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普通教育论文

创新视域下我国现行小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24 共627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小学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第一章】中国小学创新人才培育研究绪论
【2.1 2.2】我国现行小学人才培养特点
【2.3】 创新视域下我国现行小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第三章】发达国家小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第四章 】我国创新人才培养试点校的经验
【第五章】我国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构建
【结论/参考文献】国内小学创新人才教育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3 创新视域下我国现行小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不可否认,我国小学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是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的,但是同时,现行模式也有各种各样的不足,具体反映在品格教育缺乏创新基因;创新知识基础缺乏个性知识与实践知识;创新能力基础缺乏动作技能、团队能力、解决探索实践性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忽视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3.1 我国小学生品格教育中创新精神的缺失

  小学生品格教育是培养孩子创新品格的重要环节,而我国现行的“五自”品格教育缺乏“创新”这一基因,这直接就导致了我国小学生缺乏创新的精神与品质。笔者将从校歌及校训、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这三个方面阐述我国小学生创新品格教育的缺失。

  (1)校歌校训缺乏对创新品格的宣传

  校歌校训反映着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质,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指引着学子们前进的一盏明灯17.同时,校歌校训也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是培养学生品质的重要手段。

  笔者随机抽取了我国 10 所小学的校歌与校训,具体如表 3 所示:

  校歌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特质的体现,是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和精华的概括,它是学校的精神所在,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在随机选择的样本中,笔者逐字逐句翻看了十所小学的校歌歌词,其内容多为传播“快乐生活”、“诚实”、“勤奋”以及“自信”等为人处世的品质,却鲜有提及“创新”这一品质。放眼他们的校训也会发现同样的情况,这些校训多意在强调“文明”、“正义”、“快乐”、“爱国”等品质,而忽视了“创新”的品质。可以说,这些小学的校歌校训都缺乏“创新”基因。

  (2)课内教学中缺乏对创新品格的教育

  顾名思义,创新精神指的是个体能意识到创新的必要性并自发地进行创新的一种精神品质,它主要包括成就动机以及创新兴趣这两个内涵(洪明,2002)。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即人们研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愿。探索、认识外界事物的需要是兴趣的基础,是推动人们创新的重要动机。成就动机指的是人们倾向于从事他们而言有意义的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结果。动机的主要功能有三个功能,分别是激活、维持和调节人们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它也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在随三年级一班听课的参与式观察中,笔者发现老师们几乎没有在课堂教学时强调和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而是希望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计划所安排的知识传授。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给学生太多的自由。同时,在谈及理论的发明者时,也都是一笔带过,不会利用这点创新人才的典范来教育小学生应该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课后笔者询问了几个小学生关于教师是否在课堂中宣传创新精神的问题,均得到了这样的回答:“没有,老师主要讲课本上的课文。”当被问到怎么看待课本上那些发明家的时候,有的学生甚至表示不认识。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并没有将创新精神教育视为重要的环节,这一问题也是我国大多数小学课堂所普遍存在的。

  (3)缺乏能培养小学生创新品质的社团活动

  如果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因为知识点繁多而时间有限,无法把过多的心思放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上的话,那么在兴趣社团中的创新精神培养则是没有理由可推卸的。各种研究都表明,小学所开展的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地。

  笔者对某小学开展的课外活动作了统计,并将其分类,如表 4 所示:

  从表 4 中不难看出,在这所小学中所开展的社团活动多为技能训练型,无论是书法还是舞蹈、合唱,这些社团活动多意在培养学生在某一领域的技能。只有“石膏制作”以及“科学探究实验”这两项社团活动会大量涉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据调查,此小学共有在校学生 912 名,而参加了创新精神培养型社团活动的学生仅有 50 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 5.48%.本就数量稀少的创新精神培养型社团活动,再加上如此小的参与度,无疑是雪上加霜。

  2.3.2 现行模式在小学生创新知识基础塑造中的不足

  不得不说,填鸭式教学在教授小学生公共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层面上,是卓有成效的。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个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上存在严重的缺失。

  (1)缺乏对小学生个性知识的培养

  个性知识指的是决定个人对其所生活的世界的独特理解和个性反应的一种知识18.而创新的领域是多种多样的,不但有科学领域的创新,还有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创新。所以,个体在不同的领域中创新时,既需要公共知识,也需要其拥有其独特的个性知识。个性知识的缺失会严重限制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

  笔者对我国一所持填鸭式教学的小学作了调查,并统计出了 2014 年中 6 个年级的课程安排,具体情况如图 1 所示:全年级共 6 个年级,各年级每周均为30 个课时,共计 180 课时。6 个年级共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传授公共知识的课程 132 课时,占全部课时的 73.33%,而美术、体育及音乐这类传授个性化知识的课程仅 42 课时,只占全部课时的 26.67%.由此可见我国小学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知识的传授。

