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高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策略体系的构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26 共9592字
  5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策略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教学管理模式应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同时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要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完全融合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进一步理解工学结合的内在含义,加强教学管理。
  
  这包括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机构的建立,包括课程管理、实践性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制度和方法。
  
  5.1 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机构和制度
  
  5.1.1 推动校企合作,完善制度建设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校企合作不紧密的情况,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已经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学校并没有充分利用合作关系,以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很多学校与企业之间就是名义上的合作关系,其实却是没有什么具体的合作内容。因此为了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必须加强与企业合作的紧密性。高职院校将学生安排到企业中进行校外实践,不能够完全由学校制定相关的实践环节,在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或者校外顶岗实习时,学校应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出相关的实习实践方案,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体现在实践方案中,这样学生实践也更有针对性。此外,在学生课程的制定上,也应该有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参与,企业人员可以将教学内容中不适用的东西去除,加入一些新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职业内容。
  
  其次,高职院校还应该督促老师主动进入企业中进行学习,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老师都缺乏相关实践经验,是基于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很多教师都是直接从高校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中成为老师,或者就是有几十年教学经验的老师,由于这些老师已经习惯了教师职业“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很多老师总是“碍于面子”,不愿意去企业以学生的姿态接受新的理念。因此学校应该尽早制定相关的教师考核制度或者激励制度,鼓励教师进入企业中进行学习。专业教师只有与企业技术人员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双方之间才能够通过日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帮助。校企之间才能够达到“双赢”.企业相关技术人员能够不断的为教师提供先进的职业理念,教师也可以在相关理论方面给予专业人员一定的帮助。只有这样,学校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模式的顺利进行才有保障。
  
  5.1.2 建立和完善基于工学结合的组织管理机构
  
  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工作、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与协调,比如,二级学院或系部、教务处、学生处等,以及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顶岗实习部门。因此,建立和完善“校企协同、校内联动”的教学管理机构是十分必要的[39].但是,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均尚未建立这种机构,结果导致协调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管理机构的建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校企合作协调机构,主要负责校企合作开展的指导、协调和组织等,使校企双方运作顺畅,同时指导系部或者专业开展市场调研、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结合教学开展等方面的工作;2.建立相应工学结合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开展组织、领导。以学校一把手和主管教学、就业工作的校领导为主要领导,以教务处、学生处、校企合作办公室、就业处、教学系部等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3.成立工学结合(或校企合作)的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接洽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指导教学系部和专业开展有关校企合作事宜,提供跟踪服务、进行信息反馈等;4.建立系部工学结合组织实施机构,用矩阵式的管理结构,实行项目管理制,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决策能力;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充分发挥系部领导、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专任教师、辅导员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协同、联动作用,全力推进工学结合的实施;

    5.2 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管理体系

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的具体内容,也是实施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基础[40].在开发程序上,应按照如下的过程进行:调研社会需求→分解职业岗位(群)工作过程→分析岗位工作任务→教学转化→定课程体系及项目任务→编写专业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制订教学及管理实施方案。
  
  5.2.1 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市场调研为基础,满足岗位职业需求
  
  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该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对于社会上逐渐被淘汰的职业,应该及时停止招生或严格控制招生人数。其次应该鼓励开设一些新兴的行业或有发展潜力的职业,为社会储备相关人才,这样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才具备远见性。其次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还应该考虑区域经济以及企业的需要,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人才。但是高职院校在制定新兴专业的时候,要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同时要征求行业、企业、政府等多方的意见,不能够为了打造院校特色而随意设置专业,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而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可能随时发生变化,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认真的分析,之后再完善相关专业。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才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对学生负责的。
  
  相关专业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对社会需求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并且深入到企业中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学习,了解企业需求与社会需求。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快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会逐年产生变化,应该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人才的战略,保证专业课程设置能够跟上社会需求的变化。在课程设置的时候也可以邀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提意见,以保证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5.2.2 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内容体系上,打破传统的学科型的教学体系,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以行业需求、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使课程中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学习过程都与实际工作流程相一致,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工作要求等有机融合。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熟练的岗位实践技能。所以在课程设置时,专业应该将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并重。同时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也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职位需求进行一定的调整。
  
