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经济社会学论文

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05 共777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经济社会学视角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探析
【第一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观测指标研究绪论
【2.1 - 2.3】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4】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和经济社会学特征
【第三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目标及其观测指标体系设置
【4.1 - 4.3】江西省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水平的实证分析
【4.4】各设区市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水平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关于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若干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发展评价研究参考文献

  2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经济社会学特征分析

  2.1 工农城乡关系的内含和本质。

  "工农城乡关系"一词从字面上看,包含工与农、城与乡两大层面的关系。通过梳理历来的文献发现,多数学者单用工农关系或者城乡关系进行表述。蔡云辉(2003)从更广泛的角度界定城乡关系是存在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与互动关系,是一定条件下政治、经济、阶级关系等诸多因素在城市和乡村两者关系的集中反映[22].李泉(2005)也同样指出城乡关系包含很广泛的内容,如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及运行关系等[18].王忠武(2012)从更抽象的角度认为,"城乡关系是一种利益分配关系和社会规范体系,实质上也是收益和成本、权利和义务在市民和农民之间的配置关系"[10].高军峰(2012)指出工农业关系实质就是资源的流动和配置关系[23].根据以上学者对工农、城乡关系的解释,我们应该意识到,不能单凭表述上用词的差异,狭隘的孤立了工农和城乡这两大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本文对工农城乡关系的理解正是综合了前人的观点,表象上作更全面的表述,实质上,这个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关系涵盖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以及渗透其中的所有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关系。

  2.2 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工农城乡关系伴随着城市的出现就已经存在,任吉东(2013)在分析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演变时指出,中国传统的城乡关系历经西周时期的国野分立、春秋战国时的城乡分离、秦汉隋唐的城乡分化以及宋元明清的城乡一体,其发展演变遵循着斯密的"自然顺序",并且有着明显的一致性、一元性特征[24].城市对乡村之间存在着政治上统治,经济上依附的无差别、统一的城乡关系。近代由于外部力量干预扭曲了这种自然顺序的演进,导致了城乡发展的极大差距。本文以近代以来扭曲的城乡关系为研究起点,从近代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历程以及影响因素角度分析归纳其演变的一般规律。

  (1)以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历程为研究视角。首先,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存在协调与失调的周期性波动。近现代的中国工业化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为代表,这个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处在起步阶段,虽然伴随着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但是由于起步晚、发展条件不足以及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及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随着国外工业文明的冲击以及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工农城乡关系有所改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工农城乡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着不同的发展变化,为了更清晰了解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历程,现做表如下:

  凌弓(2013)把工农业增长比作为反映工农关系的指标,为我们清晰地展示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农关系在失调与协调之间的周期性波动。这与之前余汉新(1991)对我国工农业关系在建国后四十年间呈现四个比较协调时期与三个失调时期的研究结论相吻合。正如上表所示,经过国民经济恢复以后,工业与农业总产值都有很大增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4.5%,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18%,虽然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比远大于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比,但在中国工业化的初期,工农业增长比还算合理,此时的工农业关系呈现大体协调状态。然而随着大跃进运动的进行,农业形式大好,诱导党出现重工轻农的思想,工农增长比达到 4:1,呈现失衡态势。为了弥补这一过失,党及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增加农业投资,使得失衡态势得以控制,工农业总产值增长比趋近协调。"文化大革命"期间,高度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工农增长比例严重失调。此后,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工农业发展比例得以改善,工农关系呈现均衡。然而,又一轮对农业形势的误判以及后期的弥补使得工农关系再次经历由失调到协调。由此看来,工与农这对矛盾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遵循一切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否定之否定,在失调与协调之间呈现周期性的螺旋式发展。从更为通俗的角度看,城乡是一个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城乡差别永远存在,只有求同存异,才能使工农城乡关系达到最理想状态(陈晓青,2013)[26].

