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27 共697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

【题目】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社会化问题探究
【第一章】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研究绪论
【第二章】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化中的偏差行为
【第三章】对大学生社会化偏差行为成因的分析
【第四章】矫正大学生社会化偏差行为的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高校学生社会化发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一、绪 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当代人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

  目前大多数触及互联网的人都直觉地发现自己触及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一种以信息为标志的崭新的生存方式。许多人认为,人类即将走向网络化生存。因此,网络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新型工具的普及,而且是一种新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网络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刻的影响,人类社会将会发生巨大变化,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首先,网络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控制方式。尼葛洛庞帝认为,"网络技术带来人类社会活动的全球化,届时,地域文化将缩小,世界各地人们联系在一起,原有的价值观念、信仰系统和道德评判体系被打破,阶级和国家观念将被重新改写,新的文化和语言将出现,传统的等级制度和国家权力对社会控制效率逐渐降低,许多法律、制度已不合适宜,网络礼仪将改写道德观念。"[1]

  尼葛洛庞帝对网络化社会的预测未免有些偏激,但其中蕴含的网络对社会政治的冲击是值得人们深思的。其次,网络使信息产业成为主流产业,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经济活动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运营模式,正在促使传统产业的生产和经营形式信息化,同时也使与网络技术相关的产业迅速兴起。从 90 年代伊始,美国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新经济创造了美国历史上经济持续增长的奇迹,欧盟各国、日本在经济处于低迷的形式下,也于 90 年代后半期及时调整投资策略,积极发展信息产业,网络经济不仅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而且香港、台湾、新加坡等一些地区及发展中国家也奋起直追,网络席卷了全世界,正在引起以信息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再次,网络衍生出新兴的网络文化。网络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传统的三大媒体形成的文化对社会的作用体现着少数人的意志对多数人的一种控制,带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平等,而"第四媒体"以其直接性、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衍生出"网络文化",这种文化表现出更大的平等性,上至显要,下至平民,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互联网中的信息制造、发布、传播。每一个网民都可以平等地享受信息资源,有着空前的文化自由。这种自由甚至超越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的无序和混乱。但是这种文化是由掌握了先进信息技术的年轻人所主导的,因而焕发出勃勃生机,越来越引起社会学家的关注。

  在网络化的浪潮中,大学生成为网络的主体之一。据全国网络调查统计(1999)显示,在我国上网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 62.85%,这些调查情况显示,大学生是青年人上网族的主力。随着国家对大学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推行,意味着上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大大高于成年人群体。大学生大都成为网民。大学生受过较好的教育,思想比较活跃,有进取心和开拓意识,属于青年中的精英部分。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命运,虽然大学生在全体青年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很高,但他们经过正规化的计算机训练,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将与网络密切联系起来,大学生对网络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网络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工具为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创造了更为快捷、便利的条件,从网上他们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成为学习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使部分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负面影响,已经影响了其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这些问题的出现引发了社会各界学者对大学生问题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网络化、信息化浪潮初现端倪之时,青年研究者开始把网络视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种传媒进行研究,也开始有人将它作为与已有的四种社会化机构相并列的社会化机构来加以研究。主要研究议题有网络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冲击与影响(更多的是谈网络的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处理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大学生高智能犯罪(失范)问题的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更多注意到两极的结果而忽视了网络对大学生社会化作用的中间状态。由于本人在大学从事教育工作,与大学生交往的机会较多,实际上大学校园里有一些大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但他们的行为还未达到失范的程度,也决不仅仅是冲击那么简单,他们的行为在某些方面已出现与理论上要求的达到一名合格青年的标准发生偏离,而这种偏离行为并没有触犯法律,因此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视,本人恰恰在这个缝隙中找到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也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一方面,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引起学校、家庭、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足够重视,认识到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对大学生在网络时代的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行为能够及时做出回应,发挥网络的正向功能,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功能的有机整合,使其朝着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及时矫正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顺利实现社会化,出色地完成由一个青年学子向合格的社会公民的角色转变。另一方面,就我目前的研究所见,在当前国内的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中,运用偏差行为理论来对大学生社会化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还比较少见,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力图结合社会化理论和偏差行为理论,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来分析大学生面对网络大潮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问题,找出产生偏差的根源,并力图寻求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相关理论、文献研究综述。

  1、对以往的偏差行为理论的学术考察。

  在进入具体的研究之前,有必要对社会学史上几种偏差行为理论作一点简单的回顾与学理上的分析考察。

  所谓偏差行为,一般意义来讲,就是指偏离了一定社会规范的行为。

  但是由于社会规范内涵与外延都十分宽泛,因而在社会学上对偏差行为(deviance behavior)理解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种是广义的理解,比如舒心慧在《网络偏差行为之动机研究》一文中界定:"偏差行为是指在一社会或社会环境内与被认为正常的或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规范相背离的一切社会行为,都被称为偏差行为。"[2]

