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毛南族傩面具概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10 共750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毛南族傩面具品牌化发展探究 
【第一章】毛南族傩面具创新设计探析绪论 
【第二章】毛南族傩面具概况 
【3.1  3.2】传统工艺向文化创意转型的时代背景 
【3.3  3.4】毛南族傩面具的品牌化设计的骨架 
【3.5  3.6】毛南族傩面具核心角色视觉元素分析 
【4.1  4.2】建立毛南族傩面具数字化图像数据库 
【4.3  4.4】毛南族傩面具“再设计”的材质转换 
【4.5】毛南族傩面具品牌化设计的整合应用思考 
【结论/参考文献】毛南族傩面具文化传承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毛南族傩面具概况

  毛南族傩面具作为毛南族文化的代表,是毛南族瑰宝。它不仅有着丰富的视觉艺术语言,还承担着记载历史、传承文化、表达生活的三项任务,与毛南族老百姓的传统生活密不可分。只有了解并且记录傩面具的整个发展现况,分析传承断带的原因和发展的困境,才能系统地发现问题、找到问题,为传统文化找到转型发展的新出口。

  2.1 毛南族傩面具的民族意义

  2.1.1 精神信仰

  面具是毛南族傩文化的载体,在信仰的世界中,“傩”是难以言表的符号,它是基于原始先民对万物不解之谜的恐惧而产生的某种文化现象。毛南族与其他生活在深山密林等偏远地区的弱势民族一样,自古以来被电闪雷鸣、骤雨洪涝、地震山摇这些无法被掌控的自然现象所威慑,却又百思不得其解。为解脱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带来的不安全感,他们将敬畏之心交予神灵庇佑,由此渐渐形成了虔诚的民族信仰。

  毛南族是一支拥有原始宗教信仰特征的民族,他们崇尚多神的同时,还保留着祖先崇拜的痕迹。毛南傩正是由多种文化元素杂糅在一起,组合而成的具有当地风土人情特色的民族信仰。千百年来,傩神信仰在毛南乡民的生活中扮演着精神依托、精神安慰、精神粮食的角色,它“解释”了人类无法操控的福祸幸灾与生老病死,是这个民族在生存繁衍时自我宽慰和约束的信条。

  2.1.2 毛南族礼俗文化的集中代表

  民间的傩文化活动,基本上是由一整套完整的祭祀体系呈现。它具体又包括傩面具、傩戏服、傩舞、傩乐、诗经唱本、神坛、剧目等元素。毛南族的傩戏服已在文革时期全部损毁,几近无例可寻;毛南族的傩舞蹈和乐曲,形式较为单一而辨识度相对较低;其诗经唱本大多以毛南族语诠释,小众而缺乏传播的感染力。

  而傩面具是“毛南族傩物件”中最易于识别的文化形象,同时也是毛南族傩文化组成部分中最能单独体现其信仰内涵的载体之一。毛南族人之于傩神信仰的生活体现,都蕴涵在 36 副面具之中,它是整个民族信仰高度集中且最易于识别的文化象征。如“家仙”傩神,体现了毛南族的祖先崇拜;“师公”面具则将扮演傩神的师公(艺人)从凡人提升至神仙地位,表达了毛南族人对师公身份的尊敬;傩神“瑶王”,不仅是毛南族人从现实故事中自推自创出的角色,这副面具故事背后示意的内涵则是毛南族人知恩、感恩,不忘回报 的 民 族 精 神 .

  2.1.3 生产生活的附属品

  在毛南族人的日常生活中,傩面具无处不在。过去,乡民们习惯将傩面具置于屋内大堂,与祖先牌位供放一处,面具即表示神仙的牌位。现在,乡镇里每家每户的大堂入口的左边墙角处,都供奉着素有“毛南族财神”之称的傩神灵娘的牌位。在环江县中心的文化广场上,还设立有全世界最大的石雕傩面具像。如今每一年的分龙节,毛南山乡都会举办以“傩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活动。如 2014 年在环江县城(6 月 20 至 22 日)以及下南乡(6 月 25 至 27 日)举办隆重的分龙节活动,其中涉及到与“傩”相关环节就有:纳牛开坛仪式、祈福仪式、傩面狂欢嘉年华、傩面幡绘制展等。

