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邓小平“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的民生思想探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2-23 共2609字

  在 1975 年 8 月中央召开的国防工业重点企业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关于国防工业企业的整顿》的讲话中,提出“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他经常告诫全党:“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这将邓小平深厚的人民情怀体现了出来。

  一、邓小平谈“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的重要性

  民生问题除了和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实际的利益相关以外,同时也和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相关。不解决民生问题,经济社会就无法长远稳定发展,执政基础也会动摇。目前,我党要想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就需要关心人民生活,真正让民生得到改善。[1]

  一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无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始终将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认为,人民群众是我党力量的源泉,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观点。各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干部都需要深入群众,和人民群众打交道,万不能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若是党组织在脱离了人民群众,且没有及时改正,这样就会失去力量的源泉,那么就不会获得成功。

  此外,邓小平也强调必须让人民获得实惠和物质利益,让人民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今,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获得的实惠,从而真心诚意拥护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同时也坚决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要进一步改善民生,妥善解决民生问题,方可赢得更多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邓小平“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的思想

  1、“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提出只有加快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才能真正解决民生问题,改善人们生活状况。由于邓小平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才在各种场合都强调了要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

  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其最为重要的标准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要想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大限度体现出来,只有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才能在源头上解决民生问题,并有效改善民生状况,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较高的阶段后,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2、“首先解决农村问题”

  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民生问题亟待改善。民生问题关系着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把解决人民吃饭、脱贫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提高农业基础地位。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数量巨大,所以先要让吃饭问题妥善解决好。邓小平多次强调,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农村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解决。同时,邓小平还认为农业问题也是十分关键的,解决农业问题,有利于让全国人民尽快摆脱贫困,因此,他提出必须狠抓农业问题不放手,真正保证农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此外,邓小平认为农业在国民经济和改善民生中的基础地位,在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必须特别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对此,他指出我国耕地面积十分有限,人口数量十分庞大,尤其是农村人口占据着极大的比例,目前是很难有效改变这一状况的,所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这个问题。而农村、农业是决定国家稳定的两个重要因素,所以邓小平说“:农业是根本,不能忘掉。”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大,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稳定。

  邓小平提出了中国改革方向,主要是着手于农村,重点是要解决当时温饱这个最基本的民生问题。邓小平领导下的农村经济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同时也让我国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3、“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发展教育和科学。对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素质不高的状况,为让四个现代化得以实现,关键是要发展教育,从整体上提升劳动者素质。[2]

  将人口压力变为人才优势。邓小平认为我们要想实现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从科学和教育入手。并且邓小平在 1992 年南方谈话中强调:“经济发展的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这里,邓小平提出了要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过程中的首要战略任务。

  此外,他还提出在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中,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要不断加大科学和技术的投入力度,加快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尽快打造出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教育人才。邓小平号召:“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同时,加强基础研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高科技,推进科技创新。

  4、“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就没有待业者了”

  邓小平意识到我国自然资源匮乏、人口数量庞大,为此他先强调要统筹兼顾,将人民群众就业问题解决好。邓小平认为,如果不统筹兼顾,这样我国社会就会一直存在着就业不充分的情况。其中统筹兼顾说的是教育和就业这两方面的内容,邓小平强调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是否充分是一个必要条件,而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就必须加快发展经济,这是其最为根本的途径。邓小平认为,在还不能实现生产的全面发展状况下,我们必然面临着吃饭、教育以及就业这一个严重的问题。在就业和教育问题上,邓小平提出要统筹国家劳动计划和教育规划,对劳动就业的发展需求做出全面的考虑。[3]

  而在城乡就业问题上,邓小平根据城镇就业困难、农村劳动力富余等情况,提出农村必须尽快实现多种经营,加大乡镇企业发展力度。对此,邓小平强调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不仅要重点发展工业,同时还要发展其他行业,只有这样能够保证让50% 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如此一来农民不需要在进入城市就业,而是通过加快小型、新型乡镇企业的建设,来促进农村就业。同时邓小平提出还要加强职业培训,这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邓小平民生思想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做出了理论性的阐述,并提出了大量独特的观点,以及很多有价值的方法。指导我们采用更合理的应对策略,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构建和谐社会时贯彻落实民生思想。所以,民生思想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和解决全面性、深刻性民生问题,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红光。邓小平民生思想与新农村建设 [D].山西师范大学,2010.
  [2] 宋珊珊。论邓小平改善民生的基本思想及其启示 [J].新乡学院学报,2015.32(04)1-5.
  [3] 韩喜平,庞晶。邓小平对改善民生的认识、对策与实效[J]. 观察与思考,2015(05)16-2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