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人道主义观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26 共334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探究
  【引言】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结合探析引言
  【第一章】沙夫人道主义观念的缘起
  【第二章】沙夫人道主义思想的演进
  【3.1  3.2】对马克思主义与人类个体的关注
  【3.3 - 3.5】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评价
  【第四章】对沙夫人道主义理论的评价
  【结语/参考文献】马克思人道主义观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文化的快速传播,文化间的融合或冲突加剧,真理与谬误并存构成了当代文化的现状。世界各国对人道主义的态度也千差万别,一些冲突往往以人道主义的名义在不同国家、民族发生,这些既体现了不同的的国家利益,发达国家凭仗综合国力说话,也可以表现出世界对人道主义的理解的不一致,因而,对人道主义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国际冲突,促进世界和谐。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我们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且坚持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沙夫的人道主义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在人道主义理论的推进。对沙夫人道主义理论的研究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的问题,但这一研究只是"冰山一角",人道主义理论博大精深,不是一两篇论文就能说清的。沙夫对人道主义理论具有创造性,他为还原马克思思想的原来面貌,争取个人的权利,填补马克思主义的"空白" 做出巨大的贡献。这篇论文对沙夫的人道主义理论进行梳理,主要包括理论产生的背景的介绍,理论分期,主要内容、可取之处以及不足之处,力图得到有益的启示,为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做好铺垫。

  在我学习哲学的将近七年的过程中,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了初步的认知,但是,自知文化底蕴与自身能力的不足,在论文的写作上,还是比较粗浅的,对沙夫理论的概括可能还有尚不周全之处。希望通过以后的学习,继续深化对这方面的认知。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使大家关注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理论,并继续立足个人,探索人道主义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我们需要吸收国内外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对我国现代化发展有用的理论,加强对人道主义理论的研究,纠正对个人的价值、责任、幸福不正确的认识,理解并批判社会主义中的异化现象,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总之,学习沙夫的人道主义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一)专著[M]:
  
  [1]亚当·沙夫。人的哲学[M]. 林波,徐懋庸,段薇杰,张振辉译。北京: 三联书店,1963.
  [2]亚当·沙夫。论共产主义运动的若干问题[M]. 奚戚,齐伍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亚当·沙夫。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M].袁辉、李绍明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
  [4]京特·弗里德里奇、亚当·沙夫。微电子学与社会[R].李宝恒、吴宝坤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年。
  [5]亚当·沙夫。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论的若干问题。北京:三联书店,1961 年
  [6]林艳梅、黄小寒。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7]薛德震。人的哲学论纲(增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年。
  [8]杨春贵。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
  [9]衣俊卿。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0]衣俊卿、陈树林。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下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马克思主义[M]. 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2]郭增麟。波兰独立之路[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13]刘祖熙、刘邦义著。波兰战后的三次危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徐崇温著。西方马克思主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二)外文文献:
  
  [1] Schaff, Adam, History and Truth[M],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976.
  [2]Sulaiman Olayinka Opafola,A Critique of the Conception of Human Nature in Marxian Socialism[M],Saarbrücken: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2011.
  
  (三)期刊、论文文章、学位论文[J]、[C]、 [D]:
  
  [1]亚当·沙夫。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J].哲学译丛。1980 年第 1 期。
  [2]亚当·沙夫。论个人自由[J].哲学译丛。1981 年第 2 期。
  [3]亚当·沙夫。作为一种思潮的结构主义[J].哲学译丛。 1983 年第 5 期。
  [4]亚当·沙夫。当代社会主义的空白领域[C]. 未来的社会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年。
  [5]亚当·沙夫。共产法西斯主义--起源和社会职能[C].未来的社会主义。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年。
  [6]亚当·沙夫。呼唤新左派--《困惑者纪事》(一)[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996年第 4 期。
  [7]亚当·沙夫。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思考--《困惑者纪事》(二)[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997 年第 1 期。
  [8]亚当·沙夫。波兰"现实社会主义"安魂曲--《困惑者纪事》(四)[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997 年第 4 期。
  [9]亚当·沙夫。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波兰经验--《困惑者纪事(五)[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998 年第 1 期。
  [10]亚当·沙夫。需要一种新的左派[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1997 年第 4 期。
  [11]亚当·沙夫。做马克思主义者,不做教条主义者[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999 年第 2 期。
  [12]亚当·沙夫。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新型社会主义(上)[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0 年第 4 期。
  [13]郭增麟。沙夫对苏东剧变的反思和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上)[J]. 国外理论动态。2001 年第 8 期。
  [14]郭增麟。沙夫对苏东剧变的反思和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下)[J]. 国外理论动态。2001 年第 8 期。
  [15]耶日·维亚特尔。学者与政治家[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3 年第 1 期。
  [16]陈学明。 马克思主义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从亚当·沙夫的回答说开去 [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 年第 6 期。
  [17]陈学明。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功能--兼评亚当·沙夫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意义的论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 年第 6 期。
  [18]叶林。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哲学和人道主义--沙夫的《马克思主义与人类个体》一书简介[J].哲学译丛。 1981 年第 4 期。
  [19]赵鑫珊。沙夫的《人的哲学》[J].哲学译丛。 1981 年第 1 期。
  [20]章士嵘。读沙夫的《语义学引论》[J].哲学研究。1981 年第 11 期。
  [21]燕宏远。亚当·沙夫[J].哲学译丛。 1980 年第 6 期。
  [22] W·埃希霍恩第一。评 A·沙夫的"马克思还是萨特尔?"--试论人的哲学[J].哲学译丛 .1966 年第 1 期。
  [23]丁象恭。沙夫:《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J].哲学译丛。 1962 年第 2 期。
  [24]袁辉。沙夫对"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J].山东大学学报。1997 年第 4 期。
  [25]陈道德。沙夫的意义理论述评[J]. 湖北大学学报。 1992 年第 6 期。
  [26]高湘泽。人道主义哲学--社会学观照中的微电子时代--亚当·沙夫主编《微电子学与社会》一书对我们的启迪[J].学术研究。1999 年第 11 期。
  [27]朱丽君。亚当·沙夫的异化理论[J].晋阳学刊。 2002 年第 6 期。
  [28]郑理。亚当·沙夫的人学思想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 1998 年增刊。
  [29]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8 年第 2 期。
  [30]周穗明。生态社会主义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1997 年第 4 期。
  [31]于润洋。符号·语义理论与现代音乐美学[J].音乐研究。1985 年第 3 期。
  [32]郑一明。当代西方著名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 年第 3 期。
  [33] H?斯科林莫夫斯基。波兰的分析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J]. 世界哲学。 1965 年第 9 期。
  [34]B?图汉斯卡。马克思的人的概念[J]. 哲学译丛。 1985 年第 1 期。
  [35]J?伊斯埃尔。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异化问题。 哲学译丛。 1980 年第 5 期。
  [36]亚当·沙夫。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新型社会主义(下)[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1 年第 1 期。
  [37]亚当·沙夫。 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意义[C]. 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俞可平主编。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年。
  [38]沈恒炎、燕宏远著。国外学者论人和人道主义[C].(第三辑:东欧等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39]孙芳。沙夫人大主义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 年。
  [40]张秀娟。亚当·沙夫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理论转变[D].2011 年。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