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经济社会学论文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和经济社会学特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05 共513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经济社会学视角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探析
【第一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观测指标研究绪论
【2.1 - 2.3】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4】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和经济社会学特征
【第三章】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目标及其观测指标体系设置
【4.1 - 4.3】江西省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水平的实证分析
【4.4】各设区市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水平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关于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若干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发展评价研究参考文献

  2.4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和经济社会学特征

  2.4.1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

  (1)关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内涵的多角度探析。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在"工农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的。根据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普遍性原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对立与统一关系就是工农城乡关系。学术界自 1950 年开始就有关于工农、城乡关系的研究,几乎所有研究都引用"工农"或者"城乡"关系进行表述,也有少部分文献使用"工农城乡关系"表述。"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一词,学术界首次使用于 2005 年,国家政策层面首次完整提出于 2012 年党的十八大上,并将其核心内涵界定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39].对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探析:

  第一,从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角度。纵观中国的城乡关系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表 2-6)。如表 2-6 所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实行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政策,城乡隔离、工农失调不断累积,二元结构逐步形成并长期固化。改革开放以后到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前,可分为两个小阶段。其中,1978 年到 1988 年为改革初期,以 1984 年为界限,改革经历了农村改革阶段和城市改革阶段。农村改革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显著 ,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差距;城市改革阶段,由于对城市发展的投资严重过热及通胀难以控制,使得农业的发展跟不上工业的节奏,致使工农失调。2003 年至今,由于市场选择进一步拉大了工农城乡差距,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并出台一系列政策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工农城乡关系,以期使之呈现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态势(方松海、白瑜洁,2009)[40].

  第二,从国外对城乡关系研究经验借鉴的角度。总体上看,国外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经历了"非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三个阶段,郭宁、吴振磊(2012)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41].其中,关于城乡关系非均衡发展论,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强调"城市偏向"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包括刘易斯(A.W.Lewis)的二元结构理论、佩鲁(Francois 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赫希曼(A. O. Hirshman)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计因果"理论、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的"中心--外围"理论等;二是强调"农村(农业)偏向的非均衡发展"理论,主要有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的传统农业改造理论、乔根森(Dale W. Jorgenson)模型。关于"城市与农业(工农业)全面发展"的均衡发展理论,主要有拉尼斯(Gustav Ranis)和费景汉(John C.H.Fei)的二元经济论(Ranis-Feimodel)、拉格纳?纳克斯(Ragna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罗森斯坦-罗丹(PaulRosenstein-Rodan)的"平衡增长"理论。关于"城乡(工农业)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比较多,主要有: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理论、沙里宁(E. Saarinen)的有机疏散理论、芒福德(Lewis Mumford)的城乡发展论、麦基(T.G.McGee)的"Desakota"理论、城乡边缘区理论、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设计"理论,等等。下面侧重对有关城乡一体化的理论观点作一简单介绍。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主张"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农业与工业联姻,农村与城市联姻,让高度繁忙和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的所有优点与农村所有的美和快乐达到完美融合(埃比尼泽?霍华德,2000)[17].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主张将原来密集的区域分成一个一个的集镇,集镇之间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联系起来,使之既有联系,又有所隔离,成为一个城乡差距较小的城乡区域均质体(李泉,2005)[18].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论认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主张通过分散权利来建造"新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以现有城市为主体,发展平衡的社区,达到区域整体发展 (刘易斯?芒福德,1989)[19].麦基的"Desakota"理论描述同一地域上同时发生的城市型和农村型的双重性产物,它们一般处于大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廊地带,受大城市的影响,以劳动密集型工业、服务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为支撑,带动居民职业活动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的转变,这样的地方使城市和乡村的概念在同一区域变得模糊(景普明、张复命,2003)[20].城乡边缘区理论认为,城乡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处于二者之间的城乡边缘区的发展,并逐步与城市、乡村发展融合,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李泉,2005)[18].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设计"理论,试图建立超越城市、农村界限的"人类经营空间",产生"城乡融合的社会",强调建立农业、工业协调发展的"农工一体复合社会系统"、"自然--空间--人类系统";强调改造农村的办法不能让城市"侵入"农村,而是应该城乡融合,重视农村的作用,保全生态系统(张伟,2005)[21].

