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内科学论文

养肾益精方结合平衡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20 共1851字
论文摘要

  糖尿病为燥热阴虚,津液不足,应及时滋阴清热,补肾益精。平衡针灸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糖尿病病变脏腑主要为肺、胃与肾,选择肺俞、胃俞与肾俞进行针刺,可以有效降低血糖,调节胃肠功能。
  
  我们使用养肾益精方联合平衡针灸治疗糖尿病,获满意疗效,与单纯平衡针灸治疗对照,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在松原市中医院中医内科选择门诊患者100例;方案获得松原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
  
  1.2 随机分组 纳入病例按抛硬币方法分为两组。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22 ~ 67岁。②辨证分型分为湿热蕴结。③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其他疾病、证候或合并症。②已接受相关治疗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③伴有可能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的其他生理或病理状况。④严重心、肝、肾损害影响药物代谢。⑤特征人群(孕妇、哺乳期、婴幼儿、未成年人、高龄、精神病、病情危笃或疾病晚期)。
  
  1.5 退出标准 ①未按干预方法治疗,无法判定疗效。②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安全性。③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特殊生理变化等,难以继续治疗(不良反应者纳入不良反映统计)。④使用影响疗效药物。
  
  1.6 诊断标准 参照《糖尿病标准》。
  
  1.7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连续治疗7d为1疗程。卧床休息,避免疲劳及寒冷,多饮水,低嘌呤饮食。
  
  1.7.1 对照组 平衡针灸,选择肺俞、胃俞、肾俞、足三里以及三阴交穴,选0.3mm×40mm毫针,提插并捻转。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辨证针灸治疗。
  
  1.7.2 治疗组 养肾益精方,黄芪30g,大枣20g,茯苓15g,葛根10g,当归15g,何首乌15g等,1剂/d,水煎1000mL,2次分服;针灸治疗同对照组。
  
  1.8 观测指标 临床疗效、血尿酸、血压、不良反应。
  
  1.9 疗效判定 连续治疗2疗程(14d),判定疗效。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显效:血压正常,局部无任何反应,活动如常,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好转:血压逐渐好转,疼痛缓解,血尿酸下降,但未降至正常范围。无效:血压改善不明显,活动仍受影响,血尿酸未下降。
  
  1.10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 ± 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基线资料 纳入样本100例均为松原市中医院中医内科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门诊患者,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均不存在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论文摘要
  
  2.2 退出病例 观察期间无退出病例。
  
  2.3 脱落病例 观察期间无脱落病例。
  
  2.4 临床疗效 连续治疗2疗程(14d),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论文摘要  
  2.5 生化指标 连续治疗2疗程(14d),生化指标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论文摘要  
  2.6 不良反应 观察第14d,对照组10例出现头晕、瘙痒、胃部不适等症状中的一种不良反应,6例出现头晕、瘙痒、胃部不适等症状等不良反应;观察第14d,治疗组4例出现胃部不适、搔痒症状等不良反应。
  
  3 讨 论
  
  糖尿病主要由脾胃功能下降,逐渐形成肾亏精虚、积热内蕴,代谢分泌失调。葛根性甘凉,可提升脾胃清阳之气,补充精气;大枣性温,味道甘甜,补脾益气,养血安神,治疗脾虚食少以及乏力等疾病效果良好;茯苓含有较多糖分,抗菌、抗病毒,可促进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提高抗病能力;何首乌养血调血,通调冲任,补肾之阴阳,使得肾中阴阳相互依存、转化。针灸治疗,选肺俞、胃俞、肾俞、足三里以及三阴交穴,可调和气血、通络止痛、活血化瘀。三阴交属于足三阴交会穴,降糖效果显著,同时健脾益气、补充肝肾;胃俞与肺俞等穴位,温阳益气、补脾益肾等效果良好。通过行针,刺激下丘脑中枢调节血糖,激活糖代谢中的某些酶,逐渐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使得胰岛素生物效应发挥更好。针灸过程中可改善患者血清中脂含量,调节血液流变学。平衡针灸可效降低血糖含量,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平衡针灸结合中药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显著降低血糖含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立川.平衡针灸与药物结合治疗糖尿病[J].针灸临床杂志,2005,11(12):78-96.
  [2]韩彩云,刘石磊,王立宽.针刺治疗Ⅱ型糖尿病31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8,07(02):102-114.
  [3]张海燕,邬伟魁,李芳,等.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02(20):47-63.
  [4]吴薇薇,高建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针灸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2(05):96-105.
  [5]王文远,马忠立,郑欣杰,等.平衡针灸对2型糖尿病血脂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01(23):203-21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