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学论文

“三全育人”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逻辑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作者:葛清清;苏国红
发布于:2020-04-07 共8939字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第八篇:“三全育人”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逻辑
 
  摘要:“三全育人”不仅仅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更是指导其他各级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及原则。在梳理“三全育人”的发展历程和分析其含义的基础上,重新阐述“三全育人”的内涵,并从整体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的角度界定“三全育人”的概念,进而揭示“三全育人”的内在逻辑: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内在统一的,统一于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以期形成“三全育人”理念原则的知识体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更好地为各级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三全育人”; 思想政治工作; 理念; 原则;
 
  The Connotation and Internal Logic of“Three All-round Education”
 
  GE Qingqing SU Guohong
 
  School of Marxism,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bstract:“Three all-round education”is not only on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for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but also the idea and principle of gui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 various levels.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three all-round education”and analyzing its meaning,the connotations of“three all-round education”are re-explained,and its conception is def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listic and ideological and basic theories of political education,and then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ree all-round education”is revealed:it is interrelated,inseparable,internal unity,and unified in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That is to form a knowledge system of the“three all-round education”principle,enrich basic theor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o provide better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all leve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三全育人”作为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不好不仅关系着高校根本问题解决与否,而且关系着大学生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紧不紧。新时代下,我们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就要对“三全育人”是什么,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逻辑进行系统分析,进而更好地为其他各级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一、“三全育人”思想的提出
 
  1950年中国教育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与会代表的倡议下,提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口号,形成最初的“三育人”概念。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要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1](P226)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主体范围拓宽。
 
  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同时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P35)以及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自此我国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三全育人”的概念,或指“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或指“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等,并对其具体内涵进行了阐述,同时展开了关于“三全育人”实践应用的研究。
 
  2004年中发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3]在它的指引下,学界将“三全育人”的研究推向了新的广度和深度。2005年1月17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了“各高校要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4],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在会议上明确提出“三全育人”的口号。
 
  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5]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6]原则。学者们对“三全育人”的概念、内在联系、理论依据和实施路径进行了全新而深入的研究。2018年5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为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鼓励全国各省、市、高校和院(系)积极进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并遴选示范单位。这为“三全育人”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践平台,同时通过实践充实理论研究,旨在形成“三全育人”的一般实践模式和具体实践特色。
 
  从上述“三全育人”的发展历程来看,目前,学者们所研究的“三全育人”就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简称。但学界对“三全育人”整体概念是什么,具体内涵是什么,存在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鉴于此,有必要对“三全育人”整体性概念及其具体内涵做进一步的阐述,探索其内在逻辑,以期引起对“三全育人”更为深入的理论研究。
 
  二、“三全育人”的内涵
 
  了解并把握整体,是为了站得高,看得远,从大局出发想事、办事。了解并把握整体的部分,是为了优化组合部分,使其发挥出整体应有的最大合力。对“三全育人”整体性概念的界定就需要通过分析“三全育人”的具体内涵来把握。目前,学界对“三全育人”具体内涵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全员育人的要素是人,强调人人是育人主体;全过程育人的要素是时间,强调持续性和阶段性;全方位育人的要素是空间,强调“三全育人”的全面性和育人对象的全面发展。但对这三个方面具体陈述的观点又存在不一致之处。
 
  (一)全员育人
 
  从学者们关于“三全育人”的内涵阐述方面看,全员育人的要素确实是人,强调育人主体由“单”变为“全”,范围要拓宽,要有育人意识,承担育人职责,发挥育人作用。但认为“三全育人”强调的就是人人是育人主体,或认为全员育人是学校、家庭、社会构成的育人机制,类似这样的观点可能过于笼统。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育人主体都具有育人意识,自觉承担育人职责,发挥育人作用。我们都知道教师的本职就是教书育人,既要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正确的思想、真理,又要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品味,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无疑,教师已是全员育人的主体。而对育人对象产生教育影响的不仅包括学校的教师主体,还有学校的管理、服务岗位上的教职工和学生群体,及以父母为中心的血缘关系的亲属团体和社会主体。这些主体可能并无育人意识或育人意识不强,因而就不能自觉承担育人职责,发挥育人作用。
 
