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时间副词“在”的语法化过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2-16 共6951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这一术语最早是由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1912)提出的,他认为研究“语法化”的目的就是研究“自主词向语法成分作用的演变”。所谓“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一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

  一般地,语法化现象至少应包括实词虚化、词汇化和句法化现象。多数语言学家都公认一个语法化斜坡理论,由于汉语是孤立语,不会发展出形态屈折成分,因而汉语中语法化斜坡应该是:实义词>语法词/附着词>词内语素。

  对于“在”的语法化问题,已有很多学者作出了可贵的努力:沈家煊(1998)指出“在”由空间义到时间义的演变是隐喻这一虚化机制的显示;张亚军(2002)提出“在”完全虚化为表时间的副词之前,“着”常用来“表达动态的进行”,随着时间副词“在”的形成,“着”的功能以“表静态的持续”为主,而“在”主要用于“表达动作行为的进行”;冯雪冬(2009)提出“正+V/VP→正+V/VP+之间/之际→正+[在+(V/VP+之间/之际)]→(正在+V/VP)或(正+在+V/VP)→在+V/VP”这一语法化线索;李慧(2014)认为:“在”的实词和虚词用法几乎是同时并存的,它由一个实义动词虚化为一个兼有动词和介词性质的词,新旧用法同时并存。

  本文以“在”的历时演变为线索,探索其从实词向语法词发展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在”最初作为动词出现,介词“在”出现稍晚,“在”作为时间副词的用法出现在明清之后。另外,“在”与“正”“正在”是现代汉语中意义相近、用法互异互参的三个副词,时间副词“在”的语法化同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时间副词“正”“正在”与“在”

  这三个时间副词之间的紧密联系不仅体现在现代汉语中,从历时层面看,它们在功能用法上也同样存在着形同实异的方面。现代汉语中的“正在”似乎恰是时间副词“正”与“在”的结合,但其实不然:在汉语发展历史中,“正”作为时间副词出现最早;在副词“正在”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副词“在”的基本语法格式和用法。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探明时间副词“在”的形成很有帮助。

  现代汉语中“在”有动词、介词、副词三种基本用法。

  例如:

  (1)是的,那时先帝还在,陛下还没有继承大位

  (曹禺《王昭君》)(2)庄子早在两千年前便说过,各美其美。(李泽厚《美学四讲》)(3)同志们有的在抽烟,有的在吃干粮。(魏巍《东方》)其中例(1)动词“在”和例(2)介词“在”出现的时间很早,甲骨文中已见用例。例(3)副词“在”作为时间副词,侧重于动作行为的进行。

  “正”本义为形容词“端正”,时间副词“正”的出现不晚于南北朝。例如:(4)丞相尝夏月至石头看庾公,庾公正料事。(《世说新语·政事》)(5)有一日,正讲经,风雨猛动。(《祖堂集》)这种用法是现代汉语中“正”的主要用法。此外,“正”用于“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侧重于同时性,表示时点,而非时段,这种“同时性”和表示“恰好”的情态意义有密切关系。“正”从表示“恰好、恰恰”的情态义引申出表示动作行为进行中的时点意义,这种用法自古至今基本一致,而且也是现代汉语中时间副词“正”的主要用法。例如:(6)策正攻城,忽有人报刘繇会合笮融去取牛渚。(《三国演义》)(7)李华追到五楼,只见两个女扒贼正催促着服务员打开房门锁,原来她俩就住在这里。

  “正在”表示“动作在进行中或状态在持续中”,从这一方面看,“正在”和“在”“正”的意思基本相同。

  但是“正”着重指时间,即强调同时性,表示“时点”;“在”着重指状态,可表示“反复进行或长期持续”,而“正、正在”不能,如可以说“经常在考虑”,不能说“经常正(正在)注意”。

  时间副词“正”表示“动作在进行中或状态在持续中”,侧重强调同时性、即时性,表示时点而非时段;“在”侧重于表达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过程性,主要用于“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也可以“表示某种状态的持续”;“正在”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兼有“进行体”和“持续体”两种时间范畴意义。

  三、“在”的语法化过程

  从历时角度看“在”的演化发展,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在”由实义动词逐步虚化为时间副词的全过程:动词“在”最早出现,具有“存在”义;介词“在”的出现稍晚于动词“在”,其用法主要是引进对象,从词义上讲已无“存在”义;时间副词“在”与“正在”的形成有内在联系,“在”的副词用法先于副词“正在”出现。另外,时间副词“在”的用法出现于明清之后,虚化的完成则更晚。

  (一)动词“在”

  动词“在”产生很早,自古至今一直存在,并且多是独立使用。例如:

