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19 共452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铝材加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探讨
【第一章】中信渤铝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研究绪论
【第二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理论
【第三章】中信渤铝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及问题
【4.1】信息系统网络基础设施设计
【4.2 4.3】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预算投入及保障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铝材生产企业信息系统整合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信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于信息技术概念和内涵的研究,在不同的领域,出于各种研究目的,存在不同的观点。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哈罗德·莱维特教授(1978)最早探讨了信息技术的概念,认为信息技术是一种可以快速处理各种信息的方式,包含电脑辅助、数据统计、作业研究等[30].美国学者 Gary Nutt (1983)指出信息技术包括资料处理、知识库、物料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存货管理系统等[31].学者 Namje Park 和 MarieKim(2014)则认为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涵盖信息系统、通讯技术、办公室自动化及其它自动化设备等,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技术[32].

  我国学者仇方(2003)认为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等功能的一种技术,它既包括电子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各种信息媒体,也包括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应用等的方法[33].学者刘振东(2012)认为信息技术是对科学技术与工程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的应用,涉及到人与计算机的相互作用[34].学者吴胜利(2013)则认为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文字、图画等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储存、提取、传递和运用方式方法的综合[35].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信息技术的回顾梳理,笔者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整合企业作业流程,推动信息数据规范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尽管学者们对信息技术内涵的界定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但是他们的核心观点是一致的,即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多样化工具以及相关的软件应用技术,例如,网站、资源工具、网络传输技术和智能型应用软件等。

  2.1.2 信息系统。

  荷兰著名企业家 Paul Baan (2013)在《企业信息管理》中总结了信息系统的概念,即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分析、计划、控制、决策以及数据库管理的系统[36].学者 Jan vom Brocke 和 Alexander Simons(2014)认为信息系统是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各种业务和组织体系管理[37].
  
  我国学者常雪枫(2013)认为,现代企业信息系统不是简单的人机系统,而是包括企业战略规划、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业务流程等在内的高度融合的系统[38].李秀田,李智莹和刘洁(2013)认为信息系统从技术结构方面讲,是由用于获取、处理、储存、传递和数据信息的元素构成,能够为企业的决策和控制提供支持[39].袁光辉,樊重俊和熊红林(2014)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信息系统是一个企业面对竞争和挑战,运用信息技术所采取的经营管理方案,其在一个更深的层面探讨了了管理信息技术与企业的融合性[40].

  通过以上研究,笔者认为比较有共识性的概念界定是:信息系统是由人、计算机、互联网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用以辅助企业管理和决策的系统。

  2.1.3 系统整合。

  在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出现以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多为专门服务某些特定领域的,例如销售管理、生产管理等,其数据资源与其他系统的资源是相互独立,导致数据资料的复存储,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成本费用。通过对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研究发现,最初的系统整合是把企业当作整合的基础平台,将企业视为一个由许多相互依赖的功能及构成要素所组成的完整系统。通过集中管理企业信息后,各个子系统的数据紧密相连,为企业有效运营提供支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信息系统的需求逐渐提升至管理决策的高度,需要对更多分散的、时效性的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实现数据库的系统性集中管理。肖伟(2013)认为通过整合企业中的子系统,可以随时从数据库中获取所需资料,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41].

  通过上述总结分析,本文对系统整合的界定是:将企业相关的应用子信息系统进行再整合,解决数据交叉、重复出现的问题,提高信息透明度,实现数据共享与集成,使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活动以及层级沟通,因数据的一致性而更高效的运作。

  2.2 信息系统整合的目的。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应用,经济市场环境的日趋完善,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一定数量、功能各异的信息系统随着企业持续的信息化投入而在企业中日益涌现。虽然各个子系统能在企业中独立发挥应有的功能,但由于多种的因素的存在,企业内部各信息系统之间不能相互融合,甚至阻碍企业信息化的发展。Luiza-Elena Cojocaru 和 George Burlac(2014)指出,为提高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系统整合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正在进行合并、收购的企业,需要对各个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内部信息流的融合、畅通[42].

