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道德运气的德性伦理学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4-26 共533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亚里士多德视野下的运气问题探析
  【引言  第一章】道德运气与当代伦理学关于运气的争辩
  【第二章】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
  【3.1】亚里士多德论生成运气
  【3.2】亚里士多德论行为结果方面的运气
  【3.3】亚里士多德论环境方面的运气
  【结论/参考文献】道德运气的德性伦理学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与讨论
  
  在本文中,我们从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视角对当代的道德运气问题进行了考察,给出了部分亚里士多德在这些问题上的解答。对于这里的考察有两点需要再次强调一下。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道德运气问题是一个 20 世纪才明确提出来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或许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也没有想要在他的伦理理论中解决这个问题,他心中的道德图景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幅模样:道德和运气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考察是用今天的问题来重读亚里士多德文本,在文本的支持下对道德运气的问题提出亚里士多德式的解答。其次,我们不光是在直接文本支持的意义上来考察亚里士多德对道德运气问题的回答,而且还根据亚里士多德理解道德的方式和德性理论来延伸和重构他对一些问题的回答。比如在讨论环境方面的运气时就根据亚里士多德德性是一个逐渐发展和成长的过程的想法来延伸的,在讨论行为结果方面的运气时是根据他对非自愿行为的讨论来重构的。这两点是我们在进行此项考察时始终坚持的原则。
  
  根据本文的论述,无可置疑,亚里士多德承认了运气对道德的影响且在其德性论理论中可观到这种影响的呈现。一是生成运气方面。德性不属于自然而然的必然性之物,他的完善、达成是基于行动者的能动性努力;德性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型塑“第二自我”的过程。然而,这个生发的自我,并不是那么全然独立与纯粹;亚里士多德显然承认人本身确实具有一些天然的倾向,而这些天生的或好或坏的自然倾向却会使得行动者在通往德性的道路上变得更容易或更困难。二是环境方面运气。亚里士多德把伦理生活立足于以品质为核心的德性之基,使得人们在面对诸多复杂的情形时有牢固的依据保障。但德性作为一种后天养成的品质,其自身并不是充足的。一方面,德性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环境;另一方面,德性的施展也需要一定的条件、环境。首先,我们来看普里亚摩斯王那个极端厄运的例子。在被剥夺了主要的外在条件的极端厄运之下,德性失去了运用和发挥的“材料”,德性与以德性为基础的幸福生活就无从谈起了。因为德性就是作为人的功能的卓越和繁荣,但是功能的卓越发挥需要依靠外在的条件。其次,前面我们已经说到,德性是一种在任何实践情形中感知各种实践要素、对各种要素进行权衡并最终做出在相应处境中最善行为的实践智慧。但是,这种智慧作为一种能力并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漫长的道德实践过程中逐渐地加以培养和形成。德性培养的目标最终也是为了形成这样一种实践智慧。如果作为德性核心的实践智慧本身在一个过程中才能加以培养和形成的,那么这本身就把德性之人敞开在了运气的影响之中。因为一个有德性的行动者在未成为德性之人以前,他能否遭遇了能够培养他的实践智慧的环境在根本上是一个运气问题,但这个运气最终会影响他是否能成为一个德性之人和人们对他的道德评判。再次,德性之人的德性需要在相应的处境中表现出来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和评判,这也把德性之人抛入某种运气之中。因为一个具有德性的行动者可能由于运气的影响从而在一生中都没有机会展现他本来具有的某种德性,没有机会在一个需要的处境中把这种德性展现出来。在我们前面的论述中,这似乎让人认为亚里士多德是不承认有行为结果方面的道德运气存在的。但事实上,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这类运气依然存在。因为,虽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才是道德评价的合适对象,但德性必须通过相应的行为展现出来才能被认知和评价,而行为本身是行动者在外在世界中展开的,这就开放了运气对行为的影响。
  