  (8)王在兹,大示佐。

  (9)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在。(《汉书·陈胜项籍传第一》)(10)尔家必有他人旧功德,或供养之具在焉。

  (《太平广记·何奎》)(11)敲了一会,里面一个婆婆,拄着拐杖出来说道:“不在家了。”(《儒林外史》第一回)例(8)是甲骨文中的记载,例(9)是汉代的记载,例(10)是宋初的记载,例(11)是清代的记载,这三例“在”都是单独使用的,无修饰成分,且都有“存在”义,是“在”字最初的义项。

  除了独立使用之外,“在”还可以置于连动结构中,这种结构在先秦文献中就有记载,其中较为典型的用例如:

  (12)鱼在在藻。(《诗经·小雅·鱼藻》)(13)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这三例中“在”和其后动词作连动结构讲,即“鱼在,在藻。”“子在齐,闻韶。”“子在川上,曰”。先秦时期的“在”字还不能看作介词,而“在+处所N+V”的形式为介词“在”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二)介词“在”

  介词“在”主要用于引进对象,其出现的时间稍晚于动词“在”。甲骨文中“在”常用在动词之后引进动作的对象,意义上已无“存在”义,从语法上讲,其用法和表引进对象的介词“于”相同,已经基本具备介词的条件,介词“在”于商代初步形成。

  例如:

  (15)其求在父甲,王受佑?

  (16)己酉卜,贞,令吴省在南廪?

  以上两例是甲骨文中的记载,例(15)介词“在”引进的对象是人,例(16)中“在”引进的对象是处所。汉代以后,“在”字开始虚化成介词,它是介词“于”的主要替代者。在汉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介词“在”所引出的结构和成分逐渐多样化,其主要分类有:

  A式:在+人物对象

  此结构中介词“在”引出人物对象。此结构出现的时间较早,在甲骨文中常见记载。例如:

  (17)其祝在妣辛,有正?

  (18)其侑在父庚?

  B式:V+在+NP

  这一结构中“在”位于动词之后,引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例如:

  (19)梁曰:“吴有奇士桓楚,亡在泽中,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汉书·陈胜项籍传第一》)(20)复去其左足鞋及袜,符展在足心矣。(《太平广记·费鸡师》)例(19)、例(20)是“V+在+N”结构,“在”和其后的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同时该结构作前面动词的补语,这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常用。

  (21)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汉书·高帝纪第一下》)(22)又卖ma谷窠儿,亦是若是系在卓子脚上,乃告祖先秋成之意。(《东京梦华录·中元节》)例(21)、例(22)是“V+在+NP”结构,此结构较前者更为复杂。

  C式:在+处所/方位短语+V

  此结构中“在”引出处所、方位。例如:

  (23)杜预拜镇南将军,朝士悉至,皆在连榻坐,时亦有裴叔则。(《世说新语·方正第五》)(24)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

  (《东京梦华录·元宵》)例(23)中“在”引出处所,构成介词短语“在连榻”;例(24)中“在”和方位词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这和现代汉语介词“在”的使用情况基本一致。

  (三)“正在”的形成与副词“在”

  关于副词“在”的出现与时间副词“正在”的形成的关系,雷冬平、胡丽珍(2010)认为:首先在“在+这里/那里+VP”结构中,“在这里/那里”在宋代语法化为进行体标记;接着是表示“正在”义的时间副词“正”与进行体标记“在这里/那里”重新分析成“正在+这里/那里”;“这里/那里”由于语义虚化和形式的羡余而产生时间副词“正在”。

  A式:“在这里/那里+VP/AP”

  近代汉语中,出现“在+这里/那里+VP”结构,“在这里/那里”可以作为进行体标记位于动词(包括心理动词)之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此类用例始见于宋代。“在这里”的用例,如:

  (25)熊汉江道:“正是不死不活,在这里淘气。医人再没个医得,只自听天罢了。”(《型世言》第三十八回)(26)自有天地,便只是这物事在这里流转,一日便有一日之运,一月便有一月之运,一岁便有一岁之运。(《朱子语类》卷一一六)(27)宋江道:“小可寻思,有三个安身之处……那三处在这里踌躇未定,不知投何处去好?”(《水浒传》第二十二回)上述例句中,“在这里”已不再表示地点状语。例(25)中“在这里淘气”为“在这里+AP”句式,“在这里”不实指地点,只是表示动作进行的标记;例(26)中“流转”的主语为“这物事”,是无生命的事物,“在这里”义已经虚化;例(27)中主语是“那三处”,从语义上看是省略了言说主语“宋江”,但“在这里”无论是从表层句法还是从深层语义关系分析都是虚指的,因而其语义已经虚化,在句中只是表达动作“踌躇”正在发生或者呈现。

