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探讨(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30 共7855字

  那么怎样才能从费尔巴哈所憎恶的“抽象王国”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呢?这就必须把感性活动--实践引进来。这对于费尔巴哈来说,既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也是他所不愿意做的事,因为无论是在研究对象还是在研究方法上,他的观点都深深地烙上了“直观唯物主义”的印迹。“如此一来,用一个比喻来说,费尔巴哈在曼彻斯特只看见一些工厂和机器,而一百年以前在那里只能看见脚踏纺车和织布机;或者他在罗马的坎帕尼亚只发现一些牧场和沼泽,而在奥古斯都时代在那里只能发现罗马资本家茂密的葡萄园和讲究的别墅”[1](P21),这才是历史,才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而现存的“感性世界”只不过是历史在当下的产物,它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并且还要随着人类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使自然成为历史的自然,使历史成为自然的历史。实践的唯物主义者看到了历史的发展,而直观的唯物主义却只能直观到事物的当下,他们不懂得事物的当下存在只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是实践发展的结果,又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在数世纪以前由于商业才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区。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1](P20)。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列举了一个樱桃树的例子来说明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对象。在费尔巴哈的眼里,他只是直观到这里有一棵樱桃树的存在,这棵树是和其它树不同的,它是樱桃树而不是别的树。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直观到了这棵樱桃树的存在而没有说明它为什么会存在在这里,这个原因只能从 17、18 世纪商业活动的历史来说明,正是伴随着 17、18 世纪美洲新大陆的开辟,这棵樱桃树才从南美洲移植到欧洲来,由此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棵树上看到了17、18世纪商业活动的历史,也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而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事实上,这也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感性世界理解的深刻之处,他们寻找到了事物之所以成为当下这种状态的“根据”所在,而事物的“根据”是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所直观不到的。同样是一棵树,长在校园中和长在原始森林中是不一样的,长在原始森林中的那棵树是不能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的,因而对费尔巴哈来说是不存在的自然界。而一棵树要想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就必须是人类实践活动参与到了这个自然界之中,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使这棵树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马克思和恩格斯透过这棵树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进而透过一切现存的感性事物看到了全部人类实践活动,这样就将整个“感性世界”的立足点放在了人类的实践活动上,从而开启了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巨大场域。

  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是简单地将唯物主义本体论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去,而是将唯物主义原则与历史原则统一起来的新本体论境域,这个统一的前提是把感性世界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这一重要的本体论思想。因此,“实践本体论”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观点,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

  按照上面的分析,可以将“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

  2.从“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所开启的理论场域来看,以“物质本体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基础也是不对的

  以“物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涉及的只是物质和意识、精神和自然界,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即“谁决定谁”的问题,它开启的将是自然唯物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一意义上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因而是自然唯物主义论者。但是,这仅仅是在哲学的层面来讨论,并没有涉及人类社会,因而它只能表明其“自然唯物主义”的立场,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则是不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要讨论这些问题,它关注的重点是人的“现实世界”,由此开启的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巨大理论场域。实践本体论使本体论、认识论和历史观相互沟通起来,突出了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动的本质意义,这使哲学的建构原则从过去“物的尺度”向“人的尺度”转变,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批判性、革命性特征。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出发点不同,由此开启的理论场域也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3. 自古希腊特别是柏拉图以来,占西方人学主流地位的是一种推崇理论、蔑视实践、蔑视生活的理论人学倾向

  这种人学倾向仍然是“实体本体论”的思想,在人的生存之外寻求人的存在根据,这样的“实体本体论”是过去式的,已成为历史;进入近现代以来,就其主导潮流而言,西方人学呈现出一种从理论人学转向实践人学的趋势。这一转向的发动者,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人学从天国拉回到了人间,将遗忘生活、推崇理论的思辨倾向颠倒了过来,将人的生存实践活动视为奠基性的、根据性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存在论建立在人的存在之内,把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作为历史活动得以展开的人的具体的生成活动。它不是用现成的原理和普遍的理性观念去解释每一时代的人的存在特征,而是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展示人的存在特征,揭示人如何存在、如何从现实向理想跃进,这样的“生成本体论”是现代式的,展现出无限的丰富性。它们之间具有如下关系:由上图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不是追寻世界“终极存在”的形而上学玄思,而是强调从实践的高度来理解现实的存在,这样的本体论不是封闭性的既成本体论;而是注重人自身的自我生存、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因而是开放性的生成本体论。不仅如此,传统本体论注重“存在者”,注重追问“人是什么”、“什么存在”,因而往往用终极本质解释存在,用存在解释活动,是终极性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生成本体论,它注重追问“存在者如何存在”,注重追问人“如何存在”、如何使人发生改变,因而往往用存在的发展过程实现和确证本质,用生存活动理解存在及其变化,是过程性本体论,具有动态性质,这些都是传统本体论所无法建构和比拟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本体论的变革从根本上扬弃了近代以前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革命,这个以“物质本体论为基础,以实践本体论为根本观点”的本体论革命具有重大意义。

