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经济社会学论文

职业院校诚信教育缺失原因与教育体系构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14 共5123字
摘要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 是经济关系的契约化,维护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是社会进行经济交换活动的基本力量和基本手段,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诚信为基础的契约道德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的企业的诚信问题不断涌现,如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产安全问题等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济生活中频繁出现的欺骗欺诈行为,已严重干扰并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因此,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诚信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的一门学科。”[1]

  本文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行动理论“、嵌入”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经济社会学理论,阐释了职业院校的诚信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分析了高职诚信教育缺失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指出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社会诚信责任是职业诚信教育的的根源,职业院校的诚信教育必然“嵌入”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与社会环境中。所以,职业院校加强诚信教育,提高职业院校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对于在市场经济环境里,培养企业从业人员的互相信任,降低市场经济交易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当代经济社会学对社会信任问题的研究---社会信任水平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对于社会信任问题,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经济社会学学者,几乎都认为较高的社会信任水平对于社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经济人”假设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新古典经济学认为, 信任只是促使生产与交换顺利运转的一种常备的润滑剂,“经济人”在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是经过理性的利益算计之后,不带任何感情地行动的,因而他们认为信任和合作最符合其长期的效用的最大化,所以“经济人”自愿的同意遵守社会契约而组成社会团体,而完全不受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的影响,他们认为信任只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一种呼之即来的背景。

  经济社会学却不完全认同这种方法,经济社会学福山认为,社会资本就是“:在社会或其下的特定群体之中,成员之间的信任普及程度。”[2]而社会资本的一种特定形式就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信任,信任这种社会资本的运作方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在福山看来,社会信任程度和社会经济规模、社会经济效益、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个社会的信任程度就成为影响该社会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文化因素。福山发现“,社会信任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3]

  如果一个社会的信任度较低,那么他的社会资本就弱,开展各种经济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资本就多;相反,一个信任度较高的社会,维持社会发展的社会资本就强,开展各种经济活动所需的物质资本反而会少。所以,社会成员中在进行经济行为的相互交易时,由于存在较高的信任程度,不仅会使交易时间缩短,而且会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率,为组织规模较大的企业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进而促进该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美国学者詹姆斯·科尔曼在他的《社会理论的基础》着作中,对他的信任理论作出的阐述,他通过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并借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成本-效益的分析方法对信任问题展开了研究,探讨了信任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科尔曼认为信任是是一种特定的社会资本形式,是一种在社会风险条件下的理性行为,理性人必须对社会成员在给予信任与拒绝信任中做出选择,以在风险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信任度的社会可以减少监督成本与惩罚成本,社会成员之间信任关系是通过相互间的承诺、契约、信任媒介和法律规范的保护来体现的,因此,为了维护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需要有社会规范、法律及惩罚手段。

  二、社会“嵌入”理论---职业诚信教育必然嵌入于社会新经济社会学学者从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视角对经济行动

  和经济秩序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经济现象是“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社会结构就是一种网络,格兰诺维特的社会“嵌入”理论为当代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拓展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20 世纪 40 年代,卡尔·波兰尼在研究原始社会经济形态时将“嵌入”概念导入经济理论,提出了“经济嵌入于社会”的特定概念,他认为人类经济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之中,并强调经济活动是一个制度化的社会过程。1985 年,新经济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在《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一文中,把经济行动放到了更为宽泛的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背景下,以一种新的社会学视角---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的视角来研究经济行动和经济秩序。在格兰诺维特的“经济行动嵌入于社会结构”的假设中“行动者不是脱离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像原子个人似地进行决策和行动的, 而是嵌入于具体的当下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中作出符合自己主观目的的行动选择。”

  而社会结构就是一种网络,他影响着社会中的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等多种关系的互动模式。“因此,个人的经济行动一定程度上是由个人所处于其中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塑造的。”

  基于上述“信任理论”和“嵌入性秩序”两种理论的基础上,能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中经济和社会因素对职业院校诚信教育的影响,以及当下职业院校诚信教育缺失的现状和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性。在当今的社会中,作为一个行动主体,职业教育必然“嵌入”地生存于市场经济的各种经济制度、经济组织中,同时又因为职业技术教育和市场经济主体的密切联系,也必然会受到市场经济社会的交换、竞争秩序以及相应的社会管理环境的影响。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职业院校诚信教育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受市场经济转型期中不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职业院校的诚信教育理念出现偏差和滞后,造成部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缺乏。