  “在那里”的用例,如:

  (28)而今说天有个人在那里批判罪恶,固不可;说道全无主之者,又不可。(《朱子语类》卷一)(29)行者笑道:“他在那里编谎哩,就待来也。”

  (《西游记》第三十二回)“那里”本是表示“较远处所”的指示代词,但在例(28)中已经无处所可指,“在那里”也不能理解为地点状语,只能理解成是表示动作的进行的标志;例(29)中“在那里”不再指示处所,“处所”义受到抑制而只表示“时间”义,并与后一分句的将来时间相互照应。

  B式:“正+在这里+VP”

  近代汉语中,为了突出动作发生的“正在”意义,常在“在这里/那里”表示动作进行的基础上,再在前面加上时间副词“正”来加强动作进行的时点。此类连用的强化格式始见于元代。如:

  (30)我正在这里想念。张千,我元和孩儿好么?

  (元·石君宝《李亚仙花酒曲江池》第二折)(31)(正旦云)谁这般道来?(院公云)观今正在那里要拆毁哩。(正旦云)上面见有先皇的御书,他怎敢拆毁?此人好是大胆也呵!(元·无名氏《谢金吾诈拆清风府》)以上两例中“在这里/那里”已非实指处所,“这里/那里”因为虚化而语义不断弱化,直至在句法成分上脱落。

  C式:“正+在(这里)VP”→“正在+VP”

  从强化到脱落“这里/那里”的语法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元代开始并延续到明清时期。在明清文献中可以看到许多强化格式和脱落更新后产生的“正在VP”连用的例子,而此时“在”具备了副词的基本句法格式和用法,但并未完全形成时间副词的“在”:

  (32)a.正在这里狐疑,怎知今日你又来说这话,又将宝贝拿出。(《西游记》第三十八回)b.正在狐疑,恰有哨马报道:“康将军得胜,由东路回来了。”(《英烈传》第五十八回)(33)a.宝玉正在这里伤心,忽听背后一个人接言道。(《红楼梦》第一一三回)b.正在伤心,鬼头儿又长啸一声,那段黑烟就地一晃,转出人形。(《红楼复梦》第三回)上述两例中a式与b式所表达的语义是一致的,皆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而b式中“这里”由于语义虚化而脱落,“在”就具备了副词的用法。随着“正在VP”格式的形成,加之韵律的强制使得“正”与“在”形成一个音步,“正”与“在”最终凝固成词。

  (四)时间副词“在”

  张亚军(2002)认为:“‘在’作为时间副词的用法出现在明清之后,虚化的完成则更晚。”此类用例在历史文献中可见记载。如:

  (34)众人都在谈笑。(《平妖传》)(35)他是个务农的人家,不知可读得成书,若是还在应考,贤契留意看看,果有一线之明,推情拔了他,也了我一番心愿。(《儒林外史》第七回)以上二例都出现了“在V”的结构形式,例(34)中“在谈笑”是“在V”形式;例(35)中“在应考”的“在”字就更加接近现代汉语中时间副词“在”的用法了。

  五四运动以后,“在VP”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大,“在”也逐步具备了“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功能,形成作为现代汉语中的“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时间副词。例如《冰心文集》第二卷:

  (36)然而我愿小朋友听得见我们在风雪中的欢笑!

  冻凝的眼珠,还在看书,没有感觉的手,还在写字。

  (37)藻迎面坐着,也在写他的文字

  (38)第二天又在图书馆里,她在看报,我正找一张纸找不着,我问说:“对不起,淑敏,看见我的一张纸没有?”

  以上三例中“在V”形式的“在”都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已是典型的时间副词“在”的用法。

  综上所述,时间副词“在”的语法化大致经历了以下过程:动词“在”(实词)→介词“在”(虚词)→在+这里/那里+VP/AP→正+在这里/那里+VP→正+在VP→时间副词“在”形成。

  四、时间副词“在”的虚化机制

  张谊生(2000)提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大致包含结构形式、语义变化、认知心理等方面。

  综观“在”的语法化过程,其由实义动词一步步发展为时间副词,此进程中“在”的结构形式和意义都发生了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窥见其虚化机制,主要有:

  (一)结构形式

  实词的语法化首先体现在结构形式的变化,正是由于实词在句中结构关系和句法位置的改变,由表“核心功能”转变为表“辅助功能”,实词的词义也随之变得抽象,从而导致副词的产生。

