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制约国内生态治理的因素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01 共300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基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治理困境探析
【第一章】 制约国内生态治理的因素研究绪论
【2.1 2.2】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2.3】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第三章】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困境
【第四章】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启示
【第五章】我国生态治理的路径
【结语/参考文献】如何完善我国生态治理结语与参考文献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

  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更阻碍着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大气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濒危物种增加、全球气候变暖等等,这些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社会向前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阻力。我国同样存在不同类型的生态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与繁衍,更与我国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相悖。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趋严重,人类越来越关注生态问题。危机的出现迫使人类社会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模式,各种解决生态危机的绿色思潮应运而生。

  其中,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中的人化自然概念、新陈代谢概念,生态学、系统论、未来学理论及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分析了生态危机的成因,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虚假消费与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科技的资本主义使用是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主张依靠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绿色经济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所追求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生态治理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丰富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目前我国更是处在生态治理的关键阶段,应广泛吸收有关生态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积极全面地应对生态治理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二) 研究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支撑着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目前,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人类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人类自身也正在谋求更科学、更绿色的发展模式。生态社会主义从资本主义制度层面挖掘生态危机的根源,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中,人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及掠夺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提出的有关绿色发展的观点及其对未来社会主义模式的设想,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方面,自 20 世纪 70 年代生态社会主义在西方诞生以来,受到国外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西方涌现一大批生态主义者,生态社会主义飞速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德内拉·梅多斯等人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主张,人类要从思想和行动上极其重视人口问题,以此来摆脱生态危机的困境;英国学者大卫·佩珀的《生态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一书中描绘了生态运动中的"红色绿党"和"绿色绿党"的轮廓,研究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更加深入地分析了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主义之间关系的争论;美国学者詹姆斯·奥康纳的《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书中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的资本主义是否可能"这一论断进行分析,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基于生态学的角度;美国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中,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现代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并指出对社会制度进行变革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全书全面分析了生态危机问题;加拿大着名左翼学者威廉·莱易斯在《自然的控制》一书,将哲学与生态学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解释了"控结合制自然"的概念,并分析了历史,深入探讨了其意义与联系。印度学者萨拉·萨卡在《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一书中指出,解决生态危机需要的不是一个局部调整的"生态资本主义",它并不能提供解决环境破坏和社会非正义的方案,实际上的需要的是一种与优秀社会主义传统有着某种历史继承性的、新型的生态社会主义;总的来说,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的理解并分析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未来发展前景,但是有些学者的观点难免会出现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另一方面则是这些年来我国学者对生态社会主义进行的研究。国内学者于改革开放初期对生态社会主义开始进行研究,近年来,随着生态问题的加剧,我国对生态社会主义研究的文章着作明显增多。代表性的有:郇庆治的《绿色乌托邦: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作者在该书中论述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且归纳和总结了生态社会主义主要的理论观点;陈学明的《生态社会主义》对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者的主要代表作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与评价;解保军的《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疑云:"红"与"绿"结合的理论先声》一文强调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对其中所包括的现代生态哲学思想进行了分析,从理论层面提供了正确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方法;段忠桥所着的《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一书论述了新自由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一系列社会思潮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述评。另外,由郇庆治参与主编的论文集《重建现代文明的根基──生态社会主义研究》对国内学者在当代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实践方面等的重要议题进行了汇总。总之,国内学者对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研究视角较窄,仅停留在内容和特征的总结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困境及生态治理路径探析的研究比较欠缺,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设计的实践价值不够。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还需要更多学者结合我国国情不断的深入研究国外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为我国生态治理做出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基本思路。

  本论文在生态社会主义视角下,从生态危机和治理危机两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困境进行研究,分析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启示,包括生态政治理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启示、生态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生态文化理论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从经济、制度、法律及社会等视角探寻我国生态治理的路径,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治理制度、完善生态治理法律体系、鼓励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等。

  2.研究方法。

  本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史观、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演变与内涵,一切从我国国情出发,从生态危机和治理危机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困境,分析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启示,努力探寻我国生态治理的路径。在论述过程中,灵活有效地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和规范研究法等,力图通过探寻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治理问题提出既具有理论性又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五)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 重点。

  本论文在生态社会主义视角下,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演变与内涵,重点分析了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和基本主张,并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困境。面对我国生态治理存在生态危机和治理危机,结合生态社会主义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途径、发掘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启示成为了研究的重中之重,这便是选题的重点所在。

  2. 难点。

  以往的研究大多数是侧重于对生态社会主义和我国生态治理进行分别的研究,结合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治理进行研究的比较少,而且在我国现代生态治理路径探寻方面,更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案。本论文研究的难点在于更加深入研究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的启示。

  3. 创新之处。

  本论文在选题上充分体现了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演变和基本主张的阐述比较全面深入,更重要的是本文将生态社会主义与我国生态治理结合起来,全面发掘我国在生态治理面临的困境,详细阐述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治理的启示,并全面分析了我国生态治理的路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