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加强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30 共4242字

  城区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集中的体现,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大庆市龙凤区作为主城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等优势,交通条件便利,石化公司坐落其中,农村经济规模不大。但是一个地区的发展往往受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发展现状也会错综复杂得多。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但成绩与压力并存

  大庆市龙凤区龙凤镇下辖 8 个行政村,因其近郊地域优势,坚持发展城市型农业,突出村品特色、棚室经济定位,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相伴而生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新市民待遇“半拉子”.由于体制机制原因,变市民后有的虽生活在城里,可根基还在农村;户籍在农村,就业却在城市;农民的一些优抚待遇取消了,市民的“罐补”等待遇却没跟上,致使不少人“农转非”后又欲“非转农”.二是棚室经济喜忧参半。借助省市规模发展棚室经济契机,龙凤区成功辟建 8 个棚室区 9000 多栋棚室,形成棚室生产载体规模。但调查走访发现,一些棚室特别是一些大户的棚室种植效率偏低,受棚室种植技术、品种、市场和营销等因素影响,一些农户收益还有待提高。三是畜牧养殖尚需龙头。村品经济特色发展方向,促进了养牛、养猪、养鸡业的发展,但尚需养殖大户的龙头带动,如何改变散户养殖小本经营状态,培植发挥大户龙头带动效应,是当前提出的又一课题。

  (二)项目经济运行平稳,但提档与财税后劲不足

  近年来,龙凤区紧紧围绕开发建设“三大经济板块”,重点发展“五大产业”目标定位,深入挖掘优势,全力服务推进,成功辟建省级光明产业园区,促进优势项目落户龙凤。在看到龙凤区项目经济稳中求进、提质增量的成绩外,还要看到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制约、相关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园区企业规模发展的影响。一是现有企业转型能度差。园区内建材类企业占入驻企业的 40%,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企业产品销售影响直接,企业要在短时间内转型,无论是对其他行业的了解程度,还是固有资金投入的制约,在主客观上都影响企业投资的信心和倾向。二是企业战略思维不足。受自身发展视角局限,园区石油石化、新型建材等行业,产品销售基本在大庆,对于如何拓展外埠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缺少通盘考虑,制约企业做大做强。三是缺少规模企业引领。虽然也有像香港昌升、居然之家等国内知名企业的引进,但缺乏龙头企业、百强企业和真正的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条,缺少企业间相互联动的聚集效应。

  (三)第三产业长足发展,但规模与体系尚未形成

  随着居然之家、昌升国际等一批三产项目的进驻,龙凤区三产业态得到扩大,规模和档次有效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初具规模。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虽然我们为一些优势三产项目搭建了载体平台,但规模经济带动效应尚未形成。一是昌升等项目需统筹推进。昌升一期皮革城等的销售运营,在带动就业、增加税收上作用初步显现,但实际市场表现和百姓预期还有一定差距,结合二期项目建设应进一步做好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二是旅游经济发展较慢。龙凤区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一直打着以湿地观光、农事体验、绿色采摘、农家餐饮等为主题的旅游牌,但无论是湿地公园的“游购娱”态势,还是农事采摘规模效应均未形成,影响龙凤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三是信息化程度较低。现有三产企业还多采用传统运营方式,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以及货物跟踪系统等尚未建成。商流、物流、信息流等信息传输滞后,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影响了第三产业持续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但民生改善依然任重道远

  近年来,龙凤区统筹均衡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加快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0%以内。满足百姓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永远在路上,调研中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信访压力依然较大。坚持把维稳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尽管这两年解决了改制企业、土地补偿、拆迁改造等历史遗留问题,但一些激发社会矛盾的隐患依然存在。二是农村社保持续增加。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转变为新市民后,达到退休参保年龄纳入到社保体系的人数不断增加,又因为人口老龄化,我区需要财政匹配的资金数额会越来越大,无形中加大了财政的压力。三是“老区”环境建设需要。老城区室内外文体活动设施建设不足,龙化等建设较早的小区健身器材一定程度破损。利民苑小区绿化和墙体维修、澳龙小区的公共活动场所、停车位紧张等问题已提上日程,且需投入资金加以解决。

  二、问题原因分析

  (一)受体制机制以及事权的限制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转成“新市民”后,像农村燃气罐补等市民可以享受的待遇,由于没有市物价标准等主客观因素而搁浅,造成区级政府因“无权”而“无为”.再有像利民苑的维修养护、大广高速龙凤段的安全设施设置等,均需要与市相关部门协调沟通解决。

