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学论文

源于生活的行为课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08 共874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张雪门幼儿教育观念探究 
【第一章】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内涵论述绪论 
【第二章】张雪门幼教观的产生背景及形成基础 
【3.1  3.2】源于生活的行为课程 
【3.3】培养理想的幼儿师资 
【第四章】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特色 
【第五章】对当代幼儿教育的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张雪门幼儿教育理论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本文是从与时俱进的教育目的、源于生活的行为课程、培养理想的幼儿师资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的。

  一、 与时俱进的教育目的

  张雪门对幼儿教育目的的看法有过两次的转变,第一次是着重阐述幼稚教育应以发展儿童个性为目标;第二次是从“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目的向“以民族为本位”的教育目的转变。

  (一) 以发展儿童个性为目标

  在第一次幼儿教育目的转变过程中,张雪门批判了以培养士大夫为目标的幼儿教育。他认为以培养士大夫为目标的幼儿教育,其目的是向儿童灌输陈腐的学问和忠孝的道德,为造就士大夫而服务。他曾指出清末时期抄袭日本办理的蒙养院就带有一定“培植士大夫”的倾向,因为这一时期的蒙养院其教材来源于日本,师资也是来源于日本,教学法也多采用注入式的方法,教师在管理上非常严格,他们认为“顺从”是儿童的美德。所以,这一时期的蒙养院虽然注重知识的传授,有利于幼小紧密的衔接,却忽视了幼稚园的本身。它过分注重成人的意见,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张雪门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以发展儿童个性为目标的幼儿教育。他强调这种以儿童为本位的幼儿教育在我国可以分为两大派:

  一派是来自于意大利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蒙台梭利提出运用教具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和思考能力;而另一派是来自于美国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提出课程应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只有从解决实际生活情况的问题入手,创造力才能发达。

  然而在这两派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最有希望的幼稚园,即普通式的幼稚园。它是以杜威“儿童中心论”为指导,吸收了福禄倍尔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张雪门就主张开办这种普通式的幼稚园,其教材是以生活为中心,启发儿童身心的工具;教法是以儿童生活为主,教师担任指导者的角色,教师的职务是使儿童在自由的环境中自发的活动,提高儿童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总之,张雪门认为“幼稚教育的目的应完全以儿童为本位,成就儿童在该时期内心身的发展,并培养其获得经验的根本习惯,以适应环境。”[31]

  但由于时代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张雪门为适应社会的需要,把儿童本位的幼儿教育改为民族本位的幼儿教育,目的是将儿童和社会联系起来,走中国化的幼儿教育之路。

  (二) 以培养新一代国民为目标

  “九·一八”事变之后,张雪门的幼儿教育目的发生了第二次转变。随着当时民族危机的加深,他批判以宗教为本位的幼儿教育,他认为以培养宗教信徒为目标的教会幼儿教育,其目的是试图把儿童培养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张雪门深感痛心,他指出教会幼稚园的保姆其职责是为教会服务的,而不是为教育服务的,他们只关心宗教,而不关心儿童。他在强烈地抨击教会幼稚园的同时,也深刻地意识到教育的目的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转变,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目的已不能适应我国当时的国情和社会的需要。所以张雪门提出了以培养新一代国民为目标的幼儿教育。他认为儿童是新一代的国民,但是其本身不具备“新国民”的生理和心理素质,所以我国要努力发展幼儿教育事业,一方面促使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另一方面使儿童具备新一代国民的素质,为培养儿童的民族精神作准备。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他又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符合社会和儿童需要的四项教育目标:“第一,须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第二,须唤起我民族的自信心;第三,须培养我民族”劳动“与”客观“的习惯和兴趣;第四,须锻炼我民族为求全国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为努力奋斗的决心和实力。”[32]

  从这四项目标可以看出,张雪门主张培养儿童民族精神和民主精神,民族精神是关系着一个民族兴衰,而民主精神则是教育的所在。例如,抗日战争胜利后,虽然日本帝国主义结束了对台湾长达 51 年的统治,但是日本的奴化教育却严重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为此张雪门在台北育幼院提出“救救台湾儿童”的口号,并对儿童进行爱国教育,培养儿童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还特别强调必须教育儿童明辨是非与利害,使他们手脑并用,分析环境,把握现实而改进将来。所以他提倡培养儿童民族精神,他认为儿童不可能永远是儿童,培养其民族精神要早作准备。

