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乡村社会流动的现状、影响及不足

来源:学术堂 作者:胥帆
发布于:2016-02-17 共4413字
摘要

  一、外出动因。

  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之所以选择外出务工,主要是因为“务农太辛苦”“耕地太少,在家没事可做”,外出务工经商纯粹是为了赚钱,以养家活口。新生代流动人口之所以选择外出务工经商,是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务农经验,而且大多数都受到了较高的教育,或者是认为外出务工能证明自己更有能力的标志,或是以打工作为开眼界,找机会的手段,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仍然为了纯粹的赚钱,以补贴家用。但是,其中最后一个原因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影响没有对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影响大[2].

  二、农村流动人口的现状。

  1. 居住模式。

  外出农民工的住宿是以雇主或单位提供住房为主,其次是出租赁住房为主,在务工地自购房的则很少。

  2. 城市的融合性。

  农村流动人口在最初进入城市时,他们的目的、想法以及社会地位等基本是相同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在他们当中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部分人依然在小城镇与原住地农村之间进行流动;而另一部分人中则有一部分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收入和固定的住所,一部分经过奋斗成为城市居民,或投奔亲戚朋友[3].因此,与金字塔等级层次靠下的农村流动人口相比,金字塔等级层次考上的农村流动人口在经济层面上已经融入了城市,在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更愿意融入城市。而阻碍他们这种融入的是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中的户籍制度和洗也洗不掉的“农民身份”.当这些阻碍因素不存在时,这些处于顶层的农村流动人口会选择永远留在城市,成为城市的主人。

  三、中国农村社会流动渠道。

  社会流动渠道,即支撑社会流动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整个制度基础的一个关键维度。因为社会流动的渠道调控地位市场中的激励机构,类似于产权通过影响物质市场中的激励结构而影响经济增长。具体而言,社会流动渠道通过影响个人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这一重要动机而影响经济增长。而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会带来正确的激励结构,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我国农民工流动主要依靠自身的社会资本,即依靠亲缘、乡缘、地缘的社会关系网络进城打工和在城市立足。这种社会流动渠道的单一性从侧面反映了其他流动渠道的缺乏和不畅通,特别是政府的政策安排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从特别视角分析农村社会流动的现状及问题。

  1. 基于教育视角。

  教育作为农村人口向上社会流动的一种制度化杠杆,在乡土社会结构与现代化进程的双重力量影响下,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特征。农村的大规模社会流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结构性社会流动的产物,在农村社会流动中教育只能让部分农村人摆脱农业和农村,如经过努力学习考入大学成为一名白领。农村的社会流动并没有使农民的身份市民化或者农村整体的职业非农化。教育只是作为一种使农民进入城市工作、生活的一种手段,这就是教育能够促进我国农村社会流动向上流动的一个独特方式。目前,之所以教育可以促进农民向上的社会流动,首先,教育对人的地位尤其是经济地位的提升比较显着,其次,受到更多教育的人适应社会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同时,受过高等教育又是一种身份标志,它可以使人获得声望,并使权利和财富的取得显得更加具有合理性。因此,教育对人合理社会流动的产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

  2. 基于社会保障视角。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农村流动人口已经逐渐成为整个经济建设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群体。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众多制造业、服务业工作都是由这个群体完成的。

  这些本应当获得更好生活的人们,却因为户籍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挂钩,使他们的权益得不到良好的保障。虽然国家和地方对人口流动的各种限制正在逐渐消除,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观念、政策、制度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社会保障”概括地讲,是指国家为了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以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形式,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经济生活需要的制度。但是,这些社会保障理论对于中国的流动人口意味着什么呢?

  这些社会保障理论的对象是年老的、伤残的、疾病的、不可抗逆因素下受到伤害、低额工资以及失业等处于弱势中的人们,而我国的流动人口大多是年壮的、健康的、愿意从事正常职业的。中国流动人口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城市中,至少他们应被看作是生来平等的,他们的付出应得到相应的认可。如果仅从国民收入再分配中为流动人口提供保障,是远远不够的,初次分配他们已经落后太多。他们在初次分配中面临着众多困境。为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关注农村社会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平等、合理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重要。

  3. 基于农村社会流动家庭视角。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群体的同时,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问题也日益凸显。

  第一,留守儿童,是由于人口流动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它是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后,把孩子留在家中(主要在农村),由祖父母或亲戚照顾的年龄在 16 岁以下的这一部分孩子。据说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在全世界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才有的特殊现象。因为在法制完备的国家,如果父母把未成年子女放在家里,那就是犯罪。不仅儿童自己,就是邻居也可以向法院起诉控告家长。农村社会流动给留守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有:首先,缺少亲情,缺乏安全感没有自信;其次,学习得不到帮助;再次,人际交往存在不健康因素;最后,受到人生安全的威胁,由于留守儿童监护权大多是口头转移,产生监护责任不明确,使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工作缺少责任感。在这里要说明,任何社会在它的发展中都会产生社会问题,中国在经济转型期产生留守儿童问题是必然的,不仅因为中国的法制没有外国健全,而且中国的政府对社会的调控不够。

