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12 共560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链建设问题探究
  【第一章】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绪论
  【第二章】节能环保产业链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章】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京津冀地区节能环保产业链现状及不足
  【第五章】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链的构建
  【第六章】构建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链的相关政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有效衔接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市之间资源禀赋各异、优势互补,产业梯度明显,具有联合发展的基础。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产业对接等方面已经初见成效。尽管如此,由于受计划经济和行政区划的长期影响,京津冀地区条块分割严重,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区域合作意识不强,区域之间竞争激烈,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有效的区域经济分工协作机制。为此,必须破解京津冀联动发展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原则,以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作为优先领域,把合作发展的功夫主要放在产业对接协作上,理顺三地产业之间的关系,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布局和上下游联动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对资源环境问题重视不够。

  而我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稀缺,生态环保脆弱的国家,资源环境的制约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在京津冀地区尤为突出:2014 年,在环保部公布的 74 个空气质量标准评价的城市里,京津冀地区的石家庄、邢台、唐山、保定、衡水、邯郸、廊坊位列第一季度全国最重污染城市前十名。这样的结果,和河北省以钢铁、火电、焦化、水泥等“两高”为主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关系:河北钢铁产量连续 12 年居全国首位,粗钢产量超全国总量的 25%.京津冀地区大部分火电厂和焦化厂都布局在河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59%.以煤烟型、颗粒物为特征的大气污染较重,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居全国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国第二①.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以节约资源和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为发展循环经济而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 7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②.节能环保产业与其他传统的产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表现出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综合性新兴产业,具有关联度大、产业带动性强等特点。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能解决京津冀地区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为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还能推动经济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京津冀地区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体质、机制上的问题和挑战,制约着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进一步发展。

  这些难题不是北京、天津或者河北任何一方能单独解决,需要京津冀三方共同努力,以京津冀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站在全局角度,建立有效的区域分工协作机制,避免产业同构和区域间低水平重复竞争,实现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就京津产业协作、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但是鲜有从产业链角度来研究京津冀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如何协同发展的,为此,本文基于产业链视角,对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进行研究,以期对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京津冀区域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1.2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本文综合运用了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知识,从节能环保产业链角度研究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链的构建,进一步丰富了产业链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区域节能环保产业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2) 实践意义本文在对京津冀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及产业链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企业、园区、区域三个层面对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对接进行分析,对如何构建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链出了切实可行的相关建议,为加快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节能环保产业研究比国内早,主要集中于合同能源方面的研究。GrantMills(2006)等人针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资金及绩效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项目风险涉及经济、情境、技术、运行、检测和认定等方面,这些风险都涉及内部(可控)维度和外部(不可控)维度,各维度相应的风险管理不同[1].Pedra (2010)等人介绍了一种新的决策支持工具,该工具由节能服务模型和分布式能源资源调度程序组成,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节能服务净收益[2].Ellis(2010)从融资困境、较高的管理和交易费用、政府能源政策制约、节能知识不足、人力资源短缺、客户对内部解决方案的偏好、对 EPC商业模式的质疑等 7 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发展中国家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面临的障碍[3].

  国外其他学者从节能环保产业相关的发明创造、投资效益、政策效果方面进行分析。Andrew Cooke, Wendy Chapple(2000)[4]利用 logit 模型对英国废弃物处理行业进行分析,发现环境保护法与该行业的并购成正相关关系。Gregory N. Mandel(2005)[5]指出,专利奖励可以有效解决环保企业创新的外部性问题,对发明家进行有效激励。Pandi, F.(2009)通过对近十年食品环保产业研发服务的研究,指出环境保护是经济政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6].Sanja Tisma(2010)政府必须投资时间的长短及投资规模大小,把环境支出纳入公共支出框架,为私营部门投资环保项目创建合适的环境和机制[7].Cainelli(2011)研究环境创新策略对公司的就业营业额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8].Bernard Dafflon(2012) 指出让提供环境服务的融资者受益,将是解决清洁分配,污水和废水处理以及家用固体废物收集和处理最有效的方法[9].Luisa Gagliardi(2014)探讨环境相关的创新和公司就业之间的联系[10].Geoffrey Jones(2014)研究了城市固体垃圾行业企业家在工业化工业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11].Alperen Tozlu(2014)对不同的城市固体垃圾(垃圾焚烧)管理类型进行比较[12].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有关产业链方面的研究产业链的研究涉及了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它的深入研究对我国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学者对产业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龚勤林(2004)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区域产业链是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在特定地域空间的分布形成的,由于产业链是立足于某些产业环节上的比较优势,因而,区域产业链通常是完整产业链的一部分,表现为孤环、断链和断链[13].郁义鸿(2005)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技术对产业链类型进行了划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以产业链整体效率为对象的产业链效率评判基准[14].魏后凯(2007)对大都市区面临的冲突问题和新型区域产业分工进行了分析,他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基于产业链分工的大都市区冲突管理思路[15].杜龙政等(2010)将产业链界定为资源驱动型、市场主导型和技术主导型三种基本类型,并构建出产业链治理的架构及三种基本治理模式,对产业链董事会和经营层的机构安排和机制设计进行了系统阐述[16].张广海,孙春兰(2012)认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在对两个产业融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化产业链和了包邮产业链的接通和延伸,构建了文化旅游产业链[17].岳中刚(2014)将新兴技术链看作是产业发展的“能力”或内核,他认为新兴产业链是将这种能力引入新市场并实现价值的媒介,两者的协同发展是新兴产业成长的关键[18].