  企业信息系统整合的总体目的是使企业的各个生产、运营、管理环节水平得以提高,以增强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和管理决策能力。

  2.2.1 及时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信息系统整合重要目的之一是对企业内外部的生产环境、运营环境、计划决策、市场需求环境等的变化在预计时间内及时做出调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降低系统的运行风险以及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就需要进行有效的信息系统整合,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改进原有的应用系统的不足,提高系统的功能性,从而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企业内外部环境。

  2.2.2 连接和整合企业内部各系统。

  最初的企业信息化在总体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由于各应用系统的功能、特点存在差异,以及企业内部管理需求的改变,导致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存在系统功能不足、叠加和缺乏连接的情况。因此,急需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施科学、有效、及时的总体规划。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运用到日常经营当中,各种类型的子系统被应用到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环节,但由于这些系统存在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特点,它们来自不同的方面。因此,难免会出现联系不紧密,沟通不畅的情况,而信息系统整合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是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2.3 科学规范信息系统。

  对于企业来说,实施内部系统的正常运行或是进行合并、收购等重要业务处理,系统整合都是对其总体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对企业信息系统的规范化整理,可以解决多个系统之间性能重叠、功能漏缺以及数据缺乏集成、共享的问题。整合信息系统,实现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一定时期内,根据企业的总体规划,应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整合,以促进企业整个系统的协调畅通、科学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达到实施信息系统的目的。

  2.2.4 完善企业管理模式。

  通过信息系统整合可以对企业内外部的所有数据资料进行传输和汇总,实现及时有效的送达各类信息,同时作为一种管理和操作的工具,也散播和传承着企业的文化思想,实现管理整体的一致来保持企业的管理效率。

  通过整合,将企业原有的资源进行重新布局,实现管理体系的重新设计,建立一套适合企业具体实际情况的新管理系统,有利于完善企业管理模式。

  2.2.5 提高信息化投入产出比。

  经过系统整合将原有的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或者淘汰,同时可以引进更高效的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的整合可以实现应用程序和数据利用率最大化。与整合前相比,企业的运行环境更优质,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管理效益大大提高,同时减少了设备等的安装、维护成本。并且由于需要管理的设备减少,为 IT 工作人员开展其他工作提供良好的战略空间。

  通过系统整合能够降低系统的实施成本,提高信息化投入产出比率。同时,减少投入成本也为企业节约资金,相应降低投资风险。

  2.3 信息系统整合的模式与影响因素。

  2.3.1 信息系统整合的模式。

  (1)合并模式。通过合并将企业中各独立分散的子系统进行重新整合规划,最终形成一个全面、互融的大系统。在合并模式中,可以对所有的应用子系统进行整体合并,也可以只对资料进行整合,后者是基础对原有的系统进行淘汰或者优化改进,从而形成新的系统。通过合并将原本独立分散于各子系统的数据库整合成为一个整体上的数据库。

  (2)界面整合模式。界面整合模式是在原有的子系统之间建立联系,目标是促使各个分散独立的子系统相互沟通,实现数据信息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传输和利用。

  界面整合模式对企业在及时性和灵活性方面要求很高,企业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协调各个子系统,密切联系它们之间的数据信息,才能真正实现此模式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3)标准化模式。通常情况下,标准化模式是针对企业未来系统整合模式进行的探索,通过整合实现各独立的子系统相互融合,从而促使现有整合模式更好进行。

  这种模式为未来的系统延伸提供预留连接通道。但该模式存在一定的缺点,即系统进行转换的成本太高,并且容易受到系统供应商的限制。

  2.3.2 信息系统整合的影响因素。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 Antonis C. Stylianou,Stephanie S. Robbins(1996)等教授在一项研究中提出信息系统整合的成功与否会受到组织因素和信息系统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在信息系统整合成功的评估方面,认为影响因素包含使用者满意度、信息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信息系统能力等[43].Zhi-cong Zhu,Xiao-fei Yang 和Cheng-gang Cui(2015)认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定位、战略规划进度以及与系统整合的配合度、组织外部相关技术水平、IT 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能力等因素都会对信息系统整合带来较大的影响[44].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系统整合主要受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的影响,有较强依赖性的企业当中,在数据信息传递、融合方面更具优势,系统整合更加容易;系统整合也需要考虑基础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原有系统之间兼容性等问题。因此,复杂性程度会增加整合的难度[45].

  可见,对企业而言,信息系统整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分别从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角度,技术层面、信息技术发展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系统整合要与企业的整体战略计划紧密配合。企业要考虑到内部软硬件的配置程度、人员配备以及资金投入等因素。考虑到信息系统整合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综合性、灵活性等特质,企业要更加科学规范的制定整合方案,对企业外部环境进行更全面系统的考虑。

  2.4 本章小结。

  本章是全文的一个理论铺垫,通过对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系统整合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及企业信息系统整合的目的、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阐述与分析,大致了解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从研究信息系统整合的目的发现,系统整合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运用;信息系统整合的模式为本文设计一套合理、科学的整合方案奠定基础;企业信息系统整合的影响因素从信息系统的本质和内容方面、企业本身以及外部环境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概括与分析。通过对相关理论的介绍与分析,初步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为设计一套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