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平面设计论文

基于视觉心理学的新媒体版式设计研究及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3-16 共1108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视觉心理感受下版式设计探究
【第一章】版式设计中视觉心理学的应用引言
【第二章】视觉生理特点与视觉心理学
【第三章】版式设计概述及要素分析
【4.1 - 4.3】报纸版面的设计语言
【4.4 4.5】视觉心理学在报纸版式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第五章】 基于视觉心理学的新媒体版式设计研究及应用
【结语/参考文献】新媒体环境下版式设计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新媒体中网页版式设计的视觉心理学应用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继报纸、杂志、广播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常见的新媒体版式设计包括:网页设计、移动终端界面设计、APP 设计等,本章重点谈论应用范围最广的网页版式设计。

  一、基于视觉心理学的网页版式设计研究及应用。

  网页设计是设计者根据网站的需要对网站版面进行美化的过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都会或多或少的接触到网页,比如说我们打开浏览器查询资料,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企业或了解一款产品,想要报名参加某项活动都需要在网页中完成,网页版式设计表达方式要比其他类别的版式设计丰富得多,它占据了报纸、书籍、包装、DM 等其他种类版式设计没有的优势,比如网页上面可以加一些FLASH,视频,外部链接等等,可以让用户更直观的了解信息内容,也可以让用户更主动、更方便的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所以说网页版面设计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鱼龙混杂的各种网页中,信息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迎合用户视觉心理的版面设计,那么在这样快节奏的时代中,将彻底的失去竞争力。就好比我们常去光顾的餐厅,也许里面的菜品味道并没有多么的特殊,价钱也并不实惠,但偏偏整个餐厅的装修风格,那一面装饰墙非常有特色,就吸引着我们,甚至可以忽略掉一些小的瑕疵。网页设计也是一样,要在用户点开的一瞬间,抓住用户的眼球,才能给客户一种愉悦的视觉感受。

  (一)视觉心理学中色彩心理对网页设计的应用。

  当用户点开网页时,首先对用户造成最大视觉冲击的是版面的整体色彩感觉了。不同的色彩,可以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暗示从而影响用户的感受。所以善用色彩对营造网页氛围,提高用户对网站的认可度,提升网站品牌的整体形象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色彩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联想,但是从整体上看都是大致相同的,比如黑色,给人庄严,神秘的感觉;白色给人神圣、典雅的感觉,而红色就带给人热烈,奔放的感受等等。在第一章视觉色彩中已经介绍过,就不再一一举例。那在网页版面设计中,色彩该如何应用呢?首先,我们还是要像前文提到的报纸版面设计一样,要对整个网页版面有一个定位:门户类、产品类、电商类、企业类或是个人网站。门户类网站比如网 e,腾讯、新浪、搜狐等,由于它们都属于资讯平台,商业信息,供求信息,民生服务,推广宣传等等信息量巨大,所以在设计中如何使用户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类别,节约用户时间精力就是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尽量减少版面的色彩,运用颜色较淡的色调来减少用户在获取信息过程中的视觉干扰。产品类网站比如手机、汽车、高科技产品可以用一些现代感强的颜色,比如黑、白、灰的搭配,简单前卫不失个性。彩妆护肤类一般用一些粉色,金色等女性的颜色。电商类的网页设计一般采用酒红、紫色等较暖的颜色,可以烘托热烈的气氛,刺激用户的购买欲,一些高端品牌也可以用深色系的颜色,比如黑色,暗紫色,给人一种神秘、高贵的视觉感受。企业类的网站一般在设计中色彩也不宜过于花哨,主色调一般与企业 LOGO 一致,个人经验总结企业网站一般不使用非常重的颜色,这样给人一种距离感,并不利于企业被用户的接受。个人网页设计对色彩就没有过多的限制,根据每个人想展现的性格不同,所使用的颜色也不尽相同。

