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思考”和良心的关系探析

时间:2016-04-06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377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阿伦特“思考”的道德意蕴探析 
【第一章】 《心灵生活·思考》中的思考与道德研究导言 
【第二章】艾希曼审判:“无思”的哲学蕴含 
【第三章】海德格尔事件:思者为何误入歧途? 
【第四章】 “思考”的哲学蕴含 
【5.1】 “思考”和良心的关系探析 
【5.2.1】 “思考”对判断的“释放作用” 
【5.2.2】 “思考活动中对人的心智扩展 
【第六章】对阿伦特“思考”的道德关切的反思 
【参考文献】阿伦特思考的道德副作用研究参考文献
 

  5“思考”的道德意义:思考活动避免人为恶

  现在,我们直面本文的核心问题:阿伦特是如何严格准确地理解“思考”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虽然,她强调“思考”并不直接为我们的行动做准备,但是,在她看来,在“思考”和道德之间至少有两种相关联的方式--良心、判断,这使得“思考”具有道德副作用,进而能够“决定”一个人反抗为大恶。

  5.1“思考”和良心

  阿伦特把苏格拉底看作是一个思想者的典范,理所当然,她分析“思考”及其道德副作用都是以苏格拉底为榜样。阿伦特指出:“苏格拉底,这个爱困惑的人,几乎没有做出什么肯定的论断。”①然而,他的确做出了两个在阿伦特看来是她思考中的路标的命题。这两个命题都来自于柏拉图的《高尔吉亚篇》,它们是这样说的:

  1、遭受恶比作恶要好。

  2、对于我来说,我宁愿我的七弦琴或我指挥的合唱跑了调子,满是噪音,并因此使多数人与我不一致、矛盾,我也不愿,我作为一(beingone)要与我自己不协调,与我自身矛盾。②这两个命题乍一看上去让人难以理解,苏格拉底为什么强调他是“一”(one),而之后又说要与他自己和谐一致?至于“遭受恶比作恶要好”貌似已经成为一种平常的道德说教,到底应该怎样去理解且欣然接受它呢?如果我们在此引入阿伦特对“思考”的另一种描述,那么这些疑虑也就随之化解,我们因此也能够通过解释这两个命题而了解阿伦特“思考”所蕴含的良心观。

  5.1.1“思考”的属性::“合二为一”的对话式结构

  阿伦特通过考察苏格拉底的对话式“思考”方式得出:“思考”这一追求意义的活动,它与人的智力高或低和认识对象的深奥或浅显没有根本关系,它在结构上是对话式的。“思考是我和我自己之间的无声对话”.①当我参与到“思考”活动中,我与我自身相分离,并通过言说使得出现“我自己与我自己的两重性”:

  人的孤寂能把自己的纯粹自我意识变成在思考活动中的两重性。正是这种我自己与我自己的两重性使思考成为一种真正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我既是提问者又是回答者。思考是辩证的且批判的,因为它经历了提问和回答的过程……由此,我们时常不断地提出苏格拉底的基本问题:‘当你说……的时候,意味着什么?’只是这种言说是无声的,且因此它如此迅速以至于人们很难察觉其对话式结构。

  由此看来,“思考”确实是一种自反性的活动。援引柏拉图的说法,阿伦特称“思考”为:是在“考察偶然发生的或引人注意的事情”时“我与我自己之间的无声对话”.③阿伦特正是注意到了“思考”的根本属性是其对话式的结构,所以她进而谈及“合二为一”.在阿伦特看来,没有什么能被完全严格地称作是“一”,“如A是A,它能与它自身和谐或者不和谐;你总是至少需要两个音符来制造一个和谐的声音。”④所以阿伦特认为,苏格拉底所说的在自我之间存在的和谐一致或者是矛盾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同时她也指出:“如果没有最初的分裂,苏格拉底关于对所有现象物而言的‘大一’(One)的存在中的和谐的论述可能是没有意义的。”⑤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有这种“合二为一”的对话式“思考”的体验,在这种程度上,人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思考”的存在。我们在实际上有足够多的经验来说明这种“思考”的存在感。例如,当我们“思考”某物时,无论它在现实中是否存在或者有任何意义,我们随即在脑海中产生了一个相关的建议,而它之后又立即地被另外一种建议所反驳,有时候这个过程是如此之快,以至于这种对话式的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很难被察觉出来。

  这个对话式结构在我们试着把我们的想法写到纸上的时候变得愈加明显。然而,有时候我们却很难去写下任何东西,这是因为这种矛盾的想法之间相互追逐的速度过快。“我”

  作出了一个建议,并且“我”又反对它而做出一个相反的建议,这两个“我”都是同样一人,且由此产生了一个实在的对话。维系在两个“我”之间的是同伴的情谊,当两者经过“思考”的对话达成一致时,两者“合二为一”,用一个统一的整体身份表达想法或者采取行动。阿伦特认为,在这个我与我之间的内在对话过程中,我除了与我自身相伴之外不做任何其他事情,我在一个人的孤寂中意识到我自己,倾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5.1.2苏格拉底的两个道德命题

  从“思考的我”的“合二为一”的经历,阿伦特试图解释上述苏格拉底的两个道德命题:“遭受恶比作恶要好”和“宁可与多数人相矛盾,也不要与自己不一致”.在这个过程中,她将会展现出她自己的良心观。

