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设备管理论文

施工企业设备管理的经验总结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7-26 共3450字
论文摘要

  由于市场的作用,施工企业管理也越来越社会化、市场化,施工企业要想在生产中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就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处理好设备管理中所显现的问题,来维持现代化的技术基础,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设备管理是施工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进一步规范管理,提升效率,创造效益,首先要从设备基本管理进行。笔者在此根据自身多年来设备管理的经验,谈谈设备管理的基本工作。

  1、 设备台帐记录管理

  设备台帐是设备从出厂到报废过程中最原始的基本记录文件,它记录了设备从生产到使用、维护、改装、更新、报废的过程。主要有设备出入库台帐、运行等综合台帐、润滑台帐、检修记录、技术参数等记录。设备管理人员通过它能更准确地确定维护和维修方案,更好地完善周期性管理以及配件的选购,更详细地综合评估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工作经验进行动态管理,重新修整。另一方面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经验也是一个动态参数,所以在工作中更多地应从节能降耗、安全使用等方面修订上报。完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设备运行记录表、保养记录表等方面的资料,以备后查。

  2、 加强日常维护保养

  2.1 正确制订切实可行的维护保养标准

  维护保养标准就是检查标准和润滑标准,能否正确制订这两项标准,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①检查就是通过对设备运转部分采用听、看、摸、嗅等手段做如温度、压力、振动、声音、腐蚀、泄露等分析后,对某部位按标准定人定时进行判定,重点位置专业技术人员需采用现代技术的精密仪器检测。这也是将设备故障消灭于萌芽状态的有效手段之一。②润滑标准:绝大多数设备故障频发的主要原因是润滑不良或润滑周期过长导致设备磨损造成的,设备管理人员在制订设备润滑标准时着重考虑设备的运转速度、参数、受力、温度、性能以及工作环境等实际性因素,确定相应的润滑措施和要求,以免在施实过程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并造成污染和人力、物力浪费。

  2.2 日常保养

  设备既是施工企业的重要生产工具,也是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的使用过程是生产产品、创造利润的过程,也是自身损耗、丧失工作能力的过程。日常保养是指通过擦拭、清扫、润滑、紧固等一般方法对设备进行护理,以维持和保护设备的良好性能和技术状况。从设备的管理经验,我们可以得出:磨损是设备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设备润滑是防止和延缓零部件磨损和其他失效形式的主要手段。日常保养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设备“管、用、养、修”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在班前对设备外观检查、细部润滑;在班中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定时巡视并记录各种运行参数,时刻注意运行中有无异响、松动、异味、超载、漏油等现象;在班后对设备做好清洁并完整地填写各项记录表格。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是设备维护管理的基础,应坚持做到规范化、工艺化、制度化,特别是周末或节假日前更应注意。

  2.3 全员参与

  在现代施工企业管理者中,大部分人认为设备管理是设备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工作,与生产操作者和基层管理者无关。事实刚好相反,生产操作者是设备的直接使用人,基层管理者是设备生产的直接受益人。他们不熟悉设备的结构、原理,但他们对设备的使用性能和使用状况了如指掌,他们常年累月跟设备打交道,异常故障发生往往是他们首先发现。因为专业能力的原因,他们通常所发现的是较为明显的,对于比较隐蔽的、有技术性难度的,还是需要设备专业管理人员制订操作规程、确定判断标准,进行详细岗前交底并监督执行。能否正确对设备操作直接影响设备性能和寿命,设备管理人员应该督促基层管理者和设备操作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使用,并随时进行抽查监督。

  3、 设备维修

  维修保养是设备管理的一个最重要项目,建立一套完整设备维修保养体系是设备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所在。由设备出现故障分析:有发展过程的随机故障、无发展过程的随机故障、有发展过程的有规则故障、无发展过程的无规则故障。针对不同故障发生情况采取设备点检、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设备计划内检修等不同的方案。将设备管理从事后维修过度到预防维修。