  偏差行为既包括违法、犯罪这类对社会或他人有危害的行为,也包括不一定具有破坏性但又是与众不同的行为。比如同性恋、自闭等等。还有一种是狭义的理解,就是个体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因而衍生有违甚至破坏社会规范的偏畸行为(主要是指违法或犯罪行为)。如果有某个人或一群人不遵守或违背规范时,他们就成为社会须加以纠正与管束的对象,社会学上称他们为偏差者(deviants)。本文主要是采用广义的偏差行为的定义,研究的是一种偏离行为,而非仅指犯罪失范行为。主要是因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最多的是一般性的偏差行为,而出现违法、犯罪等严重偏差行为的只有极少数,不具有普遍意义。

  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为什么人们不遵守规范,会出现偏差行为呢?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出现过许多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观点来解释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在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三种观点的解释。

  第一种是生理学的解释。人们对于偏差行为的研究,最早是从犯罪行为开始的,而有些学者相信,人的遗传或生理特征和犯罪有很密切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谢顿(William Sheldon)在 20 世纪 40 年代的研究认为,人的行为模式和特定体型之间彼此有关联,并以肌肉型(强壮而有棱角的体型)的人最容易成为偏差者。另一个观点认为由于男人多了一个Y染色体而较易成为偏差者。在正常的情况下,男人的染色体是由一个X和一个Y组成,女人则由两个X组成,而含有 XYY染色体的人,智力较常人低,感觉比较迟钝,他们轻微的犯罪行为比常人要多。但是面对形形色色的偏差行为,这种生理学的解释显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

  第二种是心理学的解释。心理学家艾森克(Hans Eysenck)认为,没有人是天生的偏差者,不过,某些性格的人会比较容易产生偏差行为。像外向型性格的人,容易冲动且强烈需要变化和刺激的人,就比较可能有偏差行为。此外,还有一种对偏差行为的心理解释是从挫折--攻击这种反应中得出的。这种解释认为,当人们的某项需要无法满足,或者受到挫折的时候,会以偏差行为来发泄不满。心理学的解释虽然从个体角度对偏差行为做出了一些探索,然而这种行为的外在的社会性因素却没能得到关注。

  第三种就是社会学的解释。在社会学历史上,对于偏差行为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产生了一系列非常有影响的偏差行为理论。首先就是失序理论。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在其早期对自杀行为的研究中指出,当人们的生活经验不再和社会规范吻合时就会产生混乱、迷惑和失去方向。涂尔干指出当社会急剧变迁,经济急速上扬或跌落时,整体的秩序都会遭到干扰,导致社会规范失效,人们变得迷惑,容易产生偏差行为。美国社会学家墨顿(Robert K. Merton)也认为,"社会问题之所以产生,并不完全是由于价值冲突的结果,也不一定是社会解组所造成,而是社会对其成员所提供的达到目标的机会不均等的结果。当一个人接受一个目标却无法以社会许可的手段达成时,则该人会转向以不合法的手段来达成目标。在芝加哥学派中对偏差行为理论影响较大的是埃德温 H·苏德兰,他认为在偏差行为的形成过程中,社会解组虽然有其影响力存在,但偏差行为并不是由社会解组直接造成的。他强调应从社会化的观点来看待偏差行为,人们是通过与'偏差行为者'模式的结合之后才学习到偏差行为的。"[3]

  默顿与苏德兰这两种观点的结合,即构成了西方社会学中偏差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构架。

  还有一种就是著名的"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以上有关偏差的社会学解释都将注意力置于产生偏差的原因,标签理论则将重点转移到偏差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偏差的产生原因。强调问题的主观方面而不是客观方面。贝克(Howard S.Becker)指出,被公开地贴上偏差的标签之后,一个平常的身分就被这个标签取代。比如说,一个平常循规蹈矩的学生,临时起意偷了别人的车去兜风,原想踏一会后放回原来的地方,但是先被抓到了,并且受到了点名斥责。从此以后,老师和同学们可能就只记得他是个"偷车贼",而忘了他曾是一个好学生。某个人的偏差行为被发现,同时被贴上了标签的话,即使他只是非故意的偶犯,也可能因为被贴上标签而沦为习惯性的偏差者。

  这些理论都对偏差行为作出了相当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成为本项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而国内偏差行为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距离,而且国内对偏差问题的研究更侧重于违法、犯罪等失范行为。从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发现,台湾对偏差行为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如台北大学社会学系侯崇文教授的《青少年偏差行为--社会控制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的整合》,他是在犯罪学的研究强调整合型的理论氛围中展开自己的研究,整合社会控制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社会学习因素在社会控制与青少年偏差行为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机制作用。还有台湾行政院国科会蔡德辉的《台湾地区少女犯罪行为之实证研究》等,他们强调整合型的理论解释模式,利用西方的社会学理论来解释各种偏差行为。本文在论述大学生社会化偏差的问题时,所采用的是广义的偏差的定义,主要是分析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因为他们有些偏差行为并没有触犯法律,而是表现出偏差倾向,比如说大学生沉溺网络而导致心理扭曲,出现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他们有的并没有对其它人形成危害,也未触犯法律。

