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生态伦理与绿色发展相互关系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时间:2016-12-13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2485字

  结 语

  人类历史的车轮依然在滚滚向前,人类文明的进程始终不会停歇,当代人如何实现文明的更好延续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在人们走过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历程之后,取得的成就让人激动不已,而出现的问题让人触目惊心,在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唯有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才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生态伦理同绿色发展是相契合的理念与实践,是妥善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选择,是面对复杂难题的解决之道,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和实践也已证明,这条路是走的通的而且是正确的。生态伦理为人们提供了认识自然的新视角,人们对自然不能再如此任性,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与义务,绿色发展则为人们践行科学理念提供了实践道路,人们必须实现如此发展才能确保发展的持续、人类社会的持续、人的持续,这对全世界都是有益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在继续发展中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社会主义国家要在发展中持续深化改革,发达国家要积极转变生产方式,承担国际义务,而发展中国家要强大自我,奋起直追。

  中国的发展关乎我们每个人,同样关乎世界,中国现在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将这个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住,中国必然可以大有作为,将之后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好,中国必然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发展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继续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满足社会主义发展的需求也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的绿色发展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为中国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时机,总结已取得的成就,妥善解决仍存在的问题,积极创造绿色发展的有利条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要深入实践生态伦理和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方位变革,积极探索创新,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坚持发展的脚步不停歇。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且艰难的,但更是充满希望的,我们必须为了实现最高理想而不懈奋斗,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和伟大复兴坚定前行。

  参考文献:
  
  经典着作: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列宁。哲学笔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4]列宁全集(第 5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尼·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外文译着:
  
  [7][美]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8][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9][英]安德鲁·多布森。绿色政治思想。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10][英]戴维·佩拍。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11][美]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美]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14][美]德内拉·梅多斯等。增长的极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15][瑞士]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国内着作:
  
  [16]林红梅。生态伦理学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7]卢风。从现代文明到生态文明。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18]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9]余谋昌。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0]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1]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2]叶平。环境的哲学与伦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3]牛文元。中国科学发展报告 2010.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4]诸大建。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2002.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
  
  论文类:
  
  [26]赵惠芬。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7]杜振吉。道德的起源与人的需要。理论学刊,2003,(9)。
  [28]王岑,郭育丰。从生态伦理观看人与自然关系的构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1)。
  [29]万长松。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的困境。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4)。
  [30]郇庆治。国际比较视野下的绿色发展。江西社会科学,2012,(8)。
  [31]卢风。论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32]甘绍平。我们需要何种生态伦理。哲学研究,2002,(8)。
  [33]叶平。生态哲学的内在逻辑:自然(界)权利的本质。哲学研究,2006,(1)。
  [34]何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形态何以可能?哲学研究,2006,(1)。
  [35]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7)。
  [36]盛国军。环境伦理学的后现代性、意义及困境。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06,(2)。
  [37]李崇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湖南社会科学,2011,(1)。
  [38]李承宗。马克思与罗尔斯顿生态价值观之比较。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9]胡鞍钢。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 GDP(1970-2001)。理论参考,2006,(4)。
  [40]刘洪波。人与自然辩证关系下的绿色消费。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2)。
  [41]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42]赵兴良,胡启南。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求实,2001.(11)。
  [43]翟真。俄罗斯的生态文明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思想战线,2013,(4)。
  [44]贺钦。浅析古巴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经验。拉丁美洲研究,2007,(3)。
  [45]刘岩。巴西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生产力研究,2006,(12)。
  [46]刘希刚。 前苏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探索及其历史启示。理论导刊,2012,(8)。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