  (二)网页排版结构带来的心理暗示。

  用户在感知页面颜色,对其有了一个大致的视觉感受后,其次关注的就是整个网页的排版结构。杂乱、毫无章法的布局不仅不利于用户对信息的选取,更会影响对版面的整体印象。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欣赏了很多网页的版面设计,哪种版面设计是优秀的并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是通过综合整理,可以总结出几种较为常见的,比较合理、有创意的版面。第一种常见的排版方式为纵向的屏幕分割。当版面中需要展现的是两个同样重要的元素时,这种分割方式可以毫不偏向的同时展现两种元素。在一些购物类网站,这种方式往往可以加大成交量。当我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我们经常无法抉择,最后因为没有选择出结果而放弃购买。有的商家用这种方式恰恰避免了这个问题的发生,同时突出两个主体,即给了用户选择的机会,又减少了用户犹豫的时间,给用户一种心理暗示,让其迅速的在二者之中做出选择。第二种版面类型就是极简的去界面化。回顾十年前的网页设计,杂乱不堪的版面,各种容器元素能加则加: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所有类型元素,比如黑板,窗帘,相框等,设计师用这些元素将所表现的内容从网页背景分离出来,克林顿时代的白宫网站,在当时的年代已经算是主体明确,内容精简了。但是网页设计发展至今,对于版面效果的要求比以往更加严格,如今的极简主义给网页设计带来了质的变化。比如下图的手表网页,设计者把网页传统的页头和页尾都去掉了,由左及右的将所要表达的内容一次排列,这种合理的布局非但没有使版面失去秩序感,反而给人的感觉是以往那些分隔导航、图形容器都是多余的,让用户的目光首先落在产品上,更直观的体现了产品本身,这种极简模式给用户带来了优美的视觉享受,是一种美观并且实用的排版方式。

  (三)网页版式设计中的视觉导向。

  当确定了版面的整体颜色和版面的编排后,设计师需要从细节着手,为用户制造视觉上的引导。这种引导就好像一种无形的思想把控,指引用户操作浏览。

  比如美国的一家移动支付公司 SQUARE 在这方面做的就非常好,当用户下拉鼠标的时候,就会出现相应的文字下一步应该到哪里,目前国内很多前瞻网站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方式。确定好网站定位后,我们要对用户的浏览模式有一个初步的预判。在一些以文字为主的网站中,例如微博、UC 等,用户会沿着页面左侧纵向浏览,在众多信息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再沿着这个信息点水平方向的展开进行详细了解,这种模式被称为 F 模式或 E 模式。这种模式不是一中页面,而是用户的一种普遍的视觉走向。在初步的浏览中用户是按照 1 开始向 3 方向移动,只有在设计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引导用户向 2、4 的方向更深入的浏览。

  当网页内容以图片为主时,人们一般的阅读顺序是由左及右、从上到下。先关注最上方的菜单栏,最后看到下方信息,如图所示。这种模式被称为"Z 模式".

  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要突出 LOGO,增加识别度。其次,尽量使用独立的背景将我们所要表达的重要内容所动在框架内,在整个版面中可以运用点、线、面元素,比如:文字、符号、或者一些带有方向暗示的图片引导用户按照我们预想的Z 模式进行浏览。在这种浏览模式中,"Z"字母最下方横线上的区域将是用户浏览的落脚点,也是视觉的黄金位置,可以运用这个规律,把我们想要带给客户的信息放入这个区域来增强效果。比如说一个网站在网页的中心区域做了最核心的企业宣传或产品展示,用户在浏览过程中已经对这些有了了解,那么如果设计者把用户注册或用户购买链接放在'Z'的横线上,成功率一定会更高。

  (四)利用版式设计打造视觉层级。

  随着各种网媒、纸媒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版面充斥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当我们浏览某个版面的时候,并不是像以往那样由上到下,由左及右的阅读了,当我们设计一款版面的时候我们期望观者的浏览方式和他们实际真实的浏览方式大相径庭。可以看到下图,左边是我们期望用户的浏览顺序,但是用户实际的浏览次序则。

  当读者阅读一个版面时,基本上都有自己原本想要寻找的目标,比如说是购买某种产品,查看某些消息、趣闻等等,但是其中的信息量较大,在这快节奏的时代从头到尾逐一查看不太可能,正因如此就更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各版面的时候要抓住主流用户的特征,比如说性别,工作种类,年龄区间,来自哪里等等,将我们想要表达的重点内容推送给读者,当读者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才可能进行下一步较为仔细的浏览,否则就会离开。无论在什么类型的版面设计中,都要确保整个版面是吸引人的,并且较容易被读者们接受。所以,控制视觉层级在版式设计中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又该怎样把版面中的各类元素分成不同的层级,给读者带来不同的视觉质感呢?

