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社会学论文

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的互动发展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25 共7414字
摘要

  一、引 言。

  现代化和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在推进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不能忽略的是,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在此大趋势和大背景下的延续和发展。早在 2005 年 10 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既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中心和主要任务①。毫无疑问,新农村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建设者作为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而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始终离不开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我们尽可以遥远地追溯一下教育的历史,我们知道,教育是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自然特征出现的。在社会发展的一切阶段上,教育对社会的命运都曾有过贡献。教育本身从未停止过发展。”②正是在此意义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地将其作为社会的必需单独提出讨论和认识。故它又是一个需要长期跟踪和探索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构成了现阶段我国城乡社会发展力量之两极,在这两极力量彼此交织的影响下所形成的社会全貌也成为当代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近来,***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在几次会议中都强调要通过教育扶贫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为重新思考和规划农村教育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导,为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多角度、多方位思索、探讨农村学校、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二、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关系现状。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作为农村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农村学校对整个农村社会系统具有关键的社会学意义。学校在“培养对社会发展有贡献并在生活中起着积极主动作用的人方面以及在训练人们适当地准备从事工作等方面,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如果我们废弃了学校……就等于我们不让成千上万的人受到这种可使他们系统地掌握知识的教育。”③在我国农村地区,除了对农村学生开展基础教育之外,农村学校还是农民获取信息、掌握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及开展相关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李书磊曾经指出,从组织与职能来看“,小学就是深入村落的国家机构……小学还是村落中唯一的国家机构,它在乡村背景与乡村气氛中就更显出一种不可替代的身份,它与乡村的互动就具有了深长的意味”④。此外,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观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这两大基本观念的普遍被接受提醒人们:

  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校外的教育和学习。因此,农村学校负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大职责。

  然而,与上述分析不相适应的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农村社区和农村教育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困难。甚至,农村学校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促进社区发展的功能,反而因种种原因演变为“教育的孤岛”.主要体现为:

  1. 农村社区“空心化”.

  中小学布局调整后,一些原有的农村学校被迫撤并,随之,这些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的局面。有研究发现,2000~2010 年间,中国农村平均每天消失 63 所小学、30 个教学点和 3 所初中,也就是说,每隔 1 小时就有 4 所农村学校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且这种现象仍然在蔓延⑤。农村学校撤离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意味着新文化的撤离,也意味着社会对村落文化的一次放弃。农村学校的人为撤离,破坏了“新文化内嵌式”的村落文化生成结构,打破了城乡间的文化均衡,危及农村文化自然生态的延续⑥。“村里没了学校,就像家里没有了孩子”⑦。村落可能成为一个文化空场、文化贫困、文化凋零、文化空核的社会空间⑧。其实,已经有论者指出“,乡村其实越来越多地成了一个地域的概念,成了一个没有实质内涵、或者说缺少文化内涵的空洞符号,作为文化---生命内涵的乡村已经死亡,乡村社会成为文化的看客,不再具有自我文化生长与更新的能力与机制。”

  2. 农村学校运行“封闭化”.

  从农村教育发展的理想层面来讲,根植于农村社区的寄宿制学校在许多方面更应该形成与农村社区的良性互动关系。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与大量乡村学校消亡并存的一种现象是,一方面,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者,或由于缺乏真正的对农村社区发展的理解和认同而盲目追求精英化、城市化的办学倾向,或以学校和学生的安全等现实问题为借口,使农村学校封闭运行;另一方面,自 2001 年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以县为主”,该体制的实行对于解决农村学校办学财力短缺,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由于一些基层干部对于这一制度设计的宗旨不甚明了,或基于某些私利因素,认为农村学校办学是单一的政府责任,导致农村社区“主动”与农村学校隔离。农村学校尽管依然镶嵌在它曾经赖以存在的社区,但已与农村社区“形同陌路”.费孝通曾在《再论文字下乡》一文中指出“,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⑩今天来看,不能不说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尚未发生变化,而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部分地区,中国的乡土社会大有一种走向荒芜和消失的趋势。

  不仅没有发生文字下乡,还出现了文字上移的畸形现象。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出现了教育布局上的“城挤、乡弱、村空”现象,这可能也是世界上少有的独特现象。一方面,巨型学校、大班额成为城市学校的显着特征,另一方面,农村学校不仅布点数量越来越少,规模越来越小,而且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3. 农村学校教育内容“去生活化”.

  农村学校在管理中封闭运行的同时,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也存在着封闭运行或与农村生活脱离的现状。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农村社区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实践场地,许多方面是城市所不能及的,但是农村学校以追求单一的考试成绩为由头,许多学校或教师依然遵循单一的应试模式,将教育教学“悬置”

  于农村社区鲜活的土壤之外;另一方面,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人才的持续供给。农业人才不仅仅指少数的高学历农业技术专家,还包括数量庞大的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一切实现的前提是拥有热爱农村这一片土壤的情怀,农村教育本应该担负起这一责任,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农村学校封闭运行、教育内容脱离农村实际,造成的后果是,许多农民后代对农村失去情感与关注,对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持有鄙视心理;与此同时,对于返乡务农的毕业生来说,所学的基础文化知识对于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作用甚小。很多毕业后的农村青年返乡后不能顺利融入当地的农业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对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从农村中学毕业出来的青年人,有 60%以上永远离开了农村而一去不返,出身农村而在高等学校毕业的人则有 90%以上成了城市居民。如果细想一下,这种现象不仅包含着某种令人担忧的东西,而且包含着某种危险。如果农村青年中在智力发展方面最好的这部分人继续地离开农村,那么农业生产的发展必将有一天会停滞。”

  三、形成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互动不良的原因。

  形成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互动不良的原因复杂,很难梳理。以下因素是当前时期影响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互动关系的直接因素,尤其值得重视。

  1. 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缺位。

  农村教育要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必须以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为先。随着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教育行政权力逐步下放,国家包揽办学、过度集权的问题得以改变,地方办学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但是当前还存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第一,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由乡到县”的过渡中,县乡两级政府往往会因责任不明确而出现管理缺位、不协调等问题;第二,基于我国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使城乡之间、农村不同地区之间教育差异较大,限制了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三,受传统思想影响,人们对于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优劣的评价标准仍坚持以升学、应试为主,对农村教育和农村学校的发展给予错误导向;第四,农村学校运行中,权力配置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片面解读校长负责制,学校办学方向和水平往往随校长思想和行为而发生大的波动,农村社区等第三方力量监督乏力;另一种现象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干预过多,校长严格受控于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管,学校办学自主权被虚化或弱化。

  2. 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和农村社区被边缘化。

  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群众为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现代化的成果并没有直接渗透于农村,农村变化较大的仅仅是农民的生活环境,而农民的身份和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相反,随着城乡差异的扩大和外界压力的增加,农民主体地位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逐渐受到削弱,作为一个边际明确的阶层,农民长期以来仍然无法脱离“身份”的限制,其社会地位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在顺应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农村教育也积极为城市服务,打造着一批批“城市里的外乡人”,使他们既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又缺乏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只能徘徊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成为处于城市与农村夹缝,既非农民、又非市民的边缘群体。脱离农村实际的农村教育加速了农村的“被”边缘化,反过来边缘化的农村社区又使得农村教育变得更加消沉。在当前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时,这一问题更应引起重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