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学论文

大学院校德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

来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付晓容
发布于:2018-04-10 共11780字

       摘要:高校德育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主渠道。当前, 高校德育的生态性危机日益凸显, 受到了学术界与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 用生态的观念和方法审视高校德育可以发现, 高校德育内、外环境和自身都存在生态问题, 并使得高校德育低效。所以, 构建高校德育生态系统, 对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校德育; 生态性危机; 生态系统;

  一、生态的概念及高效德育的生态性危机

  “生态”是生态学的观点, 指不同的生命个体之间相互关联并良性互动、协调的状态, 它关注个体调适及其对环境的依赖[1]。生态学在20世纪初成为一门学科, 并在植物学和动物学领域发展迅速, 此后,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被人们接受, 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德育生态在中国受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 现已成为研究德育的重要方法论。高校德育生态是把高校德育看作生命个体, 指高校德育自身不断调适, 与社会、家庭、学校良性互动而形成的平衡、稳定、健康的状态[2]。高校德育的生态性危机是指由于高校德育与其环境的生态链断裂, 德育自身生态因子失衡, 使其陷入危机状态, 实际表现为高校德育的低效。高校德育要超越这种危机, 一方面需要高校德育自身不断变化、调适, 以适应环境变化;另一方面, 要为高校德育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前, 研究高校德育生态问题, 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高校“立德树人”中心环节的客观要求, 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高等教育国际化日趋明显, 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迫在眉睫, 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3]。高质量的人才应当具备扎实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其中,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综合素质的核心。2016年, 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17个省抽取了30 000多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 报告显示:35.9%的大学生存在追求高消费、盲目攀比、追求物质金钱的现象;大学生知行不一问题突出, 他们承认“诚信是做人之本”, 但“考试作弊、抄袭剽窃”达36.3%, “夸大贫困程度, 骗取更多资助”达30.5%;大学生普遍认为“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 但“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达47.1%;在同时进行的全国“高校教师思想状况调查”中, 高校教师认为当前大学生在“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及“法制和纪律观念”等方面表现“比较弱”或“非常弱”[4]。高校德育是大学生道德养成的主要渠道, 国家对高校“立德树人”十分重视, 在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上不断加强, 高校德育实效却不尽人意。造成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比较复杂, 笔者拟从德育生态的视角来审视高校德育所处的环境和德育自身的生态平衡, 反思高校德育的低效, 提出构建德育生态的路径, 超越高校德育的生态性危机, 以期与读者共同关注高校德育活动, 推进高校德育改革, 提高德育实效, 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 推进高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落地落实。

  二、高校德育生态性危机的表现

  为了以生态观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对高校德育进行系统的诊断, 笔者于2016年在全国19所高校面向学生和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 所涉及高校兼顾地域差别、部属与地方、文理工、综合和艺术等类别, 参与问卷和谈话的学生兼顾城市、农村、男女、年级、专业的不同, 参与问卷和访谈的教师考虑年龄、职称、性别等因素。此次调查发放学生问卷1 4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 371份;发放教师 (思政课) 问卷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96份;召开座谈会12场, 个别访谈79人。分析调查结果和谈话记录发现, 当前高校德育低效在一定程度上源于高校德育与内、外环境的链接断裂和高校德育生态因子失衡。

  (一) 高校德育与环境的生态链接断裂

  1. 高校德育与实际问题的链接断裂

  国内外研究表明, 德育环境对德育效果影响十分明显, 良好的德育环境对德育效果有较好的巩固强化作用, 而较差的德育环境对德育效果的削减明显[5]。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通过社会的教化才能真正内化于心, 固化于行, 个人的道德养成过程其实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所以, 社会教化是个人道德养成, 固化德育成果的关键。当前, 高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链接断裂表现为二个方面: (1) 社会道德的整体滑坡消减高校德育效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 中国的经济、科技飞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还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加上各领域制度的滞后、不健全和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 人们的思想、行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由于商品交换原则对人们思想观念的侵蚀[6], 社会上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行为时有出现, 社会风气不尽如意, 社会道德总体滑坡, 对高校德育冲击较大[7]。大学生在高校所学的道德知识是教材规定的知识, 高校给大学生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的道德状态, 学生一旦接触、了解社会, 发现老师所讲的道德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反差, 所学的道德知识就会被道德滑坡的社会大熔炉融化, 高校德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2) 高校德育封闭保守。面对社会现实与理想道德的反差, 高校德育没有积极行动, 没有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道德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研究和回应, 而是继续开展道德蓝图描绘, 封闭的高校德育没有回答学生的疑惑, 高校德育就不能入眼、入心, 导致高校德育低效。

