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内科学论文

王平教授治疗自汗症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2-26 共3694字
摘要

  王平,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优秀继承人,师承邱幸凡、张六通、陈如泉等知名中医专家,临证 30 余载,擅于运用调补元气法治疗汗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王平教授对自汗的治疗经验整理总结。

  自汗,是指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以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1].自汗既可作为主证独立出现,也可作为兼证或次证出现在其他疾病过程中,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1 病因病机。

  引起自汗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体质虚弱,情志不调,饮食失节三个方面。王平教授认为,这些原因均与元气损伤有关。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源于先天,系于命门,通过三焦循行全身,内而激发、维持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外而司腠理开阖,固护肌表[2].体质虚弱,则元气衰少,饮食失宜,则损耗元气,均可造成元气失去固摄之常,使津液无端外泄; 而情志不调,扰乱脏腑气机,或饮食积滞,湿热内生,则会导致元气输布运行失调而致汗出异常。

  2 治疗原则。

  很多医家认为自汗多属气虚、阳虚,常用益气温阳法治疗,但王平教授教导笔者,中医治病要辨证论治,在临证之时,既要掌握自汗的一般规律,也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分析,正如《景岳全书》所云: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王平教授认为,气血阴阳的亏虚都可导致自汗,但究其根本,在于元气亏虚; 元气运行失调,亦可发为自汗。“阳加于阴谓之汗”,元气不足,无力化生元阴元阳,阳气不振,阴血不调,腠理无法固守而自汗出; 元气输布运行失调,不能外达肌表固护腠理,使津液外泄而自汗。故王平教授运用调补元气之法,辅以固表止汗治疗自汗,疗效显着。

  3 治疗方法。

  3. 1 温肾健脾以培元 程文囿有云: “肾乃元气之本,生长之根,以始终化之养之道也”,元气赖肾中精气所化生,因此肾中精气的充盛与否直接影响元气的盛衰。且肾为人体阴阳之根本,元阴元阳秘藏之处,故培补元气离不开温肾。元气虽生于先天,但需要后天之精的不断滋养方能充盛,李东垣云: “元气之充足,皆有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4]

  故脾虚则元气不充,脾健则元气旺盛。因此,在温肾之余,要同样重视脾胃的健运与升提。元阳亏虚,难以发挥固摄作用,不能固密肌表,统摄津液,则津液外泄而自汗。

  王平教授认为治疗此证宜用温肾健脾之法,并辅以益气固表,以达到培元固本的目的。

  例1: 蔡某,女,67 岁。2013 年8 月27 日初诊。诉自汗一年余,动则汗出,尤以前胸后背及头额为甚,伴左侧头痛,得温痛减,身体左侧有湿疹倦怠乏力,夜尿2 ~ 3 次 / 晚,大便稀溏,肛门坠胀感。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缓。药用: 制附片 10 g,干姜 5 g,麸炒白术 15g,茯苓 30 g,白芍 15 g,黄芪 30 g,防风 10 g,熟地黄 15g,杜仲 15 g,怀牛膝 10 g,川芎 10 g,当归 10 g,丹参 15g,煅龙骨、煅牡蛎各 15 g.5 剂,水煎服,一日 1 剂,分3 次温服。二诊: 2013 年 9 月 22 日。病史同前,服上方后自汗已愈诸症好转,但立秋后又发自汗,伴盗汗,双下肢无力,常感焦虑,情绪悲观,睡眠尚可。舌质暗,苔白腻边有齿痕,脉缓。药用: 黄芪 40 g,白术15 g,防风 10 g,柴胡 10 g,桂枝 10 g,合欢皮 15 g,浮小麦 30g,淡竹叶 15 g,枸杞子 15 g,煅龙骨、煅牡蛎各 15 g,沙参 15 g,麦冬15 g,炒栀子10 g,白芍15 g,炙甘草 6 g.

  5 剂,水煎服,一日 1 剂,分 3 次温服。并配合知柏地黄丸,虚汗停等药使用。3 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诸症明显好转,汗出已愈。

  按: 患者年近七旬,正值天癸将竭之时,元阳亏虚,不能固摄津液,难以激发生命活动,故出现自汗、神疲等症; 脾虚失健聚生痰湿,肾阳亏虚气化不利,水泛为痰,影响经脉气血的运行,致使瘀血内生,痰瘀阻滞,元气不能敷布肌表,腠理开泄而汗出。王平教授以温肾健脾,培补元阳为本,辅以祛瘀化浊,多用附子理中汤合玉屏风散加减化裁。制附片、干姜、杜仲等温肾培元以固其本,黄芪、麸炒白术、茯苓等益气健脾以充其根,怀牛膝、丹参等祛瘀化浊以去其实。

  3. 2 理脾升阳以调元 元气在人体内沿经络系统和腠理间隙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金匮要略》[4]指出: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脾胃位居中焦,为一身之气升降之枢纽,脾气升动,则肝肾之阴升,胃气沉降,则心肺之阳降,故脾胃之气升降有常,元气畅通,则营卫调和,汗出正常。若脾虚失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元气运行紊乱,不能外达肌表固护全身,则玄府不固而自汗。

  例2: 成某,男,65 岁。2014 年 7 月 22 日初诊。自汗盗汗5 年余,近五年来每日动则出汗,夜间仍出汗,夏季尤为明显,伴双下肢乏力,汗出后心慌,双手发抖,出汗以胸口以上较多,偶耳鸣,夜间入睡较难,大便可,小便困难,阴囊潮湿。舌质暗,苔稍黄,边有齿痕,脉弦。