  尽管亚里士多德开放了运气对道德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毫无限制的,道德并没有完全被裹携在运气之中。在承认道德受着运气影响的同时,亚里士多德认为基于理性的选择和自愿行动对于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道德决定和评判中理性、选择和行动者的控制等能动性要素扮演着关键作用。正如亚里士多德对相关论题论述道:
  
  责怪外在的善物,而不责怪我们自己这么容易被[快乐]这类东西所俘虏,是可笑的,把做高尚之事归因于己,而把做可耻之事归因于受外在刺激,这也是可笑的。因此,只有这样才算是出于“被迫”;动因在外,但被迫者对强迫行为完全无能为力。[1]
  
  所以我们权衡的,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和能够被实现的东西。这也是唯一还剩余的东西。……但我们要权衡的是,通过我们自身而发生、但不是永远以同一的方式发生的事情……[2]
  
  所以如刚才所说的那样,人是行为的动因,这是正确的。但权衡所关系到的是他自身能够做到的事情。而他所能做的,就是达到目标之途径。[1]但德性也如恶习一样也在于我们自己。因为凡是在我们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行动,不行(动)也在我们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在能说不的地方,也能说行,[反之亦然].……而且,尽管目的是高贵的,我们也能够倾向于不做,那么如果目的是卑贱的,我们也能够倾向于去做。但我们的倾向是,做高贵的事,不做卑贱的事。这就是我们前面已说过的,人的高贵和卑贱在于我们自己。因为成为作乐的人和成为低贱的人,都是我们能力范围内的事。[2]
  
  如同前面已经说过的,我称之为自愿的,是这样一种行动:它在某人的能力范围之内,是知情而做的,即对行动针对谁、用什么工具、出于什么动机并非不知道的情况下做的(例如他要打谁,用什么打,为什么打他)。而且在所有这些方面,知情并非出于偶然,行动亦非出于强迫。[3]
  
  以上论述虽然散落在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中,但它们都表明了一个核心观点:行动者的理性选择、控制和自愿行动等对德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即是说行动者在德性和道德的事务上是具有主动性的,他们可以通过理性的选择、对他们能控制的实践上的把握和处于自愿而行动等对相应的结果负责,接受相应的称赞或责备。
  
  确然,在亚里士多德对人类道德途径的描述中存在着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的道德受着运气的影响,即使对处于德性发展最高峰的德性之人,他们依然受着各种道德运气的影响,甚至在一些根本的层面上被运气所决定。另一方面,人类在道德事务上有具有理性选择和控制的,道德行为是处于行动者意志的行为,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既然伦理德性是意志抉择的品质,而意志抉择又是经过权谋的欲求,那么,只要意志是善良的,那么理性的考虑必须是真实的,意志欲求必须是正当的”,[4]“把行动的原则作为动因(而不是作为目的),就是意志,意志抉择的原则是对目的的欲求和目的的概念。所以,意志选择既不可能脱离理智和思考,也不可能脱离伦理品格”.[5]道德是出于行动者意志的行为,这就意味道德是可以免于运气的影响的,因为运气包裹下的行为,无所谓意志可言。显然,亚里士多德对人类道德这两面的描述是相互冲突的,承认道德受运气的影响似乎就得放弃道德建基在行动者意志基础之上的观点;反之,如果把道德的基石建立在行动者的意志之上,似乎就得放弃道德受到运气的影响。经由考察,亚里士多德在面对道德运气时似乎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立场。这种矛盾的状况并不是其理论的无能,因为在其看来伦理学并不提供同科学那样的精确性;作为一门实践之学,它允许冲突的发生,它容纳意外的存在,它是一种非科学的图景。当然,亚里士多德仍把人类的理性、选择和自愿行为等不受运气影响的因素放在了人类道德生活的关键位置。
  
