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旅游管理论文

大连入境旅游现状与对策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09 共5710字

  第 6 章 大连市入境旅游市场研究结论

  大连入境旅游的未来笔者认为需要坚持“二腿加五官(观)” 这里说的“两条腿”,一个是传统入境游 B2B 业务,一个是新兴的入境游 B2C 电子商务。入境游发展到今天,传统的 B2B 模式一直是入境游业务的重要模式,主要表现为国内旅行社与境外组团社合作,成为其在中国的 DMC(Destination Management Company),俗称地接社。新兴的入境游B2C 电子商务是过去十多年随着互联网的成熟发展,利用网络打破国与国之间的语言沟通以及信息联系限制,国内旅行社可以将入境游服务内容直接推送到客源国终端客人手里,从而获得更多利润的一种新手段。入境游 B2B 模式并不过时,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长期存在的境内和境外旅行社合作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入境游在过去三十年一直是靠传统入境游B2B 业务一条腿在走路,这条路走的跌宕起伏,但也不乏精彩。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对外开放国策的有力实施和旅行社一大批外语旅游专业人才的努力工作使得我国入境游起点并不低。当然,过去入境游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中国刚刚开放的神秘感以及信息不对称也有很大关系。B2B 业务对旅行社从业者的营销能力和业务能力要求很高,公司和公司业务的展开往往以双方公司的担当人开始接触作为切入点。境外组团社为了业务发展,会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渠道收取客人,采购旅游目的地服务产品,通过这种标准版的国际旅游贸易合作模式发展我国入境游,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个重要业务手段。不可否认,B2B模式对国内业者而言是有一定弊端的,国内 DMC 需要完全依赖境外组团社,没有产品设计话语权。在充分但无序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国内旅行社之间很容易发生价格战,直接导致利润愈发变薄。此外,境外组团社不仅仅只售卖中国的线路,一旦出现中国旅游吸引力减弱情况,就会消极对待中国旅游产品的收客营销,而加大对其他旅游目的地产品的销售力度,面对这种情况,国内地接社完全被动,毫无办法应对。近几年,除去欧美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外,受各种负面新闻报道的影响,比如雾霾、有毒食品、航班晚点等,加上中国旅游的对外营销力度不够给力,我国入境游开始面临不小的困难,旅华客源持续下滑,而东亚邻国却因境外组团社给予更大的销售力度而悄悄增长,这就是一个 B2B 模式被动受制的例证。入境游电商 B2C 的兴起为未来我国入境旅游的发展迎来了发展空间,改变了我国入境游单一的业务格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入境游电商开始在我国入境游企业,尤其一线外联部门中悄然出现。互联网的无国界化提供了将中国的旅游服务产品用客源国的31母语包装后直接通过海外网络营销推送给客源国终端客人的可能,这种新型的 B2C 模式改变了入境游靠境外组团社送客人的单一模式,直接通过网站获取客人的咨询,给予相应的定制以及提供境内旅游接待服务,大大增强了产品策划的主动性,省略了中间环节,利润率大幅提升。但在大连,要想成为优秀的入境游电商却并不容易。一般国内业务的旅游电商是鼠标+水泥即可,入境游电商却更加复杂,简单说是鼠标+水泥+客源国语言+客源消费习惯+海外营销。一般来说,懂技术的不懂旅游,懂旅游的不懂技术,这个瓶颈首先要突破,接下来对客源国的语言和消费习惯的准确把握更为重要,这将直接影响电商产品海外营销的成败。

  纵观目前入境游电商做的比较成功的,大多是第一线的入境游业者直接参与,倾力投入的一些网站。这些一线业者将多年的线下服务经验,结合互联网的特点,亲自参与创建入境游电商的事业,这也是他们能成功的重要原因。入境游电商是一个系统化作业工程,需要一个由技术、业务、外语、采购、营销几个方面构成的团队协同运作,从建立到运营的过程需要好好策划,投入相应人力财力。毋庸置疑,入境游电商的发展空间巨大,追求差异化、个性化是发展方向,不论是做小而美的,还是做大而全的,须根据大连自身拥有的条件和资源走特色之路。

  所谓五观,其指(一)新创新观。在国家政策的号召鼓舞下,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创新自己的品牌,使得创新旅游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被大多旅游认识所认可。以创新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以及推动大连旅游行业的发展。