  第二,“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5].随着人口政策的影响和跨地域社会流动的加剧,我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进入空巢的年龄越来越年轻,空巢期也逐渐增长。与此同时,产生的“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缺少照料等社会问题,更严重的是一些地方出现老人在家中过世数日无人知晓的悲剧;同时,“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得到高度地关注,在一些老龄化国家,出现老人自杀的现象比较常见。“空巢老人”

  越来越多的现象,反映出我国传统养老方式和社会保障体系正遭遇巨大的冲击。部分“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着孤独、失落、抑郁及不安等心理问题。缺乏精神上的安慰,这对“空巢老人”则是一种比病痛折磨更大的伤害,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使现有的养老体系面临三大挑战: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服务、精神慰藉[6].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草案要求儿女“常回家看看”,不是单纯将精神慰藉的功能捆绑给家庭,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

  4. 基于农村社会流动人口年龄及性别视角。

  以 2005 年全国 1% 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国流动人口的年龄及性别情况进行分析,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大多集中在 15 ~ 45 岁。其中,14 岁及以下的儿童占全部流动人口的 12.45%.一旦上升到 15 岁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其所占比例迅速增加,而且女性比男性增加得更快,仅 15 ~ 19 岁组和 20 ~ 24 岁组就占全部流动人口的 10.33%和 14.39,其性别比分别为 80.55 和 75.10;25 ~ 29 岁依然是流动人口多的年龄组,其所占比例为 13.37%,其性别比为90.35;30 岁以上年龄组的流动人口数逐渐减少,而性别比逐渐升高,流动人口中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15 ~ 59岁的流动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 81.82%;60 岁以上的流动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 5.75%.

  “流动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这一多年来形成的印象正在改变。在 2005 年 1% 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发现流动人口的性别比降到了 100.48%,而在 15 ~ 39 岁的壮劳动力年龄组中,性别比已经降到了 91.60%.首先,完成义务教育后,男性接收继续教育的比例要高于女性,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这一显现更为明显,因此很多妇女不能继续上学而选择出去打工。其次,发达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妇女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甚至多于男性的就业机会[7].这些种种因素,都导致女性外出务工的比例大大增加。

  五、从人力资本配置制度分析农村社会流动的现状及问题。

  人力资本,一方面,影响着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流动,另一方面,现行体制影响着人力资本的获得,从而间接影响到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人力资本配置是后天得来的,与一定的制度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力资本制度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力资本的培育,如教育资源的配置、对技术培训的投入和分配、卫生健康资源的配置等;第二,对人力资本的使用,如对人才标准的规定和报酬安排,又如对技术等级以及晋升的规定等。就目前而言,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条件有所改善,一些人的孩子确实进入了公办学校就学,但是大多数人子女的上学问题仍没得到解决,或在名工子弟学校上学,或花费更多钱进入公办学校。然而,农村流动人口对公平的义务教育具有巨大的需求。

  积累人力基本的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自我培训、社会培训、企业培训和政府培训获得的。但是,有关农民工教育和农村劳动力教育,依然存在着大量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促进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流动仅靠这些教育是不够的。现有的教育培训都较为简单,对于增强农村社会流动人口的技术能力效果还不够显着,满足他们寻找更好工作的要求[8].

  按人力资本的理论,生理能力也是一种人力资本,跟教育水平、社会经验和常识、劳动技能等一样重要。目前,不少行业雇佣年轻人去工作,不喜欢年纪在30岁以上的劳动力。

  可见,保持良好的生理能力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年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当然,不能只是年龄小,身体健康也特别重要,尤其是对于农村流动人口,他们往往都是从事体力工作,如果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其收入就会受到直接影响[9].因此,在衡量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问题时,他们的生理能力也是一定要考虑的。

  参考文献:

  [1] 陈燕 . 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社会流动的分析 [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8(9)。

  [2] 王春光 .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 [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2(7)。

  [3] 朱喜霞 , 谢建社 . 农村流动人口的阶层化与城市融入问题探讨 [J]. 浙江学刊 ,2007(11)。

  [4] 彭拥军 . 农村社会流动的考察--教育的视角 [J]. 南京社会科学 ,2007(6)。

  [5] 张启平 . 空巢老年人体育健身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 [J]. 当代体育科技 ,2012(9)。

  [6] 鲁萍 . 老龄化背景下的上海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 [D].上海 : 上海师范大学 ,2012(4)。

  [7] 段成荣 , 杨舸 . 中国流动人口状况--基于 2005 年全国1% 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10)。

  [8] 王春光 . 人力资本的获得与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流动--一种立足于制度视角的分析 [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7(10)。

  [9] 李娟 . 进城务工 80 后青年融入城市生活对策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 [D]. 苏州 : 苏州大学 ,2011(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