  其次,就其发展历程来看,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吴丰华(2013)认为中国自近现代以来城乡关系的变迁轨迹可以划分为城乡加速分离时期(1840-1949)、城乡人为对立时期(1949-1978)以及城乡高位分离时期(1978-2012)[27].纵观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城乡关系,中国的城乡关系并没有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在经历城乡低水平依存、加速分离后最终达到高水平融合,而是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偏离了西方发达国家城乡关系演变规律的轨道。总体来看,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结构的演变,城乡差距是在不断扩大的。谢志强等(2011)、武力(2007)、夏永祥(2008)在研究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时都指出中国的城乡差距整体上呈不断扩大态势。谢志强等(2011)认为,在经历建国初短暂的城乡结构开放时期后,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从初步形成到不断固化。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结构伴随着人民公社制度、统购统销制度的瓦解开始松动,城乡关系也随着二元结构的核心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而产生剧变[28].夏永祥(2008)指出,随着改革方向由农村转向城市,城乡在居民收入等方面的差距不断扩大。即便是中共十六大提出了以统筹城乡为首的五统政策,也无法立刻解决城乡二元的深层体制问题,城乡差距仍然呈扩大态势[29].

  再次,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遵循以农为本。余汉新(1991)以工农业总产值增长比例作为工农城乡关系的衡量指标,总结归纳了建国后四十年间工农业关系的四个比较协调时期和三个失调时期,并得出了两条规律性的结论,"一是农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工农关系较为协调时期,农业发展停滞时期也是工农业发展失调时期,因而国民经济每一次大调整都是从农业开始的;二是国民经济能否顺利成长取决于工农关系是否协调,而工农关系是否协调又取决于能否矫正重工轻农的偏斜发展政策"[30].可见,农业的发展是基础,决定着工农关系协调与否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武力(2007)在对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中提到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城乡对立"、"城市剥削乡村"关系的结束[31]."城乡互助"的城乡关系聚焦在如何发展农业以及如何协调工农城乡关系之上。刘新(2009)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的原因分析出发,指出农业弱质性是共同原因,长期以来"农养工、乡养城"的抽取农业剩余政策是决策性原因;小农经济的长期性是中国分立型城乡关系形成的基础性根源[32].所以,要想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改变畸形的工农城乡关系,使之协调融合发展就必须改变农业弱质性,重视农业发展。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到胡锦涛的"两个趋向"论断以及从 2004 年以来连续十一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发展,足以看到政府对农业问题的重视,更体现了党政方针的制定与执行完全遵照工农城乡关系演变之以农为本规律。

  最后,工农城乡关系总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工业化的空间依托与产业依托必然涉及到农村与农业以及国家资金政策对工业的偏倚;工业革命推动工业化的发展,而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是人口随产业结构的变动由传统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表现为城市化过程,不同的城乡资源流动方式最终决定不同的城乡关系状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是相互促进与支持的互动关系,二者发展进程是否相协调势必影响到工农城乡关系的发展。因此,工农城乡关系总是伴随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而演变的。刘维奇、韩媛媛(2013)在分析城乡关系演变逻辑时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为主线做了具体而详细的阐述。

  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工业的原始积累依靠农业的剩余提供,并随着人口、资源的流动,城市化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当城市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以及强大的生产力的时候,加之工业就业弹性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便相应形成,致使城乡分离。张红宇(2011)指出,中国在 2005 年前后就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34].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产业结构转变,第三产业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此时,城乡矛盾加大,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工农城乡关系正朝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向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工农城乡关系正不断调整以寻求对立与统一的均衡点。

  (2)以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影响因素为研究视角。吴丰华(2013)在分析中国近代以来城乡关系变迁轨迹与机理时运用"外部冲击+内部适应"的方法,认为任何事物或者关系的运行都存在内部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表现为影响或者冲击,而内部因素则表现为一种影响或者对外部因素的适应,两者都起着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27].本文借鉴这种分析方法来探析中国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