  (2)缺乏对小学生实践知识的培养

  实践知识是指个体用于实践的、高度系统化的、加工到自动化程度的、在实践中能随时迅速调用的知识。在创新过程中,人们不仅需要利用理论知识对相关领域的问题进行推敲探索,还需要结合实践知识来衡量创新的可行性及实用性等。缺少了实践知识这把基本标杆,个体在创新的过程中将寸步难行。由此可见,实践知识在培养人才创新能力时时至关重要的。

  笔者在在某校 3 年级 1 班的参与是观察中,随堂记录下了老师的课堂授课情况并予以统计,如表 2 所示。该班级的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传授,该日课堂教学时间总合为 240 分钟,各科老师讲授理论知识的时间为 193 分钟,占总时间的 80.42%.但是用在讲授实践知识的时间只有 47 分钟,仅占当日课时的 19.58%.

  甚至在像美术课和实验课这样的实践性课程中,老师仍分别占用了 20 分钟和 25分钟来讲授美术理论知识和实验理论知识。可见在这种填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所传授给学生的实践知识是相当不足的。

  2.3.3 现行模式在小学生创新能力基础培养中的不足

  可以说,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基础上,特别是在心智技能、个人能力、解决理论性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简单性问题的能力这些方面,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现行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动作技能培养不足、团队能力培养不足、解决探索实践性问题的能力不足和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不足这四个方面。

  (1)对小学生动作能力的培养不足

  动作能力指通过练习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个体在创新过程中,不仅需要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还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这个假设,最后才能获得创新成果。如果无法将创新的“思路”、“想法”通过实践“做出来”,那所谓的创新便沦为了一纸空谈,是没有办法取得最后的创新成果的。

  小学生的能力训练主要是在课后练习中进行。笔者通过对 150 名小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出了他们课后作业布置的情况,详情见前文中见图 2.在被调查的127 名来自 4、5、6 年级的小学生中,仅有 20 名学生表示老师布置过“动手作业”,仅占总人数的 15.75%.笔者询问了几名小学生有关“动手作业”的布置频率的问题,其中一名小学生告诉笔者:“一般一个学期会要我们办一份班报。”另一位小学生则说:“上实验课的时候会布置动手作业,一般一个月要做一个手工。”

  由此看来,就算学校有布置过动手作业,那其布置的频率也是极低的。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中,布置给学生的动手作业在日常作业中所占的比率过小,无法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动作能力。

  (2)对小学生团队能力的培养不足

  所谓团队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有关研究表明,个体在团队合作的科研模式下科研活动的起步早,核心知识的增长幅度较大,而增长的极限值相比在个人科研模式下更高。人们在团队合作科研的过程中,他们拥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峰值,并且他们打到峰值的年龄较个人科研模式而言更小。他们的创新黄金时间更持久,可以生产更多的创新成果。由此可见,培养团队能力是提升个人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笔者对小学生在课堂的分组讨论情况(图 3)以及小学生课后作业合作情况(图 4)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127 名学生中,有 25 名学生表示老师有时候会分组讨论,占总人数的 19.69%,仅有 12 名学生表示老师会经常让他们分组讨论,他们之占总人数的 9.45%.当被问到在被老师要求分组讨论的时候,不少学生表示他们会偷偷聊天,效率还不如自己思考来得快。而就课后习题是否以团队形式布置这个问题而言,只有 7 名学生认为老师有时会以团队形式布置作业,让大家完成,占总人数的 5.51%.没有学生认为老师经常会以团队形式布置作业。

  从这两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填鸭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小学老师在学课堂上不会或仅会分出少量时间供学生交流沟通;老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一般不会以团队方式安排作业,几乎所有作业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这种育人模式在小学生的团队能力培养方面,有着严重的缺失。

  (3)对小学生解决探索实践性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足

  解决探索实践性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基础之一。在创新的过程中,个体所遇到的问题绝大多数属于探索实践性问题,而非理论性问题。只有拥有这种能力,个体才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巧等去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取得创新成果。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解决探索实践性问题能力的主要方式,是布置相关的探索实践性作业或课题研究。小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课内、课外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对某一结构不良好的未知问题进行探索,从而提高自身探索实践的能力。

  在笔者对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情况的统计中(图 2),仅有 12 名学生表示老师会布置探索实践性作业,只占总调查人数的 9.45%.在对某校的校长的访谈中得知,学校一般不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些探索实践性的项目或课题研究,仅仅只会对参加了科技兴趣社团的学生安排类似的探索实践活动。在全校 418 名学生中,仅有 20 名学生参加了这个社团活动,占全校学生的 4.78%.而这个社团活动的开展实践仅仅为每周一次,一次 1 个小时。据笔者了解,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小学中是普遍存在的。由此可见,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注意培养学生在解决探索实践性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是致命的。