  基于上述改造民族的教育目的,他认为“我们想根据中国社会的现状谋未来民族的改造,同时并想适合儿童的身心谋新社会的建设,在学校中实不得不有赖于课程。”[33]

  为此他提出行为课程理论,主张通过行为课程来教育儿童,以达到改造民族的最终目的。

  二、 源于生活的行为课程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理论是借鉴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杜威的“做中学”的思想,将儒家知行合一与西方近代经验主义哲学相融合而形成的课程观,是其本人幼儿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34]因为课程只有经过实际行动所获得的经验,才是真正的知识。所以他主张以“生活”为基点,以“行动”为中心的行为课程。

  本文对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一) 兼顾“个人与社会”的课程目的

  张雪门根据儿童本位和民族本位的教育目的,提出了兼顾“个体与社会”的课程目的。首先,张雪门提出满足个人需要的课程目的。他受杜威“儿童中心论”的影响,在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目的的指导下,他主张幼儿教育要“满足儿童身心的需求,使儿童养成扩充经验的方法与习惯”.[35]

  他认为要想培养儿童获得经验的根本习惯,必须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因为直接经验是人生的基本经验,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只有获得直接经验,才可以补充想象。例如,儿童在不知道火能烫伤人的前提下,被火烫伤后,就会获得了新的经验,当儿童再次看见火时,就会产生躲火的行为。所以,他批判我国以往开办的幼稚园抛弃了第一步与环境相接触的行为,盲目地以《三字经》、《千字文》等教材来教育儿童,不仅使儿童缺乏直接经验作基础,还抹杀了儿童的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因此他提出满足儿童身心需求,扩充儿童生活经验,培养儿童生活能力的课程目的。

  其次,他提出兼顾“个人与社会”的课程目的。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他的课程目的也发生了改变。他深刻地意识到,如果课程目的只在于满足儿童的身心需要,而忽视社会的需求,这样的课程是没有价值的。同理,如果只满足现实社会的需求,而忽视儿童的身心需求,就会导致儿童的身心不能健康的发展,还与他最初的“儿童本位”思想相背离。所以他提出兼顾“个人与社会”的课程目的,这样既能满足儿童的身心需求,又能满足现实社会的需求。总之,个体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活,就像个体的身心发展有赖于环境一样。所以在设置课程目的时,应该将二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就像张雪门所说:“应该把社会需要建筑在儿童的生活上”.[36]

  例如,劳动适合我国当时社会的需求,但教师绝不可能让儿童去种地或耕田,教师只要在课程上使儿童自己动手做出合用的东西来,就已经是价值的劳动了。因为只有既符合社会的需求,又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才是有价值的课程。

  总之,张雪门为实现改造民族的教育目的,在设置课程目的时,将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要求既满足社会的需求,又满足个人的需要。于是他提出兼顾“个人与社会”的课程目的,并围绕这一目的编制课程内容。

  (二) 生活化的课程内容

  张雪门认为“行为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他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展开,也从生活而结束。”[37]

  可见课程源于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生活包括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所以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儿童的自然环境、儿童的社会环境。”[38]

  从儿童的生活中选择课程内容,不仅容易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所以他主张以儿童的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力图促进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他根据幼稚园课程的特点编制行为课程的内容,具体如下:

  1、 整体性

  张雪门提出“生活的课程第一当注意整个的活动。”[39]

  他认为儿童看世间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的,只要“能唤起他的生活需要,扩充他的生活经验,形成他生活的意识,全当作自己动作的表现。”[40]

  所以,教师在编制课程内容时,要把握课程整体性的特点,在兼顾“个人与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将各科目打成一片,让它们都变成儿童整体生活的一方面,构成一种具体的整个活动。如以九月为例,在许多题目中选择五个中心题,以是否兼顾“个人与社会需要”为课程标准,经过考查得出“中秋节、开鲜果铺、凉风起、秋偶人的家庭、‘九·一八纪念'.”[41]这五个中心题符合标准,再围绕其中一个中心题展开,收集与这些中心题有关的游戏、自然、社会、工作与美术、故事和歌谣、音乐、常识等材料,编成预定的教材,实施时将各种科目打成一片。