  时间副词“在”的虚化也体现在其结构形式的变化上,诱发汉语实词“在”副词化的句法结构关系有连动结构。

  “在”最初是实义动词,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用于连动结构,连动结构中的两个动词本来是并列的,语言的发展使得表义重点经常落在后一个动词上,前面的动词就会趋向虚化。如例(13)中“在齐闻韶”的连动结构中“在”是动词,随语言的发展“在”由动词逐步演化出介词的用法,其主要功能也转变为“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

  结构形式方面的变化还体现在时间副词“在”的形成过程中,如上文所述,“在”是由“正+在这里/那里+VP”结构逐步演化为“正+在(这里/那里)VP”的形式,而此处“这里/那里”因为虚指而语义不断弱化,直到在结构形式上脱落,从而形成“在VP”格式。可以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实词虚化的基础。

  (二)语义变化

  除了结构形式发生变化,实词虚化过程中也伴随着意义方面的变化,意义和形式是实词虚化过程中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时间副词“在”的语法化表现在语义上主要有泛化和融合。泛化就是指实词语义的抽象化、一般化和扩大化,词义的抽象泛化会引起词语结构关系的变化,进而导致副词的产生。如“在”的基本义是“存在”,引申为“存在某种状态之中”。例如:(39)与谏议大马日金日磾、议郎蔡邕、杨彪、韩说等,并在东观。(《后汉书·卢植传》)(40)处欢惜夜促,在戚忧宵长。(晋·张华《情诗》)例(39)中“在东观”的“在”是其基本义“存在”;例(40)中“在”引申为“存在某种状态之中”。

  由于隐喻机制的作用,“在”的语义逐渐抽象和泛化,表义由空间扩展到时间,这是一个泛化的过程;同时,“在VP”的结构关系也由动宾关系变为状中关系,形成了副词“在”。

  融合是“在”字虚化的另一个机制。融合指本来是两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语言单位,由于语义的不断虚化,词义的逐步融合,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副词。如副词“正在”的形成:表示时点的时间副词“正”和进行体标记“在这里/那里”连用,由于韵律的作用形成“正在+V”结构,“正”和“在”融合为一个新的副词“正在”。

  (三)认知心理

  虚化是一种词汇-语法现象,也是一个心理认识过程,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转变。认知心理指的是语言使用、理解和分析过程中人类的认知行为和心理活动及其对副词化的影响。时间副词“在”的虚化机制主要是推理、隐喻等,其中推理贯穿整个虚化的全过程,是虚化最重要的机制。

  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是一种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在”的虚化过程中包含由空间义到时间义的演变,即由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例如(24)中“在露台下”的“在”表空间义,例(35)中“在应考”的“在”表时间义(进行时),“在”字由表空间义转化为表时间义,这其中有隐喻机制的作用。

  时间副词“在”的语法化过程中涉及很多复杂的虚化机制,本文只是作一个概略的介绍。同时,探讨汉语实词“在”的虚化机制与过程对于研究该词的功能用法有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本文初步探明时间副词“在”的语法化过程:“在”字基本义为“存在”,由最初的实义动词性质,发展出介词“在”,伴随而来的是词语意义的虚化和结构形式的语法化;时间副词“在”和“正”“正在”的形成紧密相连,“在”作为时间副词的用法出现在明清以后,虚化的完成则更晚。“在”字由动词至介词,再到副词的演化过程中,其意义逐步虚化,功能方面也逐渐语法化。

  语法化研究是当代语言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汉语作为一种非形态语言,其实词的虚化有着自己的特点。总的来说,深入细致地探究汉语实词虚化的诱因、机制和过程,对于汉语语言学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法]Meillet A.Lévolution des formes grammaticales[M].Scientia,1912,(12):130~148.
  [2]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17~24.
  [3]Hopper,P.J.& Traugott,E.C.Grammaticalization[M].粱银峰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5.
  [4]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J].当代语言学(试刊),1998,(3):41~46.
  [5]张亚军.时间副词“正”“正在”“在”及其虚化过程考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46~55.
  [6]冯雪冬.时间副词“在”语法化历程考察[J].宜宾学院学报,2009,(1):109.
  [7]李慧.介词“在”的语法化[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2):133~134.
  [8]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45~647.
  [9]喻遂生.甲骨文“在”字介词用法例证[J].古汉语研究,2002,(4):51~53.
  [10]雷冬平,胡丽珍.时间副词“正在”的形成再探[J].中国语文,2010,(1):67~73.
  [11]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J].中国语文,2000,(1):3~15.
  [12]太田辰夫.汉语史通考[M].江蓝生,白维国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13][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堮著.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4][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吴金华点校.三国志[M].长沙:岳麓书社,2002.
  [1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16][宋]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7]吴敬梓.儒林外史[M].长沙:岳麓书社,2009.
  [18][汉]班固著,[清]王先谦补注.汉书补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