  首先,要有选择的展示信息,在版式设计中哪些信息是我们的重点,在重点以外的东西我们要在不影响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尽量从简,于复杂的版面给受众一种心烦意乱的感觉,就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视遥控器,其实常用的按键连整体一半都不到,其他按键有些我们从未用过,所以说如何改良设计,达到一键多用,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按钮对于客户更好、更便捷的使用有非常大的好处。再比如,现在很多界面,初始情况下一些二级入口是隐藏的,只有当你选定一级入口后,才会出现下一步的选项。比如说我们手机的各种设置菜单,某些网站的菜单栏,当我们有转发微博意图时才会出现的隐藏选项包括:复制、发送给朋友、删除、推广等等,在设计过程中把非重点内容先隐藏起来,可以让版面更加清晰明了,对用户的干扰性大大减少,可以让其集中的关注他需要的信息。先把非必要的信息排除,可以让我们在设计过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有限的重点问题上,所以第一步的筛选对于合理简化版面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所呈现给受众群体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将版面中相同或者相似的元素归类分组,去粗取精,这样要比杂乱无章的排列有效率的多。

  其次,设计者要对信息进行深度的加工。简单的信息罗列,标准分栏的排版模式是以往设计的方式,但是就现在而言,可能用户打开这个网页或者翻开这本书籍就已经没有了深入了解的兴趣。就算用户可以静下心看完,但是对内容的印象也不会太深刻。所以,为了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加深用户对设计及内容的印象,让用户更容易接受和感知版面信息,我们需要对内容进行一个深度的加工。

  打个比方,一些公益网站呼吁保护动物,他们是怎样做的呢?首先在网站首页播放一些有关动物的视频,让人们了解一些野生动物或者流浪猫狗目前的生存现状以及面临的威胁,通过视频形象直观的让人们感受到这些动物的情况,通过一些辅助图片,用户不需要仔细阅读文字信息也可以大致的了解该网站想要传达的内容。那么在设计中要怎样处理图片的样式以及位置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第三、合理处理各要素。在版式设计中,往往尺寸较大的元素更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往往元素尺寸的大小与它的重要程度是成正比的。合理的控制元素的尺寸大小为打造视觉层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色彩是决定受众对版面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师合理的进行颜色的把控,处理好颜色关系,不仅可以突出重点、彰显个性还可以连贯整个版面,加强组织协调性。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希望受众关注的元素上都会使用对比较强的颜色。例如一个写满各种信息的版面下方有一个绿色的正方形色块,即便这个色块不在版面的醒目位置,我们还是会首先注意到这个绿色正方形上面的信息。色彩的运用是一门学问,过渡色的使用可以使版要素间形成无形的联系,可以统一版面的整体色调。在信息种类不多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通过颜色的变换来达到为信息分类的目的,少了分割线和条框的束缚,可以使版面增加活力。颜色色相的不同对视觉刺激产生的强烈程度目前没有科学证明绝对的强弱顺序,但是冷色调和暖色调是存在明显差别的。比如说图案完全相同只有颜色不同的两张图片,一张红色调、一张蓝色调。人们一般都会先注意到红色调的图片。实验表明,视觉对距离的远近感知是非常敏感的,由于红色和蓝色的波长不同,我们在相同的位置观察这两种颜色时,红色呈内侧映像、蓝色呈外侧映像。因此,眼睛给我们一种红色在前进,蓝色在后退的感觉。美国某数字营销公司曾做过一个测试,以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为基础,测试受众对这两种不同颜色的选择比率。在测试之前,大部分的研究人员认为绿色图案被选择性会更高,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安全出口,绿灯都代表着安全、通行,而红色一般用于提示危险、停止的场合,这种猜测非常符合我们的正常逻辑,但是测试结果却恰恰相反,选择红色图案的比率要超过绿色图案 21%.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颜色本身对人视觉吸引和最后选择的影响力。