  2、 偏重个体发育

  张雪门提出“生活的课程第二当注意儿童的特殊身心。”[42]

  他认为“幼稚生时期,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43]

  因为儿童六岁以前的生理发展比其他时期要发展的迅速,而知识和情感等都随着生理的发展而变化。所以幼稚园课程内容比小学的课程内容更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然而这里所说的在编制课程内容时偏重个体发育,并不是要忽略社会的需要。而是在编制课程内容时,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更多的注重儿童的个体发育。

  3、 直接性

  张雪门认为“幼稚园的课程,须根据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儿童的学习动机,从自己直接的生活中产生的比从间接经验中产生的要大得多。”[44]

  因为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比较,虽然没有间接经验整齐和系统,但是它较为深刻,不论是直接参与还是模仿,都是切实的内容。例如,教儿童认识玫瑰花,让儿童欣赏玫瑰花的图片,肯定不如让儿童亲自与玫瑰花相接触,通过多种感官获得对玫瑰花的认识来的印象深刻。所以张雪门主张编制课程内容时应该注重直接经验的获得,因为儿童只有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吸收间接经验,从而支配间接经验。

  例如没有被冷风吹过和接触过冰的人,是想象不到北极有多么冷的。

  总之,教师在编制课程内容时,要注意课程的整体性、偏重个体发育、直接性的特点,以达到满足个体和社会需要的目的。然后教师在确定课程目的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就是达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 知情结合的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就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也就是为了达到课程预期目标而采用的基本途径。”[45]

  课程实施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其结果教师可以进行预测,然而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教师遵循一定的原则,并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实施。

  1、 课程实施的原则

  (1)经过人工的精选

  张雪门提出“课程固由于自然的行为,却须经过人工的精选。”[46]

  他认为儿童的行为不是孤绝的,无论是由于内部需要,还是环境的刺激,都足以唤起其行为的反应。把这种自然的行为,当作幼稚园学习的课程,就是行为课程。然而这种自然的行为本身存在着缺点,所以需要经过人工的精选。教师在课程实施前,首先,要选择有价值的课程,即儿童通过某一种活动能得到什么,能增长哪些新的经验,比如儿童通过“吹泡泡”活动,自己主动的研究和发现制作吹泡泡水的方法,这种课程的实施是有价值的,既培养了儿童主动学习的习惯和态度,又培养了儿童的科学精神;其次,要选择可转移的课程,即儿童通过某一种活动有利于何种学习,譬如儿童有了跑步的能力,渐渐可以转移到参加韵律的动作里;最后,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课程,即儿童在幼稚园的时间有限,不能每一种活动都让儿童一一尝试,这样太浪费时间了,所以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精品。比如让儿童通过养蚕就可以了解许多昆虫的退化,代表性强,不用再把与之相类似的活动设置在课程了,否则一再的重复,不利于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反而会造成儿童的厌学心理。总之,教师在课程实施前,一定要注意选择有价值、可转移、有代表性的课程,这样才能既不浪费时间,又有利于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2)需要劳力上劳心

  张雪门说过:“课程固由于劳动行为,却需在劳动上劳心,任何行为都离不开劳动,但劳动并不一定都有价值。”[47]

  于是他将劳动行为分为四种并指出“只劳力不劳心”是妄作盲动;“只劳心不劳力”则是胡思乱想;“又劳心又劳力”则是将劳力和劳心分成两件事,看似有价值的行为,其实是将一个人的生活分成了两截;只有“在劳力上劳心”才是有价值的行为。因为只有在做上用心思,才能克服困难,才能发明创造。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儿童们进行讨论,这样既可以培养儿童的思考能力,又可以促使儿童团体做到“在劳力上劳心”.总之,他主张教师将“在劳力上劳心”这一原则贯彻到课程实施过程中,他要求儿童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发展个人的情感和智力。

  (3)树立远大的目标

  张雪门主张“课程固由于儿童生活中取材,但需有远大的客观标准。”[48]

