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理疗学论文

弯曲伸展运动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效果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5-26 共3260字
论文摘要

  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是指排除已知的特异性病理变化(如感染、炎症、肿瘤、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骨折、根性或马尾症状)所致的后背的腰、骶部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下腰痛是一种临床综合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也很多,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心理疗法及手术治疗等,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首选运动疗法.运动治疗是医疗介入的主要方式,其屈曲运动和伸展运动方式均广为流传,其治疗方法与理论完全不同,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存在争议,而关于其治疗下腰痛疗效差异鲜有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2年8月我院门诊就诊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56例,运用运动疗法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56例,按照就诊顺序编为1~56号,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区组大小为4,按就诊先后顺序分配,将患者分为屈曲运动组和伸展运动组,每组28人。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
论文摘要
  
  1.2 纳入标准
  腰痛伴或不伴有大腿疼痛。无根性疼痛。疼痛于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不同程度缓解。病程中无外伤、手术、发热及不能解释的体重减轻。查体均无神经根病变体征。

  X线片未见脊柱畸形、脊柱骨折及严重骨质疏松。腰椎MRI检查除外脊柱肿瘤及椎间盘突出。两组研究对象3个月内无腰背肌、腹肌锻炼史,治疗前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3.1 屈曲运动患者仰卧床上,屈髋屈膝约45°,脚平放床上,患者将膝关节靠向胸部,用手抱住膝关节进行加压,在疼痛可以忍受的前提下达到可能的最大屈曲,保持3s,然后放松膝关节,双脚 放回床 面,回到起始位。再重复。10次/组,每 隔10min重复1组,6组/d.见图1.【图1】
论文摘要

  1.3.2 伸展运动患者俯卧床上,手掌置于肩关节下方。伸直双臂,在疼痛可以忍受的前提下尽量撑起上半身,保持骨盆和大腿放松,保持3s,然后回到起始姿势,再重复。10次/组,每隔10min重复1组,6组/d.见图1.

  1.3.3 摄片方法每个患者均采取站立中立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挺胸收腹,双手交叉置于头部。摄片时身体长轴与球管垂线平行,以髂骨棘为中心,球管距胶片100cm.拍摄部位包括T12~S1椎体。

  1.4 评定指标
  1.4.1 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腰部疼痛的主观感受,0分:无疼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9分:重度疼痛,10分表示剧痛。

  1.4.2 ODI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定腰部功能,包括疼痛的强度、生活自理、提物、步行、坐位、站立、干扰睡眠、性生活、社会生活、旅游等10个方面的评分,共50分,记分方法:实际得分/50×100%;如有题未做记分方法:实际得分/最高可能得分×100%,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

  1.4.3 腰椎曲度测量采用seze测量方法,即在Χ线侧位片上自T12椎体后下角至S1椎体后上角作一连线,腰椎各椎体后缘的弧形连线与此线形成一弓形,弧弓顶点正常在L3,弧弓顶点与弦垂线距离正常为1.8~2.2cm.见图2.【图2】
论文摘要
  
  1.4.4 临床疗效判断根据VAS评分、ODI评分结果,计算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术前评分×100%.优:改善率为75% ~100%;良:改 善 率 为50% ~75%;中:改 善 率 为25%~50%;可:改善率为0~25%或低于术前;总有效率=(优例数+良例数+中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软件包处理相关数据,各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屈曲运动组患者中有3人未能完成治疗,其中未能坚持治疗2人,对疗效不满意而退出1人;伸展运动组患者中有3人未能完成,其中未能坚持治疗2人,因工作原因放弃治疗1人;两组最终完成治疗和随访各25人。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VAS、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VAS、ODI评分降低分值屈曲运动组较伸展运动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论文摘要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屈曲运动组总有效率84.0%,伸展运动总有效率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论文摘要
  
  2.3两组治疗前后腰椎曲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腰椎曲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椎曲度与治疗前比较,腰椎曲度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腰椎曲度增大值屈曲运动组较伸展运动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论文摘要  
  3 讨论
  