  根据国外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结合中国实际,化解中国的城乡关系矛盾,由城乡不平等的二元体制转为一元体制,必须协调工农业发展,加强城乡和谐融合。同时,特别重视农村的作用,在建立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基础上,发挥好农村的个性,保护生态系统。

  第三,从现阶段工农、城乡关系现状的角度。 "现阶段的城乡关系仍然表现出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相脱节、农村公共资源配置不足等特征"(朱江平,2010)[8].从国家制度层面来看,"目前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关系走向协调、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许多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谢志强等,2011)[28].此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乡居民健康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发生的大量排放污染、生态破坏事件严重影响了农民健康和农业生产发展,构成了对农民的生态权益侵害(林聚任,2012)[6].因此,必须建立以转变农业弱质性、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基础目标,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推进路径,在经济、人口、文化、生态、信息技术层面建立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关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核心内涵党的十八大提出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项任务之一,明确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根据党的十八大的表述,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核心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根本特点。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前提条件是调整以往工业、城市偏斜政策,确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导向。只有调整好扭曲的工农、城乡关系,创建和谐互动双赢的工农共存格局,才可能有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经济与产业基础(姜凌等,2008)[42]."以工促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也是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根本,是市场机制与政府配置的珠联璧合,是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输血"与"造血"的结合(汪时珍,2009)[43].因此,"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根本方针(张学忠,2006;任保平,2005;杨国才,2010)[1, 44, 45].从这一角度理解,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形成意味着两个明显的转变:一是由过去单一的农补工转变为以工促农为主的双向互动与互补的工农关系;二是由过去靠简单的价格"剪刀差"或国民收入再分配等补贴方式转变为以产业链延伸和经营机制创新等方式来实现工农双向联系(姜凌等,2008)[42].

  第二,"工农互惠"是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主要标志。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并不要求牺牲工业、城市的利益,并不要求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作出违反市场经济规则的让步,而是建立在平等交换、工农互惠的原则基础上,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的重大关系,其经济关系最核心的就是工业和农业的关系,表现在产业层面就是工农协调(林聚任,2012)[6].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最高阶段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城市支持农村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易文彬,2010;陈晓青,2012)[26, 46].根据我国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实现工农互惠,是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形成的主要标志。

  第三,"城乡一体"是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目标走向。只有通过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工农之间的互惠互利,才能形成工农协调、城乡融合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融合观点,是一个复合概念,涉及空间、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城乡一体"的实质含义是促使城乡在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生活水平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广泛融合,形成相互依托、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发展的城乡关系,把城市和乡村建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吴红兵,2007)[47].通过城乡之间一体化的发展,使城乡间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功能互补,从而使城乡差距在城乡统一的内部互动中逐步缩小(白永秀、王颂吉,2013)[48].

  2.4.2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经济社会学特征。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表现出的是"区域内城乡要素不断优化组合、城乡协同度及融合度不断提高,并且是一个城乡综合的社会、经济、空间长期发展的动态过程"(陈晓青,2012)[26].在这一过程中,城乡之间经济、人口、生态、文化、信息技术等方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特点。

  (1)经济关系层面。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城乡关系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反映,因此,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就是建立新型的生产关系,表现出公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特点。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公有制也就是新型城乡关系的基础(武廷海,2013)[49].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城乡关系特点就是以城带乡、城乡结合、工农结合,走共同繁荣之路(唐文斌,1985)[50].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经济关系核心是工业和农业的关系,表现在产业层面上就是工农协调。农业生产要实现新型工业化、现代产业化、绿色生态化、优质高效化,工业生产要能够支撑以上的农业生产(林聚任,2012)[6].

  (2)人口关系层面。根据新型工农城乡的核心内涵,在人口关系上即实现人口的城镇化。其特点表现在:一是自由,即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城市居民和农民身份自由转换;二是平等,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享受与市民同等的社会权利和公共服务;三是公平,农民素质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提高,打破在城市生活各方面的歧视;四是合理,在实现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注意考虑地区间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制定不同策略的城镇化。

  (3)生态关系层面。"新型城乡关系有别于旧的城乡关系的生态特征就是生态权益平等、生态功能互补、生态文明共建、生态效益共享,其中尤其强调作为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城市更多地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义务,走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综合生态效益最大化"(林聚任,2012)[6].

  (4)文化关系层面。根据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核心内涵,可以概括为:第一,城乡文化一体化。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相互协调,优势互补,这是一个扬弃发展的过程。

  第二,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并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摒弃传统重经济、轻文化的失衡发展,注重农村建设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良性互动,均衡发展。第三,和谐共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导下,城乡之间的文化关系应该是平等多样化的发展,文化不分贵贱,城市与农村的文化在扬弃过程中共同繁荣,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沈妉,2013)[51].

  (5)信息技术关系层面。首先,表现在以城带乡。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必然是先进生产力的源头,科技维持着城乡之间的联系,新农村建设以及农业现代化都离不开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次,表现在城乡联动。生产技术、商业信息、科技信息通过城市辐射扩散到农村,为农村生产、生活发展提供便利,注入新鲜活力;同时,在农村市场产生的反馈信息又传递到城市,对城市的生产及市场活动产生新的影响。因此,信息技术关系在提高城乡关联度度、促进城乡协调融合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程永平,1996)[5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