  课程要符合专业标准、岗位标准和职业标准,并融入我国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和先进的企业文化,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以及职业岗位从业所需的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
  
  5.2.3 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为了实现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应该大力改变高职院校照本宣科教学的现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序化,并及时更新,尤其是职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41].因为新的技术和方法的出现意味着传统的旧的技术方法会逐渐被淘汰,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专业发展进行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无法适应的状况;应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做相结合、工学交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有效的教学,这才是一个成功老师必备能力之一。老师可以通过案列分析、模拟场景等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新技术、新方法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仅仅通过理论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实践技能的培养才能符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以应该增加教学实训场地,在实训场地模拟工作现场,让学生身临其境。例如对于酒店管理、商务文秘、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学校可以在学校内部建立酒店、饭馆、咖啡厅等,对内开放,让学生进入里面实习,提早进入职场。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而言,学校可以开办一个模拟法院,法院能够受理校内“纠纷”,这样既可以处理学生之间的小矛盾,也可以锻炼法律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5.2.4 丰富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
  
  随着互联网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方式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首先是互联网资源,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资源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库、知识库和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完全可以运用互联网进行一场全新的授课方式,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职业领域的实际工作情况,给学生更直观的课程感受,提高学习兴趣。其次通过互联网,一些新的专业技术、方法可以“足不出户”就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专业前沿的知识动态,学校还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建设专业特定网站,由专人负责在网站上面发布职业最新动态等内容,这明显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是有好处的。
  
  其次,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展示丰富、殷实的教学资源,体现积累和沉淀,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校还应该利用好企业资源,例如在学校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等方面,可以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制定。学生结束理论阶段的学习之后,将学生送到企业中进行实际的顶岗训练。按照工学结合理念,邀请企业专家参与编写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材或讲义和教学指导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根据时代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总之,学校应该充分的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
  
  5.2.5 改革课程的考核管理模式,突出技能考核
  
  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般都是由教务处统一管理,但是这样根本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由于每个专业存在差异,教学的重点也不同,如果完全由教务处进行管理和考核,体现不出专业特色,而且考核的公平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学生的考核方式应该主要由系部为主,教务处负责检查监督。
  
  为了体现出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考核目标中应该“以技能为主”.而传统的教学一般是通过笔试理论考试为主,这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学生在考核过程中也会形成理论知识重要,实践能力不重要的错误思想。因此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考核,而且考核成绩应该各占 50%,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衡量学生学习情况。同时,考核人员不应该完全由校内人员组成,还应该加入相关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这样能够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总之,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应该由教务处统一考核向系部考核转变,由重知识考核向知识技能并重的考核转变,考核人员由“清一色”校内人员向校内、企业、政府等多部门联合评定转变。
  
  5.3 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
  
  高职的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实践管理的制度与措施,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管理办法和相应的政策措施等,以使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能更好地实施,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5.3.1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实习基地建设
  
  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与企业的合作。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与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合作。但是研究发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紧密,一方面学校和企业存在不同的效益追求,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学校追求的是办学的社会效益。其次校企合作的目标是满足企业需求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双方合作的前提是“双赢”,只有“双赢”才能实现合作的真正目的,才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43].但是现实情况是校企合作“走过场”的色彩越来越强,企业只考虑自身利益,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不到任何帮助和指导。这就会造成校外顶岗实习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也会偏离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初衷。这都是因为校企之间缺乏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造成的。因此,校企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校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校企可以通过建立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促进双方之间的交流。老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研究专业前沿领域为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须由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应统筹规划、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为课程的教学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企业通过建立顶岗实习基地,帮助学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建立长期、高效、稳固的合作平台,从而形成互利双赢运行机制,实现人才共享、资源共享和成果共享。
  