  非特异性下腰痛是下腰部结构性退变及软组织劳损引起的,以下腰部酸痛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症.已经成为患者工作能力丧失、社会经济负担增加、影响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欧洲,学者们推荐运动疗法作为非特异性腰痛治疗方针.运动疗法也称为治疗性运动,是疾病康复治疗中一种重要的物理疗法。而屈曲与伸展运动治疗理论相反。屈曲运动主张强化腹部肌肉以及牵张紧缩屈髋肌、背伸肌以维持平背姿势,以减少腰椎前凸程度,扩大椎间孔并降低神经根压迫的几率,并且缓解腰骶关节挛缩。临床研究表明屈曲运动作为治疗下腰痛的手段,能迅速改善腰椎活动范围及缓解疼痛.伸展运动理论主张对腹肌、背伸肌及软组织的牵张训练来维持腰椎前凸程度,减轻椎间盘压力来减轻腰痛。国内学者利用等速仪对慢性下腰痛患者进行腰部的屈伸肌力的测定,发现慢性下腰痛患者存在腰屈伸肌肌力的下降,尤以伸肌为甚。同时还存在腰椎前后肌力的失衡,从而使得腰椎肌源性稳定力减弱,并进一步导致腰椎稳定性下降,所以应加强腰伸肌的肌力训练以促进屈伸肌力平衡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提示屈曲运动与伸展运动均能明显缓解下腰痛症状,但伸展运动较屈曲运动疗效更好。

  正常的腰椎存在生理前凸,对维持脊柱的生理曲线和人体的平衡、姿势起着重要的作用。腰椎退变的一个直接表现即是腰椎力学结构产生紊乱,腰椎生理曲度发生改变。

  Chaleat-Val-ayer E等研究发现下腰痛与无下腰痛患者相比其腰椎曲度明显变小。

  Peterson等研究表明无论外科或者康复治疗下腰痛患者,只有效校正平背畸形才能缓解症状。腰推生理性曲度变小时,应力重新分布,导致椎体和椎间盘等力学结构应力失衡。使椎体、椎间盘及小关节构成的三关节复合体更易发生异常位移和交锁,导致腰椎失稳,发生下腰痛。腰椎是活动范围大、频率高和负重最大的部分,它的稳定依靠腰椎骨性结构和与之相关联的肌肉系统来维持.任何一个系统的功能或器质性病损所引起的腰椎不稳将由另一系统代偿来维持其稳定。

  为了维持腰椎平衡,与之相关联的肌肉系统代偿而承担更大的负荷。另外,腰椎生理前凸减小,腰椎的弹性降低,活动范围变小,腰椎周围的肌肉组织代偿增加负荷,以维持腰椎弹性。肌肉系统长期代偿而劳损,又加重下腰痛,形成恶性循环。

  Hay-den等认为下腰痛的发生和躯干肌肌力的减弱存在共发性,腰腹部肌肉力量减弱所致腰椎节段失稳是下腰痛复发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还提示通过加强腹背肌肌力的锻炼,能够恢复一定的腰椎生理曲度。因此肌力的加强,腰椎和骨盆的移动能得到有效控制,维持腰椎稳定。

  综上所述,屈曲运动与伸展运动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均有明显疗效,伸展运动锻炼方式比屈曲运动锻炼方式更有效。这为临床及康复医师针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锻炼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本研究进行3个月的短期疗效观察,但下腰痛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加上患者个体差异性,因此屈曲、伸展运动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长期疗效,还有赖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LIZIER D T,PEREZ M V,SAKATA R K.Exercises for treat-ment of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J].Rev Bras Anestesiol,2012,62(6):838-846.
  [2]AIRAKSINEN O,BROX J I,CEDRASCHI C,et al.Chapter 4.Europea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nonspecific lowback pain[J].Eur Spine J,2006,15(2):192-300.
  [3]KENT P,MJOSUND H L,PETERSEN D H.Does targetingmanual therapy and/or exercise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in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A systematic review[J].BMC Med,2010,8:22.
  [4] 胡鸢,秦江,唐金树,等.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31(7):465-46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