  (二)新动力观。大连是一座浪漫的城市,大连人常说“身在大连,从未离开”同样,要给外来大连旅游的游客带来同样的感受。大连是一座浪漫之城,要努力发挥她的特长,延绵的海岸线,从峦叠障的山峰,美味多滋的海产品以及宽阔的大海。给游客们带来浪漫的同时也加强了大连旅游业以浪漫为主题的新动力关。

  (三)新资源观。大连是个现代的都市,他拥有蔚蓝色的海洋,耐人寻味的本地文化,绿地覆盖面积广大,体现浪漫与现代就要达利拓展广场面积,绿地占有量,将星海会展中心的辐射功能拓展至社会服务的各个关键点,要将大连的海岸线覆盖上极具地方特色的沙滩文化地域,并将沙滩运动融入到大连海洋文化的核心。大连的海洋,岛屿,港口都应该张扬自己的个性,与大连温暖适宜的气候相得益彰。

  (四)新结合观。大连向来以服装和足球作为城市的品牌,我们要将足球的激情,服装的个性释放到大连的入境旅游中,使之成为吸引入境游客的亮点。
  
  (五)新产业观。大连要有自己的地标性建筑,要有自己的地方性产品,要有本地的媒体, 要有自己的文化活动,更要将以上要素相互衔接起来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的产业,同时产业内部各要素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大连入境旅游更应该规避短板,继续认清并发展自身优势。大连自建市以来就吸纳了各地区,尤其是东北的各城市的特色,但我们缺乏的是自身优势的延续,大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应该相得益彰各成体系。我们要将旅顺口的历史代代相传,要将滨海路的浪漫更加缤纷,要将金石滩的奇景变得独树一帜,要将冰峪沟的深邃变得美丽动人,更要将多姿多彩的节日变得活力无限。要将大连自身的语言,自身的文娱活动变得津津乐道。

  本论文对大连入境旅游近年市场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同时对入境旅游市场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现实考证。在对大连市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国进行数据统计,归纳,图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大连市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拓展大连市入境旅游市场的政策与策略,这是在基于对大连市入境旅游市场现状和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之上提出的合理建议。

  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所研究
  
  1. 通过对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及其东南亚及港澳台的海外客源市场对大连进行入境旅游需求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到大连在近 5 年的入境旅游的成功之策
  
  2. 从整体上分析总结大连市入境旅游市场,将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概况放之于全国,以观全貌,并对其现状及其遇到重大事件对大连市入境旅游的影响。由于受到统计资料数据的限制,对入境旅游市场的研究仅仅是分析了五年来大连总体入境客流,未能收集到日、韩、俄和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客源市场入境旅游客的数据,有一定的片面性,若条件允许,希望能有更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以使分析更具体和准确。

  3. 城市入境旅游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理论运用到大连市的入境旅游发展的实践中,提出了地方政府对旅游发展战略的支持、城市旅游品牌形象、旅游产品优化升级体验式旅游、配套基础交通设施及服务、区域合作与城市联盟、国际化旅游人才建设等地方几方面的提升策略与建议,希望能够为大连市城市入境旅游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希望对其他城市入境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实践借鉴价值。