  我们还可以巧妙的处理好文字的编排来打造视觉层级。在我们本土的版式设计中汉字是很常见的,可是有很多设计者常常回避尽可能的回避汉字,用英文取而代之。其实,有很多日本原创设计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日本的设计师真的会去花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的研究他们的文字样式以及内涵。汉字的编排其实非常考验设计师的设计功底,每当我遇到瓶颈的时候我都会找一些日本的设计进行参考,他们的文字编排总是非常独到,值得借鉴。汉字与英文字母完全不同,英文是由多个字母组合而成,而拆分出来每个字母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含义,汉字不同,它是由象形为基础,表达着某一时期复杂的生活场景或习惯,每个单个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含义,所以在中英文的编排上实际上是有很大差别的。除了这个以外,对于字号的大小中英文也有一定差距,同一字号可能英文字母还可以看的很清晰,但是汉字已经无法辨认清楚了,所以在设计中还要注意汉字的可辨认性,另外拉丁字母线条比较简单灵活,在版面设计中更容易给人带来活跃感,而且对于相同含义的汉字,往往英文表达的字母要长一些,相比于汉字的"块",英文的表达效果更像一个"段",从而形成一个单独的主体,但汉字则不然,所以在设计中汉字如何编排的更美观更有内涵是非常有难度的。在进行设计编排之前,很多设计师一拿到文字稿件就开始考虑怎样分栏排版,这样才能符合版面的需要,而完全不去关心文字内容,这是完全不可取的。真正的想做好设计,首先就要深刻了解我们所要编排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把文字划分层级,比如最重要的一级,如主标题,宣传语等,次要的比如为首要层级起辅助作用的二级层级以及并不是十分重要的,比如页码,注脚等等。并分别为不同的层级划分好相应的位置和所占空间的比例。做到了这些,文字已经有了基本的层次感,了解了所要表达的内容,在字体的选择上也有所帮助。很多时候在设计中,我们对字体的选择都很迷茫,都是把字打上去然后不断的切换字体样式,对我个人而言,实际上我对什么情况用什么字体的概念并不清晰。实际上,想做好设计,我们必须要关注各种字体的性格,只有善于区分各种字体的适用空间才能让字体与整个版面乃至更深层次的内容气质相吻合。文字是版式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想打造版面的视觉层级关系就要处理好文字的编排,除了上述所提到的深入了解文字的内涵,理清层级关系,更关注文字字体、大小以外,还要合理的做好文字和插图之间的视觉空间安排,调整字距、行距,段落与段落间对其与错落关系等等。

  第四、充分了解用户视觉感官。做好版式设计仅仅是做到以上这些还不够,我们还必须深刻了解用户的视觉感官,遵循视觉的特定规律,让用户能够更够更舒适、更便捷的观看我们的设计作品。举例说明:当我们把版面十字划分为四个方块:左上、右上、左下、右下,代码分别为 1,2,3,4.当我们的站在相同的位置观察版面时,抛开中心点以外,我们对版面中 1 号方块投入的精力最多,其次是 2 号,再次是 3 号,最后是 4 号方块最差。所以 1 号和 2 号方块处事我们在观察一个版面时视觉注意价值最大的区域,这个区域我们可以称之为"最佳视域".

  设计者可以将其最想表达的,最重要的信息放在这个区域内呈现给用户来达到预期的效果。拿支付宝首页举例,旧版的支付宝首页给人的感觉稍显杂乱,用户点进去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推广位置,其余的就非常分散不分主次。改版后的支付宝页面,综合了平台宣传和客户使用目的的心理,把支付宝的品牌宣传和客户的登录需求放在了最佳视域中,把一些次要的功能弱化在下方,即简化了版面,让用户把视线集中在主内容的操作区域,增强了宣传识别度,又方便了用户的使用,符合现代人的行为习惯。另外支付宝企宣的背景是虚化的,给人一种背景被拉远的感觉,这样会使用户的眼睛无法对焦到背景上,使用户在进入版面的时候不会被背景信息所干扰,这也是我们在版式设计中突出主体的常用方法。