  1.实现了哲学本体论范式的转换

  任何哲学体系的建立都要以本体论作为基础,本体论范畴的选择有两个标准:一是无矛盾;二是完备性,也就是说对前人已经谈论过的事情能够得到一个圆满的说明,对前人没有说明的问题也能够给以完美的、圆满的说明,并且比前人说得更清楚、更全面、更透彻,而且整个体系不会发生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并且在承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外部自然界优先地位的基础上,同时又把“实践唯物主义”作为哲学的真正根基,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哲学形态的扬弃,对整个世界作出了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说明。正如梅洛-庞蒂所指出的:“哲学只有当它停留在抽象状态时才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要离开哲学,而是要揭示其秘密并在现实中实现哲学”.一个半世纪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确立,各种现代哲学流派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冲击着传统的哲学观念,胡塞尔、维特根斯坦、许茨、海德格尔、列斐伏尔、哈贝马斯、赫勒等开始突破传统哲学的阈限,自觉地向生活世界回归,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思想的巨大感染力,它实现了一个新的哲学转向。

  2.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外在于人的自然界对于人类是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是把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相联系的桥梁。人类必须要看到自然界的物质客观性,在实践活动中肯定自然界的地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又要看到人类在自然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可以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使自然界发生某些有利于人的变化。当代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要求人们重新审视对自然界的观点,坚决反对以所谓的纯粹客观的立场“观自然”,相反,他们强调要用实践的观点去看待自然。如列斐伏尔强调物质是一个“X”,自然界本身是无动于衷的,马尔库塞也提出“自然本身就是主体-客体”的命题,说明只有人的活动才使自然界的存在具有意义。这些命题都深受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消解了以“主客二分”为特征的传统物质本体论,在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中对待自然,实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这无疑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了正确而有益的指导。

  3.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提出了“实践本体论”范畴,而且详细研究了“实践”的内在结构,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整个世界存在的基础,而生产力是最为基本的要素。其中,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所形成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显然,唯物主义的自然本体论是不能建构起这个体系的,在它那里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在实际上是相互割裂的。实践本体论超越了传统本体论,使本体论的触角深入到了人类社会,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大厦。在传统教科书体系里,由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思想研究不够,往往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解释为唯物主义原则在社会历史领域里的简单推广和运用,这实际上只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性,而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革命性。例如,胡克就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于“给唯心主义者在其对意识的分析中做出的天才发现,提供一个唯物主义的基础”,或者如莱文所说“马克思把德国的唯心主义对活动的强调与洛克-边沁对社会环境的强调混合在一起,这样就产生了马克思式的唯物论的独特性”,这样的判断是不正确的。列宁后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历史唯物主义,应该说是真正领悟到了这一真谛。

  4.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人学意义

  “实践”是与“主体”相联系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或者“实践唯物主义”使哲学从客体本位转到主体本位,突出了人之存在的意义,彰显了人的价值和重要性。马克思以前的一切旧机械唯物主义者均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片面强调环境对人的制约作用和决定作用,唯心主义者虽然看到了人的能动作用的一面,但只是抽象地看到了,故而只能把人的能动活动局限于精神领域。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又辩证地解决了主体能动作用的问题,他们认为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活动的,因而必然受到既有的物质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但人类又可以作用于自然界,使自然界发生合乎人目的的改变,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这就使哲学的目光开始转向人,以“人本”为核心来反对“神本”、“君本”、“物本”,结束了哲学在社会历史观上“见物不见人”的弊端,确认了人的主体地位,把“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原则和标准,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所有这一切都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思想正在实践中焕发出耀眼的光辉。

  5.实践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社会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和彻底地反思与批判,揭示其中的不合理性,透析其深层原因,并指出克服的途径,这样哲学就不能像过去那样只限于被动地“解释世界”,而应该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能动地去“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或实践的唯物主义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换,只有实践才能担当如此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根本旨趣正在于追寻不断地“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合理地改变世界,其意义绝不亚于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在社会领域,只有通过变革社会的实践,共产党人即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才能改变旧世界,建设新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才能成为全人类的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革命的意义是重大的、深刻的,它完成了从传统本体论向现代本体论的转换,开启了对人类社会进行研究的新篇章,在人类思想史上和实际生活中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正确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物质本体论是基础,实践本体论是真正观点”的思想,对于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都提供了正确而有益的指导,这将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走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