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内科学论文

宗气不足证的症状、体征筛选分类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26 共2692字
论文摘要

  宗气是人体生理之气的一种,它是由肺所吸入的自然之清气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相合,聚于胸中而成,又称为人体“君主之气”“大气”。而宗气在临床上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宗气不足,甚则出现宗气下陷。近年来,宗气不足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临床上运用宗气理论来论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病毒性心肌炎[3]、肺源性心脏病[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支气管哮喘[6]、眩晕[7]、失音[8]等,均疗效显着。但目前在《中医诊断学》[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10]、《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等相关文献中尚无统一以症状、体征为基础的宗气不足证诊断依据,这制约了宗气理论在临床应用中的发展。为此,本研究通过医案文献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对宗气不足证的症状、体征进行筛选及归类,以了解宗气不足证常见临床表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与检索方法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54 年 1 月-2013年 10 月及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1985 年1 月-2013 年 10 月所收录期刊中的宗气不足医案。

  选用“宗气”或“大气”或“升陷汤”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阅读文献题目及摘要进行初筛,然后对初筛文献进行全文阅读,收集宗气不足的医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选择。

  1.2 纳入标准

  具有明确宗气不足或宗气下陷证、大气下陷证等诊断名词,可无明确具体诊断依据说明;医案中患者经升补宗气治疗后症状、体征及各生物学指标得到改善;复诊后证型发生改变的医案,纳入初诊信息。

  1.3 排除标准

  医案的表述有歧义;重复出现的医案。

  1.4 文献资料的提取

  提取纳入医案中宗气不足证的症状、体征名称,主治疾病名称,证型名称及该文献的题目、杂志名称、刊期、页数、作者等信息。将医案中所列出的症状、体征录入 Excel 2007 中建立数据库。

  1.5 症状、体征名称规范

  对照《中医大辞典》[12]、《中医药基本名词诊疗部分》[13]及《中医诊断学》[9]相关症状、体征定义对纳入医案含有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并合并归类或拆分,如心慌、心悸、怔忡、心中悸动等,统一归类为“心悸”;对多个症状混杂在一起的症状进行拆分,如将眩晕拆分为“头晕”和“目眩”等;对于以上规范标准中均没有明确叙述的症状名称,按照原文原貌予以保留,例如“肌肉窜痛”等。采用 SPSS11.0 统计软件进行频次分析。

  2 结果

  2.1 宗气不足证常见症状和体征

  本研究共纳入医案 129 则,散在于 57 篇文献中,其中纳入医案最早的是 1981 年。对医案中所列出症状、体征进行初步整理得出症状、体征 292 个,归类整理后得出症状、体征(不包括舌脉象)141 个,出现频率≥5%的症状、体征共 26 个,见表 1。

  2.2 宗气不足证常见舌脉象

  将舌象分为舌质及舌苔,并分别按舌色、舌形、舌态、苔色及苔质进行拆分及整理;脉象则逐一拆分,如脉沉细拆分为“脉沉”“脉细”。整理后共计舌质 15种,舌苔 11 种,脉象 18 种,见表 2~表 4。

  2.3 宗气不足证所涉病种情况

  宗气不足证见于多种疾病,按疾病系统进行分类并统计其在医案中出现的频次,结果显示,宗气不足证所涉病种以心血管疾病和肺系疾病为主,见表 5。【1-3】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2.4 宗气不足证临床表征专家意见

  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具副高及副高以上职称心血管科、呼吸内科及中医诊断学专家 15 名多次开展专家论证会,对宗气不足证症状、体征的归类作了如下规范:①头晕与头昏合并归类为头晕,眩晕应拆分为头晕和目眩[12-13];②恶寒合并归入畏寒[12];③“不得卧”合并归入喘[12];④面色?白、面色白、面色淡白、面色苍白考虑均为面色白的不同程度表现,故均合并归类为面色白[13]等。后经过专家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梳理,结合宗气不足理论阐释,提出宗气不足证的主要临床表征。主要症状:气短,动则加重,甚则气喘。伴见症状:面色白或晦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不寐、头晕、目眩、自汗、消瘦、舌淡黯、苔薄白、脉沉、脉细或脉弱。并发症状:心肺气血运行不畅之胸闷、胸痛、心悸、紫绀、咳嗽、咳痰、大便秘结;脾虚不运之纳呆、便溏、腹胀;阳虚气化失利之四肢逆冷、畏寒、浮肿、小便不利、口干。

  3 讨论

  3.1 宗气不足证临床表征概述

  因疾病史、个体差异、兼夹证、病情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宗气不足证的症状、体征繁多,共涉及症状、体征(不包括舌脉象)141 个,以表 1 中的 26 个核心表征最为常见,它们可作为进一步构建宗气不足证候诊断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考虑宗气不足证论治疾病种类的不同及诸多兼夹症的存在,并结合专家临床经验,认为宗气不足证的常见舌象为舌淡黯、苔薄白,脉象为脉沉、脉细或脉弱。

  对 129 则宗气不足证医案中症状、体征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专家意见,得出结果提示宗气不足证的常见临床表现为气短,动则加重,甚则气喘、乏力、胸闷、心悸、纳呆、少气懒言、不寐、神疲、头晕、胸痛、浮肿、咳嗽、咳痰、便溏或大便秘结、自汗、四肢逆冷、腹胀、面色白或晦黯、小便不利、口干、畏寒、消瘦、紫绀、目眩、舌淡黯、苔薄白、脉沉、脉细或脉弱。

  3.2 宗气不足证主要累及脏腑

  临床宗气不足证主要表现为心肺功能的下降[14-15],宗气不足则心肺鼓动无力,气血斡旋失职,故宗气不足在临床上多并见心肺气血运行不畅之征,这与宗气“贯心脉而行呼吸”的生理功能相应。另外,也可并见纳呆、便溏、腹胀等脾胃系症状及浮肿、小便不利等肾系症状,这与宗气的形成原因是分不开的。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说“是大气者,原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者也”,宗气形成与元气、水谷之气密不可分。而元气由肾精化生,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与肺中吸入之清气相结合即为宗气。故宗气的不足多伴脾虚不运及阳虚气化失利之征。

  3.3 宗气不足证主要涉及病种

  目前,宗气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宗气论治的疾病涵盖了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殖泌尿系统、妇科、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疾病,其中以心肺系疾病居多(合计 65.90%)。施氏[16]分析了 2010 年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过去 30 年死因,其中城市人口死于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比例分别为 22.3%、11.8%,而农村人口分别占 19.1%、15.1%,也就是说城市、农村人口死于心肺疾病的人群分别占 34.1%、34.2%,均超过 1/3。

  因此,应用宗气理论防治心肺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应深入对宗气理论的探索,以期为诸多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诊疗策略,许多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张万义.从升补宗气论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5):27.
  [2] 单春妹.升补宗气法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4):218-219.
  [3] 李仁述.升陷汤的临床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8,20(4):38-39.
  [4] 衡先培.大气下陷证治疗体会[J].四川中医,1995,13(8):8.
  [5] 洪广祥.补虚泻实法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医药通报,2006,5(1):5-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