  通过研究发现,横向排版比纵向排版不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一般我们观察某个版面时,大部分的人都是先看水平方向然后才看垂直方向。如图 4.8 所示,在同一个版面中,左边图的排版方式,左右两个板块的关注度差别要小于右边排版方式上下板块的差别。如果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不分主要与次要,那左边的排列方式更合理。如果有明确的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需要拉开差距,右边的排列方式更符合正常的视觉心理。

  二、基于视觉心理学的手机媒体界面版式设计分析及应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手机由职能单一的通讯工具转化为一种新型媒体工具。手机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功能成为"第五媒体".手机的智能化,Wi-Fi 的普及以及 4G 网络的出现使手机的功能逐渐增多,信息传播的速度逐渐加快,我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的获取、分享信息。手机媒体的版式设计影响着受众的心理。用户的心理也会改变手机媒体版式设计的内容以及模式。因此,通过视觉心理学研究手机媒体的版式设计对手机媒体的发展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手机媒体的用户群体分析。

  截止到 2015 年 6 月,中国网民已到达 6.68 亿人,其中手机网民总人数达到5.94 亿人,占总数的 88.9%.手机媒体已经逐渐普及,那么如何从版式设计的角度去做好手机媒体成为了设计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而在这之前,首先应该深入的了解手机用户,为了保证对手机媒体受众分析的真实性,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内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比如年龄、职业和学历等;手机的使用情况,比如手机的品牌、使用的频率、常用的功能等;对常用手机 APP 版式设计的喜好、建议等等。从 2015 年 9 月到 2016 年 1 月,共发放调查问卷 210 份。主要发放地点为人群密集的车站、机场、超市结账等候区等。

  这 192 份有效问卷中,年龄 15 岁至 65 岁不等,其中有 183位使用的是智能手机,占总人数的 95.3%.有 156 位表示对手机非常依赖,占总人数的 81.3%.其中有 27 人表示只有茶余饭后闲暇时间才会使用手机,占总人数 14%.只有 9 位受访者仅用手机接打电话,平均年龄 60 岁,占总人数的 4%.

  192 份有效问卷中,有 63.7%的受访者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大于 5 小时。其中年龄在 22-31 之间的受访者,每天使用手机超过 5 小时的人数占 82.3%,而 32-40、15-22、40 以上年龄的受访者所占比率依次减少。如果每天休息时间为中午 1 小时,晚上 8 小时,工作或学习时间每天 8 小时,那在每天剩余的 7 小时中,有63.7%的受访者使用手机的时间占据了 2/3.192 名受访者中,使用手机时长的地点从多到少依次为:家里、公共场所(公交车、出租车、饭店)、工作单位等。

  使用最多的 APP 类型依次为:聊天交友类(微信、腾讯 QQ)、读书类软件、新闻类(腾讯新闻、UC 浏览器)、财经类(股票)、手机游戏类以及各种音频播放器类。

  通过对 192 份有效问卷的调查分析,确定了手机媒体受众的年龄范畴趋向年轻化,受众使用手机媒体时间长,使用地点以家、单位、公共场所为主,呈现出使用次数多、使用时间、地点不固定的情况,使用率较高的 APP 大多为社交、财经、新闻等。

  (二)针对用户视觉心理的手机界面版式设计。

  在手机各种 APP 界面中,利用版式设计中的各个视觉元素的编排可以使用户更简单、更便捷、更快速的查看、了解、研究信息,并与 APP 形成互动。所以,设计者需要根据视觉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对各元素进行合理的编排,拉近与用户的距离,使用户操作方便、简单、舒适,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产生美的联想。手机媒体的触摸屏界面设计是静态版式的设计的延伸,是与视觉心理学与行为美学结合的动态视觉艺术。不仅可以利用传统版式设计中的设计理念和规律还可以利用多点触摸和点击放大、平移等交互功能,所以在手机界面的版式设计中,我们不仅要考虑传统的色彩搭配,图片文字的大小,还要研究如何用视觉元素与用户进行"对话",让视觉元素影响用户的心理感受,从而让手机界面发出"声音"支配用户进行连贯流畅的操作。

