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平面设计论文

秩序化彰显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本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6-03 共465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现代平面设计的形式美探究 
【引言】理性主义平面设计美学分析 
【1.1】秩序化彰显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本质 
【1.2】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对设计形式及其审美秩序的把握 
【1.3】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审美获得秩序化的方法 
【第二章】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形式美的科学呈现 
【3.1】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时代要求 
【3.2】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标准化表现 
【第四章】非理性主义设计对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形式缺陷的修正 
【结论/参考文献】基于理性主义的平面设计审美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秩序化: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形式美的客观现实体现

  对于秩序化的追求是出自人类的本能需要,理性主义平面设计的美感源于秩序,本章节力图通过对秩序化的具体分析,得出秩序化是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形式美的客观现实体现的结论。

  秩序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有顺序、不混乱的状态,与无序是相对的。其内涵是指事物的存在的次序性,也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协调性和规律性。这说明事物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存在、发展和变化。从本质上说,秩序就是一种规律,并非人类臆造出来的,它客观存在于世间万物中,也是人们在适应生活、体验生活中不断积淀的过程。人类具有天生适应和感知秩序的能力,并通过对秩序的认识来感受审美愉悦性。

  鲁道夫·阿恩海姆也曾说过:“一件艺术或建筑作品,除非呈现出一种有秩序地模式,否则也不能发挥功能作用和传递信息。”

  由此可见,一件设计作品是否优秀,可以通过秩序作为认识和理解它的内在支撑,为设计作品建立一个判断其是否优秀的基本的规律框架,即:设计作品的功能性和审美性达到高度统一,只有设计作品符合了这个框架,设计作品才能称之为是优秀。

  设计的秩序化可以是指某一形式要素的规律化,也可以是对各相关形式元素之间标准化、系列化、规律化的处理,使得设计对象的各个部分之间或者设计对象与其相关部分之间产生秩序上的联系,同时,在设计形式上产生有节奏的重复或韵律的延续,从而形成形式美。而理性主义平面设计中的秩序更是建立在数理级数和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它与级数比例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审美性的重要核心反映。

  秩序化常以节奏化、规律化的状态呈现,给人一种韵律美的感受,属于理性之美的范畴。秩序化体现着设计者对于形式美的追求,是形式美的内在关系,在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审美环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要厘清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形式美的客观现实体现,必须从秩序化在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形式美中的本质体现,以及秩序化在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形式美的表现和方法入手。

  第一节 秩序化彰显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本质

  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是功能性和审美性完美融合的产物,功能性是审美性的基础,只有实现了功能性,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换而言之,审美性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之上,而实用功能与秩序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如“设计的功能性离不开秩序化,功能是秩序形成、完善的最终目标。同时秩序的形成必须依托于功能,秩序通过功能验证,证明其是否能够成为富有美学价值的载体。”9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在《怀疑论者的漫步》一书中,有一段关于艺术的秩序化体现的论述:“艺术产品中有本质美、人类创造美和体系美:本质美在于秩序;人类创造美在于艺术家依赖而又灵活地运用法则……体系美产生于观察。”

  因此,秩序化是实现艺术形式美的本质体现,是所有具备良好实用功能的设计作品的客观表现,理性主义平面设计也不例外。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创作的过程就是人们对设计形式美追求的过程,并且这种设计形式美的存在与自然界、社会文化以及相关的组织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社会秩序与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形式美秩序的一致性

  社会秩序是指有序、和谐的社会状态,这与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形式美的秩序化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探究本源,我们会发现二者在根源上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地球上所有已知的生命几乎都有自己的生存规律,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无一例外。就如适者生存这条生存规律一样,非洲草原上的狮子有严格的分工和等级秩序,它们过着群居的生活,一起捕猎、分享食物,雄狮负责保卫自己的领地,雌狮则负责寻找食物、哺育后代。一旦它们的生存秩序受到破坏,必将走向灭亡,人类也是如此。当人类社会尚处于发展的幼年阶段:最初的社会秩序--原始社会秩序,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通过血缘、地域,自发地结成部落和氏族,个人依靠共同体而生存,选择以原始群居的生活方式和共同涉猎、共同分配的原始社会秩序来改造自然,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

  当人类社会随着正确的轨迹进一步发展时,社会形态就从原始社会步入到了奴隶社会,社会的分工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细致,在此情况下,社会就需要通过军队、警察、监狱等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社会教育等进行维护和管理,才能使社会秩序变得井井有条,处于有序的发展状态,整个社会的结构如同一张井然有序的大网,从此社会进入到了一个人为的管理状态,社会秩序也应运而生,并且随着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迭而继续发展和进步。无论是封建社会秩序、奴隶社会秩序还是以大工业生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无不体现了人类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执行,而这种社会秩序的维护都必须遵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由此看来,在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国家的社会秩序一旦遭到破坏,必将陷入到混乱、无序的状态。只有民主国家的社会秩序是朝着有序的方向前行的,他们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在秩序化的前提下进行完善。所以,秩序化已深入人心,并体现在事物的方方面面。理性主义平面设计所追求的秩序在本质上与人类的社会秩序具有相同性,具体表现在古希腊时期,城邦的建造、民主制度建立,社会秩序深入人心。其中,在建筑设计中,以古希腊巴特农神庙和雅典卫城为代表,它们在建造的过程中使用了黄金比,从人类的审美标准来看,这里的黄金比不仅仅是指数学比例关系,更多的是指其中所蕴含的秩序化。如:正五角星形中同样存在着标准化的比例(黄金分割比例),这种标准化的反复出现体现出强烈的秩序性。关于黄金比在设计领域的研究由来已久,它最早运用于以古希腊巴特农神庙为代表的建筑设计当中,之后,随着人类对审美秩序化的不断探索,黄金比例便迅速地运用到各个相关领域,而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运用是在十九世纪。

