”,反映了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
  
  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特征的嬗变与中国的社会转型环境密切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的调整,社会心理因素逐渐凸显。社会心理特征对社会结构变迁、社会阶层分化和整合、社会舆论传播,乃至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社会环境与社会心理是双向互动的。人们在认识论层面须关注社会结构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在实践论层面则须关注社会心理对心理预期、社会行动的影响,两者都离不开对社会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把握。本文将从价值观、自我观、幸福观、道德观、人际观、亲社会观、群体观、网络观等八个方面梳理和总结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中社会心理特征嬗变及其走向。
  
  一、价值观: 从多元价值观向国家核心价值观过渡
  
  1911年,辛刻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1919年五四运动后三十年,新文化运动导致中国社会一直经历价值观的动荡---传统文化、共产主义思想、西方资本主义三足鼎立。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乃至“极左”思朝一度成为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和经济的发展,西方现代价值观开始第二次输入,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又重新抬头( 如国学热、佛教热) ,改革开放形成新的价值观,由此形成了新的鼎立三足---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期。
  
  多元价值观并存,反映了中国现代文明社会的开放及进步,同时也出现了大众信仰的“真空期”,一些享乐、拜金、物质主义思潮涌现,社会戾气、怨气,贪污、腐败等各种社会问题屡见不鲜。如果中国社会长期缺乏一个主流价值体系的支撑,则不利于国家现代化事业健康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之“中国梦”的实现。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进行了广泛宣传。我们应从两方面分析: 首先是历史演进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实际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演进。其相关提法如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改革开放之初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982年宪法) ; 中共十三大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共十七大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上述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不同提法,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当时特定历史与社会问题的回应。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具有历史演进性,同时也回应了中国最近一个发展阶段对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迫切社会历史需求。
  
  其次,正名性。所谓名正则言顺,这种对社会历史需求回应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具体内容,还在于冠之以明确称谓。因此,虽然相关提法不断出现,但有实无名。中共十八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名,还进一步在不同群体和个体层面开展系列宣传及普及,使其逐步深入人心。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价值取向的确定,具有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作用。特别是国家层面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会起到振奋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提升民众民族自豪感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放眼中国百年历史,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绝非易事,从执政党到知识精英再到社会大众的普遍接受和认可,尚需假以时日。因此,从价值多元转向未来的国家核心价值观是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的。
  
  二、自我观: 从自我中心化向自我实现和协调发展转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后,中国人被压抑多年的主体意识重新觉醒。其最显着的标志是自我意识的增强、独立意识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应该说,中心化的自我观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心理准备,同时也是每个社会从传统转向现代时不可避免的过程。
  
  鉴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及当代社会变迁速度之快,自我转化的被动性和快速性导致这种转变发生了极端化。例如,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利益,注重自我感受,并逐渐形成了实用主义哲学观、急功近利的利己观和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这种利己和自我中心主义的自我观,如果再与权力相结合,极易成为滋生权力腐败的温床。权力腐败是一种出于私利而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使用,腐败者为了私利而置他人、群体和国家利益于不顾。有学者曾将权力腐败分为三种类型: 集体腐败、群体腐败、个人腐败[1].然而,无论是那种类型,其社会心理基础都是急功近利的利己观和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与此同时,如果将这一现象置于社会转型的宏观视野,就会发现这一转变的发生并非仅限于中国。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时间,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五六十年代十分相似。当时,西方社会也与目前的中国一样---私欲观念泛滥,物质主义盛行。美国学者罗纳德·英格尔哈特(Ron-ald Inglehart) 观察到了这种现象并继而提出,在物质主义发达之后,社会将从物质主义转向后物质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对经济保障的强调会逐渐减弱,而归属、自我尊重和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则会变得日益重要。在后物质主义时代,虽然人们仍关注社会经济政治上的安全保障价值,但会更看重生活质量等非物质方面的要求,同时自由和自我的表达意愿也会明显增强[2].
  
  可以预计,在中国的下一个发展阶段,人们的自我观也会有所转向。而中国社会本身特点,如儒家文化重视国家、集体利益,再如政府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思路,将会让民众根据社会所提供的自我实现多元化途径,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兼顾个人利益和自我发展需要,按照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个人能力兴趣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逐步实现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协调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