  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遵循"外部冲击+内部适应"的模式。如表 2-3 所示,中国的工农城乡关系自近代以来一直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中国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起着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首先,1840 年到 1949 年间,两次鸦片战争以及甲午中日战争使得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打开了中国国门,西方市场经济体系从此冲击着中国的自然经济体系,工业文明冲击着中国的农业文明,导致中国城乡关系瓦解,城乡加速分离。与此同时,在中国内部,"洋务运动"等带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中华民族善于技术模仿的特性及其固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冲击,客观上带动了城乡关系的分离。其次,1949 年到 1978 年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国内经济的恢复发展,中国的工农城乡关系又经历着不同的外部冲击以及内部适应。建国之初,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国家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建立起一整套计划经济体制及配套政策,导致中国城乡关系被人为对立,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计划经济体制内残留的市场经济因素适应了这一冲击,加之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完成土地革命,群众路线使得党在人民心中威望很高,保证了生产积极性,抵消了计划经济体制给工农城乡关系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多年间,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城市利益集团冲击着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城乡差距拉大。这一时期,中国农民的智慧以及改革初期的农村改革、改革中后期的国家三农政策和制度破冰适应了外部冲击,带动城乡关系趋好,促进城乡融合(吴丰华,2013)[27].

  此外,还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一些政策体制对工农城乡关系存在一定的冲击以及对冲击的适应,这些研究都支持了上述演变规律。在政策冲击方面,比如,叶超等(2008)在以斯密顺序为城乡关系研究起点时提到"一些经济学家指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下的'城市偏向'政策及由此形成的城市利益集团的压力和传统经济体制制度障碍是导致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35];夏永祥(2008)、刘新(2009)指出,我国"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等抽取农业剩余的政策制度安排是影响工农城乡关系的首要因素[29,32].在政策适应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改革以及户籍制度的不断改革都在逐步打破城乡偏向的不平衡状态;从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胡锦涛"两个趋向"论断、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政策调整以及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都体现着对工农城乡关系外部冲击的内部适应。

  2.3 关于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工农城乡关系的传承与变迁。

  在把握工农城乡关系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理清当代中国工农城乡关系的传承与变迁,不仅能够为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供经验教训,而且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1)工农城乡关系的传承。

  根据前文对工农城乡关系演变一般规律的阐述,改革开放后的工农城乡关系继承了之前以农为本的传统。农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在工农城乡关系的协调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农关系的协调与失调伴随农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与停滞时期。改革开放前,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讨论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深刻地阐述了发展重工业的前提和基础是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三者的协调发展必须以"农、轻、重"为顺序。这表面看貌似存在着矛盾,但毛泽东同时强调由于产业的异质性,农业增速大大慢于工业增速,所以优先发展农业就是优先发展工业,按照农、轻、重的优先序来统筹就是一种协调(郑莹等,2013)[36].改革开放后,工农关系在经历由协调到失调再到协调的过程中,两次协调时期正是国家采取调整工农关系的方针政策后的结果。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通过发展农业调整失调的工农关系;1998 年十五届三中全会同样提出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大农业投入;2004 年至今连续十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发出指导"三农"的工作方针,进一步修正工农关系。可见,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地位在改革开放前后在工农城乡关系协调发展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凌弓,2013)[25].

  在前文对工农城乡关系演变一般规律的论述中我们发现,政策是对工农城乡关系影响的首要因素。在改革开放前,中国最根本的问题是解决农业如何快速发展问题,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在这一时期,我国采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推行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决策,工农城乡关系呈现出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1979 到 2003 年间,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市场调节成为主导,但依旧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态势(武力,2007)[31].2004 年至今,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三农"的政策,从最初废除农业税到新农村的建设,城乡关系进入历史性的转折时期,出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新气象。

  (2)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

  (1)从工农城乡关系演变途径角度分析。张汝立(2003)在分析我国城乡关系变迁是指出,近代工业社会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大体上沿市场经济作用以及行政干预这两条途径形成和演变。新旧古典主义认为城乡分工以及城乡关系演变的基本动因是厂商和个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进行的空间选择,而人为干预在改革开放前后表现为决定工农城乡关系走向的三大核心制度以及战略决策的形成与演变[37].