  5.3.2 加强实践教学中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
  
  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需营造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在与企业工作岗位相一致的环境中得到锻炼与熏陶。加强教育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实训条件硬件建设,主要是指建设学生实训(实习)所需的场地、设备设施条件等;实训条件软件建设,是指实训(验)室的职业环境建设,实践教学的组织、协调和过程管理,以及相应的内涵建设。硬件和软件要与企业现场尽可能的相吻合,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专业不同,实践条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制造类(如机械零部件、电子产品的制造等)专业吻合度就较高,因此它的实践条件对硬件条件依存度高,如果校内的实训条件(设备、硬件等)能满足,依靠校内实训基地就可以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因此,管理的重点也就在于硬件的投入和企业环境建设上;而吻合度一般财务会计类等专业,既受到设备影响,又受到真实职业环境的的影响,实践教学开展,需校内外的共同配合,因此管理上要注重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的有效配置,才能真正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而对于市场营销、导游类专业,它的实践过程应该注重在真实职业环境中的锻炼,需要培养学生适应不同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并得到相关工作经验的积累,仅仅靠校内的实训条件显然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环境的选择和过程的控制是教学管理的重点。
  
  5.3.3 加强实践技能的考核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注重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双重考察,一般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都是放在毕业前的一年之内,学生实习完之后,要么没有任何考核形式,要么就是专业老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进行“印象打分”.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心理上不重视实践训练,就会产生无论在实践中表现好坏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践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实践进行全面的考核。
  
  大部分的专业在理论教学阶段就有相关的实践训练,这个过程也要纳入到学生的考核过程中,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老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考试,还要对学生进行实践成果打分,实践成果可以是一个作品、一个模型或者收获的植物种子。其次对于学生在校外实践的考核,应该主要交由企业指导老师负责,因为老师人数有限,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实习表现都了如指掌,所以老师可以将考核的权利交给相关负责实习的企业人员,让他们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既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实习,考核结果也能充分反应出学生的整体表现情况。
  
  5.3.4 完善“双证书”制度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专业考核过程中往往有“考证课程”,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而衡量职业人才的级别往往是职业证书,所以高职院校一般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拿到职业技能证书,都会安排相关的“考证课程”,但是一些学生可能在学习“考证课程”之前就已经取得了职业技能证书,但是由于必须修够学分,还得上相关课程,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所以建议高职院校应该制定一个“免修”制度,就是对那些已经取得证书的同学可以免修这门课程,这样既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将精力放在其他知识的学习上,还可以达到考证课程与证书考试之间相互促进的效果。
  
  5.4 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管理体系
  
  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结构,决定了能否有效地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否科学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能否有效控制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构建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师资队伍体系,促进教学管理的改革。
  
  5.4.1 加强教师的素质内涵建设
  
  在教师的素质内涵上,要求教师具备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素质和技能。教师既要精通所执教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操作水平,善于进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指导工作;又要熟悉相关行业的特性、岗位职业标准和要求,具有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能力,能够将职业岗位上的工作任务经提炼,形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再转化为适合教学的学习型工作任务,体现教学价值。能够经常深入到相关的行业企业,及时掌握行业的动态信息,如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新工艺等。
  
  5.4.2 加强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建设
  
  为了达到双重身份与双师素质,教师作为学校的教授,同时也必须是行业的专家,要有教师职业资格和行业从业资格,要经常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流动,及时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与专业的发展前沿保持紧密的联系,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或专业技术的服务项目。这样的老师越多,师资能力越强,就越有利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开展。然而,调查发现,虽然一些老师具有“双师素质”资格,但是很多教师都是为了考证而考证,他们虽然具备这个资格,但是他们的能力却不一定能够达到要求。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大力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
  
  首先应该致力于增加教师的工作经历,提高教师对专业的认识。因为大部分的教师最主要的职业是教书育人,他们并没有本专业相关工作经验,因此他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显得很吃力,因为他们并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只能通过查找资料、询问的方式开展教学,但是一旦他们遇到什么实际的问题就会出现无法解决的状况。学校可以采取顶岗、挂职、兼职等多种手段以增强老师的一线工作经历。这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经历给学生进行真实的讲解。
  