  3.1 提高人员素质

  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定期对主管设备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设备主管部门要加强培训检查人员(可由设备操作人员或基层管理者兼任),配备现代精密仪器。通过五步走的战略提升全员素质,既:实践、内训、外培、结队和演练。系统地将设备科学管理知识,现代化科学管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设备技术惯切到实际工作当中。通过收集故障案例,丰富全员的感性认识,提高故障的诊判能力,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掌握故障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升故障处理的分析能力,达到“四懂三会”的境界。既:懂性能、懂原理、懂作用、懂构造;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准确、迅速地排除故障,消灭隐患,能当好设备的“保姆”。

  3.2 合理安排大、小修时间及内容

  设备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由于松动、腐蚀、粉尘等各种原因,原有性能精度会降低,为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延长设备寿命,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设备管理人员应适时组织人员进行检修。有预防性安排大、小修时间和内容。一方面全面的解体和修理,彻底消除重大隐患,维持、恢复或提高设备性能,一般 2-3 年进行一次。另一方面要根据设备的磨损、老化,有针对性地对设备进行检查、解体、清洗、调整和预防性试验。预防性维修就是为了对设备的异常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通常根据设备运行情况确定检修时间。再者还要加强日常工作的检查,如,定期更换零部件,机油、虑芯等工作。设备管理人员要因地制宜,合理地完善好计划,制定好相关标准,准备好相关材料,组织好参加维修人员,以保证最短工期和最少资金完成检修任务。

  3.3 设备绝不能带“病”作业

  设备的检修属于预防性的事前维修,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低下时,设备管理人员应立即组织人员抢修,绝不能带病作业,这类维修属于事后维修,对于关键部位,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件,应制订详细的维修方案和规程,对维修人员给予指导和约束,必要时还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问题诊断,优化维修方案。

  3.4 维修、检修质量检查验收

  设备维修、检修结束后,首先由维修、检修人员进行自检,确认各维修、检修项目全部完成并合格后,设备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应一起对维修、检修质量进行联合检查验收,保证维检修质量,杜绝因维修、检修质量造成的事故发生。随同设备交付使用应附有设备维修、检修记录表,对设备维修、检修情况,完成项目、未完成项目及原因、技术记录、系统改进项目以及安全情况进行全面详细记录。

  4、 配件管理

  配件管理工作按其性质可分为四项:技术管理、计划管理、库房管理、经济管理。其中计划管理作为国际项目最为重要,它直接决定设备的维修效率和设备的完好率。主要有年、月配件计划编制,年度及分批计划编制,半成品计划编制,配件零星采购和加工计划编制,配件修复计划的编制。现代企业普遍采用 ABC 管理法,即:关键性配件、价值高、计划采购周期长的归 A 类;价值、使用频率中等的归B 类,小型配件划入 C 类。设备管理人员要熟记配件库存情况,通过对其使用情况记录,用经济核算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掌握使用寿命,市场销售情况和采购周期。备件到库后,要及时对其规格型号进行核对,保证配件与设备相符。

  换下来的零部件要做到及时修复,不能抱着“先放着以后再修复”的态度,必须使配件随时处于完好状态,起到备用应急的作用。

  5、 因人而异,合理安排设备维护和维修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施工企业生产需要,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涉及许多新技术、新管理,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对管、用、养、修设备人才合理调配,采用“计划检修”与“状态检修”相结合的方式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现代施工企业操作人员莨莠不齐,技能、工作经验各存差异,因此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维护、维修过程中应因人而宜,同样采用类似于 ABC 分类管理法,从设备的特有性、重要性和复杂程度方面进行分门归类,制订合理性高、操作性强的维修方案,与维修人员的业务能力一一对应承包维修。

  在设备管理全过程中,坚持采购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检修相结合;维修与更新相结合;专业与全员相结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菲,邹新.运用 ABC 管理法,加强商务管理,为夺汕上产夯实基础[J].中国科技博览,2013(16).
  [2]武海刚.浅谈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与养护[J].山西建筑,2006(7).
  [3]李新和.机械设备维修工程学.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