  改革开放以前,生产力水平极端落后,中国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时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工农城乡关系不平等的格局,服务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户籍管理制度、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应运而生。户籍制度的形成限制了农村人口等资源的流动,统购统销制度以及农业合作化解决了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农业剩余不足之间的矛盾。同时,造成了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形式抽取农业剩余以及城乡隔绝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工业的二元结构使得城乡缺乏正常的市场联系,城乡分割严重。改革开放以后,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理应缘于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三驾马车"的解构。市场机制的引入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城乡关系逐步改善。统购统销制度以及人民公社制度的瓦解使得工农产品市场化交换程度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结构转变以及农业产量的提高。户籍制度不断改革,城乡关系随着要素的自由流动不断加强。加之乡镇企业的发展,我国形成了城市工业、农村工业、农村农业相结合的新型经济结构。2003 年开启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性转折,之后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框架,工农城乡关系向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方向发展,直至城乡协调融合、和谐共生(韩俊,2009;张汝立,2003;武力,2007)[13, 31, 37].

  武力(2007)从更具体的角度分析了乡村支持城市内容的演变。他认为,改革开放以前,农民和农村对城市和工业的支持主要是通过"提供农业产品的剩余为工业化提供积累和降低成本"[31],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统购统销以及剪刀差形式。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和乡村对工业化和城市的支持形式则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统购统销的废止和农产品市场化,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农业剩余支持工业化和城市的比重变低,农民提供廉价劳动力和乡村资源成为主要方式,表现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农民工群体的产生。

  (2)从城乡结构演变角度分析。现阶段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还未完全解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中国工农城乡关系的改善。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演变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

  如上表所示,建国初期,由于农村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形成了比较开放的城乡结构,表现在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私营工商业的自由发展。1953-1957 进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限制农村土地等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具体表现在:1.现投资向工业倾斜,农副产品供应紧张;2.人口流动方面,由于农业剩余不能满足工业发展而推行的统购统销制度以及生产关系变革即农业合作化,限制了农民自由,出现农民为寻求生存而迁往城市的"盲流"现象。

  1956-1957 年间陆续下发抑制盲流现象的政策文件,逐渐产生城乡隔绝与农村发展的矛盾。1958-1978 年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时期,期间确立了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加之实施城市偏向政策,城乡被分割为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社会权利不均等,具体表为:人口流动受限,农业继续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工农结构越来越失衡(谢志强等,2011)[28].武力(2007)在总结改革开放前农村生产要素流动机制演变时也指出,"人口流动受限很大程度上受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选择的影响,严格的户籍管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和单一公有制下的计划招工基本杜绝了城乡间人口自由流动"[31].

  改革开放之初,城乡二元结构出现短暂的松动时期。1982 年宪法规定乡镇为最基本的行政区域,瓦解了人民公社制度。此阶段城乡差距缩小,农村改革先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了农村内部分配关系;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理顺了农民和国家、城镇居民的分配关系。以上双重激励机制都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业产量大增,加之工业改革与城市改革未全面推开,此时城乡差距缩小。1985-2002 城乡关系发生剧变,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拉开工业与城市改革序幕,户籍制度不断改革,人口自由流动,城乡收入比扩大到 3.11:1,城乡差距急剧扩大。2003 年开启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工农城乡关系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阶段。虽然政策制度向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向推行,但城乡居民收入比呈扩大态势,2007 年扩大为 3.33:1,城乡差距呈进一步扩大态势(谢志强等、夏永祥,2008)[28, 29].杨艺(2010)通过分析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成因认为,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以增长为导向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偏向城市的公共财政供给政策和一系列城乡分离的制度的产物;中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政府实行"城乡分治、重城轻乡"政策的结果[38].因此,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政府必须改变城市偏向政策,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