  1.手机界面中的图标设计与布局。

  在手机界面中,虽然图标的占用面积不大,简洁抽象,但它往往有高于其他元素的可视性。做好图标的编排有助于信息的传达和用户对信息的接受。

  手机界面中的图标一般采用简单的色彩,给人一种统一、简洁的感觉的同时带来视觉冲击力。从用户的角度看,那些主体明确,条理清晰、形式简化的视觉信息更容易被识别,在手机界面中,一般选取有大众特征、有辨识度的符号去表示该图标所对应的功能和含义,长期积累的视觉经验会形成心理定向,影响视觉心理的接受,这是产生共识的基础。在能够表示清楚功能和含义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简化图标,减少用户的视觉负担。界面中的图标要有秩序,大小要保持一致,颜色搭配适当,要把握好图标与图标之间、图标和背景之间的整体关系,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软件所针对的不同人群,可以确定一个图标的整体风格。

  2.手机界面中的文字与色彩。

  由于手机屏幕的限制,对手机界面的版式设计的文字与色彩要求也比较特殊。手机屏幕的大小要远远小于电脑、报纸、书籍、杂志等版面,所以对文字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也有所不同,优秀手机界面的文字编排做的非常精细,不仅内容上简明扼要,在形式上也区分明确,同类信息一般使用同一种字体,同一种颜色,有助于用户区分不同种类的信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色彩是人们视觉最敏感的元素,所以在手机界面的版式设计中色彩的使用尤为重要。在手机界面中,色彩应该是统一和谐的,设计者根据想要表达的内容来选择一个整体的颜色风格,一般采用比较淡雅的颜色作为主色调,用 1-2 种其他颜色来渲染细节,主次分明,注重版式内容的可读性。

  手机界面的整体风格体现在界面的每个元素之中,应该保证界面中各个元素分类准确,协调一致,风格统一。这样不仅在形式上看起来美观舒适,也方便用户更准确、简单的了解界面中的功能。比如优衣库 APP 的界面,随着用户翻到不同的标签页,界面的主体颜色都会改变,文字的颜色和图片的色系也随之改变,给人的感觉清新别致,把用户自然的带入到不同的情境中,给人新鲜的视觉体验。

  3.手机界面中的视觉注意引导。

  注意是针对某种对象的视觉和心理的集中。著名心理学家 D.E.Broadbent曾经提出"过滤器理论",大致内容为:我们在各种渠道中接收到的信息是非常多的,但是我们并不能把这些信息在同一时间全部的接受。因为我们视觉就好比一个过滤器,会将除了我们主观想要获得的信息以外的内容过滤掉。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个版面时,大脑就会启动它的"过滤器"系统,在看到小标题的时候,视觉就会自动的忽略掉其他的信息,实际上视觉呈现的是只是小标题的内容,其他的信息都是虚的。

  人脑皮质有数百亿个神经元,其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是我们使用的,所以设计者在创作中如何使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被受众在各种视觉信息中被发现和选择,并以此产生期待与联想,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被动关注和主动关注。

  被动关注是通过视觉元素的刺激导致的我们自觉的意识投入。关注的产生就是眼与脑互相作用的产生的效果。当通过人眼所看看到的视觉元素引发我们的兴趣从而带动我们利用以往的经验和丰富的想象来获得该视觉元素的其他相关内容时,这属于被动关注。反之,我们主观意识想要去了解某方面的内容,然后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进行筛选,最后通过视觉得到确认,这种情况属于主动关注。