  另外,由于文中所阐述的偏差行为并不是整个大学生群体都出现的行为,所以本文当中提到的大学生社会化偏差的主体特指那些出现偏差行为的大学生,并不是大学生的全部。

  本文在论述大学生偏差行为时,主要借鉴了社会学中的偏差理论和社会化理论并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论述。前面已提到,失序理论主要是由默顿和苏德兰的理论构成了主要理论框架。他们认为,社会的失序是偏差行为产生的外在条件。在社会变迁失控的时候(如战争、动乱、经济危机、经济不稳定、经济增长过快等情况),社会秩序都会遭到破坏,出现社会失范和价值冲突,以致个人在顺从社会规范上发生困难,这就是迷乱(anomie,又称失范)。有些人无法适应这种"迷乱"状态,不知该做什么或该怎样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就会产生偏差行为。而产生偏差行为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不恰当的社会化,是个人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失当的结果。人极易在不良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沾染上各种偏差行为。他们还认为,解决偏差行为的主要办法是重新社会化。而重新社会化的较佳对策是生活机会的重新分配:其一是,增加个人与合法行为模式的联系,让他们在重新学习中来纠正偏差行为。其二是,开放和创造达到成功的社会目标的机会,减轻刺激人们从事偏差行为时所具有的那种紧张压力,尽可能地开辟一些达到目标的生活途径。一旦合法的机会增加,个体的偏差行为便会减少。墨顿与苏德兰的这些重要观点从外在条件、直接原因与解决措施三个方面对偏差行为作出了系统的阐释与分析,本项关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偏差行为的研究,即是主要以他们的这些理论作为立论依据与解决问题的重要出发点,从而确立了本文要从网络时代随之而来的全球化与社会转型这个大背景下来探究大学生偏差行为的社会现象。

  2、文献研究综述。

  大学生是特殊的青年群体,因而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是青年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想研究大学生社会化问题,首先要理清青年社会化的发展脉络。青年社会化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青年社会化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并且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先后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著作,如〔美〕E·齐格勒等著的《社会化与个性发展》、〔加〕迈克尔·布雷克著的《越轨青年文化比较》、〔罗〕马赫列尔的《青年问题和青年学》等,在研究的视角上出现多学科融合的趋势。与国外青年社会化研究相比,我国的青年社会化研究起步较晚,始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但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青年社会化研究的起步和发展阶段(1980-1988 年),国内一些学者在吸取、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了青年学方面的教材,如甘永祥著的《青年社会学》,张潘仕等合写的《青年学》,黄志坚主编的《青年学》,平章起等著的《青年社会学》。学者们在这些书中,对青年社会化予以了一定的阐述,但这时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的探讨,如青年社会化的特征、内容、意义等,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

  在 1989-1994 年,青年社会化研究处于停滞阶段,学者们所发表的文章屈指可数,经有关学者分析,主要的原因在于,学者们对青年社会化研究缺乏冷静思考和理性定位,没有很好的结合中国的国情来应用国外的研究成果。1995 年至今,青年社会化研究得到蓬勃发展,学术刊物上有关青年社会化研究的论文剧增,还有一些论著、教材,如黄蓉生著的《青年学研究》,张锦高主编的《青年社会学》,王浩吾著的《大学生社会学》。

  这时候的研究开始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从青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入手,特别是对大学生、越轨青年这些特殊群体给予关注,在研究方法上适当应用定量研究,研究的视角是多维度的。从社会学的视角看,经典的社会理论往往侧重于讨论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大众传媒四种社会机构对青年成长的影响,在以电子计算机和 Internet 网为标志的网络化、信息化浪潮初现端倪之时,青年研究者开始把网络视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种传媒进行研究,主要议题有:网络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冲击与影响;如何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处理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相关研究成果有不少,除了一些教育社会学、青年社会学、青年学研究的专著、教材中都有专章介绍这部分内容外,还有一些期刊如"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大学生"中对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成果主要是从微观角度,着重研究大学生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些理论与现实问题。

  目前对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近几年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大学生中出现的偏差行为,但更多的是研究比较严重的偏差行为,比如对大学生高智能犯罪的研究,特殊群体的偏差行为研究,如 《单亲子女交往互动特征与偏差行为》等问题。对中间地带的研究较少。这恰恰是我写此问题的动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化偏差行为的研究是摆在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课题,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资料的来源主要是购买、借阅与本研究相关的书籍,其中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刘少杰的《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袁方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张文军的《后现代教育》、陆学艺的《社会学》中相关的理论都成为本文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此外为了搜集网络研究与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我还多次到北京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借阅书籍、查寻学术期刊,从查阅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同时网络也成为本文研究资料的一个来源,特别是本文中所采用的台湾学者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一些研究成果均来自于有关的学术网站。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以定性分析为主。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选取典型的个案作为论据,主要运用社会化理论与偏差行为理论进行分析论证,为了克服在定性研究中因主观性的分析而使结论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的缺点,本文充分利用了相关的调查数据做经验性具体分析,以期提高研究结论的说服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