  2. 家庭道德与高校德育的链接断裂

  在高校德育的外部环境中, 家庭是影响高校德育效果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骆风先生的调查报告《造就卓越人才———北京高校博士生家庭教育探析》表明, 父母文化知识的多少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小, 而父母的人格特点对孩子的品德形成影响却十分明显[8], 由此就可见, 家庭的道德水平对其成员的道德养成影响十分重要。当前, 一方面, 家庭过度依赖高校。很多家庭把孩子送到高校就不问不管, 不与学校主动沟通, 认为孩子到了高校就一切都是学校的事, 孩子出现任何问题都是学校的责任, 质疑学校已成为习惯。需要特别关注的是, 在社会深层变革的今天, 经济转型导致文化重构, 家庭道德也出现了危机, 家庭成员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孝道丧失、家庭暴力等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 对大学生道德养成已造成十分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 缺乏家校互动。大多数高校没有主动与家庭联系沟通的意识, 家校互动差, 教师不了解学生的道德成长背景, 不知道学生的个体道德缺陷和个体道德需求, 道德教育缺乏个性发展指导, 而是用千篇一律的方法灌输道德知识, 造成高校德育低效。

  3. 高校德育远离学校中心工作

  ***总书记要求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实抓细[9]。客观而言, 目前高校德育离学校中心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高校重智育轻德育。虽然国家历来对高校德育十分重视, 但是德育在很多高校都存在“德育首位与无位”的矛盾[10]。当前, 国家和学校在文件里都把德育作为高校首要的问题来讲, 但是由于在办学引导机制上存在偏差, 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 使德育在高校处于“说起来最重要, 做起来最不重要”的无位境地[11]。主要表现为:首先, 高校对德育投入不足。不管是软件和还是硬件, 高校对德育的投入都大大低于对智育的投入;其次, 高校德育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高校德育队伍总体存在兼职普遍、培训缺位、知识零碎等问题, 专业化水平总体不高, 教书育人能力不足;再者, 对高校德育低效的研究不足。当前, 学者对高校德育低效的关注不够, 普遍存在研究不足、举措不实等问题。二是高校全程全员育人机制缺失。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涉及其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这就是说大学生的道德成长不仅要依靠德育队伍的教育, 还要依赖于高校所有工作者的协同, 才能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当前, 从高校内部来看, 高校全程全员育人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1) 德育与智育分离。高校都针对大一的学生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大学生须修完该课程并考试合格才能毕业。但是, 在大学生数量众多的专业课程学习中没有融入道德伦理教育, 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学习与养成与具体的专业知识学习完全分离, 德育知识游离在学生具体的专业学习之外, 学生无法在具体的专业环境中理解德育, 无法做到内化于心, 外化与行。 (2) 高校全员育人缺失。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道德知识需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体验和印证, 高校所有的工作者都应当为大学生的道德体验提供正效应。现实而言, 当前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认为德育就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的事情, 是政治辅导员的责任, 与自己没有关系,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忽视自身言行对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 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不良言行削减了德育效果, 导致德育低效。

  (二) 高校德育自身生态性危机凸显

  生态因子 (ecological factor) 指对生态个体有影响的各种因素。把德育看作一个生态个体, 构成德育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就是德育这个生态个体的生态因子[12]。生态个体的根本属性是“适应性”, 要实现个体生态生长, 需要自身各生态因子随环境的改变而动态调整, 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 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用生态个体“适应性”的根本属性来审视高校德育自身各因子, 发现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 德育目标理想化

  中国高校德育目标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到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以及当前强调的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都描述的是人生最高境界, 是德育的理想目标。客观而言, 不同的生活成长环境和遗传基因决定了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表明德育目标应当体现差异和层次。因此, 在总体目标下, 德育目标还要因人而异, 体现差异和层次。如果目标太高, 又不切合学生个人实际, 大学生认为该目标离自己太远, 就会彻底或部分放弃。

  2. 德育内容空泛化

  中国高校的德育内容空泛, 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当前, 教育、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 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客观需求。但是, 对大学生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有效、细致、可行的抓手。比如, 高校没有对“诚信”做详细界定、具体描述和约束规范, 导致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模糊, 出现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失信行为无知, 也没有及时受到规范和约束, “诚信”对大学生来讲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和要求, 缺乏具体指导和规范, 德育内容没有教化到大学生的具体行为中, 就很难发挥德育应有的作用。

  3. 德育方法单一化

  道德养成是一个复杂的思想变化过程, 需要教育者采用多种方法, 适时而行, 而中国高校普遍存在德育方法单一的问题。首先, 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目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高校正在积极推行探究式、讨论式等互动教学方式。调查表明, 大多数高校德育课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法, 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使用较少, 教育者把德育知识不加区别地传授给学生, 没有关照大学生个体特征和个体需求, 学生对老师灌输的道德知识机械、被动接受, 没有产生共鸣。其次, 高校道德实践开展不足。当前, 高校对德育实践缺乏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 德育实践往往流于形式。道德的固化首先需要在实践中内化, 没有体验和实践, 就不能内化于心, 固化于行, 良好品德就难以真正养成。

  

原文出处:付晓容.高校德育的生态性危机及其超越[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03):199-208.
相关标签:大学生德育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