  其次虽然学校已经对教学的实践环节做了明确的要求,但是有些老师因为自身没有工作经验,往往会直接忽略实践课程的教学,或者将实践教学的课程压缩到很短。因此学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例如对实践教学的学时做出规定,同时还应该采取激励措施,激励教师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并对实践教学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措施,通过这些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最后,还应该加强教学课程与其他方面的联系,不应该将教学课程独立于实践之外,学校应该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以教学课程为主紧密结合企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教师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5.4.3 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师的获取途径上,采取“培养专任教师为主,聘请兼职教师为辅相结合”、“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办法增加教师数量,改善师资结构,增强师资实力。一方面,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课。另一方面,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际工程经验,提高实操技能的教学能力,增强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和企业工作经历。通过这些途径,使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能满足工学结合教学对教学队伍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企业兼职教师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他们能够带给学生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是联系学生与实际生产的一条纽带,因此务必增加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高职院校已经与众多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可以从企业中聘请各类专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主要是负责学生的实践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一线的生产技术,还能够给校内教师传达企业的实践经验,增强教师对本专业实际工作岗位的了解。同时为了保证兼职教师能够对教学内容负责,还应该建立兼职教师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兼职教师日常课程的检查和考察,对兼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做出明确的规定。因为很多兼职教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不把兼职工作当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荣誉,却很少履行自己的义务,在教学过程往往敷衍了事。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学院应该加大教师资源库的建设,与兼职教师签订聘用合同书,对他们的教学效果进行考察,考察的结果将与工资和奖金挂钩。同时学校还应该为兼职教师设立专门的办公室等,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也会促进他们对教学的责任感,有利于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5.4.4 采用弹性制的人才管理办法
  
  对师资队伍应采用科学的管理体制、实用的考评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师资队伍管理方法上,应打破身份制和等级制,采用弹性制,通过合理竞争流动上岗、依能定位、按劳取酬,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与行业企业组建紧密的合作联盟,共建共享人才资源库。使之既成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来源,又成为行业企业技能型人才的来源,从而达到教师队伍的动态组合,实现校企的互惠互利。
  
  5.5 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保证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效果,高职院校必须在教学上构建两大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和多元评价体系,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5.5.1 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多元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它涵盖了在实施工学结合的过程中的计划、协调、组织、监督、控制、反馈等各项功能。
  
  1.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标准,明确监控与评价的内容与程序,明确用人单位、各教学系部、教研室、教务处、教学督导办公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家长、教师、学生等监控人员的职责,建立一个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立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预防为主、实时监控,及时纠偏,真正使监控落实到工学结合的全过程,确保教学质量与效率有效提高。
  
  2.建立多元化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以合作企业为主体,学校职能部门(教学系部、教务处、教学督导室)等多个层级的督导,深入到每一个教学场所,对教、学、管进行监督和检查。这包括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其他部门的“管”.老师的“教”就是指老师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质量是最重要的,也是教学管理监控的重点,主要是对老师教学内容的更新程度、教学方式的有效性、课堂纪律的维护等进行监控;学生的“学”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过程,这也是教学管理监控的重要方面,学生只有完成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整个教学过程才算达到效果,这种监控方式包括对学生课堂纪律、考勤状况、听课效果等的考察,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的监控,以督促学生全方位提高自己;而其他部门的“管”,主要是对教学的配合,能够保证各部门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个有力的后盾,包括对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后勤等方面的考察。
  
  3.建立多元综合信息反馈体系。通过对合作企业的走访、教育教学专家评价、学生座谈和网络调查等的形式,及时获取反馈信息,通过分析研究后及时调整,从而有效促进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特别是要定期邀请技术人员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让他们为教学内容尤其是实训教学内容提出具体的建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他们的意见融入其中,增强教学内容的有效性,从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5.5.2 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传统中教学质量的评价往往只重视学校单方或教师的评价,而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要积极引入政府、行企业与独立第三方参与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做到评价成绩过程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1.评价主体
  
  政府是学校的举办者和管理监督者,同时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政府对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进行外部评价,比如定期开展人才培养水平工作评估等。由于学生是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体现者,人才培养质量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水平的高低由用人单位和社会评价为准。所以评价主体应包括企业、社会、学生等在内的多方构成,使人才培养真正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评价内容
  
  教学评价的内容就是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职业教育对学生实践教学过程和实习阶段的评价是重点,更是难点。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战场已经由课室、校内实训场逐步转向企业、工厂的生产一线。
  
  因此,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应该有企业人员的参加,站在他们的角度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形式等进行评价;同时,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面,学校偏重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方面的评价;而企业方则从学生对岗位技术技能的掌握,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养成以及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等进行评价。校企双方评价的综合,就是对学生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
相关标签:教学管理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