  那么全员育人的主体究竟是哪些?毫无疑问,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的必然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类主体,但他们并不都是育人主体,因为他们在育人意识、育人职责、育人作用的程度上存在差别。首先,教师必然是育人主体,涵盖各类专兼职教师。另外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是育人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工作的出发点就是学生的思想教育,更侧重政治思想教育。因此,学校的育人主体首要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和教师主体。而那些管理、服务岗位上的教职工和学生群体,需要通过学习,涵养育人意识,积极主动承担育人职责,与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和教师主体构成育人共同体,相互配合,同向发力,进而通过岗位职能发挥育人作用。其次,父母也必然是育人主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出于本能地想把毕生所有给予孩子,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帮助他们为人处世。从孕育孩子的那一刻,父母就扮演上教师的角色,先自我学,再教给孩子学。养育孩子是父母的本职,但在培育方面,有些父母可能就未尽职或做得不够好,这就需要学校去了解情况,与父母谈心谈话,在孩子教育方面给予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与学校教育形成一致。除此之外,以父母为中心的血缘关系的亲属团体也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学校重要的是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让父母明白培育孩子,不仅要使他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还要成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通过父母去影响亲属团体。最后,社会主体必然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社会主体身份各色各样,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也会不同。这时就需要学校主动与地区政府、宣传部门、新闻部门、文艺部门、出版部门、网络通信等单位交流、沟通,把握正确导向,弘扬主旋律,共同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社会个体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自我约束、相互监督,为莘莘学子传播正能量、树立好榜样。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用的发挥需要各类主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使学校中有目的、有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预期效果。
 
  (二)全过程育人
 
  全过程育人,一般认为强调的是时间要素,意指持续性育人和阶段性育人,即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还要关注学生身心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的特点。无可厚非,从字面看全过程育人,强调的确实是时间要素,要求持续性和阶段性育人。但是在育人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宏观上的时间要素,还要重视微观上的育人主体、育人内容、育人载体等其他要素。正如***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5]这表明在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注重具体事物的变化,要注重时间的变化,要注重形势的变化;做到统筹考虑、与时俱进、因材施教。
 
  也就是说全过程育人在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方面,既强调学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衔接性和持续性;又强调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深入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做好阶段性育人工作;更强调教育内容、方法、载体等要素的适当选择、灵活运用,以使育人主体和育人对象达成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共鸣,使育人对象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学者们虽认为其意指空间要素,但对其内涵的阐述就有所不同。有观点从育人工具的“多”和“全”的角度来分析,全方位育人是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多样的方式和途径开展育人工作;有观点从以学生为中心产生的关系网角度出发分析,全方位育人是充分利用各种场所、环境或各种教育资源开展育人工作;有观点认为全方位育人就是综合前者,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即是育人工作本身要全,育人对象的发展也要全。“三全育人”的重点在“全”,那么“全方位育人”强调的既要有育人工作自身的全面,也要使育人对象的发展全面。在中共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到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在省级层面,整合育人资源,统筹发挥校内外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功能……”“在学校层面,以《实施纲要》所涵盖的‘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系统梳理归纳各个群体、各个岗位的育人元素……”,[7]从这可以看出,全方位育人要形成从上到下的纵向育人空间,要形成由内而外的横向育人空间。
 
  具体来说,全方位育人,就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使育人主体协同配合,充分利用各种育人资源、育人要素,利用可控、并营造有利的育人环境,带领学生走入各种含有育人功能的环境中,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三全育人”是对以往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解决这些问题,依据某些规律而总结提炼出来的。对“三全育人”的内涵进行具体分析,有利于把握其整体,使“三全育人”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从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于“三全育人”的整体概念,有观点认为其是指导理念。理念即理性的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研究相对应。有观点认为是原则。原则是指人们言行所依据的准则,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研究相对应。那么对“三全育人”概念的界定就要从理念、原则这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首先,“三全育人”可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理念,理性的观念,即概念,具有客观性、概括性和深刻性,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范畴是对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反映,既是主体和客体联系的纽结,又是学科体系最一般或最基本的概念,具有高度概括性和稳定性。”[8](P11)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的普遍本质联系的反映和概括。“它的范畴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占中心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标志。”[9](P7-8)当前学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类型结构多从其层次方面进行,将其划分为核心范畴、基本范畴、一般范畴和具体范畴。
 
  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核心范畴是归类于基本范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是反映和概括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的基本概念。”[10](P54)它揭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统摄各个层面的具有根本性质的规律。从这个方面看,“三全育人”是由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构成的,涵盖的要素很多,存在的联系也很多,而且要素和联系是变化发展的,那么它就没有反映最本质、最稳定的、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因此将“三全育人”归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中基本范畴实属不妥。
 
