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内科学论文

肺阴虚型慢性咳嗽采用养阴清肺法治疗的效果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2-26 共3231字
摘要

  慢性咳嗽是呼吸科门诊的常见主诉,频繁而长期的咳嗽可影响患者的生活、睡眠,甚至呼吸和心功能,因久治不愈,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目前,不同疾病和状态下咳嗽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而且缺乏对诊断流程评估和有效治疗的方法,即使经过全面的病因检查,仍有 30%的咳嗽病因不明或治疗无效[1].西医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有很好疗效。自2010 年 3 月-2013 年 10 月,笔者运用养阴清肺法治疗肺阴虚型慢性咳嗽 38 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来自于 2011 年 6 月-2013 年 12 月天津市北辰中医院病房及门诊患者,共76 例。年龄最大者 62 岁,最小者 24 岁,平均( 43. 6 ±3. 2) 岁; 病程最长者 3 年,最短者 1 个月,平均( 7. 6 ±1. 2) 个月。全部病例检查白细胞及其分类均正常,胸部 X 线检查均正常。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治疗组 38 例中,男 20 例,女 18 例; 对照组 38 例中,男17 例,女 21 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西医: 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拟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的标准: ( 1) 初始起病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2) 咳嗽持续 8 周以上,甚至达数月数年; ( 3) 干咳为唯一或主要症状; ( 4) 此次发病前均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 ( 5) 听诊两肺无干湿性啰音; ( 6) 胸部影像学检查除外肺内明显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其他慢性肺部疾病,血常规在正常范围内; ( 7) 未服用 ACEI 类药物或已停用 4 周以上仍咳嗽者。中医: 辨证分型按照《现代中医诊断学》[3]肺阴虚型咳嗽的诊断标准: 患者出现干咳,咳声短促,痰少而黏,难咯,或痰中夹血,或声音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1. 3 纳入标准 ( 1)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者; ( 2) 年龄 20 ~65 岁者; ( 3) 知情同意者。

  1. 4 排除标准 ( 1)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 2) 结核、肿瘤等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伴有急性感染、发热者,既往有慢性心衰病史或合并其他系统较严重的原发病者; ( 3) 哺乳、妊娠期的妇女; ( 4) 精神病或其他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1. 5 治疗方法。

  1. 5. 1 治疗组 采用自拟中药加味治疗,方药如下( 以下中草药均来源于安国美威) : 西洋参 15 g,五味子9 g,化橘红9 g,麦冬6 g,桔梗6 g,炙麻黄 6 g,炙甘草 6 g.加减: 咳而痰黏难咯者加瓜蒌 15 g,川贝母 10g,海浮石 10 g,咽痛、舌质红者加黄芩 10 g,咽痒者加地龙15 g 或僵蚕10 g,鼻塞者加辛麦花( 布包) 10 g,咳嗽甚者加荆芥 10 g,防风 10 g,盗汗者加浮小麦 30 g,糯稻根须 10 g; 午后潮热者加银柴胡 10 g,青蒿6 g,地骨皮 15 g; 痰中夹血者加牡丹皮 10 g,栀子 10 g,藕节10 g,苔腻有痰加陈皮 10 g,法半夏 15 g,茯苓 20 g,便秘者加枳壳 10 g,平素胃肠功能弱者加党参、白术、白豆蔻之类健脾养胃。每剂水煎至 150 ~200mL,每天 2剂,温服。

  1. 5. 2 对照组 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 每粒胶囊含盐酸甲氧那明 12. 5mg,那可丁 7mg,氨茶碱 25mg,扑尔敏 2mg,上海三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口服,2 粒/次,3 次/d.两组均以 14d 为 1 个疗程,治疗 1 个疗程后统计并比较疗效。

  两组均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忌辛辣、肥厚、酒酪、鱼虾等食物; 吸烟者戒烟,多饮水,保持心情愉悦,保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 6 观察指标。

  1. 6. 1 咳嗽积分 治疗前后结合咳嗽症状积分表进行计分[4].0 分: 日间、夜间均无咳嗽。1 分: 日间偶有短暂咳嗽; 夜间入睡时短暂咳嗽或偶有夜间咳嗽。2分: 日间频繁咳嗽,轻度影响日常活动; 夜间因咳嗽轻度影响睡眠。3 分: 日间频繁咳嗽,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夜间因咳嗽而严重影响睡眠。