  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看来,“社会转型期快速的经济增长打破了原有的社会关系,这一变化特别容易使人受新观念的影响,社会也因而突然迷失方向。”[6]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在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社会成员的的经济主体意识和趋利意识不断加强,而经济转轨时期国家的各种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再加上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的巨大差异,一部分人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忽略了社会成员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致使大量的诚信缺失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出现。这些现象不仅冲击着我国市场经济社会的诚信道德体系,而且对职业院校的大学生产生极坏的影响。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的道德教育理念也出现了偏差和滞后,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上一直存在着学历教育重于职业技能教育的观念,普通高等教育的地位始终高于职业教育,甚至职业教育中也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轻视包括诚信品质在内的德育品德教育的现象。因此,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这种逐利性,致使他们忽视了大学生诚信品德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进而间接导致了大学生中大量存在的诚信缺失的现象。

  (二)我国社会诚信保障制度不健全,高校诚信教育机制不完善,管理体制不成熟,致使大学生失信行为频发

  社会诚信制度可以通过一系列规范来约束社会个体及组织的失信行为,并对个体及组织的失信行为进行直接的调节和控制,促使社会成员顺利实现完全的社会化。当前,我国社会诚信制度尚不健全,社会诚信记录制度体系、诚信评价机制、诚信奖惩机制等尚未完全建立,致使社会上大量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必要的惩罚。同时,职业院校作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同样存在着诚信教育机制不完善、管理体制不成熟,开展诚信教育的力度不够,诚信缺失的惩戒措施不足等问题。而且部分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者,包括学校的领导者,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也存在着责任心不强,学生管理松散无序、检查监督不到位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院校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进行,致使大学生失信行为频发。

  (三)职业院校诚信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不够科学和完整,教学方法单一保守,教学目标不够清晰规范,诚信考核制度不够健全,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教学效果

  诚信教育作为职业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中华传统诚信美德教育、诚信习惯养成教育,以及诚信公德规范教育等全面的、系统的教育内容,但是目前的诚信教育课程的不正规,诚信道德教育内容的不够完整和科学,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化”和“心理健康教育化”的现象。教材的选用往往不能很好地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显得表面、肤浅和苍白无力。诚信教育的教学方式上,往往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将诚信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混同起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诚信教育的考评机制存在着知与行的割裂:只考核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和道德课程的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诚信道德素质的全貌,极大地消解了学校诚信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职业院校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诚信环境,端正具有行业特色的诚信理念,为职业院校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诚信氛围

  职业院校大学生诚信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作为公共事务和经济生活管理者的政府部门,其自身的诚信建设对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监管与治理,净化市场运行的环境,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严惩各种各样的失信行为;加强诚信法制建设,健全社会诚信立法,积极推进建立适合市场需求的行业协会,促成行业诚信理念的形成;建立公民信用档案,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制度,形成社会诚信行为的约束机制、防范机制;同时要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形成舆论氛围,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传播手段来推进公民诚信道德建设,引导社会成员共同致力于诚信社会的建设。总之,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是职业院校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文明风尚的催化剂,为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成之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的起着重要作用。

  (二)树立正确的诚信教育观念,健全职业院校的诚信教育体系与管理机制,完善学校的诚信评价和惩戒制度

  对于职业教育,着名的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就指出“职业教育者,同时必须注重职业道德。”[7]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应该是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道德品格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进行专业和职业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在诚信教育的理念上,职业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着想,达到“学校教育帮助个体完成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性别社会化,与职业社会化等过程,以期他成为一个社会有用的成员”[8]的目的。加强职业院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建立适合职业教育特色的诚信教育管理体系,要把诚信作为考核大学生德育素质的重要内容,具体讲就是把学生的诚信状况与各类评奖、评优、评先和入党等联系起来;要建立大学生的诚信考查和测评制度,设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针对学生的失信行为采取较严厉的惩罚措施;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记录和量化考核结果录入毕业生生源信息系统,并纳入个人档案,从而将学生的诚信记录延伸到社会。

  (三)加强职业院校的诚信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明确具有职教特色的诚信教育目标,完善诚信教育内容,创新诚信教育模式

  职业院校实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在教育目标上要分层次进行,包括通过诚信教育,培养学生成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唤起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使广大学生懂得诚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石,为将来走入社会做合格公民打下良好基础。加强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课程建设,要积极进行诚信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认真分析职业教育中学生的特点和行业需求,大胆地吸收与借鉴国外诚信教育的优势,编着科学合理的适合职业院校的诚信教育课程。同时创新诚信教育的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将认知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注重营造诚信教育的全员育人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作用,营造具有职业特色的诚信校园文化,在各种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诚实、正直、善良的优良品格,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国宏,桂勇。经济社会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

  [2]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35.

  [3][4][5]董才生。 信任:当代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新视野[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0)。

  [6]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M]. 渠东,译。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7] 田正平 , 周志毅 . 黄炎培教育思想研究 [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243.

  [8]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0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