  二、人类对秩序的追求出自本能需要

  这个问题具有二层含义。第一层是:自然秩序。如,自然界中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昼夜的更替、优胜劣汰等都属于自然秩序。可以说,它的产生是大自然中有生命物体的本能需要,是有用的,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在运行,这种本能的需要首先来自生命物体生存的需要,一些动植物在抵抗各种压力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出现的自己所特有的图案和花纹。譬如斑马身上所特有的富有秩序感的斑纹是为了逃避猛兽追捕;色彩斑驳的飞禽走兽为了生存生活在热带雨林中;五彩缤纷的花之所以呈现出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秩序的图案是为了吸引授粉的昆虫等。诸如此类现象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人类作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无论是人们自身的形态结构状态,还是不断运动着的状态,都必须按照一定的秩序生存。人类对秩序的追求也是出于本能的需要,如果没有秩序,人体器官就不能协调运转,生命就会静止,走向衰亡。当今社会,环境严重污染,气候变暖,自然界中的秩序遭到破坏,人类作为自然秩序的有机组成部分,必将殃及自身的生存。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秩序。其次,人们在感受和欣赏自然秩序的同时,会发现自然形态中存在着数理逻辑和秩序结构,如雏菊的花纹呈螺旋形排列,就是一种黄金比,呈现出丰富的自然秩序之美(图 1-1)。与此同时,设计师通过探索自然形态结构,发现自然秩序之美,并将这种“美”运用到设计的各个领域,建筑设计、平面设计中都有所体现。第二层含义,生活秩序,它与设计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生活是设计创作的基础,设计源自生活,同时,优秀的设计作品可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和情趣。所以,人类在创作平面设计作品时要遵循生活秩序。如果,设计一旦与生活秩序分离,作品就会呈现杂乱无章、混乱的状态,失去了设计作品的价值,无法满足人类审美的需要。除此之外,时间秩序也属于生活秩序,因为人类每天都按照时间秩序而生活。如当人们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时候,会计划每个时间段、每个阶段、甚至每个时间点都应该干什么,其实这些计划在无形中就受到时间秩序的限制,一旦这种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的生活将会脱离既定的轨迹,处于无序、混乱的状态。

  当然,人类所处的生活环境中还包含着人类所居住环境,环境优美,人们的心情才会愉悦,所以,秩序往往就等于环境优美。但由于当今社会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人们通过经济手段来治理污染,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一方面,就国家而言,各国每年都会花大量的资金整治污染,创造优美的环境,改善人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运用丰富的物质秩序可以改善精神秩序,从而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

  另一方面,就个人而言,人们所居住的个人环境,无论是自己居住的屋子还是住宅周围的环境,都希望总是井井有条,遵循一定的秩序。所以,人类的生活也要遵循秩序而进行。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发现设计中的秩序属于社会秩序的范畴,因为秩序不一定显现的存在于客观世界,也可能被隐藏在世间万物中,需要人们不断的发现和探索。就理性主义平面设计而言,设计师通过对自然秩序的认识和探索,并将其运用到设计作品中来,以此达到与受众审美秩序的同构。可以说,设计作品如果缺少了秩序化,就会给人杂乱无章之感,甚至会变得没有价值。人类对秩序化本能的追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秩序始终会伴随着设计而行,在设计的过程中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秩序。

  三、西方文明对秩序的探索

  文明,是时间积淀、历史发展的产物,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它的发展经历也不相同,从而出现不同特征的文明现象,每个文明都曾创造出自己辉煌的历史。其中,西方文明之所以能在历史舞台上一枝独秀,长远留存,是因为它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宇宙观,即:理性主义哲学思想,这是其他文明所没有的。西方文明对理性主义平面设计艺术实体的探索是形式法则,秩序是这些形式法则的核心,而形式是设计实体的标准化、理性化、节奏化的表现。

  历史的看,古希腊唯物主义先哲德谟克利特率先提出原子论:用原子结构的构成方式来解释宇宙实体的内在形式,认为不同的物体是由于原子在不同的位置和运用不同的秩序法则组成而成。真正将审美秩序化与形式联系在一起的是毕达哥拉斯,他主张用数来诠释宇宙的外在形式,认为世界是可以被人们感知的,秩序结构隐藏在混沌的宇宙整体中。并可以通过“数”找到其中的规律性。他们这一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基本元素,世间万物的美是可以通过比例与计算得到的。把数看作是宇宙的本源,而宇宙在古希腊时期就含有数量、秩序、和谐之意。后来他们通过一定作图、计算和深入的推演,在正五边形中发现了最为合理、最美观的数学比例规律,这就是“黄金分割比”.从而推到出美就是数学比例的结论,即:数比化。如:“没有一门艺术的产生不与比例有关,而比例正存在于数之中,所以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数”,11到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匀称与明确。”12进一步说明了“数”蕴含着秩序之美,并在亚里士多德时期得到极大的发展,这标志着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一大突破。文艺复兴以后,由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的数是人类审美秩序化的核心这一理论,逐渐被后人所证实,并一直发展到后现代化时期都没有被动摇。西方文明对秩序化的不断探索为理性主义平面设计形式美奠定了基石。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