  1. 6. 2 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咳嗽”的疗效标准拟定。治愈: 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内伤咳嗽在 2 周以上未发作者; 有效: 咳嗽减轻,痰量减少; 无效: 症状无明显改变。

  1. 7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 0 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x珋 ± s) 表示,组内比较用配对 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t 值 = 7. 576,p =0. 001 < 0. 05,差异有非常显着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咳嗽症状积分比较,t 值 = 0. 983,p =0. 717 > 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比较,t 值 = 2. 962,p = 0. 031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2. 2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两 组疗效比较 χ2=5. 208,p = 0. 047 < 0. 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2. 3 病案举例。

  病案 1: 陈某,男,51 岁,工人。2012 年 9 月来诊,自诉咳嗽,烦躁,咽干、间或痰中带血丝,且黏腻难咯,每年此时必发,已有 10 余年,曾服用复方甘草片,头孢类抗菌素等虽有好转,然停药即发必至来年春季方能缓解,舌红少苔,脉细数。处以西洋参 15 g,五味子 9g,化橘红 9 g,麦冬 6 g,桔梗 6 g,炙麻黄 6 g,牡丹皮 10g,栀子 10 g,炙甘草 5 g,2 剂咳嗽止,咽干渐轻,后服10 剂诸症悉除,至今未在复发。

  病案 2: 张某,女,32 岁,医生。2011 年 2 月来诊,自诉慢性咳嗽于 1 年前怀孕时留有此后遗症,每遇外感复发加重,出现咳嗽,咽干、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咳嗽严重时尿失禁,舌红少苔,脉细数。处以西洋参 15g,五味子 9 g,化橘红 9 g,麦冬 6 g,桔梗 6 g,炙麻黄 6g,生地黄 6 g,玄参 5 g,炙甘草 5 g,银柴胡 10 g,青蒿 6g,地骨皮 15 g,7 剂痊愈。2011 年 11 感寒后再次复发,再次给予中药 7 剂后未在发作。

  3 讨论。

  慢性咳嗽大多属中医学之“内伤咳嗽”范畴。内伤咳嗽是指饮食肥甘厚味,饮酒过度,外感咳嗽久治不愈,劳累过度引起的咳嗽,一般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并有其他脏器的损伤。慢性咳嗽的病因分为外因与内因,外因为天气、饮食失常,内因是脾肾亏虚,伤及肺气。张传名[6]注重顾护肺阴,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上连通于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居于高位,内为五脏华盖,其气贯百脉而通它脏,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为外邪侵袭。外邪袭肺,化热伤津,或因燥热犯肺为病,病则宣肃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咳嗽。《景岳全书》云: “肺苦于燥,肺燥则痒,痒则咳不能已也。”

  外感热邪、燥邪均易损伤肺阴,肺阴不足,多致使咳嗽迁延或久治不愈而成为慢性咳嗽。咳嗽日久,其必更伤肺之气阴。所以治疗慢性咳嗽时要注意顾护肺阴,不可伤及肺阴。

  自拟中药方剂中,以滋阴润肺为治则,其中西洋参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故为君药。五味子敛肺滋阴、生津收汗,麦冬清肺中伏火、生脉保神,二者共为臣药,以助洋参滋阴收敛之力。化橘红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炙麻黄宣肺平喘,宣肺发表,以上三味俱为佐药。既开宣通肺、止咳平喘,又可使滋阴之品不致生痰化饮为害。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能益气补中,又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润肺,清热利咽,止咳化痰之功。

  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咳嗽症状积分、疗效分析两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养阴清肺法方剂辨证加味应用于肺阴虚型慢性咳嗽可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此外,中药干预对减少此类咳嗽复发可能有一定优势,有待今后延长观察时间,进行随访评价。

  参考文献

  [1] 余中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 84 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 1) : 29.

  [2]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9 年版) [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9( 7) : 453-575.

  [3] 朱文锋,何清湖。 现代中医诊断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58.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S].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 6) : 407 -413.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

  [6] 张传名。 中医辨治慢性咳嗽体会[J]. 云南中医药,2012,33( 2) : 8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