  (2)有关京津冀产业协作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京津冀产业协作都是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更是吸引了众多学者对此方面的关注。张子麟,武建奇(2007)认为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中存在产业趋同、深层次协作缺乏及中心城市带动不强的等问题,并分析了三地的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协作方向[19].陈晓永(2008)对新一轮京津冀产业分工协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新一轮京津冀产业分工协作的重点在于北京成为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承载区,天津成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河北则要融入京津双核,而所面临的难点有产业同构明显、产业梯度不合理、资源和环境约束、大东北经济圈的潜在竞争[20].刘东生,马海龙(2012)对京津冀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京津冀产业结构趋同,经济圈内的个城市之间无法形成充分合理的产业链条,三地间缺乏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21].徐永利(2013)基于逆梯度理论对京津冀产业协作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河北于京津产业“逆梯度”协作的建议[22].鲁金萍等(2014)提出京津冀在新时期区域产业合作的方向和重点领域应该是第二产业的电子信息、医药制造、钢铁、石油化工等领域以及第三产额用的金融保险、商业服务和旅游等领域展开更深更广的交流与合作[23].

  (3)有关节能环保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节能环保的理论研究、有关节能环保的服务发展研究以及对节能环保的实证研究。首先,节能环保的理论研究:岳锋利(2010)认为节能环保产业具有正的外部性,其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而私人边际成本大于社会边际成本[24].李碧浩(2011)认为节能环保产业链的整合受到市场结构因素、产业政策因素、技术进步因素、企业能力因素、节能环保产业财税政策研究四个主要因素的影响[25].李良(2013)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得出了绿色税收对促进节能环保汽车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利于我国节能环保汽车消费的税收政策建议[26].安治永(2014)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开展较少的原因归结于缺少成功模式,融资租赁公司与节能环保企业相互认识度不高,市场不成熟[27].其次,有关节能环保的服务发展研究:魏玉剑(2011) 认为节能服务公司不能过度依赖政策,应该尽快转变营销方针以适应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化发展的要求[28].李碧浩(2012)等指出节能环保服务产业集成形成的内在动力在于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有效的信息传播和创新能力、产生正的知识外部性[29].廖晓明等(2014)在全面分析江西省节能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加快节能服务业的对策[30].第三,对节能环保的实证研究:段永亮[31](2011)对北京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进行 SWOT 分析。张延平等(2012)构建了“企业主体功能发挥-政府辅助扶持-行业环境营造”三位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架构,在此基础上对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提出发展建议[32].荣洁等(2013)以江苏省白店子为例分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特征、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33].韩娟娟[34]、甄建桥等(2013)[35]分别分析了河南、湖北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省情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思路、对策和建议。滕杰(2014)[36]天津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策略。王宁等(2013)提出要创新和完善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地方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制度体系[37].

  可见,国内在产业链、京津冀产业协作方面研究颇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关于节能环保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方面,关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国内虽然有针对部分地区的实证研究,但是针对京津冀地区,特别是从三地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从产业链角度来研究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如何构建,加快京津冀三地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研究尚不多见。

  1.3 研究方法、内容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对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链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调查法通过收集、鉴别、整理和研究与节能环保产业链相关的书籍、学术杂志、文献、统计年鉴等资料,对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链的的研究现状及京津冀地区节能环保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构建存在的挑战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2)规范论证与逻辑推理法运用了规范论证的方法对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然后格局市场需要与区域比较优势,对节能环保重点行业选择运用了实证推理的方法。

  (3)综合概括与个案分析法在构建节能环保产业链的过程中,首先综合概括了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构建的总体原则与构建模式,然后以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业链以及尾矿综合利用产业链这两个例子对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构建初步探索,说明如何对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链进行构建。
  
  1.3.2 内容框架

  第一章 绪论,点明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分别介绍了节能环保、节能环保产业链的定义,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链构建方法等理论。

  第三章 从节能环保产业基础与前景、重点领域、相关政策三个方面分析了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并详细分析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第四章 从企业、园区、区域三个层次节能环保产业链发展现状,以及京津冀地区节能环保产业链构建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首先论述了京津冀节能产业链构建应遵循的科学性、效益型、市场性和整体性四大原则,接着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京津冀地区应着重发展的节能环保细分细分行业及具体产业链构建模式。

  第六章 从企业、园区、区域三个层面提出了京津冀构建循节能环保产业链的政策建议。

  1.3.3 主要创新点

  (1)研究视角的创新,国内学者研究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问题,大多都是从京津冀某一地区为基础开展研究的,鲜有从京津冀整体出发,来研究如何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本文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出发,研究如何构建节能环保产业链,将丰富节能环保产业链构建的相关理论。

  (2)理论创新。

  本文综合运用了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等相关知识,从市场需求、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角度研究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链的构建,丰富了节能环保产业链的相关理论知识
  
  (3)应用价值创新。

  本文在对京津冀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及产业链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节能环保产业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整合京津冀地区资源,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