  2.2 毛南族傩面具的历史沿革

    毛南族是一支由当地土着和外来部族通婚结合而成的少数民族,外来先民们因为种种原因经由中原迁徙至南方山乡,毛南族傩文化的最早引入者或就来自于这些外族先民。缘由于此,毛南族傩面具形象的沿用或变迁,或许也就隐藏在这些来自远方的历史故事里。

  2.2.1 毛南族傩面具的起源

  a.毛南族姓氏族谱。

  环江地区毛南族主要由五大姓氏族人组成,他们分别是谭姓、覃姓、方姓、卢姓、蒙姓。现如今传承毛南族傩文化的民间艺人们,无一例外都来自于五大“姓氏”世家。

  据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凤腾山毛南族古墓群石碑上铭文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公元 1522 年-1566 年),毛南族谭姓始祖“谭三孝”到毛南山乡定居,因与当地“方”姓族人联姻,生儿育女、互通土语,发展成毛南族。史至清乾隆年间,谭家后人谭灿元撰写《谭家世谱》,使用“毛难”一词称呼毛南族。“毛难”作为毛南族的近代名称出现,被“勒石永存”.

  无独有偶,除谭姓之外,其余各姓氏家族“联姻以传后”的故事大都相似:因始祖来到毛南山乡与当地男女通婚,后代随当地原住民讲毛南话,因而逐渐被同化,发展成为毛南人。这些姓氏族史从侧面佐证了毛南族是在原土着居民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外来民族的成分而形成的族群这一理论。在失去史料文献的困境下,我们依旧可以猜想,傩面具及其文化在毛南族地区的出现和发展是否与这些外来的氏族有关,它们是否就是追溯毛南傩存在于毛南山乡最有利的时间线索之一。

  b.毛南族傩文化的传承世家。

  毛南族因为只有民族族语而没有民族文字,所以缺乏以文字记载的史料供后世参考。

  依照毛南族人惯于将手艺世代相传的传统习俗分析,粗略估算毛南族傩面具存在的历史时长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以傩面具手工艺人的传承家谱推算。现毛南山乡地区制作傩面具的民间艺人有两位,他们是方振国老人与谭信慈老人。据方振国老人回忆,方家制作的毛南族傩面具的历史不长,起始于清代,由其祖辈方太群开始,传至近代方启秀(方振国祖父)、方孔状(方振国之父)、方振国、方文展(方振国之子)。谭信慈老人则称,制作面具是他年轻时慢慢养成的个人喜好。因为跟着师公班子跳傩戏,渐渐喜爱上了傩面具,于是自学成才,成为了既能跳傩戏又会雕刻面具的民族艺人,与祖辈并无传承关系。

  第二种,以傩戏师公的传承家谱推算。只要傩戏存在,傩面具就存在,根据傩戏班师公家族的族谱反推,以最古老的谭三岗师公一家推算,已传师十五代的谭家师公从事傩戏神职已超 300 年。若按每一传代时间间隔 25 年计算,自明末清初开始,毛南族傩面具在毛南山乡至少已经存在了 375 年。(详见图 1)

  2.2.2 毛南族傩面具的文化苦旅

  a.乡民口述文革时期的记忆

  1966 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到来。十年间,无数的文化典籍付之一炬,民间文物遭到洗劫。所谓的“除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运动渐渐演化成了一段压迫知识分子,迫害民间艺术家的“打倒迷信、扫除牛鬼蛇神”--打人、批斗、抄家的恐怖时期。

  据乡民回忆,那些被定性为宣传迷信活动的百姓要罚住牛栏,甚至连谈论迷信相关事物也要被拷着手指,吊起来罚站两天。而从事迷信活动者的职业和行为因与“共产主义信仰”相违背,重则有被枪毙的可能。

  以方振国老人和谭三岗师公的口述内容为例,还原部分文革时期的傩文化遭遇:

  第一,大量的老面具被集中焚毁;方振国家老人将八副清代嘉庆年间傩面具埋藏于地下,使之躲过一劫。这八副面具,现成为环江毛南族地区仅存的年代最久远,图纹保存最完好的面具。谭三岗师公将一套祖传老傩面藏匿于深山洞窟中,现在在他所主持的还愿仪式中还在使用,但受到洞窟潮湿环境的长期侵蚀,面具原有的图纹早已消失。目前人们所能看到的面具图纹是后来加工还原的,且还原程度差,图纹参考价值不尽人意。