  致谢
  
  我无法由衷的说学习哲学是一段幸运或美好的机缘,但可以绝对的说它将会成为一段难忘的过去。临近毕业,一半感觉遗憾,还有一大半感觉苦涩,再夹带一丝的美好。因为在这段学业中,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获益良多,并时常产生甜美;但这一丝的夹带已经很足够了。因这一丝美好,在此,我对所有的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特别是对我的导师王良范老师,王老师别样的教学风格,往往激发我们的思考,开拓我们的视野。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无论最初的选题还是最后的修稿,王老师都对我进行了悉心指导,我的论文能够顺利完成王老师功不可没。其次是陈艳波及张柯老师,从其教学及研究引用了不少成果、吸收了不少思想。最后我要再次向各位老师和王老师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一。参考着作
  
  [1]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万俊人 .何处追寻美德[M]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3]宋希仁 .西方伦理思想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4]徐向东。《道德哲学与实践理性》,[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年。
  
  [5]邵显侠、陈真。 荣辱思想的中西哲学基础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6] 高国希。走出伦理困境--麦金太尔道德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7]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着选读》(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8]A.J.艾耶尔。自由与必然[M].载: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M],徐向东 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9]伯纳德·威廉斯。道德运气。[M].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0]亚里士多德全集。[M].苗力田译,中国人大出版社,2005.
  
  [11] [德]斯坦芬·科兰奈着。偶然造就一切[M].刁晓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2] 康德着。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M].李秋零 译,载:康德着作全集第 4 卷[M].李秋零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胡企林校。商务印书馆,2003.
  
  [14] 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8.
  
  [15] 曼斯菲尔德。男性气概。[M]. 刘玮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9.
  
  [16] [古希腊]柏拉图着。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7]唐凯麟:《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刚、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9][美] 汤姆·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郭夏娟、李兰芬、沈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0]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着选辑》(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
  
  [2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2][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3][美]唐纳德·帕尔玛。为什么做个好人很难?伦理学导论[M].黄少婷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4][英]大卫·休谟。道德原理探究[M].王淑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5][印度]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7][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谢宗林,李华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8][美]詹姆斯·M.布坎南。同意的计算[M].陈光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9][美]詹姆斯·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M].杨宗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0][德]布莱恩·巴里。 正义诸理论[M].孙晓春、曹海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31].[德]哈贝马斯着,曹卫东等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32][德]尼采 超善恶:未来哲学序曲[M] 张念东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年版。
  
  二。参考论文
  
  [1]李义天。从道德运气到伦理运气--美德伦理视野中运气问题研究[J].伦理学研究(中央编译局),2012,09:5-61.
  
  [2]李义天。 当代伦理学关于运气问题的争论与辩护[J]. 学术月刊,2014,01:第46 卷。
  
  [3]甘邵平。道德概念的两重含义[J].伦理学研究,2013,09,5-67.
  
  [4]王旭凤。道德运气与道德责任[J].广西社会科学,2008,02:总第 152 期。
  
  [5]袁祖社。“现代性社会”价值本体确立与认同的困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25-31.
  
  [6]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22-29.
  
  [7]郑宇健,道德运气与规范性[J].世界哲学,2004 年第六期。
  
  [8]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102-104+107.
  
  [9]雷传平。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生成运气[J].求索,2012,06.
  
  [10]唐文明。论道德运气[J].北京大学学报,2010,05,47-3.
  
  [11]李武装,刘曙光。“我是谁?”和“我们是谁?”--“新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的深度迷茫与自 性澄明[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31-37.
  
  [12]顾肃。全面认识个人与社群的关系--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争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02:38-45.
  
  [13]臧豪杰。我国社会信任的现状及其重建探论--社群主义视角[J].理论导刊,2011,08:22-26.
  
  [14]方熹。近年内威廉姆斯伦理思想研究术要[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10.
  
  [15]王宁。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J].外国文学,2002,06:48-55.
  
  [16]钱圆媛。对运气的“去魅”--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和运气[J].哲学百家,总第 477 期。
  
  [17]方熹。威廉姆斯对传统规范伦理学的颠破[J].伦理学研究,2012,05:3-59.
  
  [18]唐文婷。内格尔对康德运气观的批判与继承[J].社科论坛,2011 年第一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