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理疗学论文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针灸和理疗的疗效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作者:杨琳
发布于:2019-06-13 共2124字

  摘    要: 目的 对针灸结合理疗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15例, 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取针灸方法进行治疗, 试验组实施针灸结合理疗治疗, 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3%、53.33%,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将针灸结合理疗应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中, 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针灸; 理疗;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疗效;

  0、 引言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在临床外科-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之一, 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 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颊疼痛、口角抽搐、舌部刺痛等, 呈周期性发作, 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影响严重, 因此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积极治疗于患者而言十分必要[1]。临床常使用药物治疗、封闭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 大多会影响患者面部神经感受, 治疗效果欠佳。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针灸结合理疗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 下将实际研究资料数据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15例, 对照组15例。试验组15例, 9例男性, 6例女性, 年龄40~75岁, 平均 (50.14±7.26) 岁, 病程1~15年, 平均 (6.25±2.08) 年。对照组15例, 8例男性, 7例女性, 年龄41~76岁, 平均 (51.09±6.73) 岁, 病程1~16年, 平均 (6.73±2.87) 年。入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排除精神异常以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开展本次研究调查均取得以上所有患者同意, 并在相关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临床资料方面, 两组患者对比差异不大且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较强参考价值。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针灸和理疗的疗效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针灸进行治疗:针灸部位为患者面部颊车穴、颧髎穴、下关穴、太阳穴、丝竹空穴以及攒竹穴以及合谷穴, 告知其采取正确仰卧位, 使用0.25mm×40mm的无菌针灸针在患者疼痛部位进行下针, 下针应保持1.5寸范围内, 当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时再连接电针治疗仪, 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对电流强度进行设定, 0.5h后起针, 每日一次, 连续治疗一个月。试验组在针灸基础上实施理疗治疗:在针灸的同时采用由福州协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CD-WG-1B型五官超短波治疗治疗仪进行治疗, 在患者面颊疼痛部位以及耳后乳突区部位分别放置两个小圆电极, 两个电极之间距离应保持4cm范围内, 以微热量对患者进行治疗, 1次/d, 15min/次, 不间断治疗1个月。需要注意的是, 治疗10d后, 应间隔2d, 再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评价

  将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对比:经治疗, 患者面部疼痛感消失明显, 面部功能恢复正常, 无明显复发迹象则为显效;经治疗, 患者面部疼痛感有一定改善但未完全消失, 发作率在50.00%以内则为有效;经治疗, 患者面部疼痛感无改善, 发作次数增多或病情有加迹象重则为无效。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均以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使用百分率 (%) 进行表示, 使用χ2对具体结果进行检验, 在P<0.05的情况下, 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15例患者, 治疗显效10例, 有效4例, 无效1例与对照组15例患者, 治疗显效6例, 有效2例, 无效7例进行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具体治疗情况对比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 ]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 ]

  3、 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也可称为痛性抽搐, 在临床外科-神经外科比较常见, 主要以三叉神经中的某一支神经或几支神经发生针刺疼痛、刀割疼痛、触电疼痛以及灼烧疼痛等症状, 影响患者正常洗漱、进食以及与人交流, 并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 应及时对其进行有效治疗, 改善其临床症状, 提高其治疗效果。中医学认为, 风寒侵入人体经络中会导致经脉麻痹阻塞, 从而发生疼痛症状或与风热毒邪入侵人体面部, 造成经脉气血运行异常有关。针灸治疗通过对患者面部颊车穴、颧髎穴、下关穴、太阳穴、丝竹空穴以及攒竹穴以及合谷穴等穴位进行下针, 能有效刺激痹阻神经, 起到疏风解热、通经活络的效果, 结合电针以及五官超短波及中频脉冲电治疗, 治疗效果更佳。电针治疗可通过刺激神经纤维组织达到改善面部以及受阻神经的血液循环功能的功效, 对解除患者肌肉痉挛、阻断神经异常放电以及调节供血异常情况等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患者进行五官超短波及中频脉冲电治疗, 能有效对患者受损神经中的微循环进行修复, 加快局部组织代谢速度, 对提高疼痛阈、消除三叉神经疼痛、抑制三叉神经神经异常兴奋等意义重大[2]。

  综上所述, 针灸结合理疗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0例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壮, 霍金, 赵同琪, 等.齐刺电针扳机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 2017, 37 (1) :31-34.
  [2]夏维鹏.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14) :202-203.

作者单位:山东聊城市莘县人民医院
原文出处:杨琳.针灸结合理疗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0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8):175+18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