  (二)当前政策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龙凤区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中,其中建材类企业约占光明产业园入驻企业的四成,当前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销量;国家“八项规定”出台后,对餐饮业的影响也不小,这些都需要企业积极应对市场,采取可行措施。

  (三)财政支撑与民生需求的矛盾

  百姓关注的医疗、教育、社保等民生难题,随着政府投入增加而得到普遍提升和改善,而财政的支撑受到前面提到的政策等影响,以及项目建设由落地到投产达效的税收回报周期制约,要与不断提高的民生需求赛跑,无疑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压力也在与日俱增。

  (四)规模效应不足弱化了区位优势

  龙凤作为主城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资源等优势,由于工业缺少龙头高端项目经济带动,商贸、物流、旅游等三产业还有待形成规模效应,一定程度制约弱化了区位优势作用的发挥。另外,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发展带来的“通衢”概念,也削弱了我区传统“地利”的重要性。

  三、对策和建议

  (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努力实现产业升级

  一是抓定位,明确工作推进重点。强化涉农部门的服务意识,引导农民树立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推进种养结构优化。坚持科技兴农思想,加快农村科技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和发展农村经济人,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抓推进,形成棚室经济规模。推进棚室生产,科学规划要先行,立足“菜篮子”需求,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和采摘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强化政策扶植带动,制定系列配套跟进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强化技术服务,让农户广泛了解种植品种及相关技术和市场信息。三是抓示范,培树辐射带动典型。完善扶持种、养大户有关优惠政策,激发农户自主经营积极性。培育奶牛、生猪、葡萄、西红柿等种养殖示范户,采取扶大户、带散户运行机制,以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和拓宽市场等方式,引导种养殖产业形成规模发展态势,带动更多农户发家致富。

  (二)以做强项目经济为根本,致力工业经济发展

  一是围绕挖掘潜力,做强现有企业。发挥现有企业自身潜力优势,加大对三聚环保等重点支柱型税源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以首创钢管等为龙头的企业集团,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裂变扩张,推动上下游关联产业联合重组。二是立足园区载体,壮大企业集群。科学规划光明产业园功能区,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载体保障。依托区位交通、园区载体、湿地石化资源等优势,打造商贸物流中心、新兴产业基地、休闲旅游中心产业带。强化大项目引进,通过群体规模扩张,推进“块状”经济升级。三是坚持双赢目标,巩固地企关系。抓住辖区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契机,巩固新型地企关系。发挥镇村、街道社区作用,寻求与企业互融发展的渠道。立足地企联合、联建、联用思路,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实现优势互补、地企双赢。四是抓实招商引资,促进提质增量。坚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健全完善政策机制,确保项目引进落到实处、抓出成效。牢固树立“服务就是创业,亲商就是招商”理念,为招商企业及项目引进提供“一站式”服务,开辟企业发展“绿色通道”.

  (三)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一是做强三产核心区。立足“三大经济板块”,深入推进“退二进三”政策,重点放大昌升国际商贸城、居然之家、唐人中心的牵动效应,集聚发展,促成规模体系,辐射带动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二是提升传统服务业。以老区改造、新区建设为契机,规范引导青龙山、万宝、三永湖新区的商业业态,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规划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等现代物流园区,推进商贸物流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老区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商业街的规范引导力度,提升辖区服务业发展层次。三是加快发展旅游业。把发展旅游业摆上突出位置,依托湿地公园建设,在旅游招商、服务体系、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力度,构建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龙凤湿地品牌。做优以湿地景观、休闲度假、特色餐饮、农事体验等为主体的旅游体系,逐步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优质旅游线路。

  (四)以巩固群教活动成果为根本,打造从优治政环境

  一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把学习作为提高为民意识、增强履职能力的政治责任和工作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把全区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龙凤建设发展目标任务上来。抓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践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

  二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加大对社区活动室和器材设施的投入力度,促进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大基本药物实施力度,提高镇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百姓尽享医改红利。深入实施惠民工程,设立特困群体救助专项资金,严格低保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落实大庆市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深入调研规划,盘活闲置资产,拓展辟建养老服务载体。三是加大依法治区力度。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全面推行政务、企务、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推行“阳光”办案制度,支持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保证公正司法。推进依法治访,正确运用思想政治、行政和法律手段,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确保不发生影响全局的重大事件。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改革力度,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搞好党风党纪和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和遵纪守法意识。切实加强财务管理,落实成本预算管理有关要求,确保预算开支依法合规。强化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审计监督,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好转。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