  第二,大量的经书、挂画、史籍被焚毁;毛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在与外族通婚交融的历史长河中,毛南族人学会了以汉字纪录自己的文化。毛南族傩文化从哪里来,毛南族傩面具神谱人物的背景考究,或曾有纪录于相关史籍之中,但这段历史却难以考察还原。

  第三,几近所有的傩舞服饰被焚毁;现今到环江县毛南山乡观看傩戏表演,除却面具、简笏、符筶、铜铃等这些“大龄”道具外,其服装无一不是近年购入的商业产品,简易而粗糙,毫无工艺可言。在方振国老人家中,还珍藏有一件据称有 200 年历史的清代戏服,但也残破不堪,无法穿戴表演。

  b.乡民口述“除六害”时期的记忆文革结束后,缓和了一段时间的文化氛围又紧张起来,夹缝中生存的民间文化再一次受到清洗。1989 年 11 月 13 日,国务院召开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除卖淫嫖娼、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拐卖妇女儿童、私种吸食贩运毒品、聚众赌博和利用封建迷信偏财害人等社会丑恶现象的统一行动。在那个混乱的特殊时期,“迷信活动”与黄、赌、毒、盗、流氓并称为六害。因此,一切带有迷信色彩的“毛南傩”活动再次被定义为“丑恶的社会现象”遭到清洗,众人避之不及。毛南族傩文化遭遇文革结束后的另一个被雪藏的寒冬。

  c.文革后社会环境缓和的契机。

  第一,“好日子”的巧合。文革结束后,各地政府征兵工作继续开展,每到征兵时节,各地基层都要选择合适时间来作为征兵的“好日子”.据方振国老人回忆,当年政府挑选的“好日子”与民间迷信所信仰的“好日子”屡屡重合,人们开始相信共产主义的“好事”

  与旧时迷信的“好事”在某些方面是相吻合的,于是又渐渐开始接纳旧时信仰,文化约束慢慢变宽松。此时,那些忠信于旧时信仰的人们才敢开始重拾旧业,重温旧物。

  第二,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上文提到的蒙国荣先生受台湾清华大学王秋桂教授之约编写的《广西省环江县毛南族的还原仪式》一书在台湾发表并被联合国图书馆收藏的故事。

  这件事当年在环江地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基于“联合国”的影响力,包括当地政府官员在内的许多人不再单纯的将“傩”看成是落后的封建迷信活动,而是开始理性地正视“傩”

  这一被搬上世界舞台的民间文化。毛南族的传统信仰和祭祀活动不再受到旁人白眼和阻挠。

  2.3 毛南族傩面具的保存现状

  2.3.1 民间幸存古代傩面

  a.傩面具手工艺人方振国家的古傩面

  方振国老人家中现存有制作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保存完好的老傩面八副。据老人家回忆,这八副全部出自方老人太祖父--方太群之手。除面具色彩大部分剥落之外,其木质和造型都无损坏。这套幸存的八副老傩面,成为了方振国老人乃至未来传承人制作面具的参照蓝本。

  b.傩戏师公谭三岗家的古傩面

  师公谭三岗自存有一套老面具,现今每逢掌坛做仪式时,仍会使用。这套面具因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祖辈偷藏于高山洞穴之中,用土壤掩埋,使面具受到湿气侵蚀,面部原本的色彩和图案已经剥落,经过重新刷饰后,已看不出老底图的原貌。

  2.3.2 现代制作的新傩面具

  近 20 年,民间手工艺人们所新制作的毛南族傩面具,多随着外来的专家、学者散枝落叶。借由学者们来往环江县考察、学习、调研傩文化的机遇,傩面具们也得到了跨地区传播,甚至是漂洋过海的经历。但由于缺乏保护意识,这些经由手工艺人直接定做售出或作为文化交流赠品的面具,它们的资料没有得到详细记载,据不完全统计,方振国老人制作的成套的毛南族傩面具曾出售或者赠与给广西、北京市、日本、韩国等地区或个人收藏。