  在阿伦特看来,第二个命题是第一个命题的先决条件,所以她首先解答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对苏格拉底而言,与他自己和谐一致是如此的重要。众所周知,苏格拉底是一个热爱“思考”的人。如果一个人醉心于“思考”活动,那么要完成“合二为一”,就需要对话的两个参与者是朋友关系,他们需要“良好的状况”:“对苏格拉底而言,合二为一的两重性仅仅意味着:如果你想要去思考,你必须明白,发起对话的两者要有良好的状况,即参与对话的同伴要是朋友。当你意识到孤单一人的时候,这个同伴是唯一一个进入你的生活且你从来不能把他驱赶出去的人--除非通过停止思考。之所以遭受恶比作恶要好,这是因为你依旧可以和这个受难者做朋友;而谁愿意和一个杀人犯做朋友且不得不和他生活在一起呢?即使是另一个杀人犯也不愿意。”①在“思考”中,我与我自己为伴。因此,如果我热爱“思考”,那么我必须明白我能成为我自己的朋友。

  与某人自己的友谊并不意味着自我陶醉、自恋。“在这其中的指导性经验是友谊,而不是自私。”②阿伦特在此提到了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指出:“‘朋友是另一个自己'--这意味着:你能和他进行思想对话就好像同你自己交流一样。”①在阿伦特看来,苏格拉底同亚里士多德一样都赞同:“自我,也是一个朋友”且“思想交流只能在朋友之间进行下去。”②阿伦特认为,思想的内在对话只能在我没有与我自己相矛盾的情况下发生。因为我不会渴望与一个我认为是我的敌人的人去交流,或者与一个和我完全不同的人交流,反而,我会十分确定地享受与我的朋友交流。因此,这种对话的“基本原则”是:“不要自相矛盾”.③倘若一个人不能与他自己成为朋友,那么,他将会发现他与其自己相矛盾,他将不会享受“思考”的乐趣,且因此他会回避“思考”.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阿伦特总结得出:“’卑鄙之人‘的特征是’与他们自己相矛盾‘,邪恶之人的特征是避免与他们自己相伴。”④阿伦特不仅认可“思考”是我和我自己之间的友好对话,而且她还从词源学的角度考察了它们。她指出,意识(consciousness)与良知(conscience)有相同的词根,“语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把’意识‘和’良知‘区分开来,且在某些语言中,例如,在法语中,就没有区分这两者。”

  “良知”字面上的含义包括“知道有”,它同“意识”、“自我意识”的含义有相似之处,当人进行“思考”活动时,它们指涉相同的认识对象。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在知道其他事情的同时,我也知道了我自己的存在,而正是因为我意识到了我自己,我就不得不确定我也是我自己的朋友。因此,通过对苏格拉底“思考”活动的描述,阿伦特从中抽离出“思考”的道德意义,即“思考”之中蕴含的良心观:“思考”之人会回避邪恶。而良心(良知)指:当我回到我自己的“家”,只有我自己为伴的时候,我期待和我自己之间的对话。“在此,良心表现为一种回想、反思,或是由罪行所唤起……或是由未经检验的意见所唤起……或者它可能是对这种事后想法的预期害怕。”⑥阿伦特强调,若要聆听到自己良心的声音且感受到它的影响力,那么一个人就必须从他人的陪伴中抽身,并且陪伴他自身。“使一个人害怕的原因在于:预期到只有在他回家的时候,有一个目击者在等候他且将会出现在他面前。”

  为了证明她的观点,她引用了莎士比亚对理查三世的描写:

  我在害怕什么呢?我自己吗?这里没有其他人在:

  理查爱理查:就是说,我是我.

  这里有个杀人犯吗?没有。不,我是杀人犯:

  那就逃吧:什么!从我自己这里逃吗?非常有道理:

  否则我就要报仇了.什么!自己报复自己吗?

  啊!我爱我自己.为什么?有什么可爱的?

  为了我对自己曾经做过什么好事吗?

  哦!不:唉!我其实狠我自己,

  因为我自己犯下可恨的罪行.

  我是个罪犯.不对,我在说谎,我不是罪犯.

  白痴,你还在说自己的好话:白痴,不要自以为是.

  当理查三世独自一人时,他不得不面对自己,他的恶行使得他不能与他自身的同伴和谐相处,他饱受心灵纠结的折磨。然而,当他与他的同僚为伴的时候,事情变了,自我的陪伴隐退到幕后,对良心的呼唤置若罔闻,进而,他对自身的不和谐也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以这些关于良心特质的论述为铺垫,阿伦特进而试着解释苏格拉底在《高尔吉亚》篇中的两个肯定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苏格拉底这样一个热爱“思考”的人而言,他指挥的乐队跑调要比与他自己不一致更好受。在苏格拉底所热爱的“思考”范围内,他需要寻找他自己的内在和谐,否则他是不会再享受“思考”的乐趣。所以,在这种意义上,苏格拉底所声称的“遭受恶比作恶要好”是可以理解的。原则上来说,一个人可以逃离其他所有人的陪伴,而那个“你永远不能回避的人……是当你意识到自身孤单一人的时候所出现的同伴”,且唯一逃避他的方式就是停止“思考”.③这就是为什么遭受恶比作恶要好的原因。“思想的交流只能在朋友之间进行”,①没有什么比犯罪、为恶更糟糕,因为这会妨碍我成为我自己的朋友,而对于一个热爱“思考”的人来说,他习惯于享受这种内在反思的宁静,“思考”活动在此避免了人为恶。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