  如果幼稚园课程内容在儿童生活中取材,没有树立远大的目标,那么教师在教育儿童时,就有可能将神权与科学等思想都传授给儿童,造成教育价值的相互抵消,并形成意识的矛盾。所以他认为教师在课程实施时,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如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这看似与儿童毫无关系,其实质与儿童关系密切。因为儿童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凡是现在中华民族应肩负的使命,儿童都应该从小培养。如培养儿童健康的体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民主与科学的精神等。总之,只有将远大的目标贯彻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促使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课程实施的过程

  (1)“知”与“情”的准备

  张雪门认为在课程实施前教师应该做好“知”与“情”的准备,所谓“知”的准备是指知识、技术、作业程序分析、工具和材料的准备,而“情”的准备则是指集中心力的准备。知识上的准备,要求教师对课程的内容要彻底的了解,凡是与课程有关的知识都要充分的研究,其所准备的知识要远远超过教材的内容。

  谁能准备得越充实,指导幼儿的行为就越方便,课堂取得的效果就越好。例如,教儿童种植时,教师不仅要了解种植的种类和方法,还要了解土壤、气候以及和人类的关系。教师只有准备充分,才能更好的组织活动,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技术上的准备,要求教师对一堂课中的每个小活动都要仔细考评,因为每个小活动都或多或少含有一定的技术。教师对待这些技术要考虑两个方面,首先,要看这些技术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儿童的能力,符合儿童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求教师自己在技术上的充分准备。例如,简单的滚球游戏,教师如果没有事先练习过,在课堂上万一失败,就会带给儿童一种不好的影响,削弱儿童的积极性。教师只有技术上准备充分,才能让儿童在成功的氛围里乐于尝试每一种游戏,使活动顺利的进行。作业程序分析的准备,要求教师要将活动进行程序化分析,在指导过程中按照先后顺序,这样有步骤的进行,既不会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又可以帮助儿童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幼儿园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工具和材料,教师要想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满足儿童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准备充足的工具和材料。工具和材料的准备,要求教师预先准备好日常必需品如剪刀、纸张、布块、针线、木板等,这些准备充足了,才不会导致在课堂活动进行时由于工具短缺而受阻,工具和材料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必备品。

  以上这些属于在“知”上的准备,教师做好“知”的准备为活动进行提供了可能性,但是活动能否顺利的完成,还要求在“情”上进行准备即集中心力的准备。集中心力的准备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前的一刹那酝酿好情感,因为教师要是达到这一步,那么儿童的行为自会活泼的展开,行为课程实施才能顺利的进行,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知”与“情”的指导

  张雪门认为“指导”就是要求教师抛弃成人的主观意见,满足儿童的需要,并时刻注意他们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加以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指导主要就是教师对学生“知”与“情”的指导。

  “知”的指导包括计划、知识、技术的指导,而“情”的指导则是兴趣、习惯、态度的指导。在计划上,要求教师在实施课程前要有一定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具体事情时,教师要给儿童自由发挥的空间,给他们发问和讨论的机会,然后广泛吸取儿童的意见,让儿童亲自去实践,如果遇到困难,教师要指出错误之处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儿童独立的去完成,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上,要求教师在知识准备充分的基础上进行指导,这种指导并不是要求教师系统的讲解知识,而是要求教师在儿童行动中,随时随地的提供补充。例如,教儿童认识玫瑰花,可以让儿童自己观察玫瑰花,自己总结玫瑰花的特点,教师可以随时的指导儿童花的颜色、叶的形状等。这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当然教师也要担任好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及时和适当的指导。所以他强调“知识并不是由于教师的准备须指导儿童,却是幼儿行为的需要而有待于指导。”[49]

  在技术上,要求教师在自己掌握技术的基础上,对儿童在活动中需要的技术予以指导。其指导方法,不是采取示范教学,而是要求教师自己在参加儿童活动中加以暗示,或引导他们互相参观比较。例如,教儿童剪贴,胶水的多少会影响粘合的程度,这就是一项技术,需要儿童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学会这一技术,而教师只要给予适当的提示就好。如果儿童在技术上遇到困难,教师可以采取暗示的方法,引导儿童相互学习或独立解决问题,实在无法克服,教师在进行示范。