  例如在我们登录 QQ 或者登录某些网站的时候,电脑或者网页的右下角会弹出广告,我们的眼睛首先在右下方有一个图像在跳动,引起我们的注意力,这时我们才会去关注这个图像中的具体信息,并在潜意识中对以往了解到类似该广告内容的一些信息,从而大脑会做出一个判断,这是被动关注。当我们想要下载某款软件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主动的去搜集该网站的一些下载链接信息,并在其中进行多方面的考量,最后做出选择。这都是一般关注的三个层级。在我们的实际应用中可以发现,当我们第一层级包含的信息越少,最终达到第三层级的速度就越快。假设以十分之一秒的速度获取第一次信息,则在一秒钟的时间里可以重复十次,这样意味着可以对获取目标有更深刻的印象。日本很多的设计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好评,比如说无印良品,它的理念是简洁、环保。虽然没有过多的装饰元素,但是却很注意细节和整体的把握,这种简单朴实的设计使这个品牌有了更高的识别度。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每个公交停靠站一般都有滚动广告的投放,公交停靠的时间比较短,人们坐在车上距离广告牌也比较远,所以在设计中设计师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尽可能的简化版面来缩短被人们接受的时间,弥补这种条件给广告带来的劣势。

  那么,如果第一阶段必须要有较多的信息该如何处理?这是我们在平时的设计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当有大量的信息需要集中在一小张图片上,这时没有秩序的堆砌是致命的。

  苹果官网上的一个宣传页面,这个页面中设计者传递出了很多的信息,但是没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我们还可以从中快速的找到我们所关注的内容,非关键元素并没有过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在我们看到某个版面时,大脑会自觉的对版面中的元素进行选择,当版面中内容多或比较杂乱的时候,将有可能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被动关注",在第一步人眼对元素特征抓取的时候,大脑有可能会因为信息过多而产生放弃心理。这样将不会有第三层级的产生。针对信息过多的情况,我们通常要从两方面下手:首先,要通过自己对用户的了解明确其关注的重点信息是什么,然后围绕这点进行设计。其次,在设计中要对元素"去粗取精",保留必要的元素,并且进行合理的编排,尽可能的简化版面。只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才能达到商家推广或者希望用户进一步操作的目的。

  版式设计引导视觉注意力转移。

  心理活动具有主动性、灵活性、随意性。为了更准确、高效的向受众传递信息,方便受众选择,设计者要通过合理编排视觉刺激元素使之对受众的视觉产生有效的引导:将受众的注意力由一个点转移到另外一个点的引导的流程在版式设计中非常重要。其基本形式包括:单向视觉流程。版式设计需要有一个引导受众视觉由主及次走向的视觉流程。单项视觉流程是一些遵循一般规律来引导的一种方式,主要分为:斜线式、竖线式以及横线式。斜线式与其他两种相比稳定性较差,但是能够以不稳定的动势有效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非常强。竖线式视觉流程给人简洁、有力、稳固的视觉感受。横线式视觉流程则给人安静、温和、惬意的感觉。

  重心视觉流程。人在观看一版面时,视线最终停留的位置就是视觉的重心,视觉的重心能够稳定画面,给人安心的感觉,当这个重心处在版面的不同位置时,所带来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反复视觉流程。在画面中多次使用同种或相似的视觉元素,会让受众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模式,把这些类似元素运用某种手段稍作编排,即可以丰富版面,增强该元素的识别性,为受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又不至于产生乱的感觉,整体还是统一、连续的。之前看到过一个相机的平面,根据相机的不同颜色,搭配相应色相的照片组合,同色相的照片又具有不同的内容,这样的搭配充满了趣味性,打破了常规重复的单调。

  散点视觉流程。当版面含有多种元素时,将各个元素分散在版面中的不同位置,给人的感觉比较自由、随意。但是,这种散点构成也是要讲究我们版式构成元素的基本法则,要考虑到各个元素的主次关系,排列疏密有致,颜色、样式要整体统一等问题,才能不至于造成画面的混乱,发挥散点视觉的特点,给用户带来轻松的视觉感受。

  设计者在对手机界面的版式设计过程中,如果注重这种视觉注意力引导,就可以利用这种连续不间断的版式挪动设计,给用户带来舒适的视觉体验。

  我们通过人的视觉心理学的常见现象分析了以上两种版式设计的应用,可以被受众认可和接受的设计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视觉心理学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艺术,视觉心理学博大精深,只有我们深入了解才能更好的与版式设计相结合,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相关标签:应用心理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