  2.3.3 广西境内博物馆馆藏展示

  环江县文化馆馆藏:现存于环江县文化馆中的 36 面傩面具,其面具造型皆为方振国老人所雕刻制作,但后期色彩与图样绘制转由博物馆工作人员完成,使部分面具形象产生错乱,与原型人物所匹配的标志性图样有出入。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的毛南族傩面具共展示有 50 副,取自民间各家流派。其中展示的毛南族傩神角色包括三界公、家仙、雷兵、瑶王、瑶婆、万岁娘娘、花林仙官、三娘、灵娘、土地等,但并未在其展示空间内做相应的名称标示,只是集体展出。

  2.4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民间传承人现状

  2.4.1 毛南族傩文化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4.2 毛南族民间传承人现状

  这些毛南族傩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们大致可被分划为两类,一是面具制作的手工艺人,二是掌坛做法事的傩戏师公。历史上,这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共同延续毛南族傩文化的同一纽带。而在现代,“年事已高、久居乡里、经济条件并不优越”,也是这两类民间文化传承人共同的生活写照。

  以傩戏师公谭三岗师公和谭雄志为例:一年当中的秋、冬、春三季,掌坛做法事的师公会召集他们所带领的傩戏班子队伍回到乡里,为需要“还愿”的家庭主持“还愿仪式”.

  一套完整的仪式共耗时三天,结束后师公们能够得到主家一定数额的礼金作为消灾纳福的报酬。其余时间,师公们一般都要远离乡里,到城镇去打工,以贴补家用。

  以傩面具手工艺人方振国老人和谭信慈为例:匠人年龄偏大、面具制作周期长、工艺要求高、没有频繁的“市场需求”、也没有稳定的面具销售收入,不能依靠手艺养家糊口,导致手工艺人的家庭生活水平更为艰苦。手工艺人家庭同样需要外出打工赚取家用,但因两位老人年事已高,维持生计的任务不得不交由其他家庭成员完成。经济条件的不稳定,是年轻一辈毛南族人不愿传承傩面具制作技艺的重要因素之一。

  2.5 毛南族傩面具传承情况和渐失原因

  2.5.1 毛南族傩面具传承情况

  根据乡间调查,现今仍然在世的傩面具手工艺人仅剩两位:一位是居住在环江县洛阳镇江口村大河屯的方振国老人,现年 79 岁。另一位则是环江县下南乡塘八村的谭信慈老人,现年 72 岁。

  洛阳镇方振国老人之次子方文展,是目前方家傩面具制作的唯一传人。近年来在老人家的身传言教下,已经学习和掌握了全套木雕制作的工序、技巧,并且够独立制作部分造型简单的傩面具。而居住在下南乡的谭信慈老人一脉,并未有继承傩面具制作手艺的传承人。也就是说,除了方老人父子与谭信慈三人以外,再没有任何毛南族人从事傩面具制作工作,也没有任何第三方机构承接生产工业化的毛南族傩面具。所以,毛南族傩面具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文化传承断链和技艺失传的危机。

  2.5.2 传承渐失的原因

  a.传承渐失的内因。

  第一,信仰观念改变。年轻一辈毛南族人不再将傩神视为第一信仰,使傩文化的生存土壤开始瓦解。在从“敬神”变成“娱人”的这一过程中,失去百姓信仰支撑的人气,“傩文化”不再适于以信仰求生存,这势必会导致传承渐失。

  第二,掌握傩面具制作技艺的老艺人相继去世,导致面具数量锐减。在毛南族当地,生产制造面具的主力军不是机器,而是人力,制作人数决定了面具产出的多少。由于历史上的傩面具不是当做生活必需品在流通,过去的傩面具制作不在乎产量的高低。在无传承人的情况下,一旦掌握面具制作技艺的老艺人逝世,获取面具的渠道便随之减少,其流派风格也会随之消失。

  第三,现今从事傩面具制作的老艺人年事已高,使面具产出周期加长。当其他老艺人相继逝世后,在世的手工艺人就成了面具制作为数不多的主力,在没有其他工业机器的辅助下,面具制作、产出周期会因人体力、精力的减弱而加长。数量上的弱势,在无法满足当地购买需求的同时,也很难满足对外流通的要求,减少了外界对毛南族傩面具及其文化认知的机会,间接成为文化消失的原因。