  药用: 党参15 g,黄芪 15 g,白术 15 g,陈皮 10 g,苍术10 g,升麻 10 g,柴胡 15 g,白芍 15 g,防风 10 g,煅龙骨、煅牡蛎各30 g,黄精15 g,山药15 g,麦冬15 g,荷叶10 g,炒栀子10 g,炙甘草6 g.服10 剂后诸症明显好转。

  按: 患者脾胃气虚,清阳之气不能上至心胸头面,难以固摄津液,故汗出以胸口以上为甚; 《医宗必读·汗》[6]指出“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因此汗出后心神不宁,表现为心慌、睡眠欠佳。王平教授认为此证应健脾升清,调畅元气,多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方中黄芪补元升阳,益卫固表为君药,党参、白术益气健脾,陈皮理气和中,升麻、柴胡升举阳气,黄精、山药补益元气,以充清气之源,煅龙牡重镇安神,诸药相伍,共奏升阳调元,固表止汗之功。

  3. 3 益肺敛气以固元 肺外合皮毛,司汗孔开合,肺气宣发则汗液排泄,汗孔又称“气孔”,汗液排泄同样可以宣散肺气,因此,肺卫气虚与自汗互为因果,肺卫愈虚则自汗愈重,自汗愈重则肺卫愈虚。《素问·五脏生成论》[7]云: “诸气者,皆属于肺。”可见肺的功能与元气的生成与运行密切相关,元气之根不足,难以振奋肺卫,卫气无力司腠理开阖,就会导致自汗。故王平教授对于肺卫气虚之自汗症,多用培元益肺,敛肺止汗之法治疗。

  例3: 严某,男,53 岁。2014 年4 月1 日初诊。咳嗽数日,伴咽痒,前期痰多,近日痰不易咳出,每年春天易发咳嗽,曾予以西药治疗,未见好转,汗出明显,上半身尤甚,大便尚可,午休时胃部疼痛,无泛酸、恶心、呕吐。

  舌红苔白腻,脉弦细。药用: 生晒参 5 g,黄芪 20 g,熟地黄15 g,紫菀15 g,五味子 15 g,款冬花 15 g,浙贝母 15g,黄芩 10 g,百部 15 g,法半夏 10 g,细辛 3 g,玄参 15 g,射干10 g,蝉蜕10 g,诃子10 g,焦山楂、焦神曲各 10 g,煅龙骨、煅牡蛎各 20 g,炙甘草 6 g.7 剂,水煎服,一日1 剂,分 3 次温服。二诊: 2014 年 4 月 13 日。病史同前,咳嗽较前好转,汗出好转,时有咽痒、喘息。舌尖红,苔白腻,脉弦缓。药用: 黄芪20 g,白术 15 g,防风 10 g,玄参15 g,地肤子15 g,天花粉 10 g,麦冬 15 g,浙贝母 10g,煅龙骨、煅牡蛎各 30 g,蝉蜕 15 g,桔梗 10 g,麻黄 10g,胖大海 10 g,杏仁 10 g,射干 10 g,甘草 6 g,地龙 15 g.

  7 剂,水煎服,一日 1 剂,分 3 次温服。三诊: 2014 年 4 月20 日。病史同前,服上方后咳嗽、汗出明显好转,偶有干咳无痰。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缓。药用: 生晒参 5 g,黄芪30 g,熟地黄 15 g,紫菀 10 g,五味子 15 g,款冬花10 g,麦冬 15 g,麻黄 10 g,细辛 3 g,紫苏子 15 g,射干 10g,白果 15 g,煅龙骨、煅牡蛎各 30 g,诃子 10 g,炙甘草 6g.7 剂后诸症悉瘥。

  按: 《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8]指出: “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患者年过五十,元气不充,肺卫之气不足,易招致外邪,故每年春季易发咳嗽,卫气失于固护之常则自汗。王平教授常用补肺汤合牡蛎散加减化裁,以补益肺气,固敛元气,固表止汗。方中生晒参、黄芪补益元气,固表止汗,熟地黄补肾培元,滋肾水以补肺气,为“金水相生”之法,五味子滋肾敛肺,生津止汗,煅龙骨、煅牡蛎收敛止汗,因患者恰感受外邪,则加百部、款冬花、麻黄等润肺化痰解表之药。

  4 结语。

  自汗多属虚实夹杂证,单纯虚证患者并不多见,故临证之时要分清其标本虚实。虚者补之,偏于元气虚则需益气,偏于元阳虚则需温阳,偏于元阴虚则补益元阴,偏于精血虚则补血填精。实者泻之,饮食积滞、气滞痰阻、瘀血内停、湿热内蕴,均可导致元气输布运行失调,故当遵循“逸者行之”“结者散之”“高者抑之”等理论调理元气。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多数患者以虚为本,补益之法却不可滥用,需辨证审因,而后施治。

  诚如徐大椿所说: “病未去而用参,则非独元气不充,而病根遂固,诸药罔效,终无愈期。”[9]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415.

  [2] 王平。 中医元气论[M]. 北京: 中国古籍出版社,2010: 98.

  [3] 张介宾。 景岳全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102.

  [4] 李东垣。 脾胃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3.

  [5] 张仲景。 金匮要略[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67.

  [6] 李中梓。 医宗必读[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9.

  [7] 王冰。 黄帝内经素问注[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52.

  [8] 孙一奎。 医旨绪余[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74.

  [9] 徐大椿。 医学源流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