  “思想政治教育学一般范畴,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并能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某些规律的而又能为完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创造一定条件的概念。”[10](P42)这其中的某些规律是指“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中某一类别、某一环节、某一层次、某一维度的本质联系。”[11]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本理论维度的本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维度中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本质联系;教育载体、方法维度的抽象与概括的本质联系,等其他方面维度的本质联系。而“三全育人”始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不是仅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的某一部分、某一环节,因此它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学一般范畴的定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具体范畴是指“用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并直接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许多具体现象的内在本质联系的。”[9](P10)从这个方面看,“三全育人”的内涵反映了育人主体、育人对象、育人时间、育人资源、方法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对以往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解决这些问题,依据某些规律而总结提炼出的,那么“三全育人”可能归属思想政治教育学具体范畴。且从哲学的角度看,“三全育人”属于世界观范围,它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由浅入深的看法,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从这个层面说“三全育人”是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
 
  其次,“三全育人”可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矛盾必须遵循的准则。它形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体现思想政治的规律性与价值性,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有序进行的基本规范。”[8](P205)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不仅有坚实的实践基础,还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其理论依据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根本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深入认识的成果,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要求。只有符合客观实际,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原则,才是正确可行的原则。”[8](P205)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重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式,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原则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目标能够体现原则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施中,要把抽象的目标细化为一定的指标体系,形成可操作的内容,使目标具体化。这样,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才能使原则性要求和操作性要求结合起来。”[8](P206)
 
  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含义和理论依据来看,“三全育人”正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基础上,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正确处理各种主体间的关系,教育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关系以及各种环境因素,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而总结提炼出的。因此,从这个方面说,“三全育人”可为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中的一种原则。
 
  最后,我们认为从世界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角度而言,“三全育人”是指导理念,阐述什么是“三全育人”,从方法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的角度来说,“三全育人”是原则,阐述的是“如何三全育人”的要求和路径。总而言之,“三全育人”不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理念及原则,更是其他各级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念及原则。
 
  三、“三全育人”的内在逻辑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及原则,是一个整体性原则,包含着三个方面。那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这三个方面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去分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这三者之间密不可分。马克思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人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而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全员育人指的是育人主体的全员性,要素是人;全过程育人指的是育人过程的持续性和阶段性,要素是时间;全方位育人指的是育人工作和育人对象发展的全面性,要素是空间。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施全员育人之时,必然伴随着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这三者是谁也离不开谁,是荣辱与共的关系。
 
  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来分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具有内在统一性。“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具有全员性。所谓全员性,是指所有社会人员都要参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他们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8](P6)“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全程性。所谓全程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持续性,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环节的健全、思想政治教育长远性与各个阶段实施教育的衔接,也包括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为此,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单位要弘扬主旋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类网站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充分发挥励志、育人作用;各个单位要优化育人环境,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业务工作中去。”[8](P6-7)
 
  从上述分析看,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首先要让全体教职员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具备育人意识,发挥育人作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全体教职员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围绕学生决策、实施和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要使活动有完整性;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群体和不同的学习阶段,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针对性,使每一类活动有长久性;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最后,全体教职工要认识到学生活动的场所不止于课内、课外,还有校内、校外,要联合与学生存在交往关系的校内、校外的各类主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利用各自优势,发挥育人作用。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看,实施“三全育人”时,作为育人主体的教职员工们不仅承担着决策、实施和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任务,还要指导、引导、协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要与学生形成互动,以共同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由此可见,全员育人中的主体,即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他们的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并不是将“三全育人”分成三个方面,分别开展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工作,而是由全员育人为主导,协同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换而言之,“三全育人”的实施是一体化的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内在统一的,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为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及原则,来源于并又指导着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从理论层面分析“三全育人”的整体性概念、内涵和内在逻辑,能使我们对它有宏观整体的认识,从整体统一的视角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从而更深层次去思考、探讨它的理论依据,构建“三全育人”的知识架构,进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北京:中发〔2004〕16号.
  [4]范小凤.论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及其运作机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01).
  [7] 中共教育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0L].(2017-12-05)[2019-11-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320698.html.
  [8]编写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9]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黄少成,傅安洲.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与一般范畴的区别[J].湖北社会科学,2015(5):177-181.
点击查看>>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专业推荐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出处:葛清清,苏国红.“三全育人”的内涵与内在逻辑[J].皖西学院学报,2020,36(01):27-3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