  第四,傩面具制作耗工、费时、耗材,不易获取、不便携带,阻碍流通。老一辈匠人不以盈利为目的,完全凭借着对信仰的执着,以“兴趣爱好”维持生计。以一套完整的毛南族傩面具制作周期(共 36 副,一副面具制作时长为 7 天)计算,傩面具手工艺人的年收入仅有一万余元。事实上,只有依靠其他家庭成员经济收入的支撑,老一辈手工艺人才能够免除生活之忧,持续不断的制作新面具。这些与现实生活经济需求极不相吻合的劳动力付出和经济回报,也成为年轻一辈毛南族人无法传承傩面制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b.传承渐失的外因。

  第一,生活方式改变,现代多元文化交融速度且频繁,古老传统与新时代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使得傩文化传统渐渐淡出年轻一辈毛南族人的生活。

  第二,缺乏对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意识。在经济条件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长期缺乏民族文化的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意识,老百姓从根本上没有了解、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因而,在缺少后备人力资源的情况下,毛南族傩面具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

  第三,缺乏经济效益和物质驱动力。过去的农村生活是“只要天不犯难,民可衣食无忧”,但这一农村居民沿袭数千年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模式已经不复存在。在浓重的保守观念与新经济需求的相互作用下,一旦当经济需求转变,傩面具传统传承模式就无法在缺乏经济效益和物质驱动力的前提下生存,人们很难再以“兴趣爱好”说服自己从事几乎无利可图的傩面具制作职业。

  第四,缺乏应用思考。在环江毛南族地区,传统傩面具没有延伸应用,使用范围有很大局限。越来越多的外来学者、游客、文化爱好者到访,希望了解、拥有、收藏与其相关的文化产品,特别是作为民族文化代表的傩面具。由于木制面具本身制作和使用的局限性,使得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其思考购买成本和使用价值,从而放弃收藏,减少了产品流通和文化交流互动。

  2.6 毛南族傩面具传统传承模式的劣势反思

  当今世界的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够脱离当下的时代特征和生活方式而独活。综上所述,由于文化断层、经济环境落后、传承渐失等原因,这些制作工艺繁琐、耗材耗时的毛南族文化代表--傩面具,已经走到了历史洪流的岔路口,失去信仰支点和流通价值,正在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因此,想要良性生存,民族文化的发展就需要改变思路、与时俱进、事实求是。

  第一步,要弥补文化继承的断层。过去毛南族傩面具的传承模式,一般是由老艺人传授给喜爱傩面具制作的年轻人,古老的傩面具历史与神话故事背景除了由古籍记载,还会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但在笔者走访乡间田野调查时发现,历经古籍焚毁、老面具丢失、文化断层等原因,毛南族傩面具背后的古老历史与故事已再无人记述整理,导致即便是中年一代毛南族人,也早已失去了认知本民族文化历史的能力,失去继承文化的中坚力量,最终将导致傩面具及其文化失传。所以,现代学者协助梳理和记录毛南族傩面具的文化故事背景,是毛南族傩面具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民族文化品牌化转型的必要前提。

  第二步,传统文化转型发展时需要加入经济的考量。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年轻劳动力缺乏从事文化传承的动力,是毛南族傩面具面临失传困境的根源之一。

  除了缺少政府资金的补助支持,傩面具制作本身并不能带来客观的经济收入,无法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从而提高生活水平。因此,探索毛南族傩面具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变得尤为重要。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加入对经济效益的思考,在尽可能保持文化本源的前提下,关注与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经济效益问题,才能够使人与文化产生相互依存的需求感、增加文化和生活之间的粘黏性。

  第三步,要以创新思维改变文化发展模式。毛南族傩文化生根和发展于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山区,信息相对封闭,对外的交流频次不高,缺乏高效率的传播途径和渠道。其傩文化资源没有经过合理科学的系统整合,缺乏对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梳理、研究、拓展的思考。凭借“现做现卖”的单一发展模式生存,与现代社会沟通反应迟缓,在数字化传播过程中处于明显劣势。在信息碎片化和资讯高速变化的当代,“无节奏、没声音”相当于没生命,毛南族宝贵的文化资源还尚未能转化为文化资产。在古老信仰完全销声匿迹前, 为传统民族文化寻求和梳理出一套适应时代的发展模式,已经迫不可待。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