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民培训中的应用与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09 共3594字
论文摘要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的提高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新农村建设通过大幅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增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支撑,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教育,提高农民再就业和再创业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农民培训有利于高效率、高质量地培养各类农业人才,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

  一、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换言之,是用于教育界的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以科技教育教学手段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为指导,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显着特点。与传统教育技术相比,现代教育技术更加体现“现代”的概念,它主要探索一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关的课题,将现代化的科技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就当代来说,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多媒体等当代信息科技为特色的教育技术。

  二、 农民职业培训的现状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失去了集就业、养老、最低生活保障为一体的土地。同时,伴随着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应也有了新转变。因此,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然而,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并且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状态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自身的发展,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一) 农民所处的社会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度明显,土地农转非增速,土地征占规模不断增大。相应地,农村失地农民人数激增,这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问题。然而,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平均接受教育年限却较短,他们较低的文化素质明显难以适应现代农业或者城市生存的发展要求。最重要的是,绝大部分农民严重缺乏职业技能,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即使有很好的就业机会,其职业技能也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相当一部分农民处于失业状态,失业农民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即使在政府扶持下,一部分农民勉强实现就业,但大多也是从事脏、累、苦、险和低收入的行业,以非正规就业为主,工资待遇低且工作稳定性差。因此,农民亟待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创造和把握再就业机会。

  (二)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职业培训现状

  1、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基础条件差。目前,农民职业培训主要是政策导向性,一些农民培训机构的培训场地和培训设备简陋,培训目标不明确,只是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象征性地完成培训,培训效果不理想。虽然国家对于农民培训方面有一定的经费支持,但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设施建设需求经费巨大,这些费用远远低于实际需求。

  2、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不稳定。目前,大部分农民培训教师缺乏相关信息技能培训,教育观念较为陈旧,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不够,缺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培训工作所需的理论及实际操作技能。政府部门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民培训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加上农民培训教师工资拖欠严重,严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导致师资队伍不稳定。

  3、网络培训资源分散且不足。目前,针对农民培训的网络信息体系还不完善,符合农民需求的培训少。目前,农民培训对象主要分为四类:一是在家务农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是新农村背景下的新生代农民;二是打算外出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是户籍在农村,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打工为主要收入的农村劳动力;四是从事农、林、渔业、种养殖为生的农村居民。在对农民实施培训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经验和已有技能基础等个体特征而采取相应的培训策略。培训课程也没有根据农民的具体需求进行分类,导致农民培训项目基本雷同,均是家政服务、计算机操作、烹饪等脱离实际需求的培训内容。

  三、 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民培训中的应用与对策

  (一) 建立完善的农民培训体系

  在农民培训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新的探索,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应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合理安排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用到的相关硬件环境、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问题。

  政府对农民培训要统筹规划,省农、林、渔业等部门也应积极配合,同时,整合农业职业院校、乡镇成人学校、农民培训机构等培训资源,在高等农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乡镇农民培训机构中开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农民培训班。应对农民培训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农民培训效果建立奖励与考核制度。强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农民培训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跟踪工作,加强培训的督查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估体系。

  (二) 建立农民培训专项基金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培训需要相应的多媒体教室及网络设施,而这些设施配备需花费较多的经费。参加培训的教师也需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这些都取决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的支持力度。目前,国家对农民培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所以,除了增加国家财政投入外,还应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地市级政府部门以及个人参与到农民培训项目中来,从而保障稳定的经费来源。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可根据各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现代教育技术资金投入。对经济较发达地区,可进一步鼓励企业、民间团体作为培训主体,参与培训实施的全过程,以保障农民培训中现代教育技术人力、物力的充足供给。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河南的农民培训主体除公办培训机构外,社会团体、企业和公民按国家规定也可参与农民培训,因此,呈现出办学主体多元化的趋势。培训教师包括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总的来看,教师层次良莠不齐。因此,应该加强培训教师的专业化建设以及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培训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培训效果。应多渠道广泛吸收培训师资,聘请社会上的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等兼任培训教师,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农民培训师资队伍。

  (四) 重视农民培训教学资源开发

  现代教育技术与农民培训课程的有机整合离不开农民培训教学资源的开发。首先,农民培训内容应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及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农民工需求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要安排培训内容,并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组织人员针对培训内容开发多媒体或网络教学资源。此外,还应开发适用于小组协作学习及个人探究学习的教学资源。

  (五) 加强农民培训的个性化与互动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网络的应用,利用网络平台对农民进行培训是农民培训的主要组成部分。利用网络对农民进行培训,应根据农民的不同需求体现培训内容的个性化,参加培训的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经验以及培训需求来选择相应的网络培训项目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追求个性的同时,农民学员还应树立较强的社会合作意识,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相互配合,不断调整合作方式以改善合作关系,以适应社会化职业需求。另外,网络培训平台还应开发网络辅导答疑系统,鼓励农民应用即时通讯软件、电子邮件、博客等进行聊天、文件共享、文件传输等,随时与其他农民进行广泛交流,让农民通过电脑网络或手机网络随时都能方便接受到专业的答疑。

  (六) 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虽然是农民职业培训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农民团体的特殊性,还应该采用一些其他的培训方式,比如,带领农民到生产一线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培训效果。还可恰当应用广播、电视等普及率高的媒体,作为网络环境下农民培训的有力补充。充分利用农村的电视平台,把农业科技信息嫁接到电视系统进行传播,定期在电视台播放。另外,传统的培训方式不可完全丢弃,其有利于系统传授知识,也有利于对职业技能中理论知识的把握。

  参考文献:

  [1]孙丹丹,杨成.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研究的再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8).

  [2]吕莉敏.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留守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J].职业技术教育,2013(4).

  [3]黄翠美.现代教育技术在福建省农民培训中的应用的调查研究[D].福州:建师范大学,2011.

  [4]王守聪.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民职业教育制度[J].农民科技培训,2013(1).

  [5]雷小朋,刁永锋.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应用教育中的探索[J].远程教育,2009(3).

  [6]郭作玉.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天津农林科技,2006(2).

  [7]张扬.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化运行机制初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2).

  [8]周喆.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8(25).

  [9]陈建新.从培养新型农民视角探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J].职业时空,2012(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