  (4)对小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足

  顾名思义,解决综合性问题能力指的是运用两个以上科学或专业的信息、技术、数据、观点、工具、概念和理论,加深对事物基本的认识,解决那些无法仅使用单一学科或研究领域来解决的综合问题。跨学科创新是大科学时代的主要知识生产模式19.在小学教育里,教导学生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个综合问题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

  在对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情况的统计(图 6)中,我们可以发现,在 127 名学生中,仅有 7 名学生表示曾有两个科目的老师一起布置某一项作业,仅占总学生的 5.51%.一位受访的小学生告诉笔者,科技老师和自然老师曾共同布置了一项名为“制作小风车”的作业。该项作业需要利用科技课上制作风车的知识以及自然课上对于风力的知识。而在其他科目,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中,老师从来都是单独布置作业。由此可见,在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主要是在培养小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培养如何灵活运用不同科目内所学的内容,将这些知识、技术、概念、理论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去解决一个综合问题的能力是不重视的。这种创新能力基础的缺失,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3.4 现行模式忽视了对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品格基础、创新知识基础以及创新能力基础的某些方面时,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是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是不足的。具体体现在小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不足、小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培养不足以及小学生验证假设的能力培养不足这三个方面。

  (1)忽视对小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的能力指的是个体在认识活动中,发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的能力,在发现后问题,个体会产生怀疑、焦虑、困惑以及探索的心理状态。个体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勇于对前人的定论和自己已经形成的固有知识进行质疑以及否定。发现问题的能力不仅体现思维的活跃性、深刻性,也反映独立性、创造性。发现问题是创新过程的起点和开端20.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的动力与基石,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

  在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是第一位的。我国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常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权威以及真理的化身,而学生们向来都是“听一家之言,学一家之说”,这种观念将学生们牢牢地束缚在教师的传授之中,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及经验,学生不允许提出半点质疑。在问卷调查中,学生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情况如图 7 所示:

  正如上图所示,在 127 名小学生中,有 80 人表示自己在老师讲课以及日常学习中没发现什么问题,占总人数的 63.00%.30 人表示自己偶尔能发现一些问题,占总人数的 23.63%.只有 17 人表示自己会经常发现问题,仅占总人数的13.37%.从超过半数的学生都觉得在老师讲课和日常学习中都发现不了问题这点1讲的知识抱有质疑的态度,缺少这种批判性思维的他们难以从这些“前人的定理”中发现不可理的问题。

  在笔者随堂听课时,当日所有授课老师一共询问小学生是否有问题一共3次,每次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没有问题。”接着老师就继续往下讲课。在这样的形式化过程中,所谓的培养学生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便成为了“走过场”,效果是很差的。可以说,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忽视对小学生提出假设能力的培养

  在个体发现问题之后,根据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对解决该问题提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假设是整个创新过程的第二个重要的环节。笔者对 47 名经常或偶尔发现问题的小学生提出假设能力的情况作了统计,结果如图 8 所示:

  在统计的 47 名经常或偶尔能在听课、课后学习中发现问题的学生中,他们有 30 人认为自己错了或者选择直接询问老师和家长,占总人数的 63.83%.只有17 人表示自己会设想不同的解决方法、原因及可能性,其人数之占总人数的36.17%.由此可见,大多数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发现问题后并不会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巧及经验尝试着猜想更多的可能性,或者提出某种新的思路,他们偏向于从书本中寻找答案或者直接询问家长或老师。在当前我国实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小学生普遍缺乏提出假设的能力。

  (3)忽视对小学生验证假设能力的培养

  在创新的过程中,个体在发现问题之后继而提出假设,最后通过实践验证所提出的假设,从而取得创新的成果。是否能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工具、经验等工具,在实践中论证所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是创新是否能够取得结果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笔者对经常或偶尔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且能够提出假设的 17 名学生做了调查,他们验证假设的能力如图 9 所示:

  如上图所示,在 17 名提出假设的小学生中,有 10 人表示无能验证猜想或假设,会选择将想法告诉老师或家长求得答案,占总人数的 58.82%.有 5 人认为自己偶尔能验证自己的假设,占总人数的 29.41%.有 2 人可以经常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假设,仅占总人数的 11.77%.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不会去验证自己的猜想,而是直接选择最简单的方式,即询问他人得到答案,他们验证假设的能力是低下的。

  从总体上看,在被调查的 127 名小学生里,经常能够在老师讲课或课外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仅 2 人,仅仅之占调查样本的 1.57%.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有所欠缺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