  本文因为是对大连入境旅游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提升当地的国际旅游竞争力,促使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繁荣发展,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本人长期从事基层实践工作,因此理论水平及时间有限,论文中难免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希望有机会能够弥补不足。通过这篇论文的写作,让我充分运用了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也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市场营销学和旅游学的无穷魅力以及从事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现有北京入境旅游产品营销现状的分析,总结出营销现状的一些问在以上创新营销模式构建思路的指导下,创建了大连入境旅游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的思路,希望在现实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学无止境,这篇论文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希望将把学习的知识和此次论文的研究心得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争取让理论研究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石长波主编。旅游学概论[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2.
  2. 罗明义主编。旅游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
  3. 马耀峰,李天顺等着。中国入境旅游研究[M].科学出版社,1999.1.
  4. [塞尔维亚和黑山]斯洛博丹,翁科维奇着。旅游经济学[M].高等印书馆,2003.1.20-30.
  5. Albert Fishlow & Stephan Haggard ,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Regionalization of theWorld Economy,Paris:0ECD Development center. 1992 转引自耿协峰。新地区主义与亚太地区结构变动[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3 年。
  6. 宋秀琚。国际合作理论:批判与建构[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年。
  7. 王柯。东亚共同体与共同文化认知--中日韩三国学者对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年。
  8. 胡景岩,等。中国投资必读[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4.
  9. 鲁勇。行政区域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 杨森林,郭鲁芳,王莹。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策略[M8.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11. 吴志强,吴承照着。城市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2. 王柯。东亚共同体与共同文化认知--中日韩三国学者对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年。
  13. 何光晔。朝阳产业走向辉煌--蓬勃发展的中国旅游业[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年。
  14. 梁峰。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年 6 月。
  15. 孙晓郁。中日韩可能建立的自由贸易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年。
  16. 戚文海、赵传君。东北亚经贸合作全方位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17. 姜华。“环黄海经济圈”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青岛大学,2008 年。
  18. 梁峰。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年 6 月。
  19.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 月。
  20. (日)得村志成。中国国际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一日本客源市场[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 年。
  21. 邹统钎。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年。
  22. 孙巍。中国--东盟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8 年 4 月。
  23. 邹统钎。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年。
  24. 黄郁成。新概念旅游开发。 [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25. 潘建民。中国创建与发展优秀旅游城市研究[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26. 包昌火。谢新洲。竞争对手分析[M].华夏出版社。2003.
  27.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8. 陈行,张文尝等。大连城市建设[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4.
  29. 杰弗瑞戈比。21 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0. 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1. 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35-49,
  32. 郭虹。东北三省入境旅游市场动态差异分析及开拓研究[J].硕士论文。秦皇岛:燕山大学,2011,
  33. 贾茹。辽宁省旅游市场研究[J].硕士论文。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5.
  34. 黄洁。针对国际入境的山东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硕士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5.
  35. 增丽。江西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现状与开拓[[J].硕士论文。青岛:青岛大学,2005.
  36. 王树玲。青岛市旅游竞争力研究[J].硕士论文。青岛:青岛大学,2009.
  37. 张圆。青岛争创“中国最佳度假旅游城市”策略研究[J].硕士论文。青岛:青岛大学,2005.
  38. 张孝立。基于入境旅游影响因素分析的山东省入境旅游市场研究。硕士论文[J].:山东经济学院,2010.
  39. 郭虹。山东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研究。硕士论文[J]:河南大学。2012.
  40. 李涛。中日韩旅游合作研究[J].硕士论文。青岛:青岛大学,2012.
  41. 王芳。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江苏省滨海旅游实证研究为例[J].博士论文。南京:南京大学,2012.
  42. 辛健。滨海型旅游度假区竞争力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为例[J].硕士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3. 贾秀海。大连城市中青年游戏休闲行为研究[J].博士论文。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44. 苗连山。大连市城市生态系统及其协调发展研究[J].博士论文。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2.
  45. 杨国良。旅游流空间扩散[M8.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6. 梁峰。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年 6 月。
  47. 孙晓郁。中日韩可能建立的自由贸易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年。
  48. 戚文海,赵传君。东北亚经贸合作全方位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49. 姜华。“环黄海经济圈”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青岛大学,2008 年。
  50. 梁峰。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年 6 月。
  51.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 月[21] (日)得村志成。中国国际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一日本客源市场[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年。
  52. 邹统钎。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年。
  53. 孙巍。中国--东盟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8 年 4 月。
  54. 邹统钎。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年。
  55. 黄郁成新概念旅游开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56. 潘建民。中国创建与发展优秀旅游城市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57. 包昌火,谢新洲。竞争对手分析。华夏出版社。2003.
  58.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9. 邹亮。大连市入境旅游市场发展对策[M].中国经贸导刊 2012 年 1 月中 55.
  60. 吕俊芳,李悦铮,江海旭。辽宁省滨海城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基于G(1,1)2013 年第2期 31.
  61. 张华。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策略研究。《生态经济》[M] 2013 年 第 2 期 总第 263 期,125.
  62. 贾茹,俞金国。大连市入境旅游市场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年 9 月。524.
  63. 易军。大连入境旅游破冰之策[J].中国旅游报 2013 年/1 月/4 日/第 005 版。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