  以上是教师在“知”上对儿童进行的指导,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情”上对儿童进行指导。在兴趣上,要求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设法引起儿童的兴趣,使儿童保持注意力集中。因为儿童的兴趣与注意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儿童注意力并不持久的身心特点,教师要尽量鼓励儿童,提高儿童对活动的兴趣。在习惯上,习惯与知识一样都包含在儿童的行动中。教师对待儿童好的习惯要设法保持,坏的习惯要追溯其原因,及时指导,不断的纠正,直到儿童的行为彻底改变为止。

  在态度上,要求教师培养儿童客观的态度和公开的态度。客观的态度包括对人和对物,在对人方面,要求儿童既能看到自己不足又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在对物方面,要求儿童能够观察到困难所在和因果的作用。公开的态度则要求儿童须有自己的主张,同时也能容纳别人的主张。例如,教师在进行课程评价时,可以让儿童进行自我批评,这样既可以培养儿童客观的态度,又可以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要想使儿童养成这两种态度,教师必须在儿童的各种行动中随时随地的给予适当指导。

  总之,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做好“知”与“情”的准备。因为教师只有准备的充分,才能更好的对儿童进行“知”与“情”的指导,以满足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并取得良好的课程效果。

  (四) 师生共进的课程评价

  张雪门认为教师在课程实施后应有评价,评价的对象是儿童和教师自己,教师针对儿童的工作包括检讨儿童的行为和继续注意儿童的行为,教师针对自己的评价则包括记录儿童的行为和估计儿童的行为经验。这些评价都需要师生共同进行,这样的评价才是客观的、有效的,才能促使师生共同进步。所以在开展课程评价时,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检讨儿童的行为。在检讨儿童行为时,教师可以自己对儿童进行总的评价和个别评价。教师对儿童总的评价,要求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要通过言语检讨或实物对照对儿童的行为做一个总批评,使大家有一个清楚的印象。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对儿童进行客观评价,使儿童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好是坏及其原因,然后让他们将所获得的经验重新组织在自己旧的经验里。

  教师对儿童个别的评价,最好采用让儿童自我批评的方式,使儿童明白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吸取教训。这也是最好的批评方式,就像他说的:“最好的批评,是儿童能够批评自己的动作,次之能征求别人的意见,最后才是教师分别的批评。”[50]

  自我批评方式,既能使儿童记忆深刻,又能帮助儿童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吸取教训、不断的进步。

  其次,教师要继续注意儿童的行为。张雪门认为“行为是永远不停的,动机时时会在行动中产生,重要却全在于教师能否切实的注意。”[51]

  如果教师在课程实施结束后,就匆匆设计新的课程,没有注意儿童的行为,就会忽略许多吸引儿童的动机。所以教师要仔细观察和注意儿童,以便引导儿童的行为进入下一个活动阶段。例如,教儿童为娃娃设计服装,由此引发“布置屋子”的动机,从“布置屋子”而引发“请客”的动机。因为前一行动便是后一行动的动机,只要抓住了动机,确定了目的,这样比言语和设备引起的动机更加简便和自然。

  再次,教师要记录儿童的行为。张雪门认为教师应该把儿童每天在活动中的重要动作,按照次序详细记录下来,这样不但可以供教师将来参考,而且可以使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失败和成功的原因。从而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进行反思。这样既有利于加强教师对儿童的认识与理解,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然而这种记录,必须客观,不需要加评语,就像写日记一样记录具体的事实,每天最好用一定的时间进行记录,不要累积,因为教师的记忆是有限的。教师越及时的进行记录,越能保证记录真实性和有效性。

  最后,教师要估计儿童的行为经验。张雪门强调教师要对儿童活动结束后所产生的经验,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选出其价值,并将这些价值都综合起来与行为预定的目标进行对比,看达到了哪种程度,这才是从行动中获得真实的成绩。

  总之,在进行课程评价时,无论是教师对儿童的评价,还是儿童的自我评价,其目的都是为了改造儿童的生活经验,使儿童通过不断的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使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对自己进行评价,并总结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的完善自己。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