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内科学论文

大黄汤灌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作用效果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13 共2391字
论文摘要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因各种原因使胰腺分泌的多种消化酶消化和破坏胰腺自身及周围组织的病理过程。其发病急,进展快,有一定的死亡率。在临床表现上,其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与尿淀粉酶增高,需要进行早期干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的改变以及其他诸多原因,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步提高。研究表明,炎症因子的释放特别是C-反应蛋白与血液淀粉酶的改变是导致胰腺损伤的重要因素,因此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中医学者在急性胰腺炎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研究上的日益深入,中医药在改善急性胰腺炎预后上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研究探讨了大黄汤灌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从而分析其发挥疗效的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上腹或左上腹痛,发病前多有饱餐、饮酒或胆管疾病史,疼痛向左腰或肩背部放射;(2)发病后4 h-72 h入院;(3)适宜进行保守非手术治疗;(4)排除胰腺癌及明显的胆总管阻塞情况,且无胰腺出血及坏死等外科治疗指征;(5)临床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6)患者知情同意。

  1.2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64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2例,治疗组男42例,女40例;年龄26-78岁,平均(52.6±10.5)岁;平均BMI(22.9±2.3)kg/m2;平均APACHE Ⅱ评分(7.1±0.8)分。对照组男41例,女41例;年龄28-79岁,平均(52.4±9.1)岁;平均BMI(22.7±2.3)kg/m2;平均APACHE Ⅱ评分(7.2±0.6)分。两组性别、年龄、BMI值与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口服红霉素(浙江广科药业有限公司)抗感染;给予高能量富含脂肪与蛋白质的营养和代谢支持;奥曲肽(成都信立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抑制胰腺分泌;静脉输生理盐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等。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黄汤进行灌肠治疗,方药组成:大黄15 g,牡丹皮5 g,消石5 g,芥子5 g,桃仁5 g。水煎取汁,保留灌肠,2次/d。两组的疗程均为14 d。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观察两组患者的腹痛消失、腹胀消失、体温恢复与肠鸣音恢复时间。(2)预后指标:观察两组住院时间。(3)炎症因子:治疗前后空腹抽取静脉血行血淀粉酶和CRP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

  1.5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在正常值范围内,无并发症发生;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与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对照组为86.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论文摘要
  
  2.2 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治疗组腹痛消失、腹胀消失、体温恢复、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论文摘要
  
  2.3 两组血淀粉酶和CRP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淀粉酶、CRP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淀粉酶、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
论文摘要
  
  3 讨 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原因较多,病理变化复杂,预后较差。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不仅局限于胰腺本身,还累及全身,这些改变可使体内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从而可引起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聚集、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损害。最近研究发现,与急性胰腺炎关系较密切的CRP因子能与多种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基因启动子部位的位点发生结合,增强这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同时炎症因子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可能与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并且可能通过使蛋白质变性和失活,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西医传统治疗中,要积极进行预防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应是抗菌谱与引起胰腺感染的病原菌相一致,并能穿透到胰腺实质内。积极使用抗蛋白酶制剂与抗分泌剂生长抑素和奥曲肽;重症胰腺炎应及时应用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现代中医学者认为急性胰腺炎属中医学中“脾心痛”“胁痛”、“黄疸”等范畴;急性胰腺炎起于诸多病邪壅阻于胰、肝、胆、胃等脏腑,主要病因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蛔虫上扰,病机主要以脾胃功能失常、湿热蕴结、气滞血瘀为主,治疗上需要积极通导,使病邪通过通泄得以驱逐,利于胰腺炎性反应的缓解和减轻组织器官的损害。大黄对胰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提高肠黏膜的血流灌注,促进肠黏膜内杯状细胞的大量增生;同时其还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大黄能抑制胰液中多种消化酶的活性,从而减轻这些消化酶对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损害,从而改善预后。大黄汤灌肠能有效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减少内毒素吸收,防治细菌移位,也具有消肿解毒排脓的作用,故能改善腹腔内组织水肿,从而改善预后;灌肠能增强胃肠道功能,解除肠麻痹性肠梗阻,并且改善腹腔脏器血供和毛细血管通透性。

  大黄可抑制胰酶分泌,抑制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肠蠕动,具有保护肠黏膜及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本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6%和86.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腹胀消失、体温恢复、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淀粉酶、CRP均明显下降(P<0.05),同时治疗后组间血淀粉酶、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大黄汤灌肠在急性胰腺炎的应用能促进症状的恢复,从而改善预后,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